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_第1页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_第2页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_第3页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_第4页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容提要 1.组织过程 2.中国高血压防治现状 3.基层版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 3.1高血压概念及防治理念 3.2高血压的检出 3.3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 3.4高血压的治疗 4.高血压分级书写方式内容提要第一页,共八十二页。1.组织过程组织: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 中国高血压联盟 委员:高血压防治专家、社区防治专家、管理专家参与者:甘肃、浙江、江苏、河北、山东、北京社区医生起草人:王文(阜外医院教授、博导)3次会议、3次修稿、3万余字第二页,共八十二页。组织过程2009年2月18日: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和中国高血压联盟在北京联合召开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新闻发布会。 20

2、09年3月26日举办了高血压社区防治手册修订座谈会。2009年4月17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第一次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2009年5月4日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指南定稿会。 第三页,共八十二页。第四页,共八十二页。组织过程2010年1月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基层版)培训启动会。2010年1月9日北京举行首场“燎原计划”高血压防治基层指南培训启动会;1月中旬相继以上海、广州为主会场,同步辐射全国30个城市,力争在短时间内把大部分基层医生“武装”起来,积极参与到基层版指南的推广与执行工作中。第五页,共八十二页。2.中国高血压防治现状第六页,共八十二页。中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

3、年 年龄 样本数 高血压患病率 增长率 15 500000 5.1 1980 15 4000000 7.7 41.01991 15 900000 12.6 54.02002 18 270000 18.8 31.0 辽宁、河北、江苏地区高血压 患病率25.0%第七页,共八十二页。中国高血压三率(%)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1991 26.3 17.1 4.1 2002 30.2 24.7 6.1美国2000 70.0 59.0 34.0SBP140mmHg或/和DBP 90mmHg第八页,共八十二页。第九页,共八十二页。第十页,共八十二页。第十一页,共八十二页。Syst-China (Syst

4、olic hypertension in China )1987年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 2年 2394例患者(1253例服用尼群地平,1141例服用安慰剂),平均年龄66.5岁,收缩压为160-219 mm Hg,舒张压 95 mm Hg 尼群地平,10-40 mg/天,如有必要,加用卡托普利,12.5-50 mg/天,和/或双氢克尿塞,12.5-50 mg/天,以使收缩压降至150 mm Hg以下,或服用安慰剂第十二页,共八十二页。Syst-China研究结果 治疗组的血压下降较安慰剂组多了9/3 mm Hg。治疗使脑卒中发病率降低38(p0.01),脑卒中死亡率降低58(p0.02),

5、全因死亡率下降39(p0.003),心血管死亡率下降39(p0.03),各种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终点减少37(p0.004) 第十三页,共八十二页。STONE(上海老年高血压硝苯地平试验)1987年 随机、单盲、多中心研究 1 632例年龄在6079岁的高血压患者,血压160/90 mmHg。随访平均30个月。随机接受安慰剂或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d开始,逐渐增到60 mg/d)治疗。如随访中血压仍大于159/90 mmHg,则加用卡托普利或氢氯噻嗪。 第十四页,共八十二页。STONE(上海老年高血压硝苯地平试验)结果主要终点包括各种临床事件,如脑卒中、心力衰竭、尿毒症、心肌梗死、心绞

6、痛、严重心律失常及各种原因的死亡。结果治疗组各种事件发生数(32例)明显低于安慰剂组(77例,P0.001)。无论按实际接受治疗人数或排除治疗改变这一因素,上述统计的显著性不变。治疗组明显减少了中风及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性。结论硝苯地平缓释剂能有效地预防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严重合并症,减少临床事件的发生。 第十五页,共八十二页。PATS (中国脑卒中后抗高血压治疗研究-1993年 )入选5665例,有TIA史或未遗留严重残疾脑卒中后患者。随机用利尿剂吲哒帕胺或安慰剂治疗3年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血压下降平均多5/2mmHg,总脑卒中发生相对危险下降29%(P0.001);差异显著。 第十六页,共八十二

7、页。FEVER研究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 1999-2001全国109所医院入选近10000例中国高危高血压患者 给予非洛地平 加氢氯塞嗪或单用氢氯塞嗪持续治疗60个月,主要终点是致死及非致死性脑卒中,次要终点是心血管事件、总的心血管事件、总的心脏事件、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病死亡率、心衰的发生率、癌症发生率。第十七页,共八十二页。FEVER研究结果 联合治疗组与单药治疗组相比:全程血压进一步降低4/2 mmHg,主要终点致死及非致死性脑卒中降低28%(p=0.0002)在次要终点方面,联合治疗组较单药组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28%,总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28%,总的心脏事件发生率降低34%,全

8、因死亡率降低30%,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32%,心衰的发生率降低24%,癌症发生率降低40%。此研究进一步证实,血压降的低一些,则更有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 第十八页,共八十二页。2006年第十九页,共八十二页。第二十页,共八十二页。第二十一页,共八十二页。第二十二页,共八十二页。第二十三页,共八十二页。第二十四页,共八十二页。3.基层版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 3.1高血压概念及防治理念3.2高血压的检出 3.3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3.4高血压的治疗3.5高血压的管理第二十五页,共八十二页。 3.1高血压概念及防治理念第二十六页,共八十二页。第二十七页,共八十二页。第二十八页,共八十二页。第二十九页,共

9、八十二页。第三十页,共八十二页。3.2 高血压检出患者的检出血压测量,关键是合格的血压计,操作要标准规范。 第三十一页,共八十二页。第三十二页,共八十二页。第三十三页,共八十二页。3.3 诊断与评估第三十四页,共八十二页。第三十五页,共八十二页。第三十六页,共八十二页。第三十七页,共八十二页。第三十八页,共八十二页。要强调的是,按基本要求检查评估的项目较少,可能低估了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有条件的地区应按常规要求完成全部化验检查,并尽可能完成尿微量白蛋白、眼底、动脉僵硬度(PWV)等检查。第三十九页,共八十二页。第四十页,共八十二页。第四十一页,共八十二页。基层指南最大的变化是将以往指南的危

10、险分层做了简化,简化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即将原来的高危和很高危合并为高危。因为高危与很高危治疗原则是一样的,都是立即给予药物治疗。低危:高血压1级,无其他危险因素;中危:高血压2级,或高血压1级伴12个危险因素;高危: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3个危险因素,或伴靶器官损害的任何一项,或伴临床疾患任何一项。 第四十二页,共八十二页。第四十三页,共八十二页。第四十四页,共八十二页。第四十五页,共八十二页。第四十六页,共八十二页。3.4 治疗第四十七页,共八十二页。第四十八页,共八十二页。第四十九页,共八十二页。第五十页,共八十二页。第五十一页,共八十二页。第五十二页,共八十二页。第五十三页,共

11、八十二页。第五十四页,共八十二页。第五十五页,共八十二页。第五十六页,共八十二页。第五十七页,共八十二页。第五十八页,共八十二页。第五十九页,共八十二页。第六十页,共八十二页。第六十一页,共八十二页。第六十二页,共八十二页。第六十三页,共八十二页。第六十四页,共八十二页。第六十五页,共八十二页。第六十六页,共八十二页。第六十七页,共八十二页。第六十八页,共八十二页。第六十九页,共八十二页。第七十页,共八十二页。第七十一页,共八十二页。第七十二页,共八十二页。第七十三页,共八十二页。第七十四页,共八十二页。第七十五页,共八十二页。第七十六页,共八十二页。高血压分级书写方式高血压确诊后,首先应确定

12、其分级,其次应标明危险分层属那一组,并对其预后进行评估 。例如某患者入院诊断高血压病3级,高危组,医生可根据诊断,评估其预后是比较差的,应该在降压的同时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或治疗相关的临床疾病 。这种书写方式可能对临床医生判断高血压病情及治疗是非常有用的。 第七十七页,共八十二页。高血压分级书写方式如果某位高血压病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血压由180/110mmHg降至160/100mmHg水平,而其危险因素如高血脂症得到纠正,危险因素有所减少,这时患者诊断应该修改,由原来高血压病 3级降为2级,由高危组变成中危组。 第七十八页,共八十二页。高血压分级书写方式其表达方式由原来改成 高血压病 3级 高危组 高血压病 2级 中危组 第七十九页,共八十二页。高血压分级书写方式如果病人用药后血压降至正常血压水平,这时是否还诊断高血压病?从临床治疗学的角度,血压由较高水平降至正常水平,是因为药物治疗有效的反应,而不是将高血压病彻底治愈了,这种情况建议书写成 高血压病 正常血压 高危组如果血压降至120/80mmHg以下,书写成 高血压病 理想血压 高危组第八十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