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论文:用系统论观点看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_第1页
系统论论文:用系统论观点看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_第2页
系统论论文:用系统论观点看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_第3页
系统论论文:用系统论观点看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_第4页
系统论论文:用系统论观点看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系统论论文:用系统论观点看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摘要:作者以区域教育信息化工作为视野,从宏观上用 系统论的观点将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概括为九个要素,并初 步探讨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在此基础 上,用系统论的观点提出调整信息化工作思路、优化信息化 工作的方法。最后,指出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普 遍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词:系统论;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由于教育信息化具体工作太过于专业化,所以长期以来 人们对这项工作存在着许多模糊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 了信息化效益的发挥,甚至影响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为了深 化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认识,调整信息化发展思路,优化和 改进信息化

2、工作,本文使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教育信 息化系统的构成要素、诸要素的结构和关系等做一些初步探 讨,最后就教育信息化工作做一些反思。从2000年教育部召开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会议到现在 的10年问,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会 议提出的工作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加快教 育信息化进程,在基础设施、资源开发应用、国家教育管理 信息系统三方面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系统论与教育信息化1什么是系统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 所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

3、四个 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 的关系。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 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 (l.von.bertalanffv)创立的。他在1952年发表“抗体系统 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1973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 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确立这门科学学术地位的是 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著一一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 和应用。2系统论与系统工程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 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 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 有逻辑

4、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分 支,它是组织管理的技术,是“实现系统最优化的科学”(钱 学森)。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系统论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提 出了系统科学的内容和结构最详尽的框架。我们只知道他是 著名火箭专家,可是,他的学生评价钱老在系统科学的贡献 大于在火箭方面的贡献。钱教授将现代科学分为社会科学、 数学科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和思维科学六大 类,由此可以看出系统科学的重要性。系统论自创建以来 获得了成功应用。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就是一个成 功应用系统论的典型范例。3系统论的重要原则系统论有四个重要原则:

5、整体性原则、联系性原则、动 态性原则、最优化原则。4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性正是因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在机器、人、软件等诸多 要素共同作用下改革改造教育的过程,其符合一般系统的特 征,所以专家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系统,而从工程的角 度来说,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作为系统工程的教育信息化,其各个要素相辅相成,彼 此制约又相互促进。所以,应该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教 育信息化的规律进行系统研究,以便能够使其发挥更大的效 益,又可避免教育信息化走弯路。这里所说的教育信息化,包括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两个方 而。二、教育信息化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明确教育信息化系统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在 整个系统中处

6、于什么位置、要素之间有什么样的动态关系 等,对正确理解和指导教育信息化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 认为,教育信息化系统由九个要素组成,这九个要素自下而 上分布在三个层面上,如图1所示。下而阐述这些要素的内涵和在系统中的地位。1控制层该层有理念态度、发展规划、管理机制三个要素。理念态度在信息化建设应用工作中,理念引领行动,态度决定优 劣,细节决定成败。理念和态度决定了信息化如何建设投资、 如何权衡调整各要素,还决定了想要什么样的信息化应用、 如何应用等重大问题,在控制层中甚至在整个教育信息化系 统里面,它是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因素。一个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信息 化组织技术工作的人

7、员、学校校长等的教育信息化理念、态 度,决定着本地区本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投资方向,决定着信 息化应用的优劣,也决定着教育信息化能否向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理念态度这个要素是教育信息化的灵魂,可是长 期以来我们忽略了这个要素的存在。发展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在教育 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过程中,是否有一个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发 展规划,决定了本地区本单位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能否做好、 做正确。教育信息化的规划一般以区域为主。另外。信息化发展 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动态发展性,规划从低级走向 高级、从幼稚走向成熟。信息化工作做得好的地区,总是随 着信息化实践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在不断

8、调整强化其 发展规划。每三年对信息化发展规划有一个调整是比较合适 的。管理机制在正确理念的指引下,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建 设、管理、应用、反馈制度,是促进各要素良性互动,充分 发挥信息化效益,确保信息化健康发展、持续发展的保障机 制和驱动力量。这些制度应该包括:软硬件建设管理维护制度、网络(校 园网)管理制度、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微机室管理制度、网 管员工作职责制度、课堂教学应用效果评价制度等等。2基础层该层有硬件基础、软件资源、人力资源三个要素。硬件基础硬件基础包括网络和全部硬件终端。硬件基础是教育信 息化的载体,没有这个载体,教育信息化就无从谈起,特别 是处于接入层的校园网,是信息化必不

9、可少的基础设施。硬件基础有两个特点,一是投资巨大,二是随着硬件的 老化其价值迅速衰减。想避免投资的浪费,硬件建设一定要 做好需求分析,因需而建。在信息化丁作中,要因为需要找 硬件,而不是因为硬件找应用。软件资源软件资源包括:各类功能性的网络平台系统(通知发布 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各类功能性专用软件系统(图书管 理系统、校产管理系统等)、各类工具软件系统(各种教学辅助工具、网络管理工具等)、数字化教学资源 库等等,有什么样的软件,就有什么样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多寡、 优劣,决定了信息化应用是否丰富、高效。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各类人员,在学校层面,人力资源包括学校领导干部、

10、教师、技术保障人员 (如网管员)、各类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应用兼职研究人员等 五类。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决定了信息化工作的成败,例 如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能否将信息化软 硬件资源有效用于教学活动中。在基础层中,人是关键要素。如果把教育信息化系统比 做一个人,那么,网络是躯体,软件是肌肉和血液,人就是 整个系统的灵魂。3应用层该层有教学应用、管理应用、人的发展三个要素。(1)教学应用信息化的教学应用,主要包括课程整合、教育科研等。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是 为素质教育服务、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教育教学应用是信 息化的主要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和主要目的。教育

11、信息化的教学应用有很多形态和很多模式。就目前 我国教学实际来看,课堂教学应用是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主 要途径;教学应用项目,是提高教学应用水平的重要途径和 策略。另外,来自国外的有三种成功的专题教学应用模式: 英特尔未来教育、明日苹果教室、网络专题探索(we。bquest)。(2)管理应用信息化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目的是提高管理效率、降 低管理成本,实现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信息化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还远远没有很好地发挥其 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个 性化,导致软件开发不满足或跟不上实际需要;二是许多管 理工作应该自上而下展开,而上级特别是教育部以及省级教

12、育主管部门尚未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在管理应用中,教育 部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该得到贯彻落实。(3 )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包括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 的成长发展两个方面。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人是其根本 目的,主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力工 具和无限的空间。促进人的发展,是除教学应用外信息化的另外一个重要 应用,甚至是更为重要的应用。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 永远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两条主线。系统论认为:一个系统的要素一般是一个较低的子系 统:任何一个系统都是较高一级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对于 一个特定系统来说,其他系统则是该系统存在的外部环境。 所以,系统、要素和环境三者

13、是有机统一的关系,是彼此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教育信息化的九个要素,每个都是 个自成体系的教育信息化子系统。例如,教学应用是教育信 息化的一个要素,同时它自成系统,形成教学应用子系统, 从而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一个子系统。三、系统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1 一般系统论方法系统论方法是指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和改造客观对象的 方法,要求人们从整体的观点出发,全面地分析系统中要素 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此系统与他系统的关系, 从而把握其内部联系与规律性,达到有效地控制与改造系统 的目的。2系统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教育信息化要始终着重把握各个 要素本身的发展状态、各个要素在信

14、息化系统中的地位作 用,以及作为一个系统整体,信息化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综合地、精确地把握理解教育信息化 工作。系统论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应用,对未来教育信息 化的发展提供以下四个方面的指导:(1)把信息化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亚里士多德“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说明了系统的 整体性。整体性原则是系统论的一个最重要原则。系统的整 体性要求在研究教育信息化问题时要牢固地树立全局观念, 始终把教育信息化看做一个有机整体。教育信息化各要素如 何布局、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调整,都要从有利于信息化 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出发。系统论认为,整体的功能不等于 各部分功能之总和,要兼顾信息化

15、九个要素的协同发展,不 能过于强化或弱化某些要素。(2)明了信息化系统的联系性和制约性信息化系统的联系性和制约性,一方面,体现在信息化 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促进、依赖、联系和制 约性,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求正确理解各要素在信息化 中的地位作用,权衡定量各要素的发展,而不能平均用力或 失当用力。另一方面,体现在信息化系统与外部环境(主要 是教育教学环境)的联系和制约上。教育信息化永远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具有鲜明工具性 的教育要素,素质教育不会跟随信息化跑而成为信息化的奴 隶。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当前和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里,我国的教育怕是不能超越以班级授课为主的教育模式。 信息化

16、的教学应用要考虑这种现实。当然,信息化对教育教 学的改革促进作用会促使教育加快改革。清楚信息化系统的动态性教育信息化系统不是绝对的、封闭的和静止的,它总是存在于大教育环境之中,更是存在于社会信息化的大环境 中,而与外界不断地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受环境 的影响具有开放性,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一方面,信息化的各个要素始终在发生着动态变化,已 有的硬件系统在迅速老化、价值衰减,人力资源由于具有强 烈的自学习性而在不断发展变化,等等:另一方面,信息化 始终不断地从教育系统进行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另外,本地 的教育信息化系统和异地的教育信息化系统可以从相互交 流中获取外部的信息和能量。牢记信息

17、化系统的最优化原则教育信息化的最优化,要求信息化的出发点和最终日 的,是使信息化系统具有最优的结构和形态、能够发挥最优 的应用效果。对信息化系统进行研究和改造的最终目的,是 为了使信息化系统发挥最优功能。教育信息化工作,无论是 建设还是应用,始终都要从最优化角度思考问题。四、对教育信息化工作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已经10多年了,据估计全国总投 入已经超过千亿元,但对这项工作的总结反思不多,目前的 建设工作仍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总结经 验教训,为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1在教育信息化系统结构的三个层面上存在的问题首先,在信息化系统的控制层面,理念出现了问题,导 致教育

18、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应用以及信息化再发展缺乏结构 最优化、效益最大化的思考。其次,在基础层面,软硬比例 失调、教师培训工作不到位,给应用造成困难。第三,在应 用层面存在的问题更多,一是在教学应用中,缺乏资源软件, 缺乏应用的需求分析,缺乏评价研究:二是在管理方面,信 息化的应用空白点多,远远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应有的效 果。2教育信息化领导组织机构方面的问题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社会 系统工程,为了加强领导,全国自上而下建立一整套信息化 工作机构是非常必要的。从系统论角度讲。一个信息化工作 机构就是一个“全息”信息化系统。但是,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机构尚不健全,关系没 有理顺,工作职责尚不明确。教育部有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大多数省份也有省级教育信息中心,但是山东等少数几个省 份至今还没有相关机构。3教育信息化目前存在的几个具体问题一是在宏观上缺乏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产出分析:二是在 应用层面缺少了评价和反思:三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尚未 建立:四是信息化带来的弊端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克服:五是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很大问题。4教育信息化工作中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