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树分布图_第1页
普洱茶树分布图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普洱茶原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在普洱交易集散,因而得名。所以,要探寻普洱茶之源,一定要去普洱茶茶马古道的源头西双版纳州古六大茶山。六大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境内,关于“古六大茶山”地理位置,史籍上的说法,多种多样:有的讲在澜沧江以北,有的讲在澜沧江以南,还有的说澜沧江两岸各有六大茶山。清光绪年间绘制的思茅厅界图表明,古“六大茶山”都在澜沧江北岸。攸乐茶山现属景洪市,其余五大茶山均在勐腊县。清滇海虞衡志中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易武(漫撒),周八百里。”这短短四十三个字,对六大茶山的状况做了极为精辟的概括。“周八百里”,

2、不仅说出了茶山的总面积,而且也充分表明了六大茶山自古就是连成一片的。明代至清代中期是普洱茶的鼎盛时期,普洱府志记载:“普洱所属六大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十余万人”可知当时盛况。明人谢肇制在滇 略中说:“士庶所用,皆普洱茶也”。 以“六大茶山”为主的西双版纳茶区,年产干茶8万担,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最高潮时,国内每年都有千余名藏族商人到此买茶。印度、缅甸、锡兰(斯里兰 卡)、暹罗(泰国)、柬埔寨、安南(越南)等东南亚、南亚的商人也前来普洱做茶叶生意。每年有5万多匹骡马牛帮商队奔走在千山万水之间,马铃牛梆之声,终年不绝于耳。清朝后期,由于苛捐杂税太重,普洱茶开始出现衰落。茶商无利可图,茶农不堪重

3、负,便弃茶另谋它业,马帮也改走它途。20世纪以后,普洱茶的生产仍然呈下降趋势。抗战期间,日本人占领中南半岛,云南茶叶的外销路线被彻底切断,茶农纷纷迁徙外地,繁盛一时的大茶庄先后倒闭。普洱茶在近代的辉煌,从此告一段落。斗转星移,进入21世纪,普洱茶再次名重天下。普洱茶以其传奇般的制作工艺、千百年的古老茶树、以及它生态、保健作用,一股从广东、台湾、香港等地开始,波及整个中国的普洱热再次掀起了高潮。时至今日,普洱茶被炒作的高潮已经过去,在市场上更多的是属于大众的消费品了,体验西双版纳,除了热带雨林和民俗风情外,普洱茶的寻源之旅,已经慢慢的形成了一个热点。如果您是一位饮者,同时又酷爱户外旅游,那么探寻

4、茶马古道的源头,感受普洱茶文化以及西双版纳个民族的民族风情,那么古六大茶山一定是您的首选。这里分布着傣族、哈尼族、彝族、基诺族、瑶族等世居少数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茶俗。关键词:文化体验、普洱茶、六大茶山、茶马古道寻源、普洱茶寻源活动主题:风情西双版纳之普洱茶文化探源之旅/医道茶道之探源-云南版纳深度游学课活动项目:1、 游历6大茶山:古“六大茶山”都在澜沧江北岸。攸乐茶山现属景洪市,其余五大茶山均在勐腊 县,在行程中,除了未安排攸乐古茶山的游览外,其余的5大茶山都在行程计划中,让您充分体验和感受普洱茶古茶山的茶叶生长环境和茶农的风情特色。在这过程中,可以相互对比每个茶山的口感和茶质。2、 孔

5、明山石灰岩热带雨林体验:傣族的一本古书中对孔明山曾这样的描述:“千万种蕨树都比不上铁树,千万堵悬岩都比不上龙谷岩”。孔明山又名龙谷岩、祭峰台。远远看去,就像孔明所戴的帽子,所以称之为:孔明山。山顶较平,从南面望去就象一个巨大平台,俗传孔明曾在此祭风,所以又称:祭风台。新纂云南通志记载:“祭风台在城南(指当时的普洱府以南)六茶山中,其上可俯视诸山,俗传武侯于此祭风, 又呼孔明山。” 由此可见,孔明山和六大茶山一样,在明清之际已远近闻名。然而,孔明山的名气,决非因为沾了孔明登山祭风的光。这座小山的闻名,是因为自然之神用神功妙笔在山上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奇丽风景。在孔明山开展露营活动,克亲身体验和感触日

6、落的壮观和早晨跌宕起伏的丛林云海。3、 游历小黑江流域:小黑江是澜沧江的一条主要支流,由思茅地区流入版纳东北,流经景洪市、勐腊县,流经西双版纳勐仑镇和关累镇一段叫“罗梭江”;景洪市勐旺乡一段叫补远江,在勐腊县象明乡一段叫小黑江。驱车沿着小黑江的盘山公路直达勐仑植物园一 段,傣家村寨林立,两岸原始丛林郁郁葱葱。美不胜收。4、 游览植物园:孟仑植物园是中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园区,全区分为:棕榈园、榕树园、龙血树园、苏铁园、民族文化植物区、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区等 35 个专类园区,是集热带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里面环境优美,舒适,在热带植物园住宿游览,晚上在优美的园区凉亭内

7、品从古茶山带来的普洱,也别有一番风味。5、 体验哈尼族风情,参观南糯山茶区:除了澜沧江以北的蛮砖、莽芝、依邦、革登、易武(漫撒)、攸乐古六大茶山意外。澜沧江以南的南糯、南峤、吧达、布朗、班章、勐宋等也是普洱茶的原产地,南糯茶山为江南代表的茶叶产地,有她悠久的制茶历史和源远流长的茶 文化。以及世居民族与茶之间的联系和整个南糯山上的一株株古老的茶树,都诉说着古老的茶叶文化。山寨上的每家每户,都散发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沧桑的茶文化。6、 参观茶厂、体验制茶:在游历完古茶山以后,参观茶厂和体验制茶是最后一个环节,我们从原产地了解到普洱茶的生长状况,已经积蓄了普洱茶源很多的丰富知识,整个流程已经体验了从茶

8、树的生长、采摘、初制,而加工、包装、贮存等工艺,只能从茶厂所了解到。通过游历茶山所淘到的毛料茶品,在茶厂自己进行传统手工艺加工。从茶厂介绍普洱茶寻源之旅。装备要求:1、着装要求:运动服或休闲服,冲锋衣保暖衣物、穿长裤,登山鞋或运动鞋。2、必备品:背包、个人卫生用品、水壶、手电筒、换洗衣物、拖鞋、雨伞(或雨衣)、常用药物(驱蚊药、创可贴、止泻药等)、 笔记本、垃圾袋。3、选备物品:望远镜、照相机、参考书籍、零食等,因个人卫生习惯,可自带睡袋。相关茶区茶山介绍:一、易武茶区易武,一个茶人心中的圣地,那是多少普洱茶爱好者向往的地方啊!海拔1300米的易武,四周被群山包围着,在民国初年易武称 为镇越县

9、,也是茶叶的集散地,因此有易武正山之名号,易武当今留下的茶庄也比较多,也较具有知名度,如“同庆号”、“乾利贞”、“同兴号”、“同昌号”、“福元昌号”、“车顺号”、“安乐号”等。今天随着普洱茶的不断升温,又重新聚集起来不少客商,古镇似乎重新焕发的生机,热闹了起来。易武中心小学,曾 经是各地商业会馆所在地,同兴号、车顺号、福元昌号等著名茶庄的遗址均在附近。操场边上的一座古庙已经不见,新建起了一坐崭新的仿古建筑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文化纪念馆。原来露在庙前的清道光十八年设立的茶案碑也陈列进了纪念馆内。走过操场,一条青石板路的两边是墙体斑驳的老房子,这里是同兴号的遗址。青石板上依然可见马蹄印在石块间均匀

10、地分布着,提醒我们这里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起点。沿着旁边的另一条石板路朝上走,有几棵高大的榕树,上面缠满了藤蔓,走在路上,地上厚厚的落叶发出沙沙声。大树下面立着“马帮贡茶万里行纪念碑”,碑是圆形的,大概是取易武圆茶的立意,由六根柱子支撑,象征着古六大茶山,很是幽静,在山上可以看见易武全景200年前把普洱茶带出世界的马帮,就是从这里出发的。让你无法想像的是这些赶马人,却是来自一个远离普洱县 600公里,离易武800公里以外的地方云南石屏。他们劈开丛林,手拿马鞭,脚穿草鞋,来到易武开设茶号,并大声地用石屏汉话与当地少数民族谈价格,用敏锐的眼光,搜寻走了大部分的精品茶叶,从而使包括普洱在内的广大茶叶产

11、区成为文明遐迩的茶马古道的起点。他们的眼光,穿过浓密的热带雨林,越过伊洛瓦底江,淌过红河,盯着万里之外的香港、台湾、新加坡,乃至巴黎、伦敦曾经写下易武茶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曼撒茶山今已不复存在,与易武茶山合并统称为易武。曼撒茶山在清代时期就相当有名,当然茶号也不在少数,只可惜由于时空转换,现茶号已不存在,且现址已非当年之曼撒,曼撒茶山海拔约1600米,二、曼庄(蛮砖)曼庄(蛮砖)距离象明8公里,离易武25公里左右,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庄。也是至今象明乡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一个一茶为主的乡村。蛮砖古茶山包括蛮林和蛮砖等地。由易武西行经高山寨,过磨者河承天桥经蛮林才到曼砖。“蛮砖关帝庙(石屏会馆)废墟碑

12、文记载,蛮砖系古六大茶山之一,该庙始建于乾隆六年(1741)春。过去蛮砖的茶叶年产量至少在万担以上,大部运往易武加工、销售。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 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几代茶农的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叶万担以上。这里的古茶园,不浇一滴水,不施一点肥,自然生长。茶园之中高大的树木敖 立其间,所以,蛮砖茶叶独特,茶芽雪白晶亮,是抢手之货,深受茶客喜爱。三、象明茶区据说,象明是以孔明山、野象山合名而得。古六大茶山之中的革登、莽枝、蛮砖、倚邦就分布在象明乡。倚邦古茶山(傣语称“磨 腊”倚邦,即茶井之意)总面积称为360平方公里,是多民族集居的高山区。据史书记载,这里

13、历史上以生产圆茶(七子饼)而著名,年产茶万担以上。明、清时期,茶庄林立,商贾云集,极为热闹。茶叶远销西藏、港澳、南洋各地,由于茶质好,每年都要进贡朝廷。现在的勐腊县象明乡大概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成立的,位于大河边,总人口不足一万,是一个很小的乡镇。随着近年普洱茶的兴起,这个被历史遗忘的小乡镇也渐渐繁荣了起来,街上商铺林立,大大小小开起了十多个客栈、旅馆。踏上更为艰险的山路。一路雨林茂密,高大的树木上缠满了藤蔓,绞杀现象无处不在,地上是厚厚的落叶发出沙沙声。这里四季都是苍翠的。清晨,浓雾在山间弥漫开来,空气湿润而清凉。穿过几个山垭,树林变得稀疏起来,树林下奇迹般地出现了一片茶园,稀稀落落,散布在

14、高大的林木下,这些茶树的生长布局非常杂乱。此时,穿过密林,依稀可以看到倚邦在山中时隐时现。到达倚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几棵高大的树木直插云霄,申向湛蓝的天空。在村口,满眼所见尽是历史的遗迹,地上、墙脚都是铺满青石板,小的几十公斤,大的上百上千,据说最大一块石碑有几吨重。而倚邦是不产青石的,这些巨大的青石板都是先民从几十公里以外的山下抬上山的。绵延数百里的青石板路都是靠人背马驮铺就的,不由感叹,祖先们的吃苦耐劳精神是多么的伟大!弯曲的马路无尽伸延,马蹄印在石块间均匀地分布着,提醒我们这里也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起点。200年前,马帮沿着这青石板路把普洱茶带出深山,走向了世界。回首当年5万匹骡马商队常

15、年穿行其间,那是怎样的壮观啊!象明的“革登”这个名词现在已经不存在,现已改为“新发”,而另一个茶山“莽枝”已改为“秧林”,这两座山现已合为一个,就称之为“革登茶山”,茶的质量相当好,革登与蛮枝的茶叶都是送至倚邦或易武加工。据说革登茶山有一棵很大的茶树,年产量可达几担,一担为五十公斤,可惜 此树已不存在。蛮枝在清代有一百多户人家住于此地。是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人烟稀少,四周还有许多古墓散落。来到蛮枝老庙,庙已不存在,也只剩下基座及一块石碑文,记载年代为嘉庆二十一年丙子岁三月上浣吉立。四、南糯山:纵观普洱茶的原产地,版纳的:蛮砖、莽芝、依邦、革登、漫撒、攸乐。属于普洱茶的六大茶山。南糯、南峤、吧达

16、、布朗、班章、 勐宋等因为地处于澜沧江以南,所以也有江南(澜沧江)六大茶山之说。所以,南糯等历史悠久的茶山并没有入选有名的六大茶山之列。但是,以南糯茶山为代表的茶叶产地,有她悠久的制茶历史和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以及世居民族与茶之间的联系和整个南糯山上的一株株古老的茶树,都诉说着古老的茶叶文化山寨上的每家每户,都散发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沧桑的茶文化。想要了解、体验,就得走进他们的茶园,走入他们的村寨,他们的家,走进他们制茶的作坊,体验他们的生活;注定是一次民族文化和普洱茶文化之旅。南糯山距离景洪15公里,属于勐海县的格朗河乡。海拔1500米以上,虽然只距离景洪15公里,但是气候却绝然不同,南糯山属于亚热带气候,和景洪的热带雨林气候比起来,在炎炎的夏日,那儿可是版纳附近的“天堂”了。附:各古六大茶山茶品的特性参考1、 曼撒、易武:属于大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为:香扬水柔,在香甜茶系列中最具特色茶品;舌面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优质茶品甘韵扩及两颊,近年因过度采摘与季节因素,汤质较薄。2、 倚邦: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