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_第1页
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_第2页
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_第3页
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_第4页
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取(发生)固+固反应物的状态 固+液 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液+液反应的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I丄密度比空气大一一向上排空气法排空气法气体收集装置i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注意事项:使用气体发生装置注意的问题: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固体与固体进行加热反应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产生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先撤导管,后停止加热,以防止因装置冷却致使水倒流,引起仪器炸裂;导出气体的管口,不要插得太深,应在发生装置管口附近,更不要插入反应物中;注入液体的长颈漏斗管口,应插入反应的液体中。反应原理:简便易行,环保

2、节能气体的检验初中化学中能够参与验证的气体有o、CO、HO(g)、CO、H气体等。其中O、C2 2 2 2 2O、H 0(g )气体可直接验证:22CO :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2H 0: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2 有些气体需将它们转化后验证,如一氧化碳气体、氢气需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后,再验证生 成物。综合性较强的验证性实验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若需验证某种气体,则一定要先除去此气体中其它气体,一般是先除其它气体杂质后再除 水气。从溶液中制得或从洗气瓶中通过的气体中都夹带少量水汽,一般需先干燥。连接仪器时注意洗气瓶的连接是“长进短出”,球形干燥管的连接一般是“粗进细出” U 形干燥管和玻璃管(盛装

3、碳粉或氧化铜)则无特殊要求,一般按照仪器接口的字母顺序连接。如有毒性气体要做尾气处理。1.实验室中常用氯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1)写出该反 应的化 学方 程式(2)为组装制氧发生装置,请你从下图1.实验室中常用氯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1)写出该反 应的化 学方 程式(2)为组装制氧发生装置,请你从下图中 选择所需的仪 器(填序号,下同)。装药品前应首先进行c d e f g h i实验室里还可采用右图装置,通过分解过氧化氢(H0)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此装置中锥形瓶可用上图中的哪些仪器替代 ,收集氧气的方法还可以用 。上图发生装置还可用于制取的气体有2.某化学兴趣小组

4、利用以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对哪个编号的装置进行改进?如何改进? 。反应完成后,要从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应进行溶解、洗涤、干燥等操作。不选择C装置制气体的原因是选用D装置可制的气体有(至少写两种)。某同学用 D 装置制取并收集了一瓶气体,请你设计实验来检验它是哪种气体,填写下表完成之。检验方法观察到的现象结论3根据下列各实验装置图,讨论以下问题:BCD Ec装置中除导气管外,另两种仪器的名称是选择一种装置(填序号,下同)与C的组合装置可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CO,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选用该收集装

5、置的原因2 TOC o 1-5 h z 是;B作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如果是固体与液体反应,还应满足的条件是 ;在实验中我们要遵守实验规则。如使用A装置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只写一条) .4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和所给试剂填空:试剂:高锰酸钾、大理石、稀盐酸写出图中标号所指仪器的名称.a ,b填表: (提示:所选装置填序号)制取气体化学方程式制取装置收集装置氧气二氧化碳可以/(1)请写出在装置B中放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5下图A、B、C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装置A中为分液漏斗,通过分液漏斗活塞的“开”、“关”

6、向锥形瓶中滴加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可以/(1)请写出在装置B中放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装置限用一次)。小资料通常状况下,co是 一种无色、无味、有毒 的气体,难溶于水,与 酸、碱、盐溶液均不反 应。酒精喷灯可作高 温热源。V装置限用一次)。小资料通常状况下,co是 一种无色、无味、有毒 的气体,难溶于水,与 酸、碱、盐溶液均不反 应。酒精喷灯可作高 温热源。V2)请用字母标号表示装置连接的正确顺序(每种装置只用一次)。2)通过上述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所选用发生装置的对比,可总结出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装置A和C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A和C

7、相比,具有哪些优点?(答出一条即可) 6正确连接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的成分是CO和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混合气体一一尾气处理(填导管接口代号)。 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存在的实验现象是;证明CO存在的有关反应的化学2方程式是,。 .7某同学想用含少量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气体,先制取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再还原氧化 铜,并验证反应产物。请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其中A处框图表示盛有 CO2 和 CO 混合气体的贮气瓶)。A-() - B -()-() - E。D 装置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写出 D 处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E 装置点燃尾气的

8、原因是今有五瓶无色气体,已知它们分别为氮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请你将它们一一区分出来。小明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鳔(见下图)产生了兴趣,他确定了“探究鳔内气体体积和 成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知:这种鱼鳔内氧气约 占 1/4 ,其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气。探究分两步进行。(1)测量鳔内气体体积。小明设计了两种方法:A: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B:在水下剌破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鳔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如右图)。你认为这两种方法中不合理的是,理由:。写出与理由相关的化学方程式。(2)探究鳔内气体的成分。给你两集气瓶的鳔内气体,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验

9、证假设。方法现象验证鳔内含 O2验证鳔内含 CO2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II、装置III的质量。按图示连接好仪 器装置,点燃蜡烛,同时从 a 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II、装置III的质量。按图示连接好仪 器装置,点燃蜡烛,同时从 a 导管口抽气。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 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II、装置III的质量。实验数据如右表。(1)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o(2)由该实 验数据计算,蜡烛 中碳、氢元素的质 量之比为o(3)装置II和装置III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不能” )o( 4 )理论上,装置II和装置III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去的质量,其原因是(5)该实验能否准确

10、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填“能”或“不能”),理由是o12(福州)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 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O )粉末的脱脂棉上滴22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蔡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蜡烛装置II装置III反应前的质量/g15.8182.3212.2反应后的质量/g14.4184.1216.6【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猜想】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放出【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

11、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 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一。(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1)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 CO,小蔡认为不可能。小蔡的依据是 23(2)小蔡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 性。【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3【发现问题】研究性学习小组中的小张同学在学习中发现:通常 验CO用饱和石灰水,吸收CO用浓NaOH溶液。22【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 CO 的两集气瓶中,分别加

12、入等体积2饱和石灰水和浓 NaOH 溶液。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所示。请你一起参与。【现象结论】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解 通常用石灰水而不用 NaOH 溶液检验CO的原因;乙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吸收CO较多的装置是。22【计算验证】另一位同学小李通过计算发现,等质量的Ca(OH)和NaOH吸收CO甲的质量,Ca(O乙 大于NaOH。2 2 2 因此,他认为通常吸收 CO 应该用饱和石灰水。2【思考评价】请你对小李同学的结论进行评价: 15.室验室开放日,我与小娜、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 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我们决定对“固体

13、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些探究。(1)小娜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的 猜想可能是:; 。(2)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下:(3)小华想用右上图给定的收集装置收集一瓶小佳同学猜想中的气体,则气体由(填a或b)端进入。(4)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发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同学们对加 入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反应类型、物质类别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猜想: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16.1785 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通过实验发现,把不含水蒸气、二氧化碳的空气除去氧气(用红热的铜与氧气反应) 和氮气以后,仍有很少量的残余气体存在,但这个现象没有引起卡文迪许的重视。 100 多年后,英国物理学家雷 利发现: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