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古诗文基础知识与阅读练习(附答案)_第1页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基础知识与阅读练习(附答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6/6八年级下册古诗文基础知识与阅读练习(附答案) 专项突破:古诗文基础知识与阅读 一、选择题 1下列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垂髫(tio)俨然(yn)间隔(jin)语云(y) B悄怆(qio)兑命(yu)清冽(li)为坻(ch) C怡然(y)俶尔(ch)差互(c)幽邃(su) D骈死(pin)挂罥(jun)突兀(w)叱牛(ch) 2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是() A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陶渊明集 B小石潭记柳宗元唐代柳河东集 C北冥有鱼庄子战国庄子集释 D核舟记张潮明代虞初新志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诎右臂支船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系向牛头充炭直 D选贤与能,讲

2、信修睦 4下列虚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于: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B为: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能以径寸之本,为宫室、器皿、人物C其: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真无马邪 D而:隶而从者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5下列画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寻向所志齐谐者,志怪者也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居右者椎髻仰面 C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 D不足为外人道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6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悉如外人(全,都)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 B悄创幽邃(忧伤)曾不盈寸(竟然) C左右流之(捞取)不独子其子(以为子) D溯游从之(道流而上)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 7下

3、列不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 B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 8辨析下列古今异义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古义:年轻人,后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B其两膝相比者 古义:靠近。今义:对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古义:用在某些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之后,表示复数。今义:等待,等候D大道之行也 古义: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阔的路9下列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处处志之(名词用作动词,做记号) 鱼人甚异之(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感到诧异) B其岸势犬牙差互(

4、名词做状语,像狗的牙齿) 居右者椎髻仰面(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C齐谐者,志怪者也(形容词用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幼有所长(形容词用作名词,幼童) 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用作动词,行千里) 似与游者相乐(形容词用作动词,逗乐、嬉戏) 二、填空题 1默写。 (1)关关雎鸠,_。_,君子好逑。(关雎) (2)_,白露为霜。_,在水一方。(蒹葭)(3)卖炭得钱何所营?_。可怜身上衣正单,_。(卖炭翁) (4)桃花源记中“_,_”一句,绘花不采静态的枝蕾,而采动态的落英;绘草不列草类高矮,而重色泽形态,堪称诗意写景佳句。 (5)小石潭记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_。(6)核舟记一

5、文中整体介绍核舟体积的句子是:_。(7)北冥有鱼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的“海运将徙”做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_。(8)马说文中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_。2翻译下列句子。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_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 (3)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_ (4)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 _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_ (6)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_ 三、阅读题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描绘? _ _ 2赏析“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_ _。 3怎样理解“长夜沾湿何由彻”这句话? _ _ 4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

7、,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这首诗为什么一反常态,只写个人的遭遇? _ _ 5你认为杜甫在这首诗中抒发的情怀与哪位古人在哪篇文章中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你还能说出那篇文章中表达情怀的名句吗? _ _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学记)(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技也。”有间,曰:“已习其技,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

8、“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矣,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此曲确文王操也!”(选自史记,有删改)【注】进:继续学(新内容)。益:增加、加深。有间:过了一段时间。 为人:作曲的人。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1下列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此之谓乎丘未得其志也 B弗学,不知其善也孔子学琴于师襄子 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学而不思则罔丘得其为人矣,黑而长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弗食,不知其旨也。 _ 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

9、技也。 _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B(甲)文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为下文教与学关系的论述做铺垫。 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的过程。 D(乙)文中孔子一直不继续学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 4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具体分析。_ _ 5读了(甲)(乙)两文,你在学习上受到了什么启发? _ _ 答案解析: 一、选

10、择题 1C 2D 3B 4A 5C 6D 7B 8C 9A 二、填空题 1(1)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2)蒹葭苍苍所谓伊人 (3)身上衣裳口中食心忧炭贱愿天寒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6)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7)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8)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1)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一件件地告诉他们,(大家)都感叹不已。(2)从小石潭往西南方远望,(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又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3)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并使它们各有各的情态。 (4)你本来就不

11、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 (5)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导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 (6)驾驭千里马而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手握马鞭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三、阅读题 (一) 1“风怒号”从听觉上写出了秋风之狂,“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等词从视觉上写出了秋风肆虐及对茅屋的破坏。这样的描绘为后文写屋漏遇雨及自己的境遇之惨蓄势。 2运用比喻的手法,准确地写出被子又硬又凉,同时为“长夜沾湿”做铺垫,突出诗人生活的贫困。 3一语双关,诗人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频、残破不堪的国家,自己、国家不都在风雨飘摇中挣扎吗?深重的灾难,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 4诗人推己及人,通过描写自己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诗人不仅是因为自己遭遇不幸而哀叹、疾呼,是因为“天下寒士”茅屋俱破,这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5范仲淹的岳阳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