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病教案2013年_第1页
牙龈病教案2013年_第2页
牙龈病教案2013年_第3页
牙龈病教案2013年_第4页
牙龈病教案2013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口腔科学Part 1 Oral Maxillofacial Clinical Examination 罗云纲 副教授第五章 牙周疾病牙龈病的概念 牙龈病是指一组发生于牙龈组织的病变,包括牙龈组织的炎症及全身疾病牙龈的表现。 牙龈病一般不侵犯深层牙周组织。分类 第一节 牙 龈 病第五章 牙周疾病菌斑引起的牙龈病非菌斑引起的牙龈病病毒真菌等引起的牙龈病,系统病在牙龈的表现及遗传性病变等第五章 牙周疾病 牙周病 是口腔两大类疾病之一,是成年人牙齿丧失的的主要原因,而且牙周病和全身健康或疾病有着密切的双向关系。按照累及组织的不 同,该疾病分为两大类,即牙龈病和牙周炎。第五章 牙周疾病牙周组织解剖 牙龈

2、 the gingival 牙周膜 the periodontal ligament牙槽骨 the alveolar bone第五章 牙周疾病第一节 牙龈病第一节 牙 龈 病第五章 牙周疾病一 慢性龈缘炎1、概念 慢性龈缘炎又称边缘性龈缘炎(marginal gingvitis)或单纯性龈炎(simple gingivitis),病损主要位于游离龈和龈乳头,是菌斑性牙龈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临床上有部分患者以牙龈组织的炎性肿胀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细胞和胶原纤维的增生,在过去曾被称为“增生性龈炎”。 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第一节 牙龈病 2、病因 牙菌斑引起慢性龈缘炎的始动因子 牙石 食物崁塞 不良

3、修复体 鼻腔通气不畅或上颌牙前突、上唇过短等 引起口呼吸以及牙列不齐、前牙深覆合,导致牙龈增生促使菌斑堆积,引发或加重牙龈的炎症 3、慢性缘龈炎临床表现 病损位置:病损局限于游离龈和龈乳头。以前牙区为主,尤其以下前牙区最为显著。牙龈性质的改变: 颜色:鲜红或暗红色,炎症充血可波及附着龈 形态:龈乳头圆钝肥大,点彩消失,表面光亮 (以增生性反应为主时,龈乳头呈球状增生,甚至盖过部分牙面,龈乳头和龈缘呈坚韧的实质性肥大) 质地:松软脆弱,缺乏弹性(以增生性反应为主时,质地较硬而有弹性) 牙龈出血情况:轻触即出血,即探针后出血。龈沟深度:可大于3mm,形成假性牙周袋,但龈沟底仍位于釉牙骨质界处,即无

4、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 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 第一节 牙龈病4、诊断 临床表现 + 局部刺激因素5、治疗 去除病因: 洁治术彻底清除菌斑和牙石 消除造成菌斑滞留和局部刺激牙龈的因素,彻底纠正不良修复体等刺激因素。 1%-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冲洗 必要时可用氯己定漱口剂含漱。手术:少数慢性龈炎牙龈增生明显,炎症消退后牙龈形态仍不能恢复正常者,可 施行牙龈成形术 预防复发:口腔卫生宣教,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状况,并定期复查和维护。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第一节 牙龈病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第一节 牙龈病超声波洁牙机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第一节 牙龈病牙龈出血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第一节 牙龈病第五章

5、 牙 周 疾 病第一节 牙龈病二 青春期龈炎1、概念 青春期龈炎(puberty gingivitis) 指发生于青春期的慢性非特异性牙龈炎,是受内分泌影响的龈炎之一。男女均可患病,但女性稍多。2、病因 主要病因:牙菌斑 诱发及加重因素:青春期内分泌的改变使牙龈组织对菌斑等轻微局部刺激产生明显的炎症反应3、临床表现 好发于前牙唇侧的牙龈乳头和龈缘。唇侧龈缘明显肿胀,龈乳头呈球状突起。颜色暗红或鲜红,质地软;有龈袋,但无附着水平的变化; 探诊易出血。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偶有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或口臭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第一节 牙龈病青春期龈炎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第一节 牙龈病 4、诊断 患

6、者处于青春期且牙龈炎症严重而局部刺激因素小 5、治疗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洁治术配合局部药物治疗 口腔卫生宣教三、妊娠期龈炎(pregnancy gingivitis) 1、概念 妊娠期龈炎是指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女性激素水平升高,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牙龈肿胀或形成龈瘤样的改变,分娩后自行减轻或消退。 2、病因 菌斑 加重因素:妊娠期雌激素(黄体酮)升高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第一节 牙龈病3、临床表现 妊娠前即有慢性龈炎症状,妊娠23个月后出现明显症状,至8个月达到高峰,分娩后约2个月龈炎可恢复至妊娠前水平。 以前牙区为重。龈缘和龈乳头呈鲜红或暗红色,松软光亮,有龈袋形成,轻探易出血。 妊娠

7、期龈瘤。4、诊断 育龄妇女的牙龈出现鲜红色、高度水中、肥大、极易出血等症状,或有妊娠期龈瘤特征者,应询问月经情况,若已怀孕便可诊断。5、治疗婚前或孕前进行彻底的口腔检查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控制菌斑。牙龈炎症明显、龈袋有溢脓时,可用1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局部冲洗体积较大的妊娠龈瘤可手术切除。(46个月内)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第一节 牙龈病妊娠期龈炎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第一节 牙龈病四、药物性牙龈增生(drug-induced gingival hyperplastic)1、概念 指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而引起的牙龈纤维性增生和体积增大。2、病因 长期服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 、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和钙通道阻滞

8、剂 3、临床表现 苯妥英钠所致的牙龈增生一般开始于服药后16个月。增生的牙龈表面呈桑葚状或分叶状,基底与正常牙龈之间可有明显的沟状界线。增生牙龈可覆盖部分牙面。牙龈质地坚韧,略有弹性,呈淡粉红色,一般不易出血无自觉症状。药物性牙龈增生常发生于全口牙龈,但以前牙区较重。牙龈增生只发生于有牙区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第一节 牙龈病a. Mild-moderate: gingival enlargement induced by cyclosporin and diltiazem b. Severe: gingival enlargement induced by cyclosporin, nifed

9、ipine, amlodipine c. Healthy gingival tissue 药物性牙龈增生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第一节 牙龈病 4、诊断 长期用药史及临床表现 5、治疗 停药或改其他药物治疗或交替使用 去除牙菌斑 局部用药 牙龈成形术 指导患者严格控制菌斑 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第一节 牙龈病五、牙龈纤维瘤病(hereditary gingival fibromatosis) 1、概念 牙龈纤维瘤病,又称为家族性或特发性牙龈纤维瘤病,为牙龈组织的弥漫性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 2、病因 病因至今不明,有家族史者,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3、临床表现 发病时

10、间: 幼儿时发病,一般开始于恒牙萌出之后。 发病部位:牙龈广泛地增生,可累及全口的龈缘、龈乳头和附着龈,甚至 膜龈联合处,以上颌磨牙腭侧最为严重。 牙龈的表现:增生的牙龈可覆盖部分或整个牙冠,牙常发生移。增生牙龈 颜色正常,组织坚韧,表面光滑,点彩明显,不易出血。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第一节 牙龈病4、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发病年龄或有家族史,可作出诊断,无家族史者并不能排除本病。 5、治疗原则 治疗以牙龈成形术为主,切除增生的牙龈并修整外形。或用翻瓣术的内斜切口结合龈切除术,保留附着龈。手术最好在青春期后进行。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第一节 牙龈病六、牙龈瘤(epulis)1、概念 牙龈瘤

11、(epulis)是一种炎症反应性瘤样增生物,多发生于牙乳头,亦可发生于龈缘。它来源于牙周膜及牙龈的结缔组织,因其无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结构,故为非真性肿瘤,但切除后易复发。2、病因 菌斑、牙石、食物嵌塞或不良修复体等因素致使牙龈结缔组织形成反应性增生物。 妇女怀孕期间因内分泌改变容易发生牙龈瘤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第一节 牙龈病3、临床表现 女性较多发,中青年较为常见。多发生于唇、颊侧龈乳头处,为单个牙发生。 肿块呈圆球形或椭圆形,一般直径有几毫米至12cm。肿块一般生长缓慢。 X线可见骨壁的吸收、 牙周膜间隙增宽现象。牙可能松动、移位。 根据组织病理学表现不同,通常可分为纤维型、肉芽肿型及血管

12、型三类。4、诊断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病理检查有助于确定牙龈瘤的类型5、治疗原则 手术切除。将瘤体与骨膜完全切除,裸露骨面,并磨削表层骨皮质,并刮除该处的牙周膜,以免复发。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第一节 牙龈病七、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1、概念 急性坏性溃疡性龈炎(acute necrotizing ulcerative gingivitis,ANUG),是指发生于龈缘和龈乳头的急性炎症和坏死,又称Vincent(奋森)龈炎、梭杆菌螺旋体性 龈炎或战壕口。 2、病因 ANUG是一种由多种微生物(如梭形杆菌、螺旋体等)引起的机会性感染,要求有局部抵抗力降低的组织和宿主。第五章 牙 周 疾

13、病第一节 牙龈病3、临床表现 常发于青壮年,以男性吸烟者多见。 起病急,病程短。 以龈乳头和边缘龈的坏死为其特征性损害,以下前牙最多见,病损一般不波及附着龈。 患处牙龈极易出血,甚至有自发出血。 患者疼痛明显并且有特殊的腐败性口臭。 轻症患者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重者可有低热,疲乏、等全身症 状,并可伴有下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根据治疗情况和患者自身情况不同,可转化为坏死性龈口炎,“走马牙疳,慢性坏死性龈炎及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第一节 牙龈病4、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并可辅助细菌学涂片检查。5、治疗原则 1)急性期治疗首先轻轻除去坏死组织,初步刮除大块龈上牙石。 2

14、)局部用氧化剂如1%3%过氧化氢溶液局部冲洗和反复含漱。 3)及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更换牙刷。并对全身性因素进行矫正和治疗. 4)急性期过后,采取洁治、刮治等牙周基础治疗及必要地牙周手术治疗,控制局部菌斑和防止复发。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第一节 牙龈病八、急性龈乳头炎1、概念 急性龈乳头炎是指病损局限于个别牙间乳头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牙龈急性病损。2、病因 牙龈乳头受到机械或化学刺激3、临床表现 龈乳头鲜红肿胀,探触和吸吮时易出血,可有自发胀痛和明显的探触痛。有时疼痛亦可有明显的自发痛和中等程度的冷热刺激痛,易与牙龈炎相混淆。牙齿可有轻度叩痛。4、治疗原则 去除邻面的牙石、菌斑

15、。局部使用1%-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后敷以碘制剂、抗生素等。急性炎症消退后,充填邻面龋和修改不良修复体等。 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第一节 牙龈病 periodontal anatomy the gingival 牙龈the periodontal ligament 牙周膜the alveolar bone 牙槽骨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 第二节 牙 周 炎 概念 牙周炎(Periodontitis)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炎症、牙周袋的形成、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最后可导致牙松动拔除,是我国成人丧失牙的首

16、位原因。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 第二节 牙 周 炎一 、慢性牙周炎 (chronic periodontitis) 1、概念 慢性牙周炎又称为成人牙周炎或慢性成人牙周炎,为最常见的一型牙周炎,约占牙周炎患者的95%,由长期存在的慢性牙龈炎向深部牙周组织扩展而引起。 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 第二节 牙 周 炎2、病因 牙菌斑(主要原因) 牙石 食物嵌塞 不良修复体3、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表现 一般侵犯全口多数牙,少数患者仅发生于一组牙或个别牙,且呈一定的对称性。 活动期与静止期交替进行,病程长达十余年甚至数十年 牙面常有大量牙石,牙龈呈现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颜色暗红或鲜红,质地松软,点彩消失,牙龈水

17、肿 探诊出血溢脓 早期有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因程度较轻,牙尚不松动。晚期深牙周袋形成之后,出现牙松动、咀嚼无力或疼痛,甚至发生急性牙周脓肿。加重菌斑滞留的局部刺激因素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 第二节 牙 周 炎 临床上根据附着丧失和骨吸收波及的范围可将慢性牙周炎分为局限型和广泛型。 也可根据牙周袋深度、结缔组织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程度来确定牙周组织破坏的严重程度 牙周炎晚期除有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松动四大特征外,常可出现其他伴发症状 1.牙移位 2.食物崁塞 3.继发性颌创伤 4.牙根暴露,对温度敏感或发生根面龋 5.急性牙周脓肿 6.逆行性牙髓炎 7.口臭4、诊断 早期牙周炎与

18、慢性龈炎的区别不甚明显,需要通过仔细检查而及时诊断。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 第二节 牙 周 炎牙周炎健康龈组织- 早期牙周炎中度牙周炎- 重度牙周炎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 第二节 牙 周 炎正常骨组织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 第二节 牙 周 炎5、治疗 治疗目标:彻底清除菌斑、牙石等病原刺激物,消除牙龈炎症,使牙周袋变浅和改善牙周附着水平,争取适当的牙周组织再生,并使疗效长期稳定的保持。 控制牙菌斑,尽量使有菌斑的牙面只占全部牙面的20%以下。 洁治刮治术(基础治疗)根面平整术 洁治刮治术后1-2月复查,如仍有牙周袋5mm,且探诊仍有出血,则考虑手术治疗。直视下彻底刮除根面及根分叉结石及肉芽肿,

19、牙龈牙槽骨修正、植骨或截除患牙牙根。 松牙固定、调颌建立平衡咬合关系 尽早拔除附着丧失严重及严重松动、无保留价值的牙齿 对有慢性系统性疾病的患者予以全身治疗;吸烟者对牙周治疗的反应较差,应劝其戒烟 牙周支持治疗。定期的复查和维护期支持治疗。防止复发。 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 第二节 牙 周 炎二、 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侵袭性牙周炎是一组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与慢性牙周炎有明显区别的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按其患牙的分布可分为局限型和广泛型。(一)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1、概念 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特征为局限于第一恒磨牙或切牙的邻面有附着丧失,至少波及两个恒

20、牙,其中一个为第一磨牙,除第一磨牙和切牙外,其他患牙不超过两个。2、病因1)主要致病菌:伴放线聚集杆菌2)免疫缺陷:患者外周血中性多核白细胞和(或)单核细胞的趋化功能降低,吞噬功能障碍。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 第二节 牙 周 炎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 第二节 牙 周 炎3、临床表现 患者年龄一般较小,始于青春期前后,女性多于男性。 早期患者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比例。 晚期还可发生牙周脓肿。 局限于第一恒磨牙和上下切牙,多为左右对称。 X线片可见第一恒磨牙的近远中均有垂直型骨吸收,形成典型的弧形吸收,切牙区多为水平型骨吸收 牙周破坏速度比慢性牙周炎快3-4倍 早期出现切牙和第一磨

21、牙松动,自觉咀嚼无力。切牙呈扇形移位,后牙可出现食物嵌塞。 家族中常有多人患本病,患者的同胞有50%的患病机会。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 第二节 牙 周 炎3、诊断 临床症状及X片4、治疗 洁治术 根面平整 牙周手术 局部及全身用药 牙周支持治疗 (二)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1、概念 其特征为广泛的邻面附着丧失,侵犯第一磨牙和切牙以外的牙数在三颗以上。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 第二节 牙 周 炎2、临床表现 患者的年龄在青春期至30岁以下。 病损呈弥漫性,累及除切牙和第一磨牙以外的至少三颗牙。 有严重及快速的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破坏,呈明显的阵发性。 在活动期牙龈有急性炎症,伴龈缘区肉芽性增殖,易出血,并

22、有溢脓。 菌斑牙石的沉积量个体相差悬殊。 部分患者有中性多核白细胞和(或)单核细胞的功能缺陷。 有时患者伴有体重减轻、抑郁及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 一般患者对刮治等常规治疗和全身药物治疗有明显的疗效 临床上常以年龄为35岁以下和全口大多数牙的重度牙周破坏作为诊断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的标准,即牙周破坏程度与年龄不相称。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 第二节 牙 周 炎3、诊断.年轻患者,局部刺激因子与病变程度不一致。.重点检查切牙及第一磨牙邻面.辅助检查:X线片,颌翼片,微生物学检查,对患者的同胞进行牙周检查4、治疗原则早期实施洁治、根面平整、牙周手术等局部治疗,彻底清除感染药物治疗。 甲硝唑和阿莫西林调节

23、机体防御功能炎症控制后,病情不太重而有牙移位患者,可用正畸方法将移位牙复位排齐维护期牙周支持疗法,定期复查第五章 牙 周 疾 病 第二节 牙 周 炎三、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是指一组以牙周炎作为其突出表征之一的全身疾病,包括血液疾病(白细胞数量和功能异常等)和遗传性疾病。 常见在牙周组织表现的全身疾病有: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 Down综合征 白细胞功能异常 艾滋病 口腔科学Part 1 Oral Maxillofacial Clinical ExaminationProfessor Luo Yungang: The Second Hospital of Jilin U

24、niversity 第六章 口腔粘膜常见疾病第六章 口腔粘膜常见疾病 1、概述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对人体的感染非常多见,一般认为人类是其天然宿主,口腔、皮肤、眼、会阴、神经系统是常易受侵犯的部位。2、单纯疱疹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直接接触感染,也可通过食具和衣物间接传染,胎儿可通过产道感染。3、临床表现 HSV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病损有原发性单纯疱疹感染和复发性单纯疱疹感染两类。第一节 口腔单纯性疱疹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 第一节 口腔单纯性疱疹1)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为HSV-1引起,多表现为急性疱疹性口炎。6岁以下儿童较

25、多见,尤其是6个月至2岁更多。其发病有以下四个时期: 前驱期:发病常有与疱疹患者接触史。经过4-7天的潜伏期后,出现发热、头疼、疲乏不适、全身肌肉疼痛感、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下颌下和颈上淋巴结肿大、触痛。患儿流涎、拒食、烦躁不安。经过1-2天后,口腔黏膜、附着龈和龈缘广泛充血水肿、 水疱期:口腔黏膜出现成簇小水泡,似针头大小,疱壁薄、透明,易破溃,形成浅表溃疡。 糜烂期:成簇的小水疱溃破后可引起大面积溃烂,并可造成继发感染,上覆黄色假膜。唇和口周皮肤也可有类似病损,疱破溃后形成痂壳。 愈合期:糜烂面逐渐减小、愈合,整个病程约需7-10天。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 第一节 口腔单纯性疱疹2)复发

26、性疱疹性口炎 原发性疱疹感染愈合后,有30%50%的病例可能发生复发性损害。 一般复发部位在口唇附近,故又称复发性唇疱疹。其临床特点为: 损害总是以多个成簇的水泡开始 损害复发时总是在原先发作的位置或附近 有前驱症状,可感觉到轻微的疲乏与不适,很快就在将要发生复发损害的部位出现痒、张力增加、灼痛、刺痛等症状 约在数小时内,出现水疱,周围有轻微的红斑。在一般情况下,疱可持续24小时,随后破裂、糜烂结痂。病程约10天,愈合后不留疤痕,但有色素沉着 诱使复发的因素包括局部机械刺激、感冒阳光照射等,情绪因素也可促使复发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 第一节 口腔单纯性疱疹4、诊断 临床表现 实验室诊断:非特

27、异的疱疹病毒检查和特异的HSV检查5、治疗 1)、全身抗病毒治疗 阿昔洛韦 : 是目前认为抗HSV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利巴韦林 2)、局部用药 漱口液,软膏,散剂,含片,抗生素糊剂,湿敷 3)、物理疗法 可用氦氖激光治疗 4)、对症和支持疗法 病情严重和进食困难者,可静脉输液,补充维生素等。剧烈疼痛者,可用麻醉剂局部涂擦 5)、中医中药治疗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第二节 口腔念珠菌病1、概念 口腔念珠菌病(oral candidosis)是由念珠菌属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随着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造成菌群失调或免疫力降低,使口腔黏膜念珠菌病的发病率相应增高。2、病因 白色念珠菌条件性致

28、病 3、临床表现 口腔念珠菌病按其主要病变部位可分为: 念珠菌性口炎、念珠菌性唇炎与念珠菌性口角炎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第二节 口腔念珠菌病(1)念珠菌性口炎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多见于婴幼儿,尤以新生儿多见,故又称新生儿鹅口疮或雪口病。多在出生后2-8天内发生,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及唇,损害区黏膜充血,随即出现许多散在的色白如雪的小斑点。斑片稍用力可擦掉,露出红的黏膜糜烂面及轻度出血。患儿烦躁不安、哭闹、拒食,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急性红斑型念珠菌性口炎:又称抗生素口炎、抗生素舌炎,多见于成 年人,主要由于长期应用广谱抗菌素而致 慢性红斑型念珠菌病:又称义齿性口炎。损害部位常在上颌义齿

29、腭侧面接触的腭、龈粘膜,女性患者多见。 慢性增殖性念珠菌病:又称慢性肥厚型念珠菌性口炎、念珠菌性白斑。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第二节 口腔念珠菌病 念珠菌性唇炎 多发生于50岁以上患者。一般发生于下唇,可同时有念珠菌性口炎或口角炎。分糜烂型和颗粒型。 念珠菌性口角炎 多发生于儿童、身体衰弱患者和血液病患者。双侧口角区的皮肤与粘膜发生皲裂,邻近的皮肤与粘膜充血,皲裂处常有糜烂和渗出物,或有结痂,张口时疼痛、出血。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第二节 口腔念珠菌病3、诊断 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4、治疗 1)局部治疗 (1)2%4%碳酸氢钠溶液 (2)氯已定 (3)西地碘(华素片) (4)制霉菌素

30、(5)咪康唑 2)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 氟康唑 伊曲康唑 3)增强机体免疫力 注射胸腺素、转移因子。 4)手术治疗对于癌前损害,在治疗期间应严格观察,若疗效不明显,应考虑手术切除。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第三节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1、概念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复发性阿弗他口炎等,是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病,患病率高达20%左右。病损表现为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性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的特点。2、病因 病因复杂,目前尚无统一说法。发病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免疫因素 2) 遗传因素 3) 系统系疾病

31、因素 4) 环境因素 5) 其他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第三节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3、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临床表现 临床一般分为轻型、重型和疱疹性溃疡。1) 轻型阿弗他溃疡 (MiAU) 最常见,约占80%,好发于角化较差的区域,如唇,颊粘膜。发作时有“红,黄,凹,痛”特点。即: 溃疡周围黏膜有约1mm的充血红晕带 “红” 表面覆有一层淡黄色假膜 “黄” 中心微凹陷,基底扪之不硬 “凹” 溃疡形成后有较剧烈的烧灼痛 “痛” MiAU复发有规律性,一般分为“发作期 、 愈合期 、 间歇期” 。 其中发作期又分为前驱期和溃疡期。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第三节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第三

32、节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下 唇 溃 疡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第三节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4、诊断临床表现及复发性、周期性,自限性病史。依据溃疡特征可以分型。对大而深且长期不愈的溃疡,应警惕癌性溃疡的可能,需做活检明确诊断。5、治疗 1)局部治疗 主要是消炎、止痛、防止继发感染,促进愈合。 2) 全身治疗 原则为对因治疗、控制症状、减少复发、争取缓解 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 免疫增强剂 中医药 其他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第四节 天 疱 疮1、概念 天疱疮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皮肤黏膜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表现为出现不易愈合的大疱性损害。2、病因 病因不明,目前趋向于自身免疫学说。3、临床表现

33、 1)寻常型天疱疮 口腔:是较早出现病损的部位。起疱前先有口干、咽干或吞咽时刺痛感,随之出现12个或广泛发生的水疱,疱壁薄,易破、出现糜烂面;疱破后残留疱壁向着四周退缩;揭皮实验阳性,并出现棘层松解现象,具有诊断意义。 揭皮实验阳性:即揭去疱壁,常会一并无痛地揭去邻近外观正常的黏膜,并留下一鲜红创面。 棘层松解现象:即在糜烂面的边缘,探针可无痛性地进入黏膜下方。 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第四节 天 疱 疮 皮肤病损多见于前胸、躯干以及头皮、颈、腋窝及腹股沟等易受摩擦处。 鼻腔、眼、外生殖器、肛门等处黏膜均可发生与口腔黏膜相同的病损,往往不易恢复正常。 2)增殖型天疱疮 3)落叶型天疱疮 4)红

34、斑型天疱疮 4、诊断 典型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特征可诊断5、治疗 1)局部用药 ;保持口腔卫生,用氯已定等含漱; 2)支持疗法 3)糖皮质激素 是治疗天疱疮的首选药物。使用时注意药量的控制。 4)免疫抑制剂 5) 中医治疗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第四节 天 疱 疮 寻 常 型 天 疱 疮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第五节 口腔白斑病1、概念 口腔白斑病是指口腔黏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能擦去,也不能以临床病理学的方法诊断为其他可定义的损害,属于癌前病变。不包括吸烟、局部摩擦等局部因素去除后可以消退的单纯性过角化病。2、病因 多由长期的外来刺激引起;吸烟与白斑发病密切相关 白色念珠菌也可能

35、是白斑发生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或一种合并因素 3、临床表现 好发人群:中老年男性,40岁以上好发 好发部位:颊粘膜最多,舌部次之 分型: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均质型与非均质型两大类;前者包括斑块状,皱纸状等;颗粒状、疣状和溃疡状属于后者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第五节 口腔白斑病4、诊断 临床表现、病理检查,辅以脱落细胞检查及甲苯胺蓝染色,可作出诊断。 诊断时应注意癌变问题。5、治疗1.除去刺激因素2.局部治疗 0.1%0.3%维A酸软膏;鱼肝油 3.药物治疗 内服鱼肝油丸,或口服维生素A,或中药治疗4.手术治疗 白斑在治疗过程中如有表面增厚、硬结、溃疡等改变时,应及时手术切除活检;对于颗粒状、疣

36、状和溃疡状应手术切除全部病变活检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第六节 口腔扁平苔藓1、概念 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口腔粘膜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年龄为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多数患者有粗糙、木涩感、烧灼感。因其长期糜烂病损有恶变现象,WHO将其列入癌前状态。2、病因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研究表明,其发病与免疫因素、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遗传因素、微量元素缺乏以及某些全身疾病有关 。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第六节 口腔扁平苔藓3、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病损 可发生于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颊部最多见达90%,患、 者多无自觉症状。有些患者感粘膜粗糙,烧灼,

37、口干,偶有虫爬痒感。 典型的病损特征:为由针头大小的小丘疹连成白色或灰白色的细条纹, 类似皮肤损害的wickham线,条纹互相交织成网状、树枝状、半环状或斑 块状。 皮肤病损 以四肢内侧多见,病损左右对称,瘙痒感明显。损害特点为 紫红色或暗红色有光泽的多角形扁平丘疹。 指甲病损 多见于拇指,甲板增厚或变薄,常有纵沟或脊。4、诊断 1)病史及典型的病损表现 2)典型的指甲及或皮肤损害可作为诊断依据之一 3)实验室检查进行确诊 如组织活检和免疫病理 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第六节 口腔扁平苔藓5、治疗 1) 心理调整 2) 局部治疗 刮治牙面结石,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用氯已定漱口或制霉菌素含漱 应用

38、肾上腺皮质激素软膏、凝胶或油膏,亦可选用药膜、含片、气雾剂 维A酸类药物 3) 全身治疗 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 昆明山海棠,雷公藤 4)中医中药治疗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第六节 口腔扁平苔藓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第六节 口腔扁平苔藓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第七节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现一、梅毒1、概念 梅毒是一种慢性传播疾病,也是一种复杂的全身性疾病。2、病因1)由苍白螺旋体引起,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2)后天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先天梅毒通过胎盘传染。3、临床表现 根据传染途径不同,可分为获得性(后天)梅毒和胎传性(先天)梅毒。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第

39、七节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现(一)获得性梅毒(后天梅毒)1、一期梅毒(primary syphilis) 主要症状为硬下疳。口腔是仅次于外生殖器的第二个好发部位。 唇部下疳 长表现为巨唇,是一期梅毒常见的口腔损害。2、 二期梅毒 (secondary syphilis) 主要口腔表现:(1)梅毒性黏膜炎(2)梅毒性粘膜斑:是二期梅毒的特征性损害。可发生于口腔粘膜的任何 部位,以唇粘膜多见。3、三期梅毒(tertiary syphilis)(晚期) 三期梅毒的皮肤损害主要为结节性梅毒疹和树胶肿。 三期梅毒的口腔粘膜损害主要是三期梅毒舌炎,舌白斑和树胶肿。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第七节 性传播疾病的

40、口腔表现 (二)、先天梅毒(congenital syphilis) 根据发病时间不同,先天病毒分为早期先天梅毒、晚期先天梅毒和先天 潜伏梅毒。晚期先天梅毒标志性损害有哈钦森牙和桑葚牙4、诊断 1)不洁性交史、下疳史 2)各期临床特征 3)实验室检查5、治疗 治疗原则:诊断正确,治疗及时,疗程规范,剂量足够,治疗后跟综观察。 苄星青霉素及普鲁卡因青霉素肌注 治疗后观察:剂量足够规则用药后定期体检及进行实验室检验,以了解复发情况。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第七节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现哈钦森牙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第七节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现二、淋病1、淋病是一种常见性病,发病居性病首位。2、病因 由淋球菌所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