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胶乳制品配方设计(详细介绍“胶乳”共27张)课件_第1页
第二章胶乳制品配方设计(详细介绍“胶乳”共27张)课件_第2页
第二章胶乳制品配方设计(详细介绍“胶乳”共27张)课件_第3页
第二章胶乳制品配方设计(详细介绍“胶乳”共27张)课件_第4页
第二章胶乳制品配方设计(详细介绍“胶乳”共27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胶乳制品配方设计第1页,共27页。第二章胶乳制品配方设计第1页,共27页。主要内容胶乳用配合剂胶乳制品配方设计原则与程序胶乳制品配方设计要点胶乳配方的表示与计算第2页,共27页。主要内容胶乳用配合剂第2页,共27页。本章要求掌握胶乳配合剂的种类及主要品种掌握胶乳配方设计原则和程序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其在胶乳中的应用掌握胶乳制品物性配方设计要点掌握水相调节剂的选取方法掌握胶乳实用配方的计算方法第3页,共27页。本章要求掌握胶乳配合剂的种类及主要品种第3页,共27页。藻酸钠、皂土等(3)定向排列,降低相界面张力。时产生气泡的物质。聚(甲基)丙烯酸羟烷酯活化剂:ZnO、ZnCO3、MgCO3

2、、硬脂酸吸附在液-固界面,能显著降低液-固界面自由能,使固体颗粒均匀且稳定地分散在水中的物质。生泡孔的物质。在制品表面沉积一层聚氨酯薄膜第四节 胶乳配方表示及计算份,或与噻唑类、秋兰姆类并用,提高模量、弹性、防止胶乳制品在工艺过程中互相粘连及制品与模型粘连。酸钾、油酸铵、硬脂酸铵、硬脂酸钾、蓖麻油酸(2)在固体粒子表面形成水合层。和亲水基的大小和力量的平衡值。吸附在液-液界面,能显著降低液-液界面自由能,使两种不相溶混的液体形成均匀而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合成型:聚丙烯酸盐、纤维素衍生物乳化剂、湿润剂、增溶剂第一节 胶乳配合剂一、胶乳配合剂的分类胶乳配合剂通用配合剂专用配合剂硫化剂、促进剂、活化剂

3、补强剂、填充剂防老剂、紫外线吸收剂着色剂、抗静电剂等相界面调节剂:分散剂、乳化剂、 湿润剂、稳定剂、起泡剂等水相调节剂:增稠剂、膏化剂、 凝固剂、胶凝剂、热敏剂等表面处理剂:隔离剂、表面润滑剂 卤化处理剂其他配合剂:香味剂(聚合物相调节剂)第4页,共27页。藻酸钠、皂土等第一节 胶乳配合剂一、胶乳配合剂的分类胶乳配合二、聚合物相调节剂1、硫化体系配合剂硫化剂:硫黄、硫载体、有机过氧化物促进剂:噻唑类、秋兰姆类、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活化剂:ZnO、ZnCO3、MgCO3、硬脂酸2、补强填充体系补强剂:树脂乳液、纳米二氧化硅填充剂:碳酸钙、木质素、滑石粉等3、防护体系防老剂:酚类防老剂如264、SP

4、、2246、2246S、1010紫外线吸收剂:水杨酸酯、二苯甲酮衍生物等4、着色剂无机颜料:ZnO、钛白粉、立德粉、氧化铁黄、氧化铁红有机颜料:群青、酞青蓝、酞青绿、立索尔大红等第5页,共27页。二、聚合物相调节剂1、硫化体系配合剂硫化剂:硫黄、硫载体、有三、相界面调节剂(一)表面活性剂降低界面自由能的物质,由亲油基和亲水基组成。表面活性剂离子型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羧酸盐类烷基硫酸盐类磺酸盐类磷酸酯盐类伯胺盐仲胺盐季铵盐叔胺盐两性咪唑啉衍生物甜菜碱氨基酸类聚氧乙烯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等多元醇型:脂肪酸甘油酯、失水山梨醇酸酯第6页,共27页。三、相界面调节剂(一)表面活性剂降低界面

5、自由能的物质,由亲油表面活性剂的用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脂肪酸盐类:乳化剂、起泡剂,不宜作分散剂 硫酸盐类:起泡剂、油的乳化剂 磺酸盐类:湿润剂、分散剂、乳化剂 磷酸盐类:乳化剂、分散剂、抗静电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胶乳的乳化剂、湿润剂、分散剂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去污、起泡剂、乳化剂、耐硬水、对酸、碱、金属离子稳定,抗静电、防腐杀菌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乳化剂、湿润剂、增溶剂第7页,共27页。表面活性剂的用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第7页,共27页。(二)主要的相界面调节剂1、分散剂 吸附在液-固界面,能显著降低液-固界面自由能,使固体颗粒均匀且稳定地分散在水中的物质。制备分散体时

6、使用。分散剂作用机理: (1)使被分散粒子表面带电荷; (2)在固体粒子表面形成水合层。常用品种: 扩散剂NF、月桂酸钠、硬脂酸钠、土耳其红油、达萨达钠盐、焦磷酸钠盐、吐温60、80、甲基羟乙基纤维素等。使用方法: 配成2.5%10%的溶液,用量为分散体的1% 4%.第8页,共27页。(二)主要的相界面调节剂1、分散剂 吸附在液-固2、乳化剂 吸附在液-液界面,能显著降低液-液界面自由能,使两种不相溶混的液体形成均匀而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在制备乳浊液时使用。乳化剂作用机理: (1)使分散颗粒带电荷; (2)在被分散胶粒表面形成胶体保护膜; (3)定向排列,降低相界面张力。常用品种: 油酸铵、油酸

7、钾、硬脂酸铵、硬脂酸钾、油酸三乙醇胺、乳化剂S、乳化剂W等。第9页,共27页。2、乳化剂 吸附在液-液界面,能显著降低液-液界3、稳定剂 加入到胶乳体系中增加胶粒表面电荷、保护层、水和度,提高胶乳稳定性的物质。在胶乳存放、浓缩、配合、加工等过程中使用。稳定剂的作用机理: (1)提高pH值,增加胶粒表面电荷; (2)在胶粒表面形成亲水性保护层,增加水和度; (3)螯合胶乳中影响胶乳稳定性的金属离子。常用品种: KOH、NaOH、酪素、明胶、骨胶、月桂酸钾、月桂酸铵、水杨酸钠、平平加O、胰加漂T、聚乙二醇、水玻璃等第10页,共27页。3、稳定剂 加入到胶乳体系中增加胶粒表面电荷、保4、湿润剂 增加

8、水对固体物质的湿润能力或增加胶乳对织物渗透和扩散能力的物质。在制备粉状配合剂分散体及织物浸胶时使用。作用机理: (1)降低液-固界面自由能; (2)降低胶乳的表面张力。常用品种: 烷基硫酸盐、拉开粉、湿润剂OT、吐温20(40、60、80)、司盘20 (40、60、80)。第11页,共27页。4、湿润剂 增加水对固体物质的湿润能力或增加胶乳5、起泡剂、发泡剂、稳泡剂在制造胶乳海绵制品时使用。起泡剂:加入到胶乳中,使胶乳在机械搅拌下产生相对稳定 泡孔的物质。多为碱金属的油酸盐类和皂类,如油 酸钾、油酸铵、硬脂酸铵、硬脂酸钾、蓖麻油酸 钾、皂素等。发泡剂:加入到胶乳中,加热能分解释放出气体,使胶乳

9、产 生泡孔的物质。如NH4HCO3、H2O2、发泡剂BN等。稳泡剂:使胶乳泡沫保持稳定的物质。如油酸、蓖麻醇酸皂、 皂素、甲基硅氧烷乳液等。第12页,共27页。5、起泡剂、发泡剂、稳泡剂在制造胶乳海绵制品时使用。起泡剂:6、消泡剂、抗泡剂、抗蹼剂消泡方法静置一段时间,使气泡上浮,用刮刀刮去使胶乳在减压下薄层流动加入消泡剂消泡剂:使胶乳中气泡不能继续稳定存在下去的物质。主要 有天然油酸、动物蜡、植物蜡(高级脂肪酸酯)、 5个碳以上的醇如正丁醇、异丁醇、环己醇、癸醇、 十六醇、聚醚、聚硅氧烷乳液等。抗泡剂:加入到胶乳中防止胶乳在配合、倾倒或过滤等操作 时产生气泡的物质。多为5个碳以上的醇如仲辛醇、

10、 环己醇、癸醇、十二醇、乙二醇、羊毛脂等。抗蹼剂:加入到胶乳中防止胶乳在模型突出或凹陷部分形成胶 膜的物质。主要有羊毛脂、正丁醇、亚乙基二醇等。第13页,共27页。6、消泡剂、抗泡剂、抗蹼剂消泡方法静置一段时间,使气泡上浮,四、水相调节剂 加入到胶乳中,调节胶乳水相黏度、流动性,提高或降低胶乳稳定性、杀灭水相中细菌的一类助剂。主要有增稠剂、膏化剂、凝聚剂、保存剂、防腐剂等。1、增稠剂与膏化剂(1)增稠剂 加入到胶乳中增加胶乳黏度,减小流动性的物质。增稠剂按作用机理分吸附型:吸附到胶粒表面,增大水合作用,如酪素、 藻酸钠、皂土等吸水型:溶解时吸收大量的水,增加水相黏度,如聚 乙烯醇、聚乙二醇混合

11、型:吸附和吸水作用均有,如甲基纤维素、乙基 纤维素、羟甲(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盐第14页,共27页。四、水相调节剂 加入到胶乳中,调节胶乳水相黏度、按来源分增稠剂动物型:酪素、明胶、动物胶植物型:藻酸钠矿物型:皂土、硅酸铝镁、表面改性的碳酸钙合成型:聚丙烯酸盐、纤维素衍生物 制备厚制品时选用吸附型增稠剂,吸水型和混合型有破坏水合层的作用,使胶乳稳定性下降。(2)膏化剂 加入到胶乳中,减小胶粒布朗运动,使胶乳粒子聚集而上浮的物质。在胶乳浓缩时使用。 常用膏化剂多为亲水胶体,如酪素、藻酸盐、皂土、明胶等。第15页,共27页。按来源分增稠剂动物型:酪素、明胶、动物胶植物型:藻酸钠矿物型2、凝聚剂

12、加入到胶乳中,使胶乳由液态转变为凝块、半刚性凝胶的物质。有凝固剂、胶凝剂、热敏剂等。凝聚剂凝固剂酸:甲酸、乙酸、盐酸、硫酸等金属盐: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钡、硝酸钡脱水溶剂:乙醇、丙酮、氯仿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机铵盐胶凝剂:硅氟化钠、硅氟化钾、硝酸铵、二苯胍热敏剂:锌氨络合物、聚乙烯基甲醚、聚醚聚甲醛3、附型剂 提高浸渍模型上凝固剂附着量的物质。使用时加入到凝固剂溶液中增大凝固剂黏度。主要有陶土、淀粉、阿拉伯胶等。第16页,共27页。2、凝聚剂 加入到胶乳中,使胶乳由液态转变为凝块五、表面处理剂1、隔离剂和脱模剂 防止胶乳制品在工艺过程中互相粘连及制品与模型粘连。 隔离剂主要品种有:滑石粉、轻质

13、碳酸钙、云母粉、改性淀粉、硅油(甲基硅油、乳化硅油)、肥皂水、硬脂酸锌、油酸钠皂、聚乙烯蜡、硅石粉、沉淀法白炭黑等。 脱模剂主要有:肥皂水、硬脂酸锌、聚乙烯蜡、硅油2、表面卤化处理剂卤化目的:使表面光滑,满足以用制品的无粉、润滑的要求; 提高耐老化性,延长胶乳制品的使用寿命。常用品种:氯水、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溴水、漂白粉、硬脂 酸锌、紫胶等。后处理:处理后用氨水或硫代硫酸钠溶液中和几分钟后漂洗。第17页,共27页。五、表面处理剂1、隔离剂和脱模剂 防止胶乳制品在3、表面润滑剂 在胶乳制品表面涂抹、沉积或交联一层润滑剂,使制品表面润滑舒适,光亮平滑。方法在制品表面涂硅胶在制品表面沉积一层聚氨酯

14、薄膜在制品表面涂水凝胶水凝胶:一种具有亲水性但又不溶于水,而在水中高度溶胀 的高分子化合物。 水凝胶具有细胞组织类似的性质,可与胶乳制品表面分子发生交联反应,不脱落,表面润滑光亮,吸收汗液、体液后更柔软爽滑,无过敏刺激反应。第18页,共27页。3、表面润滑剂 在胶乳制品表面涂抹、沉积或交联一水凝胶天然水凝胶交联葡萄糖酶处理的交联骨胶原合成水凝胶聚(甲基)丙烯酸羟烷酯聚(甲基)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电解质复合物阴离子、阳离子水凝胶六、其他助剂 主要为芳香剂,如氧杂萘邻酮、水杨酸甲酯、柠檬醛、苯乙酮、香草醛等。第19页,共27页。水凝胶天然水凝胶交联葡萄糖酶处理的交联骨胶原合

15、成水凝胶聚(甲第二节 胶乳制品配方设计程序与原则一、胶乳制品配方设计程序1、确切了解制品的使用条件,提出制品的性能要求;2、收集资料,结合经验,拟出干比基本配方;3、确定各配合剂分散体或乳浊液的浓度及配方,制备方法;4、确定配合胶乳的制备方法、实验工艺条件及性能测试方法5、配合剂湿料制备、配合胶乳制备、胶膜制备,性能测试;6、优选配方并扩大规模,进行中试,调整配方或工艺条件;7、试产产品,对配方及工艺进行微调,确定配方及工艺。第20页,共27页。第二节 胶乳制品配方设计程序与原则一、胶乳制品配方设计程序1(1)使分散颗粒带电荷;软化体系:一般不加软化剂。加入到胶乳体系中增加胶粒表面电荷、保护层

16、、水和度,提高胶乳稳定性的物质。纤维素、羟甲(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盐提高浸渍模型上凝固剂附着量的物质。以胶乳中干橡胶的量为100份,其他配合剂都相对以干质量份表示的配方。2246、2246S、4436、425等。合成型:聚丙烯酸盐、纤维素衍生物时产生气泡的物质。常用膏化剂多为亲水胶体,如酪素、藻酸盐、皂土、明胶等。加入到胶乳中,使胶乳由液态转变为凝块、半刚性凝胶的物质。吸附在液-固界面,能显著降低液-固界面自由能,使固体颗粒均匀且稳定地分散在水中的物质。吸附型:吸附到胶粒表面,增大水合作用,如酪素、二、胶乳制品配方设计原则1、相容原则:配合剂分散体、乳浊液与胶乳相容2、稳定原则:配合剂分散体

17、、乳浊液对胶乳稳定性无不利影响3、适应性原则:配合胶乳适应加工及制品性能要求4、环保安全原则:配合剂无毒,对人体无害5、经济原则:配方成本要尽可能低6、简化原则:配方组成尽可能简单。第21页,共27页。(1)使分散颗粒带电荷;二、胶乳制品配方设计原则1、相容原则第三节 胶乳制品配方设计一、原料胶乳的选择根据胶乳制品主要的性能及加工方法选择。二、聚合物相调节剂的选择 根据胶乳品种、胶膜的性能、制品的颜色、加工方法及条件确定。硫化体系:多采用硫黄硫化或硫载体硫化,硫用量份, 海绵制品硫用量3份左右。促进剂采用超速或超超速 级,多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或黄原酸盐,用量12 份,或与噻唑类、秋兰姆类并用,

18、提高模量、弹性、 强度和耐老化性。活化剂采用ZnO,透明制品用 ZnCO3,ZnO用量份,海绵3份。第22页,共27页。第三节 胶乳制品配方设计一、原料胶乳的选择根据胶乳制品主要的防护体系:宜采用无污染或不易抽出的反应性防老剂,用量 12份。实际生产中多采用酚类防老剂如264、 2246、2246S、4436、425等。补强填充体系:一般不加补强剂,可以少量添加填充剂如碳 酸钙、白炭黑等,用量在30份以内。软化体系:一般不加软化剂。胶乳纯胶制品基本配合(干比): NRL 100; 稳定剂; 硫化剂; 促进剂; 活化剂; 防老剂第23页,共27页。防护体系:宜采用无污染或不易抽出的反应性防老剂,用量胶乳纯胶三、相界面调节剂的选取根据所起的作用及表面活性剂的HLB值选择。HLB值:即亲水亲油平衡值,是指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油基 和亲水基的大小和力量的平衡值。该值越大,亲水 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