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9篇学校数学教案 篇1 具体介绍: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口算加减法,包括两位数加减法,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几百几十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几百几十加减法(进位、退位)等,是继其次册“100以内口算加减法”之后的又一阶段性教学内容 同学学习笔算要理解算理,需要有肯定的口算基础,特殊需要有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作基础因此理解算理,把握口算方法非常重要,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在于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口算的方法可以有许多种,但是教材并不限于教给同学一般的口算方法教材在每道例题下面都支配了“你还能想出别的算法吗?”这样的思索问题,提示同学敏捷地思索其
2、他方法,这样有利于培育同学类推力量 教法建议 教学时以旧引新,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数的组成 教学口算方法时,不仅要引导同学理解教材中介绍的口算方法,还要鼓舞同学多角度去思索其他方法对于同学说出的其他口算方法,只要正确、合理,老师都应赐予鼓舞,不要强求全都让同学选择自己喜爱或习惯的方法来算,给同学留出思维空间 教学时要支配肯定的时间让同学说自己的口算思路,说明口算步骤,计算后引导同学说出每组题的相同地方和不同地方 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把握,但由于数目大了,算得又对又快不是很简单因此设计练习时首先要求口算正确,以后逐步要求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初步把握两
3、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初步培育同学思维的敏捷性和类推力量 3初步培育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的思索的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的算理,把握口算的方法 教具、学具 口算卡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26304820 xx20 xx3289 2连加、连减 5230757305 5530675408 7210786207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二、学习新知 (一)老师谈话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习题,我们已经学过笔算的方法,今日,们要学习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二)学习例1 1出示例16425 老师提问:不用
4、竖式计算谁能很快算出结果?同学争论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2演示课件“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下载 方法一 把64分成6和4,把35分成30和5,然后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是89 方法二 把25分成20和5,64加0等于84,再加上5,等于89 方法三 把64分成60和4,60加上25等于85,再加上4等于89 方法四 把25分成20和5,64先加上5等于69,69加上20等于89 3老师引导同学观看、 上面几种算法都是正确的哪种算法最适合自己就可以用哪种方法,自己最理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需要留意的是记住先进行计算的结果,再进行其次步计算 4练一练 先独立写出结果,再在小组内沟
5、通自己的计算方法 2837343236423725 3246543845191565 完成上面练习后重点沟通2837的算法 283765把28假设成30加上37 (3037265)后再把多加的2减去 (三)学习例2 1出示例258267249 第一题分小组后沟通算的方法,重点讨论其次题7249的计算方法 (1)同学尝试做 (2)同学汇报解题的方法 连续演示课件“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下载 A724923B724923 想:724032想:725022 3292322123 C724923D724923 想:72963想:1293 63402320323 2观看对比5826和7249两题有什
6、么不同?(订正:5826是不退位减法,7249是退位减法) 3练一练 3620521034239876 3624521890254239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1)口算(全班同学动笔做,订正后,说一说每组两题有什么关系?) 153042540839206 153425483926 (2)卡片练习 241537268317 244244397236 241247295037 8644853710033 542831185637 741676233524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4计算下面各题 (1)一个加数是36,另一个加数是24,和是多少? (2)被减数是57,减数是38,
7、差是多少? 5下面各题要在两分钟内完成 352462187225 752835402854 643072158137 721872152715 四、全课 在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自己认为好的就是最佳的计算方法计算时要细心仔细 五、布置课外作业 1口算下面各题 34152720 xx456415 2617816083197525 38193920 xx173115 2上面或下的纸条每移动一格,口算出上下两个数的和、差各是多少 3供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扩展题) ()3470400()320 ()538687()50 ()729063()17 板书设计 口算两位
8、数加、减两位数 例1642589例2724923 A想:602080A想:724032 45932923 80989 B想:642084B想:72963 84589634023 283765582632 想:28735想:582038 35306538632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学校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理解并把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精确推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以及理解并把握奇数、偶数的含义,能精确推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过程与方法:让同学在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使同学的探究、推理、概括等力量得到培育和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分析
9、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同学得到胜利的体验和欢乐,并关心同学建立独立猎取数学学问和解决问题的信念。 教学重点: 把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把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推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把握奇数和偶数的含义,推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会归纳总结其中的规律和方法。 教学工具: 课件、百数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铺垫迁移 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呢,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我们学的学问。谁来说一说,我们上节课学了什么学问? 生:上节课我们学了因数和倍数。 师:是的,那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又有什么特点呢?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10、,让老师看一看谁上节课学的最棒。(鼓舞同学举手发言,带动同学参加课堂的乐观性) 在整数除法中,假如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它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对。那我们来做一做下面这道练习题。看一看同学们对这些学问的应用状况怎么样? 做一做 写出下面每个数的因数,然后再写出每个数的倍数(至少写4个)。 20 因数: 倍数: 25 因数: 倍数: 28 因数: 倍数: 20因数1、2、4、5、10、2
11、0 倍数20、40、60、80 25因数1、2、25 倍数25、50、75、100 28因数1、2、4、7、14、28 倍数28、56、84、112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完整,说明同学们对上节课学的学问总结的都很好。下面同学们再按要求做一做下面两道题。 (1)从小到大写出10个2的倍数? 生:2的倍数有:2、4、6、8、10、12、14、16、18、20。 (2)从小到大写出10个5的倍数? 生:5的倍数有:5、10、15、20、25、30、35、40、45、50。 师:那同学们能看出来2和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生:看不出来。 师:那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探究一下2和5的特征,看一看我们会发觉什么
12、好玩的事情? 2 举例沟通,探究新知 二、5的倍数的特征 (1)引入百数表 师:在自然数中,5的倍数有多少个? 生:很多个 师:我们不能一个一个地讨论,怎么办呢? 生:选择一部分数进行讨论 师:那我们就先在1-100这一百个数中讨论5的倍数的特征。 (2)出示百数表,在这些数中找出5的倍数,涂上红色。 (3)师:观看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觉? 生:我们发觉100以内5的倍数的个位都是0或者5的数。 (4)师: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5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我们来举例验证一下。 例1:推断105 225 160 380是不是5的倍数,并说出理由。 生:105个位是5,1055=21,105是5的倍数
13、。 225个位是5,2255=45,125是5的倍数。 160个位是0,1605=32,160是5的倍数。 380个位是0,3805=76,180是5的倍数。 师:这进一步验证了3位数中个位是5或者0的数也是5的倍数。那我们来看一看个位不是0或者5的数是不是5的倍数呢? 例2: 202 136 343 564是不是5的倍数? 生:2025=40.4,202不是5的倍数。 1365=27.2,136不是5的倍数。 3435=68.6,343不是5的倍数。 5645=112.8,564不是5的倍数。 师:通过以上的两道例题,谁来概括一下5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 生:个位上为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14、 师:是的,学习了5的特征有什么好处? 生:能更快的推断出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 师:是的,那我们就来验证一下,同学们猜猜下面的数是不是5的倍数。 练一练 下面的数都是5的倍数吗? 75、280、1325、172、52460 生:75、280、1325、52460都是5的倍数,由于它们的个位都是0或者5;172不是5的倍数,172个位是2,而且1725=34.4,不是整数。 师:我们都知道了5的倍数的特征,那同学们知道2的倍数的特征吗? 生:不知道。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2的倍数的特征。请同学们再次拿出百数表。 (二)2的倍数的特征 师:依据讨论5的特征的阅历,同学们猜一猜2的倍数可能会有
15、什么特征呢? 生:可能和数的个位有关系,个位是几的数是2的倍数特征。 师:同学们猜想的很有道理,但也只是猜想,究竟是不是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出示百数表,找出2的倍数,涂上绿色。 师:同学们观看一下2的倍数特征,你发觉了什么? 生:100以内2的倍数的个位都是2、4、6、8、0的数。 师:是的,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2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 例3:推断124 282 360 458 396是不是2的倍数,并说明理由。 生:1242=62,124是2的倍数; 2822=141,282是2的倍数; 3602=180,360是2的倍数; 4582=229,458是2的倍数; 3962=1
16、98,396是2的倍数。 它们都是个位是0、2、4、6、8的数,而且都是2的倍数。 师:所以2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 生:个位为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师:很好,那请同学们做一做下面一道题,推断一下哪个是2的倍数,哪个不是,把它们归归类。 例4:做一做 48、125、91、6、307、554、920、43 是 2的倍数:48、6、554、920; 不是2的倍数:125、91、307、43 师:通过以上的练习,信任大家都能确认2的倍数的特征了。学习完了2的倍数的特征,老师还要告知你们一个好玩的规律。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啊?(以此引入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三、探究深化,总结概念 (一)奇数
17、与偶数 师:我们已经把握了2的倍数的特征。那这里呢,就消失了这样的一个概念:在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其它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例如,2是偶数,3是奇数。14是偶数,15是奇数。下面我们来做一做下面的练习题,进一步感受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练习三 1、下列数中,那些是奇数?那些是偶数? 33 98 355 0 123 881 8089 1000 988 565 3678 677 生:奇数:33、355、123、881、8089、565、677 偶数:98、0、1000、988、3678 (二)2和5的倍数的特征 师:做一做下面的练习题,看看我们会发觉什么? 做一做 下面
18、哪些数是2的倍数?那些数是5的倍数?哪些数即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24 35 67 90 99 15 106 60 75 130 521 280 6018 8100 生:2的倍数:24、90、106、60、130、280、6018、8100 5的倍数:35、90、15、60、75、130、280、8100 即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90、60、130、280、8100 师:做完这道题,你发觉了什么? 生:即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个位都是0。 师:是的,数学就是这么有意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发觉这么多好玩的规律。 4 准时练习,巩固提高 师:今日我们学了5的倍数的特征,2的倍数的特征
19、。通过2的倍数的特征,我们又总结出了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还有即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下面我们做一做下面的练习题,巩固一下今日所学内容。 练一练。 1、按要求用2、3、7、0四个数字组成三位数。(有几个写几个) 2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有 生:2的倍数有:372、732、230、320、302、720、270、702、370、730; 5的倍数有:230、270、370、320、730、720; 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有:230、270、370、320、730、720。 2、一个三位数27( ), (1)当括号里填( )时,此数是2的倍数。 (2)当括号里填( )时
20、,此数是5的倍数。 生:(1)0、 2、 4、 6、 8 (2)0、 5 四、课后小结 1.提问:这节课你都获得了哪些学问? 同学:学习了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总结出了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2.老师归纳整理。 师: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奇数:整数中,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即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都即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学校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结合三个长方形面积关系,促能同学探究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法的小数
21、位数的关系。 2 、通过详细情境,发觉数学信息。培育观看、收集信息的习惯。 3、能应用这一关系进行简洁的小数乘法计算。 4、培育同学探究精神,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 【设计意图】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同学认知活动的规律,同学实际水平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采纳情境教学法,先通过小数点搬家情境感知并进行猜想,再通过操作验证,从故事中提取数学问题,自己总结归纳出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同学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在课堂上多鼓舞同学,尤其注意培育同学敢于质疑的精
22、神。 自主探究,进展学习,不断创新课题试验讨论,旨在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老师的教是为同学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制造条件,是为同学独立思索、动手实践、合作沟通引导搭桥在设计这一课时,是让同学真正在探究中进展自主探究和。因此,我对教材进行制造性的处理,努力为同学创设一个宽阔的活动空间,探究空间,让同学最大限度地参加探究的全过程,详细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究活动。 活动 1 :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一张街心广场的放大平面图,让同学进行争论三个长方形的长与长、宽与宽有什么关系。 活动 2 :在计算出它们各自的面积时,引导同学观看这些数字特征和小数点的位置,老师板书协作说明。 活动 3 :依据积随因数变化的规律,举出实
23、例让同学探究、解答。 活动 4 :在尝试练习中,师生共同探究、归纳出: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总之,在教学中,凡是同学自己能发觉的都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假如有肯定的困难就制造条件让他们合作探究。老师敬重同学自我发觉,敬重同学创新思维和方法。 【说教学流程】 一、回顾旧学问,过渡新学问 1、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2、长方形的定义,面积计算公式。 3、接着老师发给每生一张街心广场放大平面图提出问题。 A 、它们都是什么图形? B 、三个长方形的长之间,宽之间有什么关系,面积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板书课题:街心广场 二、合作沟通,解决问题。 1 、同学思索,并回答自己的想
24、法。 观看情境图,得知街心广场、花坛和每块地砖的长分别为 30 米、 3 米和 0.3 米,宽分别为 20 米、 2 米和 0.2 米,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三个长方形长是依次缩小到原来的,宽之间也是如此。那么,面积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依据长方形面积长 x 宽,我们先求出三个长方形的面积。 板书: ( 1)街心广场面积为 3020 = 600 (平方米 ) ( 2)花坛的面积为 3 x 2 = 6 (平方米 ) ( 3)每块地砖的面积为 0.3 x 0.2 二 0.06 (平方米 ) 同学可能对 0.30.2 =0.06不大理解,老师引导可以利用单位之间的换算来求。 0.3米 = 3 分米 0
25、.2米=2分米 3 x2= 6 (平方米 ) 6 平方分米= 0.06平方米故 0.30.2=0.06 2 、引导探究发觉:在乘法中,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积则缩小到原来的。(反之,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积则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 举例:依据 57 x 24 = 1368 ,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积 ( 1 ) 0.57 x 2.4 ( 2 ) 570 x 0.24 ( 3 ) 0.57 x 24 让同学分析解答 通过例中第( 3 )小问,提示:在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若干倍数,积也随着扩大(或
26、缩小)到相同的倍数。 3 、尝试练习,引导提问,归纳。 课本第 43 页试一试,填一填,可以发觉,在40.3 =1.2 中,两个乘数共有 0 + 1=1位小数,积 1.2 里也有 1 位小数:在 0.40.3 = 0.12 中,两个乘数共有 1 + 1 =2位小数,积 0 .12 也有 2 位小数。在 0.13x2 = 26 中,两个乘数共有 2 + 0 =2位小数,积 0.26 是也有 2 位小数;在 0.13x 0.2 = 0.026 中,两个乘数共有 2十1 = 3 位小数,积 0 . 026 里也有 3 位小数。 归纳:在小数乘法中,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三、课堂小
27、结 四、巩固练习 1 、课堂作业,完成课本第 43 页的练一练第 1 一 2 题。 2 、基础训练上的相关作业。 学校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同学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把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洁计算。 2、对同学进行勤俭节省,乐观参与储蓄;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把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进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把临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这样一是支援国家建设,二是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和有方案,同
28、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的内容。 二、新课 1、 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 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 阅读P99页的内容,自学争论例题,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和含义。(例如:小丽20 xx年月1月1日把1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到20 xx年1月1日,小丽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确1.8元,共101.8元。)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小丽存入的100元就是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税后利息: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税率纳税。小丽实际得到的1.8元是税后利息。国债
29、的利息不纳税。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1)利率由银行规定,依据国家的经济进展状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 (2)阅读P99页表格,了解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肯定的。 3、学会填写存款凭条。 把存款凭条画在黑板上,请同学尝试填写。然后评讲。(要填写的项目:户名、存期、存入金额,、存种、密码、地址等,最终填上日期。 4、利息的计算。 (1)出示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计算方法 根据以上的利率,假如小丽的100元钱存整取三年,到期的利息是多少?同学计算后沟通,老师板书:1002.70%3=8.10(元) (3)三年后取款,小丽能得到8
30、.10元利息吗?为什么? 同学发表看法后,老师指出:1999国家规定存款时,要按利息的确20%缴纳利息税,你能再算一算假如你存入100元,3年后实际能得多少利息吗? (4)同学计算后回答,老师板书 利息税金:8.1020%=1.62元 税后利息:8.10-1.62=6.48元 加上她存入本金100元,到期时她可以实际得到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是106.48元。 5、练习。 (1)完成二十三的第6题,同学读题后,提问:贝贝存入的本金是多少?利率是多少?存期是多少?然后由同学解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二十三的第9题。 教学总结: 折扣、纳税、利息是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详细应用,与人们的生活亲密相关。
31、其中,折扣是同学们日常生活最熟识的,教学中,我没有剥夺孩子们想说的权利,让他们自由地来说说他们对折扣的理解,并引入商品打折销售的情境,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但教学中我没有说清晰几折就是非常之几,因此个别孩子对于七五折这样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而纳税和利率,则主要是通过公式的把握教给孩子解题的方法。 学校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动物乐园 教学目标: 1、让同学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比较多少的方法。熟悉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2、培育同学初步的观看力量和主动参加学习的精神。培育同学初步的观看力量和主动参加学习的精神。 3、使同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培育同学数学学习爱好和学习热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太阳能集热产品用的激光焊接设备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20250401-223429
- 四川省南充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 含解析
- 高工跨境电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放射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公司中层考试试题及答案
- 儿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单招应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大学生官网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高跟鞋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
- 水利工程竣工自查报告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2024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
- 2024年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解读(2024年版)
- 震后学校维修合同书
- 李白:《将进酒》经典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19S406建筑排水管道安装-塑料管道
- 教师如何有效地与家长沟通
-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
- 如何与客户建立有效的沟通
- 真空排水系统施工方案设计
- (完整版)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