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易错知识点_第1页
必修2易错知识点_第2页
必修2易错知识点_第3页
必修2易错知识点_第4页
必修2易错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2易错知识点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1.豌豆是严格自花受粉植物,自然种植时,只能自交,不能自由交配。而玉米、瓜果类、动物等,通常是自由交配。两性花植物杂交时,一定要遵循:“蕾期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的操作程序。2.基因分离定律用公式表示:DdD:d=1:1杂合子Dd等位基因分离产生的含D与d基因的两种类型配子比为1:1,但并不是雌、雄配子数量比例为1:1,通常雄配子数要远大于雌配子数。3.杂合子逐代自交,最终杂合子比例越来越小(1/2n),不管每代是否淘汰隐性类型,最终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都是 (2n-1):2 杂合子自交1代,显性:隐性3:1; 自交2代,显性:隐性5:3 ;自交3代,

2、显性:隐性9:74.显、隐性判断:有两种方法,一是杂交(概念法):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显示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为显性。公式为:AA/A,则A为显性。二是自交(性状分离法):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F1出现性状分离,则原亲本为杂合子,是显性,产生的新性状为隐性性状。公式为:AAA、A/ 则A为显性、A/为隐性。5.基因分离定律适应范围:限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因其发生于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无性生殖及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细胞核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细胞质中基因遗传、不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用公式表示:YyRrYR:Yr:yR:yr=1:1:1: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发生时间: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其细胞学基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而非同源染色体进行自由组合。注意:两大遗传定律均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而不是受精作用时。自由组合定律适用范围控制2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或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才可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遗传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具体说明如下:(1)原核生物,因其不能

4、进行有性生殖、也无同源染色体或等位基因,因此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2)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控制2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2对(或多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将进行连锁遗传,也不是自由组合。7.含有显性基因的个体,就一定是显性性状吗?(不一定,因为有多因一效现象。)8.基因在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吗?(课本上说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二倍体产生的配子中,无同源染色体,所以染色体上的基因也不是成对存在了。可以说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成对存在。)9.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吗?2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吗?(均不是)10

5、由于基因互作,显性相对性或环境影响等,双杂合子自交子代表现型可能出现9331的变式如961、97、934、151等,但配子产生规律不变。11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出现特定性状分离比原因如下:(1)F2中31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子代数目较少时,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2)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性致死等。12性状分离比出现偏离的几种情况分析(1)具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21显性纯合致死。121不完全显性或共显性(即AA、Aa、aa的表现型各不相同)。(2)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连锁现象:若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则说

6、明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3.两对等位基因控制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双杂合子自交时,若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都为3:1,或测交时,都是1;1,由此下结论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连锁遗传也符合该结果。(一定是自交9:3:3:1或测交1:1:1:1)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1减数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秋水仙素处理正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也可能无完整细胞周期)2不可误认为正常人体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因为,人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父母各提供23条,即核DNA有46个),但线粒体中还含DNA分子,且线粒体DNA全由母方提供,所以人细胞中的DN

7、A既不是只有46个,也不是各一半来自父母。(注意区分核DNA与细胞内DNA)3与有丝分裂相比,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四分体平分为二及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均为减数分裂所特有的。4.精(卵)原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次级性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N或2N(减后期),减后期至末期,细胞呈“8”字型,细胞质均等分裂,不一定就是次级精母细胞,因为还可能是第一极体。4从变异角度看“基因重组”为减数分裂所特有的变异。5高等动物(如哺乳动物)卵细胞形成的两次分裂并不是连续的,如只有受精后才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故观察减数分裂宜选精巢(观察精子的形成过程)。6性染色体基因

8、传递规律(1)凡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就男性而言,只来自母亲,只传给女儿(交叉遗传);凡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只来自父亲,只传给儿子。(2)三区段遗传特点:段:伴X遗传(可分伴X显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段: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尽管片段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但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与常染色体遗传并不相同而是与性别有关,有时男性患病率并不等于女性,如XaXaXAYa后代中所有显性个体均为女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男性;而XaXaXaYA后代中所有显性个体均为男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女性。段:伴Y遗传,表现为“传男不传女”。7伴性遗传与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

9、体上,控制另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解答这类题的原则如下:(1)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该对基因遗传也遵循分离定律)。(2)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分离定律处理,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整体上则按自由组合定律处理。8.不知显隐性关系时,用正交和反交确定是常染色体上基因遗传还是伴X遗传;已知显隐关系时,只需一次杂交即可作出判定,即用隐性类型母本显性类型父本,对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用此杂交组合还可判断早期雌性或雄性性别。(ZW型性别确定刚好相反)。第3章 基因的本质1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并未证明遗传物质是什么,只证明S型菌中含某种“转化因

10、子”。此实验不能简单地说成“S型细菌的DNA可使小鼠致死”。2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为噬菌体侵染实验;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后者还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但上述所有实验均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原因是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内,与R型菌的DNA实现重组,表现出S型菌的性状,此变异属于基因重组。(R菌的DNA与S菌混合不一定能转化为R菌)。4基因是一段包含一个完整的遗传信息单位的“有功能的核酸片段”在大多数生物中是一段DNA,而在RNA病毒中则是“一段RNA”。5.DNA分子的一条链中,常常是AT,CG;而单链中A

11、+T占比等于双链中A+T的比例。6.DNA双链中,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但单链中的两碱基之间并不是氢键连接的。7.关于DNA的复制计算,解答本类题目的关键在于清晰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并明确复制后新DNA的分子位置,及子DNA分开时间与去向,最好的方法是将下图熟记于心,灵活推测子DNA的来源及去向。注:解题时务必关注“标记模板DNA”,还是“标记原料”DNA复制过程中的碱基数量计算。设某DNA分子中含某碱基a个。复制n次需要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如图所示:第n次复制,需要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由图示可以看出,复制的结果是形成两个一样的DNA分子,所以一个DNA分子

12、复制n次以后,得到的DNA分子数量为2n个(如上图),复制(n1)次后得到的DNA分子数为2n1,第n次复制增加的DNA分子数为2n2n12n1,需要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第4章 基因的表达1复制和转录并非只发生在细胞核中,DNA存在的部位都可发生,如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拟核和质粒等都可发生。2转录的产物并非只有mRNA,tRNA和rRNA也是转录的产物,但RNA中携带遗传信息的只有mRNA。3一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可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但并不能缩短每条多肽链的合成时间。4并非所有的密码子都能决定氨基酸,3种终止密码子不能决定氨基酸。5.数量关系: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13、中,是以DNA(基因)的两条链中的一条为模板,合成一条mRNA单链;在翻译时,mRNA每三个碱基决定一种氨基酸,因此,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一般可表示为:1AAmRNA中至少3个碱基DNA中至少6个碱基6密码子的简并性(多个密码子对应同一种氨基酸)一方面可增强容错性,另一方面可提高翻译速度。7.DNA复制时,每条链从始端到终末端均参与复制,而转录则是以DNA中的基因为单位,由基因中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RNA,因为DNA中有很多个基因,而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即在特定细胞的特定时间转录时,并非以DNA的一整条链为模板进行。所以在一次转录中,形成的mRNA个数小于DNA中基因的个数。8.mRNA的起

14、始端与终端是固定的(由基因的启动子等决定),起始密码子总位于上游(不一定是最始端的三个碱基)。终止密码总在下游。一个转运RNA,其反密码子的读序是有规律的,总是从携带氨基酸位点的一侧读码。9并非所有的RNA病毒均具逆转录功能可进行逆转录的病毒须含逆转录酶。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的中心法则(遗传物质控制蛋白质合成中的遗传信息传递规律)a具有RNA复制功能的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b具有逆转录功能的RNA病毒(如艾滋病病毒)。10中心法则表达式中、发生于存在DNA的场所(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及拟核)中。发生于核糖体中。、发生于寄主细胞中。所有细胞生物均只发生、过程。1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15、有两大途径: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人的白化病、豌豆邹粒性状;二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囊性纤维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2.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控制着生物的性状。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1不携带遗传信息的DNA序列的碱基对的改变不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另外,有些病毒(如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中碱基的增添、缺失、改变引起病毒性状变异,广义上也称基因突变。2基因突变的三个“未必”: (1)基因突变未必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密码子的简并性、隐性突变、内含子) (2)基

16、因突变未必发生于分裂间期(除间期DNA复制时自发突变外,在任何时期均可因DNA损伤致基因突变)。(3)基因突变前后的基因未必是“等位基因”(如病毒和原核生物及无性生殖的生物无所谓“等位基因”)。3三种可遗传变异中,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基因重组提供原始材料;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三种可遗传变异都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三种可遗传变异中,只有基因突变改变了基因内部结构,从而产生“新基因”即基因突变改变了基因的“质”,但未改变“量”,基因重组既未改变质,也未改变量,只改变了“组合模式”(即基因型),染色体变异虽未改变“质”,但却改变了“量”和“序”。4.一个染色体的2条姐妹染色

17、单体在相同位点若携带的是“等位”基因,其来源有两种可能:若是杂合子个体,则既可能是四分体时期互换导致了等位基因的互换;也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若是纯合子个体,则一定是基因突变的结果。5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是分子水平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而染色体变异是细胞水平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6关于“互换”问题。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7关于“缺失”问题。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DNA分子上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9关于不同生物可遗传变异的类型问题。病毒的可遗传变异的唯一来源是基

18、因突变;细菌等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所以不存在染色体变异。又因不进行有性生殖,所以不存在基因重组(R菌转化为S菌是人为基因重组)。在真核生物中,上述三种类型都存在。10单倍体并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含多个染色体组的未必就是“多倍体”(也可能为单倍体)。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区分:(有性生殖细胞单独直接发育成新个体是特殊的有性生殖,叫单性生殖,包括孤雌生殖和孤雄生殖)8关注伴性遗传中的三类变异(2)XYY受精卵成因:减YY未分开(异常精子)(3)常染色体上含性染色体基因(如睾丸决定基因):由染色体异位所致。11不含致病基因也可能患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因为可能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2单基因遗传

19、病是由一对(而不是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13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有些属遗传病,有些则不属遗传病,其确认依据是“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与遗传病(易混点)(1)病因:遗传病一定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而先天性疾病和家族性疾病可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也可能与遗传物质的改变无关。 (2)关系: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家族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大多数遗传病是先天性疾病,但有些遗传病可在个体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才表现出来,后天性疾病也可能是遗传病。即有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有些遗传病则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14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

20、率。15无性别分化的生物,其单倍体基因组即一个染色体组,有性别分化的生物,其单倍体基因组为一个染色体组另一条性染色体。如人的单倍体基因组并不是23个染色体DNA,而是24个DNA(122号常染色体+X、Y染色体)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1育种的根本目的是培育具有优良性状(抗逆性好、生活力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新品种,以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从基因组成上看,目标品种可能是纯合子,可防止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便于制种和推广;也有可能是杂合子,即利用杂种优势的原理。2关注育种方案中“关键词”“最简便(或最简捷)的”;“最盲目的(或最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最具有预见性的(或最定向的)”;“明显缩短

21、育种年限的”(依次为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单倍体育种) 。关于育种方案的“选取”(1)在所有育种方法中,最简捷、最常规的育种方法杂交育种。(2)根据不同育种需求选择不同的育种方法。将两亲本的两个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生物体上,可利用杂交育种,亦可利用单倍体育种。要求快速育种,则运用单倍体育种。要求大幅度改良某一品种,使之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性状,可利用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要求提高品种产量,提高营养物质含量,可运用多倍体育种。若实现“定向”改变性状,则用基因工程育种。特别提醒种子公司销售的水稻、玉米的优良品种为什么需要年年买新的?自己留种是否可行?答:这些优良品种都是“杂种”

22、(利用其杂种优势达到高产优质 ),不能自我留种,必须年年买新的。若实验植物为营养繁殖类如马铃薯、红薯等,则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动、植物杂交育种中应特别注意语言叙述:植物杂交育种中纯合子的获得一般通过逐代自交的方法;而动物杂交育种中纯合子的获得一般不通过逐代自交,而通过双亲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间交配获得F2,选F2中的个体与异性隐性纯合子测交的方法鉴定出纯合子。(当然高考题中也出现了动物自交的字眼)3单倍体育种为什么能缩短育种年限单倍体育种基本步骤如下:由上图可知单倍体育种只需2年。杂交育种则需要46年。培育全隐性类型品种,通常直接用杂交育种,育种周期短而且简便。4.单

23、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作用的对象是单倍体幼苗,而不是发育中的种子。用秋水仙素处理正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的也不一定是纯合子。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比较2物种形成的三种典型模式(重点) (1)渐进式(2)爆发式:物种的形成主要是以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式形成新种,一经出现就可以很快达到生殖隔离。如自然界多倍体植物的形成。(未经地理隔离)(3)人工培育新物种(新品种):如人工培育多倍体:3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关系(易混点)(1)区别: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可以认为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就意味着生物进化了。而物种的形成是基因频率改变到一定的程度

24、,直到新类群与原种群不能实现基因交流为止(产生了生殖隔离)。可见,二者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2)联系: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是新物种的形成要经过生物进化,即生物进化是物种形成的基础。(3)判断依据:判断生物进化的依据是看种群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只要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种群就发生了进化;而判断新物种形成的依据是看是否产生生殖隔离。4生殖隔离未必不能交配或生育后代,但一定不能生出“可育后代”。5在一个种群中,只要个体之间存在着变异,而且某些变异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从而使具有不同性状的个体之间在存活率和繁殖率上出现了差异,自然选择就发生作用。6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没有迁移、突变和选择的情况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7在进化过程中,某些物种灭绝可能会为其他生物兴盛腾出更多空间。8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计算的易错点(1)常染色体上基因与X染色体上的基因计算公式不同若某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某基因频率若某基因只出现在X染色体上,则某基因频率(2)运用哈代温伯格定律(pq)2p22pqq21进行运算是有条件的!适用条件: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在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由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这几个条件分别是:种群足够大;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