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病变的CT诊疗培训课件_第1页
主动脉病变的CT诊疗培训课件_第2页
主动脉病变的CT诊疗培训课件_第3页
主动脉病变的CT诊疗培训课件_第4页
主动脉病变的CT诊疗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直以来,主动脉血管造影被称为诊断主动脉病变的“金标准”,但由于其创伤性和较高的费用,目前就主动脉病变的诊断而言,已较少应用。相反,随着多层螺旋CT(MDCT)的快速发展,由于其创伤小,费用低;而且扫描速度快,图象分辨率高,使其在主动脉病变的临床诊断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1 一直以来,主动脉血管造影被称为诊断主动脉病变检查方法1350mg/ml或370mg/ml的非离子对比剂2肘正中静脉穿刺留置针 3流速5ml/s4实时监测采集数据2检查方法1350mg/ml或370mg/ml的非离子对比剂2重建方式1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2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

2、tensity projection,MIP)3多层面重组(multi-planner reconstruction,MPR)3重建方式1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主动脉正常解剖变异4主动脉正常解剖变异4主动脉正常解剖变异5主动脉正常解剖变异5正常的胸主动脉解剖 右位升主动脉、左位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三支头臂动脉(依次为右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其中右无名动脉又分为右锁骨下动脉及右颈总动脉)6正常的胸主动脉解剖 右位升主动脉、左位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三1.左位主动脉弓 头臂动脉起源异常左颈总动脉与右无名动脉共干同起于主动脉弓,而左锁骨下动脉于其后方单独分支于

3、主动脉弓左椎动脉单独起源于主动脉弓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即右锁骨下动脉不起源于右无名动脉,而是于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后方单独发自降主动脉,经气管、食管后方斜行至右侧。 71.左位主动脉弓 头臂动脉起源异常左颈总动脉与右无名动脉共干2.右位主动脉弓镜面右位主动脉弓 头臂动脉分支顺序为左无名动脉、右颈总动脉及右锁骨下动脉 右位主动脉弓合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 右弓上的分支依次为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及右锁骨下动脉,而左锁骨下动脉于食管后方单独发自降主动脉,其起始部往往可见憩室样膨出。 右位主动脉弓与左锁骨下动脉分离 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及右锁骨下动脉分别起自主动脉弓,左锁骨下动脉单独以韧带于左肺动脉相连。

4、其多合并复杂畸形(如法乐四联症) 82.右位主动脉弓镜面右位主动脉弓 头臂动脉分支顺序为左无名肾动脉正常解剖变异9肾动脉正常解剖变异9左侧双肾动脉10左侧双肾动脉10右侧双肾动脉11右侧双肾动脉11左侧双肾动脉,右侧副肾动脉12左侧双肾动脉,右侧副肾动脉12主 动 脉 瘤13主 动 脉 瘤13 主动脉某部的病理性扩张称为主动脉瘤(超过正常主动脉管径的50%以上)14 主动脉某部的病理性扩张称为主动脉瘤(超过正常病因及发病机制 主动脉瘤病因可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感染性、创伤性、先天性、梅毒性及特发性等,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性主动脉瘤最为常见。主要是动脉中层弹力纤维断裂坏死,失去原有的坚韧弹性,形成

5、局部的薄弱区,受主动脉腔内高压血流冲击向外膨凸形成动脉瘤。15病因及发病机制15分 类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6分 类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16真性动脉瘤 真性动脉瘤可发生于主动脉的任何部位。病人多以胸背部疼痛及搏动性肿块就诊,或于健康体检时胸部X线发现。真性动脉瘤以后得性多见,中老年人多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少见于感染性,青少年以先天性为主。真性动脉瘤是主动脉壁的延续,瘤壁仍是三层结构。17真性动脉瘤 17根据形态又分为三种类型囊状动脉瘤 梭状动脉瘤 梭-囊状动脉瘤 多由主动脉一侧壁膨出,形态上可明确分出瘤体和瘤颈,其入口和出口为同一个即瘤颈由主动脉周壁膨

6、凸而形成,其长轴与所发生的主动脉一致,其出口和入口分开,为瘤体所在主动脉的远、近端 为前两者的混合存在 18根据形态又分为三种类型囊状动脉瘤 梭状动脉瘤 梭-囊状动脉瘤男性 59岁 CT显示 动脉粥样硬化改变 主动脉弓部动脉瘤(囊状)19男性 59岁 1920202121腹主动脉瘤(梭状)22腹主动脉瘤(梭状)222323假性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指主动脉壁破裂出血,形成主动脉壁外的血肿。破口未闭合时,血肿可与主动脉腔相通。假性动脉瘤多为创伤后所致,也可为局部主动脉壁感染或主动脉手术伤及动脉壁,局部愈合不良所形成。24假性动脉瘤 24女性岁CT显示主动脉根部左肺动脉以下层面可见不规则类圆占位性病变

7、,向下延续至主动脉根部左后方,瘤体外围壳形不规则钙化 25女性岁252626脾动脉瘤,肾动脉狭窄27脾动脉瘤,肾动脉狭窄272828主动脉夹层 各种病因导致主动脉内膜破裂或中膜弹力纤维病变,血液进入内膜下之中膜内,导致中膜撕裂、剥离形成双腔主动脉,称主动脉夹层,或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9主动脉夹层 29Debackey分型Stanford分型型 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病变只累及降主动脉,称甲型,同时累及腹主动脉者称为乙型型 破口位于升主动脉,病变仅累及升主动脉型 破口位于升主动脉,病变累及升、降和/或腹主动脉B型 夹层不累及升主动脉,相当于Debackey 型A型 夹层累及升主动脉,相当于D

8、ebackey 、型30Debackey分型Stanford分型型 破口位于左锁男性 49岁胸骨后不适8h型夹层31型夹层313232男性,50岁,腹痛伴间断高热8天,肝脏增强发现腹主动脉夹层33男性,50岁,腹痛伴间断高热8天,肝脏增强发现腹主动脉夹层3434 近来又提出了不典型夹层的概念,主要是指形成机制和病变形态表现均不典型的夹层动脉瘤。当内膜有破口或溃疡时,导致血液渗入主动脉中层,但其远端未与主动脉腔沟通;另一种情况是主动脉滋养血管破裂,在主动脉壁内形成血肿者。35 近来又提出了不典型夹层的概念,主要是指形成机男性 62岁持续后背腰痛16hCT显示降主动脉可见壁内血肿形成,无明确内膜片

9、36男性 62岁363737男性,43岁,胸背痛3h入院,CT显示为型夹层38男性,43岁,胸背痛3h入院,CT显示为型夹层38型夹层,右位主动脉弓39型夹层,右位主动脉弓39夹层支架术后,真腔扩大,假腔缩小,可见少量外渗,腹主动脉夹层仍然存在40夹层支架术后,真腔扩大,假腔缩小,可见少量外渗,腹主动脉夹层4141大 动 脉 炎42大 动 脉 炎42 又称无脉症、闭塞性增生性主动脉炎,是一种多发于年轻女性,慢性硬化性全层动脉炎,并以受累血管全层显著的纤维化及中层致密的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早期仅表现为动脉壁的增厚,晚期可造成管腔狭窄,闭塞及动脉瘤形成43 又称无脉症、闭塞性增生性主动脉炎,是一种

10、多发女性, 24岁,显示降主动脉腹主动脉上中段及分支头臂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管腔狭窄,部分层面管壁明显增厚。 44女性, 24岁,显示降主动脉腹主动脉上中段及分支头臂动主动脉弓仅见一支无名动脉显影,左侧颈总动脉近段及左锁骨下动脉未见显影。45主动脉弓仅见一45马凡综合症46马凡综合症46 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患,青壮年多见,可发现有家族史。典型马凡综合症有肌肉骨骼、眼和心血管系统的改变。心血管系统方面主要表现为升主动脉扩张或动脉瘤形成(主要累及升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瓣环和窦部),可并发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主动脉夹层动脉瘤。47 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患,青壮年多男 性,

11、22岁,主动脉窦高度瘤样扩张并累及升主动脉近中段,自主动脉窦部起管腔内可见内膜片影,向远端延伸至降主动脉中段;主动脉窦可见巨大内膜片破口 48男 性,22岁,主动脉窦高度瘤样扩张并累及升主动脉近中段,自4949先天性主动脉缩窄50先天性主动脉缩窄50主动脉缩窄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约以上缩窄发生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或动脉导管或韧带所在区域(峡部)通常为胚胎时期峡部血流量过少,导致该部发育不全,狭窄以致闭锁51主动脉缩窄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约以上缩窄分型单纯型(成人型):主动脉缩窄位于峡部,动脉导管已闭锁,不合并其他畸形 复杂型:合并PDA等其他心血管畸形,缩窄在动脉导管的近心端者常有分界紫绀,在远心端者常有肺动脉高压52分型单纯型(成人型):主动脉缩窄位于峡部,动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