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第二初级中学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武汉第二初级中学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武汉第二初级中学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武汉第二初级中学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武汉第二初级中学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2一种新型材料C3N4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C为+

2、4价,则N元素的化合价是A+3 B+1 C-1 D-33下列有关元素、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微粒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C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4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C甲烷燃烧:无色气体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5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氮气是双原子分子,其化学式是C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

3、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D通常情况下,氮气不能支持燃烧6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研究的领域涉及到: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应用,其中正确的是ABCD全部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液态氧B蒸馏水C过氧化氢溶液D二氧化碳8日常生活中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出现美丽的雪花B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C食物腐败D用电热壶烧开水9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AA BB CC DD10年将要上映的小时代最终结局大部分人死于一场大火,这场火灾是取材于年月日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大火的真实事件,该大火导致人遇难,余人严重受伤学好化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安全逃生知识,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被困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伏低身子前进B用打火机来检查液化石油罐泄漏C图书、档案失火要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D室内起火,马上打开所有门窗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实验室里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只知它们分别是氯化钠和碳酸钡(难溶于水),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将它们区分开来。将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填写在下列表格中。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X的名称是_。(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序号)。(3)常温下,下列收集CO2的方法中可行的是_(填字母序号

5、)。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法(4)D装置在实验室中有多种用途:若用D装置检验二氧化碳,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用_放在管口_(填“a”或“b”)。(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和与稀盐酸而不用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原因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若干问题进行如下探究。 (1)(问题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的选择在KClO3、H2O、H2O2、NaCl这些物质中寻找制取氧气的原料,肯定不能作为分解反应原料的物质是_,说出你的判断依据_。 (2)(问题二):设计实验发生装置和

6、收集装置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装置: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_; (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填字母);反应前后,二氧化猛的作用是_。 (4)为了得到稳定的气流,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应选择_(填字母)组合成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向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 (5)若用上述原理制取氧气并用C装置来收集时,若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说明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收集满,接下来的操作是(请选择正确的操作及顺序,填编号)_,正放在桌面上。a盖上玻璃片 b.将导管移出 c.将集气瓶移出水面 (6)实验室取15克氯酸钾和5克二氧化锰混合制备氧气,加热

7、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5.2克,则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克。 参加反应的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是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14实验兴趣小组对制取二氧化碳实验中剩余的滤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知在实验过程中加入的稀盐酸过量,溶质只含有氯化钙和氯化氢两种物质,为了探究各成分的质量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生成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2)写出求解溶液中氯化氢质量的比例式_(3)滤渣的质量为_(4)第一次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至80 g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_(填化学式);(5)最终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如图是已破损的维生素C(简写Vc)

8、说明书部分信息。已知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1)Vc的化学式为_;(2)Vc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3)小辉妈妈每天按要求服用该Vc片钙,小辉建议妈妈可食用西红柿来代替Vc片,若100g西红柿含Vc30mg,则小辉妈妈每天食用西红柿_g即可达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16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0g此样品,将80g的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使之充分反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及生成物反应),每次用盐酸的质量与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次 数一二三四加入盐酸的质量/g20202020剩余固体的质量/g151055计算

9、:(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2)20g此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最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3)加入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电解水实验用直流电做电源,实验时常常会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在验证负极生成气体时,在点燃前要验纯。【详解】A、电解水实验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能增强水的导电性,故选项正确;B 、电解水时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是氢气,能燃烧,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不正确;C、该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故选项不正确;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

10、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不正确。2、D【解析】在C3N4中,C为+4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4)+4 x =0,则x=-3。故选D。3、C【解析】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选项A错误;B. 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离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原子,选B项错误;C.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选项C正确;D.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稀有气体及某些固态非金属单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选项D错误。故选C。4、A【解析】A、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碳酸分解生成水

11、和二氧化碳,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叙述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叙述错误;C、甲烷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叙述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叙述错误。故选A。点睛:在描述化学反应现象时,不能描述实验结论,一般不出现生成物的名称。5、C【解析】A. 氮气有很多用途:制造氮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延长保质期、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所以说氮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正确;B. 氮气由大量氮分子构成,一个氮气分子是由两个氮原子构成的,故氮气的化学式是,正确;C. 氮气的化学性质

12、不活泼,才常用作保护气,选项错误;D. 通常情况下,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选项正确。故选:C。6、D【解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也涉及物质的用途、制备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全正确,故选:D。7、A【解析】A、液态氧是液态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蒸馏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存在过氧化氢分子和水分子,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空气中含有氧气,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或空气等;化合物

13、中都不含氧分子。8、C【解析】A、冬天水蒸气凝结成窗花,只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选项错误;B、自行车轮胎爆裂是气体受热膨胀所致,只是气体的体积和轮胎的形状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选项错误;C、食物腐败,生成了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选项正确;D、电热壶烧开水没有生产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9、D【解析】A、该标志是有毒标志,不符合题意;B、该标志禁止放易燃物标志,不符合题意;C、该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不符合题意;D、该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符合题意。故

14、选D。10、A【解析】A、被困火灾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伏低身子前进,能减少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口鼻,故A正确;B、泄漏的煤气与空气充分接触,遇火可能产生爆炸,打火机来检查液化石油罐泄漏会引燃泄漏的煤气可能会爆炸,故B错误;C、当图书、档案失火时,为了防止图书、档案损坏,最好选择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样不留下痕迹,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会损坏图书、档案,故C错误;D、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门窗,空气流通,易引起火势蔓延,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将两种白色粉末各取少量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 如果如果白色粉末溶解,得到无色溶液的,原固体是氯化

15、钠;如果白色粉末不溶解的,原粉末是碳酸钡 【解析】氯化钠易溶于水、碳酸钡难溶于水,可以利用该性质区分。将两种白色粉末各取少量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如果如果白色粉末溶解,得到无色溶液的,原固体是氯化钠;如果白色粉末不溶解的,原粉末是碳酸钡。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长颈漏斗 A a 燃着的木条 b 反应速率太快,不利于收集 【解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确定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其收集方法;(4)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二氧化碳的特点和装置D的

16、特点选择验满的方法;(5)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分析。【详解】(1)仪器X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装置B错误,所以选择装置A来制取; (3)常温下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一般不能用排水法来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选项a符合题意; (4)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若用D装置检验二氧化碳,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17、;(5)实验室不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反应速率太快,不利于收集。【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NaCl;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NaCl中不含氧元素,所以不能用来制取氧气 集气瓶 AFC; 催化作用,加快反应速率 BH; 2H2O2 2H2O+O2; 分解反应 bac 4.8; 0.1mol 【解析】(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的选择在KClO3、H2O、H2O2、NaCl这些物质中寻找制取氧气的原料,肯定不能

18、作为分解反应原料的物质是NaCl,因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NaCl不含氧元素,所以不能用来制取氧气;(2)据图可知仪器是集气瓶;(3)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4)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5)若用上述原理制取氧气并用C装置来收集时,若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说明集气瓶内的氧气已

19、收集满,接下来的操作是:将导管移出、将集气瓶移出水面、盖上玻璃片;(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气的质量=15g+5g-15.2g=4.8g,生成的氧气的物质的量= =0.15mol;设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是x;2KClO32KCl+3O22mol 3mol x0.15mol x=0.1mol;答: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是0.1mol。14、Na2CO3 +CaCl2 CaCO3+2NaCl10gNaCl、HCl、CaCl211.7%【解析】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详解】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CaCl

20、2 CaCO3+2NaCl;(2)设溶液中氯化氢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质量为y,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z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00g+100g-195.6g=4.4g,解得:x=7.3g,y=11.7g,z=10.6g故求解溶液中氯化氢质量的比例式为:(3)第一次加入碳酸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并且溶液反应后总量减少,说明滤液中含有盐酸,第二次加入碳酸钠溶液有固体生成说明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设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a,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b解得:a=10g , b=11.7g所以滤渣的质量为10g;(4)加入100g的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以第一次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至80g时,盐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