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前导学 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前导学 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前导学 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前导学 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第二单元 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重难点:一、文言知识通假字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内”同“纳”,结纳)若火之始然(“然”同“燃”,燃烧)一词多义要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动词,求取)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动词,邀请,约请)北收要害之郡(形容词,关.键的)要言不烦(形容词,主要的,简要的)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动词,总括,概括)臣闻鸱枭不鸣,要非祥禽(副词,终究)贼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动词,伤害)忍能对面为盗贼(名词,强盗)乡愿,德之贼也(名词,败坏者)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结构助词,的)由是观之(代词,

2、此)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而非恶其声而然也(连词,才)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连词,表转折,却)知皆扩而充之矣(连词,表并列)者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语气词,表判断)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代词,的人)谓其君不能者(代词,的人)以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介词,用)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介词,用)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与“所”连用,表原因)古今异义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古义:同师及同志之人。今义:彼此有交情的人。)词类活用(1)形容词的活用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对感到羞耻,对感到憎恶)(2)动词的活用足以保四海(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3、安定”)句式积累(1)倒装句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状语后置句,应为“非所以于乡党朋友要誉也”)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状语后置句,应为“非所以于孺子之父母内交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宾语前置句,“自谓”应为“谓自”,“自贼”应为“贼自”)(2)判断句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也”表判断)无羞恶之心,非人也(“非也”表判断)无辞让之心,非人也(“非也”表判断)无是非之心,非人也(“非也”表判断)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也”表判断)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也”表判断)辞让之心,礼之端也(“也”表判断)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也”表判断)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也”表判断)谓其君不

4、能者,贼其君者也(“也”表判断)(3)省略句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应为“治天下可运之(于)掌上”足以保四海应为“足以(之)保四海”不足以事父母应为“不足以(之)事父母”(4)固定结构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所以”,“的原因”)二、常识积累文化常识乡党:同乡四体:四肢。四海:古时认为中国四境有 海环绕,按方位分别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后以“四海”泛指天下。文学常识孟子: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对诸侯的游说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它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民贵君轻等)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5、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古代科举考试的规定书目之一。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迩之事父明烛天南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ABCD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敏于事而慎于行 敏:勤勉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言:一个字为一言天下归仁焉 归:归属,归依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安:安逸迩之事父 迩:近君子喻于义 喻:比喻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壹是:一概,一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端:萌芽,发端ABCD3下列

6、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文质彬彬,然后君子B小人喻于利C小子何莫学夫诗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恕”乎欲齐其家者B人而不仁,如礼何物格而后知至C小人喻于利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D迩之事父恻隐之心,仁之端也5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B人而不仁,如礼何C知而不争,不可谓忠D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致知在格物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庶人:指一般人。C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怵惕:惊骇、恐惧。D犹其有四体也四体:四肢。二、小阅读-课内7怎样理

7、解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的这句话?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8这一段是如何进行论证的?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9分析文章首段的段意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10阅读下列语段,理解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8、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答案第 = page 4 4页,共 = sectionpages 4 4页参考答案:1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用法及意义的能力,具体考查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事”,侍奉。名词用作动词,“烛”,照亮。名词用作动词,“贼”,残害。形容词用作动词,“明

9、”,弘扬。使动用法,“正”,使正,端正。形容词用作动词,“齐”,向看齐。故归类为: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是使动用法。故选A。2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实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除了熟记常见实词的一词多义外,还要结合该词所在句子的具体语境来做出判断和解释。本题中的“归”是动词,称赞,称许;中的“喻”是动词,知晓,明白。故选C。3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古今异义词的能力。A.君子:有学问有修养、品德高尚的人。古今义相同。B.小人:卑鄙无耻的人。古今义相同。C.“小子”古义是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今义:年幼的男孩子。D.掌上:手掌之上。古今义相同。故选C。4C【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文言虚

10、词的能力。A项,其:副词,表推测,大概/代词,他的。B项,而:连词,表假设,如果/连词,表顺承。C项,于:都是介词,引出对象。D项,之: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助词,的。故选C。5B【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A项,句意为:有了过错却不改正,这就真叫过错了。“而”,转折连词,作“却”讲。B项,句意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而”,假设连词,如果。C项,句意为:知道这道理却不向楚王进言,不能说是忠君的。“而”,转折连词,作“却”讲。D项,句意为:了解文却不了解武,知道一却不知道二。“而”,转折连词,作“却”讲。故选B。6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

11、义和用法的能力。题干要求“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致知在格物”中的“格物”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译文: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此项正确。B项,“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中“庶人”解释为“一般人”不正确,正确的解释应为“平民百姓”。译文: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此项解释不正确。C项,“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中“怵惕”解释为“惊骇、恐惧”。译文:必然会产生恐惧同情的。此项解释正确。D项,“犹其有四体也”中的“四体”解释为“四肢”。译文:就好比身体有四肢一样。此项解释正确。故选B。7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先王能够施行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解析】本题

12、考查对名著中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代的帝王有这样的同情怜悯的心,所以就有同情怜悯他人的政策。孟子这句话表达的真正意思是,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先王能够施行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8这里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说明“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是人良心的本能反应而已。【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内容、分析文言文论证方法的能力。从论证方法上看,这一段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孟子举出一个事例: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而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来论证“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是人良心的本能反应而已。9开宗明义,亮明自己的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本文开篇写“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作者开宗明义,亮明自己的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里孟子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符合孟子的“性本善”之说。10由“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出仁政,强调扩充“四端”的重要性,同时,阐释“不忍人之心”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作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概括语段内容的能力。开宗明义,亮明自己的观点,这里孟子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符合孟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