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化 学 (A)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共45分。
2、每小题3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 年北京冬奧会火炬“飞扬”的外壳采用了轻质耐高温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属于A黑色金属材料B有机合成材料C传统硅酸盐材料D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D【解析】碳纤维材料为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属于非金属、新型无机材料,综上所述故选D。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元素的性质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是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B化学键只包含引力C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的绝对值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化学物质都含有化学键【答案】A【解析】A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
3、的必然结果,因此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元素的性质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A正确;B化学键既包含引力,也包含斥力,B错误;C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的绝对值不一定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如主族元素F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但F元素没有正价,C错误;D有些物质中不含有化学键,如惰性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构成的物质,就没有化学键,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3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澄清石灰水溶液鉴别SO2和CO2两种气体B用淀粉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I-C用BaCl2溶液鉴别Na2SO4和Na2CO3两种溶液D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答案】D【解析】ASO2和CO2两种气体均能使
4、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故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者,A错误;B淀粉溶液遇碘单质变蓝色,遇I-无现象,故用淀粉溶液不能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I-,B错误;CBaCl2溶液与Na2SO4和Na2CO3两种溶液反应均能得到白色沉淀,不能鉴别,C错误;D氯化铁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氢氧化铁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D正确;故选D。4同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型的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往往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白色晶体,下列对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它是一种离子化合物B该化合物可以由PH3和HI化合而成C这种化合物不能跟碱反应D该化合物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答案】C【解析】A根据
5、题意PH4I与 NH4Cl性质相似,NH4Cl是离子化合物,则PH4I也是离子化合物,A正确;BNH4Cl可由NH3和HCl化合得到,所以PH4I也可由PH3和HI化合得到,B正确;CNH4Cl可以和碱反应,PH4I也可以和碱反应,C错误;DNH4Cl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则PH4I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D正确;故选C。5下列对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不能用铁、铝容器盛放浓硫酸,因为铁、铝是活泼金属B浓硫酸和碳单质加热反应,表现出强氧化性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使蔗糖脱水炭化D滴加浓硫酸使胆矾由蓝色晶体变为无色粉末,属于物理变化【答案】B【解析】A常温下铁、铝在浓硫酸中钝化,能用铁
6、、铝容器盛放浓硫酸,A错误;B浓硫酸和碳单质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浓硫酸表现出强氧化性,B正确;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以使蔗糖脱水炭化,C错误;D滴加浓硫酸使胆矾由蓝色晶体变为无色粉末,胆矾变为无水硫酸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答案选B。6大多数物质的俗名是根据其特殊的物理性质或用途得来的。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或用途不相符的一组是:选项俗名主要成分(化学式)用途A石英SiO2集成电路板B纯碱Na2CO3制备玻璃C金刚砂SiC磨料、耐高温半导体材料D铁红Fe2O3用做油漆和涂料AABBCCDD【答案】A【解析】A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
7、,SiO2不导电,不能用于集成电路,故A选;BNa2CO3的俗名是纯碱,制备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石英,故B不选;CSiC硬度很大,俗称金刚砂,可用作磨料、耐高温半导体材料,故C不选;D氧化铁是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用作油漆和涂料,故D不选;故选A。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的是ANa2SH2SSBH2SO4(浓)SO2SO3CSSO3H2SO4DNaHSO3Na2SO3Na2SO4【答案】C【解析】ANa2S+H2SO4=Na2SO4+H2S、2H2S+O2=2H2O+2S,故Na2SH2SS能够实现,A不合题意;BCu+2H2SO4(浓) CuSO4+SO2+2H
8、2O、2SO2+O22SO3,故H2SO4(浓)SO2SO3能够实现,B不合题意;CS+O2SO2不能生成SO3,SO3+H2O=H2SO4,故SSO3不能实现,C符合题意DNaHSO3+NaOH=Na2SO3+H2O、Na2SO3+H2O2=Na2SO4+H2O,故NaHSO3Na2SO3Na2SO4能够实现,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8在抗击新冠病毒中“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业上,制备“84消毒液”的原理为:NaCl+H2ONaCl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ClO的消毒原理是利用了其强氧化性BNaClO的电子式为C该反应每转移1mol电子生成74.5g的
9、NaClOD上述反应过程中有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答案】A【解析】ANaClO中Cl元素为+1价,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故A正确;BNaClO是离子化合物,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氯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在次氯酸根离子中O显负价,Cl显正价,故其电子式为,故B错误;C根据方程式可知Cl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为+1价,转移2mol电子生成74.5g的NaClO,故该反应每转移1mol电子生成37.25g的NaClO,故C错误;DNaCl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是离子键,水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NaClO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H2中
10、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故上述反应过程中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的断裂,没有非极性键的断裂,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的生成,故D错误;故选A。9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B铜片与稀HNO3反应生成气体:3Cu +8H+2NO=3Cu2+ +2NO2+4H2OC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Cu+H2SO4=CuSO4+ H2D实验室制备FeSO4时需加入少量铁粉:2Fe3+Fe=3Fe2+【答案】D【解析】A钠在空气中生成氧化钠,4Na+O2=2Na2O,A错误;B铜片与稀HNO3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3Cu+8H+2N
11、O=3Cu2+2NO+4H2O,B错误;C常温下铜与浓硫酸不反应,加热才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不是氢气;C错误;D实验室制备FeSO4时需加入少量铁粉,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2Fe3+Fe=3Fe2+,D正确;故选D。10现有等体积混合而成的4组气体:NO2+O2、NO2+NO、HCl+N2、Cl2+SO2。现将其分别通入体积相同的试管中并立即倒立在足量水中,试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h3、h4,则高度关系是Ah4h2h3h1Bh4h1h3h2Ch2h3h1h4Dh3h2h1h4【答案】B【解析】4NO2+O2+2H2O=4HNO3,剩余氧气的气体为原气体的;3NO2+H2O= 2HN
12、O3+NO,剩余NO是原气体体积的;HCl完全溶于水,剩余氮气为原气体体积的;Cl2+SO2+2H2O=H2SO4+2HCl,剩余气体体积为0,试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h4h1h3h2,故选B。11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生活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推断铝不如铁活泼B由氧化性:F2O2,推断F2通入水中可以发生反应:2F2+2H2O=O2+4HFC由还原性,CaMg,推断Ca投入MgCl2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Ca+Mg2+=Mg+Ca2+D由熔点I2Br2,推断熔点:NaLi【答案】B【解析】A铝能与氧气反应能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对内部的铝起到保护作用,所以
13、铝比铁更耐腐蚀,与活泼性无关,故A错误;BF2通入水中可以发生反应:2F2+2H2O=O2+4HF,故B正确;CCa比Na更活泼,在溶液中会先和水反应,故不能发生置换反应,故C错误;DLi、Na、K、Rb、Cs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熔、沸点依次降低,故D错误;故选B。12如图甲、乙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的装置,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氨水呈碱性的原因是:NH3+H2ONH3H2ONH+OH-B甲、乙产生喷泉现象的原理是利用外界大气压大于烧瓶内的气压C乙中引发喷泉的方法可以是: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底部D丙装置由于圆底烧瓶没有密封,因此不能产生喷泉现象【答案】D【解析】A氨气溶解在
14、水中生成NH3H2O,NH3H2O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3H2ONH+OH-,故氨水呈碱性,故A正确;B甲、乙中烧瓶内气体与液体接触被吸收,烧瓶内压强降低,外界大气压大于烧瓶内的气压形成喷泉,故B正确;C乙中引发喷泉的方法可以是: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底部,烧瓶内气体与液体接触被吸收,烧瓶内压强降低,形成喷泉,故C正确;D丙装置打开止水夹,增加锥形瓶的压强,将液体压入圆底烧瓶形成喷泉,故D错误;故答案为D。13如图是N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B化合物B的水溶液能导电,证明B是电解质C控制不同的反应条件,C与E也能相互转化
15、D两支玻璃棒分别蘸取B的浓溶液与D的浓溶液,靠近后会产生白雾【答案】C【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以及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B为NH3,A为NO,C为NO2,D为硝酸,E为硝酸盐。AA点所示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其化学式为NO,NO易与氧气反应,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A,故A错误;BB点对应的物质是NH3,化合物B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生成了NH3H2O能电离,但NH3本身没有电离,不能证明B是电解质,故B错误;C控制不同的反应条件,C与E也能相互转化,如: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浓硝酸和铜反应生成NO2,故C正确;D两支玻璃棒分别蘸取NH3的浓溶液与硝酸的浓溶液,靠近后会产生硝酸
16、铵固体,是白烟,故D错误;故选C。14下列化学反应中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断裂,同时还有离子键、极性键形成的是ABCD【答案】C【解析】A没有离子键的断裂与形成,也没有非极性键的形成,故A不符合题意;B没有离子键的断裂与形成,故B不符合题意;C氯氯非极性键断裂,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断裂,氢氧根中氢氧键断裂,生成了氯氧极性键,氯离子和钠离子形成离子键,故C符合题意;D没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C。15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粗盐精制的实验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步和第步使用玻璃棒搅拌
17、的作用相同B在第步通过加入化学试剂除杂,加入试剂顺序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C第步操作是过滤D第步加稀盐酸的目仅是为了除去CO【答案】C【解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除MgCl2用NaOH溶液,除CaCl2用Na2CO3,除Na2SO4用BaCl2溶液,但由于加入的除杂试剂过量、过量的除杂试剂会成为新杂质,故BaCl2的加入一定要在Na2CO3之前,加完三种试剂后,过滤,向滤液中加HCl溶液除去过量的Na2CO3和氢氧化钠,然后对所得溶液蒸发结晶即得精盐。A在第步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速粗盐溶解,在第步蒸发、结
18、晶、烘干时用玻璃棒搅拌,使之受热均匀,避免产生飞溅,作用不同,A错误;BBaCl2溶液的加入一定要在Na2CO3溶液之前,否则过量的Ba2+无法除去,且一定要先过滤,再向滤液中加HCl,加入试剂正确顺序为NaOH 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在滤液中加稀盐酸,B错误;C固液分离的操作是过滤,故第步操作是过滤,C正确;D第步加稀盐酸之前的滤液中有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为了除去CO和OH-,不仅仅是为了除去CO,D错误;答案为C。第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短周期主族元素A、B、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常温下,A、E组成的化合物
19、是最常见的无机溶剂,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F的单质是黄绿色气体。回答下列问题:(1)A与F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2)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3)B、D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_(填元素符号);D、E的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强的是_(填化学式)。(4)F单质实验室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_。(5)B和D元素各有一种核素可以在考古研究中被用来分析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这两种核素分别为_。【答案】(1) (2)第二周期A族 (3)C H2O(4)MnO2+4HCl(浓)Cl2+MnCl2+2H2O (5)13C和15N【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A、B、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常温
20、下,A、E组成的化合物是最常见的无机溶剂H2O,则A为H、E为O,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为C元素;故D为N元素;F的单质是黄绿色气体,则为Cl元素。(1)A与F形成化合物HCl的电子式为;(2)E为O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A族;(3)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原子半径C大于N;N、O的简单氢化物分别是NH3和H2O,因为O的非金属性比N强,故H2O更稳定;(4)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Cl2+MnCl2+2H2O;(5)B和D元素各有一种核素可以在考古研究中被用来分析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这两种核素分别为13C和15N。1
21、7根据信息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物质的化学式:(1)NO是制备硝酸的中间产物,生成NO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2)三氧化二铬(Cr2O3,碱性氧化物)溶于硫酸的化学方程式:_。(3)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原理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的NH3再通入足量CO2会有固体NaHCO3析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用氨水吸收工厂烟气中的SO2(酸性氧化物),能有效减少SO2对空气的污染,写出用足量的氨水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_。(5)写出一例铵盐与强碱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NH3(2)Cr2O3+3H2SO4=Cr2(SO4)3
22、+ 3H2O(3)NaCl+CO2+NH3+H2O=NaHCO3+NH4Cl(4)2NH3H2O+SO2=(NH4)2SO3+H2O(5)【解析】(1)根据元素守恒,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NH3;(2)Cr2O3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铬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r2O3+3H2SO4=Cr2(SO4)3+ 3H2O;(3)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的NH3再通入足量CO2生成NaHCO3沉淀和氯化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Cl+CO2+NH3+H2O=NaHCO3+NH4Cl。(4)用足量的氨水吸收SO2生成亚硫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3H2O+SO2=(NH4)2SO3+H2O;(5)氯化铵与氢
23、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8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中提取氧化铝的两种工艺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Al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2)流程甲加入盐酸后生成Al3+和Fe3+的离子方程式为_、_;(3)滤液B中Al3+与过量烧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流程乙加入烧碱后生成SiO的离子方程式为_;(5)滤液K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填化学式),写出该物质的一种用途_。【答案】(1)第三周期A族(2) (3)(4)(5) 发酵粉【解析】铝土矿中的成分中与HCl反应的有Al2O3、Fe2O3、MgO,不反应的
24、是SiO2,所以固体A为SiO2,滤液B中含有Al3+、Fe3+、 Mg2+, 再加入过量烧碱,Fe3+3OH-=Fe (OH)3,Mg2+2OH-=Mg (OH)2,沉淀C为Fe (OH)3、Mg (OH)2的混合物,滤液D中为Na、NaOH(过量),Na能与CO2反应,Na+CO2(过量)=Al (OH) 3+NaHCO3,故滤液E为NaHCO3溶液,沉淀F为Al (OH)3,Al (OH)3灼烧得到Al2O3,铝土矿中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Al2O3、SiO2,所以固体X为Fe2O3、MgO,Y中含SiO、AlO,Y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氢氧化铝沉淀,K为碳酸氢钠溶液,灼烧Z
25、时得到氧化铝不纯,含杂质二氧化硅。(1)Al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A族;(2)根据分析可知,流程甲加入盐酸后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生成Al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氧化铁与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铁和水,生成Fe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滤液B中Al3+与烧碱生成氢氧化铝,与过量烧碱反应生成,离子方程式为:;(4)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二氧化硅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为:;(5)根据工艺流程甲可知,固体A为SiO2,Y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钠通入过量二氧化碳,K为碳酸氢钠溶液,则滤液K中溶质为NaHCO3,碳酸氢钠可用于制纯碱或做发酵
26、粉等。19工业烟气的主要成分有:空气、固体颗粒物、CO2、SO2,可能含有SO3。工业上使用“钠钙双碱法:先钠(NaOH)后钙Ca(OH)2”净化工业烟气,简化流程如图:(1)在“脱硫除尘”中,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操作1、2的名称为_。(3)实验测得操作1得到的“吸收后液”中主要含有Na2SO3 (还有少量NaOH、Na2SO4和Na2CO3)。请写出Na2SO3的电离方程式_。能否确定Na2SO4一定来自于反应2Na2SO3+O2=2Na2SO4,理由是_。确定“吸收后液”含有SO的实验操作是_。(4)双碱法脱硫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_。(5)净化10m3烟气,
27、SO2浓度为2560mg/m3,则“再生”时,理论上至少需Ca(OH)2_mol。(已知:最后生成的固体副产品为CaSO4)【答案】(1)SO2+2NaOH= Na2SO3+ H2O(2)过滤(3)Na2SO3=2Na+ SO 不能,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也可生成硫酸钠 取少量吸收后液于试管中,先加足量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有SO(4)NaOH(5)0.4【解析】工业烟气的主要成分有空气、固体颗粒物、CO2、SO2,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生成亚硫酸钠,“脱硫除尘”后过滤出烟渣,滤液中通入足量氧气,亚硫酸钠被氧化为硫酸钠,加入氢氧化钙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28、,过滤得到氢氧化钠溶液。(1)在“脱硫除尘”中,S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 Na2SO3+ H2O;(2)操作1、2为固液分离,操作名称为过滤;(3)Na2SO3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Na+、SO,电离方程式为Na2SO3=2Na+ SO;工业烟气中可能含有少量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也可生成硫酸钠,所以不能否确定Na2SO4一定来自于反应2Na2SO3+O2=2Na2SO4;取少量吸收后液于试管中,先加足量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有SO;(4)操作2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脱硫除尘”,可循环利用的
29、物质为NaOH;(5)净化10m3烟气,SO2浓度为2560mg/m3,则n(SO2)=,根据关系式,则“再生”时,理论上至少需Ca(OH)20.4mol。20I如图所示:在B水槽中装有500mL水,容积为a mL的试管A充满了NO2和NO的混合气体(标准状况),将试管A倒插入B水槽的水中。充分反应后,试管A中余下气体的体积为0.5a mL。(1)通过导气管C向余下0.5a mL气体的试管A中持续通入氧气,A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2)当试管A中充满气体时停止通入氧气,然后将试管取出水槽,水槽B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1(设溶液的体积仍为500mL)。II将一定量铁粉和铜粉混合均匀后
30、分为四等份,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和剩余金属的质量如表所示(设HNO3的还原产物只有NO):实验序号IIIIIIIV稀硝酸的体积/mL50100150175剩余金属的质量/g9.04.800NO的体积(标准状况)/mL112022403360V(3)每等份混合物的质量为_g。(4)稀硝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_mol/L。(5)V=_。【答案】(1)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气体,试管中液面不断上升至全充满,继续通入氧气后,试管中液面下降,最后充满无色气体;(2)(3)13.2(4)4mol/L(5)4480【解析】(1)一氧化氮和水不反应,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故剩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成都师范学院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抗肝片吸虫病药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空气和废气监测仪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下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2025年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下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理论知识复习题库(300题)【答案】
- 2025年印刷品、记录媒介复制品合作协议书
- 项目投资管理制度 (一)
- 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 消防值班制度
- T-CHTS 20023-2022 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钢管预应力索护栏
- 2024年广东省徐闻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模拟名题解析及范文:慎独
- 进气系统课程讲解
- 合并呼吸系统疾患病人手术的麻醉指南
- 跨学科实践调研桥梁建筑中的力平衡-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 钢筋工培训课件
- 预防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集束化护理措施课件
- 云南省保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含解析
- (高清版)DB11∕T2274-2024水务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导则
- ISO 37001-2025 反贿赂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文版-雷泽佳译-20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