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2022最新完整版_第1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2022最新完整版_第2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2022最新完整版_第3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2022最新完整版_第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2022最新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语文教案2022最新完整版 四班级语文教案2022最新完整版 篇1 教材分析 这篇看图学文有两幅长城的彩图和一篇短文组成,直观的图画和具体形象的短文紧密配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学生能课内外知识相结合,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想象;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把观察、阅读、想象结合起来,提高阅读能力;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培育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

2、学构想 教学本文时让学生收集有关长城的古诗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而后引导学生看图,再结合文章来学习,通过阅读来加深理解。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购及有关长城的图片或文字资料长城的风光资料片、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图意及文章的内容,指导学生朗读。 学生学习过程 一、默读“导读”,了解学习内容,明确训练要求 二、出示长城的远景图,简介:这是我国的长城,它是世界历的伟大奇迹,你们知道有关长城的故事吗? 1、请同学们讲解,老师及时加以表扬。 2、老师补充几首古诗。 3、简介长城: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互相地域,各自在形势险要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抵御

3、匈奴的侵犯,将原先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予以修缮,并且连贯起来。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修筑过,明代为了抵御外敌,前后修筑18次,图上的八达岭长城就是明代修筑的。 三、观察图画 1、学生自己观察,有条理地进行观察,说说长城的形状、样子,指名说说(特别提问学习后进的同学,及时加以鼓舞)。 2、同学间互相说。 3、自读课文,看看文中怎样描写的?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到长城的起始点,体会长城的长,请同学读一读书中有关“长”的语句。 2、自由读第一段。 3、指名读。 五、学习第二段。 1、再次观察长城的近景图,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补充:八达岭居庸关一代的长城

4、,城墙高8、5米,厚6、5米,顶端厚5、7米,女墙高一米,的确又高又坚固。 2、指名读第二段。 3、同位间指出垛口、城台等的位置。 4、朗读第二段。 六、自学第三段。 1、读第三段,你读懂了什么? 2、有感情地读一读。 3、理解“思考练习”3的前两个句子的含义。 (1)“很自然地想起”是因为长城雄伟坚固,结构合理,谁来到长城也会想起古代的劳动人民,并发出由衷的感叹。 (2)一个“才”,道出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智慧,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崇敬与赞美。 七、自学第四段。 1、自己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2、读第四段,读出自豪之情。 八、小结。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想法?多谈一谈。 作业设计 1、用自己喜欢的方

5、式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 板书设计 2长城 伟大的奇迹高大坚固 歌颂劳动人民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加深对长城的认识,理清课文的条理,激发爱国之情。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深化了解。 1、同学们说说自己收集的故事,老师给予表扬。 2、听了这些故事,大家谈感想。 三、指读课文,再联系图,了解长城的构造与用途。 四、进行朗读训练。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 五、理清课文条理。 六、指导背诵。 1、学生自由背诵,可一段一段地背诵,也可按自己的方法背诵。 2、老师指导后进的同学背诵。 3、指名背诵,沟通阅历。 七、听写字词。 八、请几名同学当小导游,介绍长城

6、。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自己知道的有关长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2长城 概述长城长城脚下、长城上感想 远近 四班级语文教案2022最新完整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蜿蜒、依据、突兀森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并领悟根据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3.能够大致复述“双龙洞”的景象,了解“双龙洞”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熏陶。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并学习如何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理清课文的脉络,感

7、受双龙洞的特点,尤其是体会“双龙洞”内孔隙的特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分享经历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优美、壮观。你们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游记。让我们一起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神奇的溶洞吧。(板书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与同桌互读检查。 2.请8名同学按自然段先后顺序轮流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文中画出判断依据。 3.老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的行文线索:一是的游览顺序;二是泉

8、水流经的路线。 4.让学生默读课文,根据游览顺序理清记叙的思路,并尝试画出的游览示意图。(按游览顺序写) 5.学生自由举手汇报沟通,理清游览的路线。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对比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金华罗店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6.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课文记叙了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之情。) 三、品读沟通,深化理解 1.品读路上的见闻。 2.游览外洞和内洞。这里重点学习如何描写孔隙的窄、小的特点。 (1)抓住文章细致描写的部分,让学生通过朗读初步体会。 (2)抓住第5自然段中的“从、到、没

9、有、才”等关键词语,让学生反复品读重点词语,加强体会,再次感受孔隙的低矮、窄小的特点。 (3)理解通过“船的小、孔隙的险、自我感觉”三者相结合来突出孔隙的特点的表现手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习旧知,导入新课 1.我们来看图说说的游览过程,再重点讲讲内洞的情景。 2.文章在讲述的游览过程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句子。品读文中的优美语句,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及作用。 二、整体感悟,划分层次 1.简单交代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的内容。 2.根据图示,对比课文,根据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路上的见闻。 沿途

10、看到了什么?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沿途看到了映山红、油桐、山上的沙土、溪流。映山红开得茂盛、精神,油桐花也很多,粉红色的山独具特色,溪流随着山势不断变化。)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介绍游览洞口和外洞的情景。 (1)洞口可用“宽”字来概括,外洞可用“大”字来概括。(板书:宽大) (2)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了什么感觉?(板书:突兀森郁有气势)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 (3)从外洞到内洞要经过一段路,这就是孔隙,那么什么叫孔隙?(出示投影片,指导学生理解“孔隙”。) (4)用什么方法通过孔隙?(小船)坐这样小的船通过孔隙说明了孔隙的什么特点?(板书:窄) (5)坐小

11、船经过孔隙时的感觉是怎样的?用“”画出有关句子。出示“眼前昏暗了挤压过来”一句,自由朗读,读后问:“挤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这又说明了孔隙还有什么特点?(板书:矮、险) 第五部分(第67自然段):介绍游览内洞的情景。 经过孔隙就进入了内洞,内洞又有什么特点呢?(板书:黑奇大) 第六部分(第8自然段):讲乘船出洞。 3.我们跟着游览了浙江金华的双龙洞,了解了洞口、外洞、孔隙和内洞的特点,你有什么感受? 三、整体回归,学习写法 1.贯穿全文的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一直紧跟着的脚步,起着指引路线的作用。这与的游览顺序正好相反。 2.移

12、步换景,情随景变,既描述出双龙洞的神奇景色,又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四、情境再现,总结延伸 1.观看游外洞内洞的视频。 2.说话训练:假如让你当一个小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旅客介绍双龙洞呢?(根据游览示意图,注意导游的用语。先四人小组练说,再个别上台表演。)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典型的游记类散文,条理十分清晰,描写具体生动。教学本课时,在导入部分,我出示双龙洞剖面图,让学生通过示意图,了解的游览顺序及路线。我采纳了“找特点,读特点”的方法,引导学生读书,谈谈“孔隙”给自己的印象,并在书上勾画,找出孔隙窄、矮、险的特点,让学生反复体会。为了突破难点,让学生感受孔隙的窄小,我抓住文章细致描写的部分,让学生

13、通过读初步体会。通过“船小,孔隙险,自我感觉”三者相结合,突出孔隙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前后句子的比较,学习细致描写的方法,让学生讨论的写法,从内容回到语言,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此次教学,我让学生先理解,后积累,再运用。将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找特点,读特点。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并让学生分清文章主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班级语文教案2022最新完整版篇3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对比插图,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陡峭”,“凝结”等字。 教学难点,重点 1、指导看图。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育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图文

14、对比,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录音机。 2、长城远景和近景的彩色幻灯片。 教学方法: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自学为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了解图意。 1、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备,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备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2、观察彩图。(打出幻灯片)

15、 (1)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2)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崇山峻岭之间) (3)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长和高大) (4)为什麽要选择远,近两个观察点?(不从远处观察,就看不出他的“长”这个雄伟的全貌;不从近处观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坚固的构造特点。只有从不同的观察点介绍长城,才能更显出其气魄雄伟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1、自学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各节分别讲拉什麽内容 三、图文结合,说一说。 1、说说生字新词。 崇(chong)山峻(jun)岭拍摄(she)嘉(jia)峪(yu)关扶(fu)智慧(hui)气魄(po) 2、理

16、解字词。 (1)老师讲解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明初的建筑物,再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边脚下,是长城的终点。 八达岭:军都山的一个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全国中点文物保护单位 (2)看图理解 崇山峻岭:指高而险峻的山岭。 蜿蜒盘旋:指弯弯曲曲的延伸。 条石:长方形的石块。 方砖:正方形的砖块。 垛口:指墙外侧向上突出的部分,是一种掩蔽物。 了望口:指用来了望的口子。了望:从高处监视敌人。 射口:射击用的口子。 城台:城墙上一整块平坦的方形建筑,是屯兵的堡垒。 互相呼应:本课指打仗时之间可以进行联系,互相支援。 3、说说课文

17、各节的内容。(第一节讲长城的长;第二节讲长城的高大坚固;第三节讲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第四节讲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4、说说怎样给各节编一小标题。 (启发学生以课文内容为线索定出小标题:(1)一条“龙”(2)“高大坚固”;(3)结晶;(4)奇迹。或启发学生以课文结构为线索列出小标题:总貌;构造;联想;地位) 四班级语文教案2022最新完整版篇4 一、情境导入 1、今天,我带来几件小礼物,奖给昨天家庭作业做的好的同学。给学生发礼物,请获奖者谈一谈此时的心情。 2、老师小结,得到是快乐的,其实给予更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希望同学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学完课文将根据大家的

18、提问,评选问题和提问人。 二、感知发现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评价问题的质量。(估量学生会提出:谁给予谁?在怎样的情况下给予的?给予了什么?)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针对课题提问时,要抓住关键词“给予”进行思考。 3、学生选择好的问题朗读思考。 4、沟通,请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新车 坐车、停车 承诺 保罗的哥哥 保罗、保罗 小男孩、小男孩 弟弟 坐车、观光 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 小男孩及其弟弟、小男孩 保罗 5、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简要地复述课文的内容。 三、感悟发现 1、老师引导:哪一个给予最珍贵? 2、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3、沟通。指名

19、发言。引导学生展开争论,在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课文。 4、由于给予,圣诞前夜,保罗、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都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各有什么难忘? 3、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4、沟通,各组派代表发言。要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根据三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 四、鉴赏发现 1、朗读课文思考:你认为课文在选材、描绘等方面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2、讨论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可能会提出:人物的语言描述的具体。以此为锲机,引导学生体会说话的语气,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3、你认为课文还有不妥之处吗? 4、学生质疑,老师引导学生论证问题是否合理及具有的价值,评选好问题,同时小结质疑

20、的方法。 五、质疑问难 1、学习中遇到哪些不懂的问题? 2、学生质疑,共同讨论解决。同时评价问题的质量。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不能一有疑就问,应在深化思考后,的确无法解决问题才可以提问,问题要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化思考。 六、总结表彰 1、请学生谈一谈学习的收获可包括对课文的理解、提问的方法等。(学生可能会提出:我知道了给予是快乐的。以此引导学生填空:保罗的哥哥因为 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 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 而感到快乐,我也曾因为 而感到快乐。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进一步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2、师生共同评选问题、提问人,赠送小礼品,颁发荣誉证书。 七、实践活动 本课故事性强,人物角色鲜明,对话较多。让学生把课文改写成剧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练,再组织汇报表演,评选小演员。 四班级语文教案2022最新完整版篇5 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