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江北中学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中学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中学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中学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中学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下列关于某中学生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身高1.6

2、0mB步行速度10m/sC体温27D心脏跳动一次时间5s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A3.6km/hB340m/sC3105m/sD3108m/s3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8m/sB正常人1min的脉搏数约为70次C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D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身高约为2m4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米远,医生让受试者通过平面镜来看身后的视力表,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米,则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该是( )A1米B2米C3米D4米5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A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D夏天,

3、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6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7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心跳频率大约为 1.2HzB正常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 60C人的正常体温为35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强级为90dB-100dB8用托盘天平测出一枚邮票的质量,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A把一枚邮票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B先测出一枚邮票和一螺母的总质量,再减去螺母的

4、质量C先测出200枚邮票总质量,再除以200D先测出200枚邮票的总质量,再加一枚邮票测出201枚邮票的总质量,求其差就是一枚邮票的质量9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A1mB1.5mC2mD3m10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A水能够灭火,所以纸盒不会烧着B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点C纸盒的着火点较高,高于水的沸点D水善于将热量迅速向外散发,所以纸盒不会烧着11甲、乙两只白炽灯的铭牌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两灯都正常发光时,通过甲灯电流大B两灯都正常发光时

5、,甲灯比乙灯亮C若灯丝的材料、长度相同,甲灯的灯丝比乙灯的灯丝粗D若将两灯串联接入电压为220V的电路,甲灯比乙灯亮12有甲、乙两支温度计,它们下端的玻璃泡的容积相同,内装液体都是煤油,甲玻璃管内径大,乙玻璃管内径小。用它们同时测量一杯沸水的温度,观察两只温度计的液柱()A甲上升较快B乙上升较快C甲、乙一样快D无法确定13目前天津的很多路口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的现场照片,下列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监控摄像头相同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潜望镜14如图,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声B图乙可以探究音色与频率的关

6、系C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图丁的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15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A部智能手机的质量约为1kgB小明在跳高比赛中的成绩约为3mC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1minD冬季我市室外最低气温约为16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黑点表示物体),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ABCD17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B“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C“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

7、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1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住宅楼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C声音和激光都能传递信息,而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只有主人说话时才能打开的“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19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20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5cmB9cmC13

8、cmD17cm21关于以下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物体时会相互排斥C在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到了墨水的分子在运动D由于液体能够流动,而固体不能流动,所以固体分子是静止的2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雪消融B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C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D冬天的早晨,霜打枝头2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B地震产生次声波的频率高于20Hz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24对于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

9、正确的是()A质量增大时,密度也增大B体积增大时,密度减小C同种物质,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D不同物质,密度与体积成正比25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小华对试管口吹气,先轻轻吹、后用力吹,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试管中空气柱振动引起的,声音的响度不同B声音是由于试管中空气柱振动引起的,声音的音调不同C声音是由于试管中水柱振动引起的,声音的响度不同长D声音是由于试管中水柱振动引起的,声音的音调不同26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本八年级物理教材的质量约50gB大多数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00kgC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D一张试卷厚度大约0.75mm27

10、如图 是纪念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阅兵场景,威武壮观,扬我国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解放军响亮的口号,说明解放军的音调高B士兵们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因为军徽是光源C以某士兵手中枪为参照物,该士兵是静止的D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28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C用手直接加减砝码D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29根据所学知识和如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水冰煤油空气二氧化碳密度/kgm-3(常温常压下)1.01030.91030.81031.291.34A一个瓶子装满水,水的质量

11、为1kg,这个瓶子最多能装0.8kg酒精B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体积比原来小C同种物质其状态改变,密度一般会变化D泡沫灭火机喷出的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二氧化碳会沉在下面将可燃物包围30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完成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某次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5 cmB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应使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C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这时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得到清晰的像,说明透镜越凸,焦距越小D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这时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得到清晰的像,这

12、可以解释远视眼的形成原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是反射光线,_是折射光线,折射角为_。32如图是一束光在空气与某种透明物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图中_为入射光线;折射角为_度,界面的_边是空气。(选填“上”、“下”、“左”或“右”)33商场中,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的人,相对于墙壁是_的。(均选填“静止”或“运动”)34以_为参照物,房屋、桥梁、树木等物体,都是静止的;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些物体都是_的。35如图所示,是小明眼睛视物时的情景,他应配戴_制成的眼镜片来矫正其视力(填透镜的名称)。36体积为1m1的冰块全

13、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kg,水的体积是_m1(冰的密度为0.9101kg/m1)37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中传播,还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是由_产生的。38如图所示,来自远处的物体发出的光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_(填“远视眼”或“近视眼”),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_透镜制成的眼镜;若不戴眼镜,还想看清楚远处的物体,人应该_(填“靠近”或“远离”)物体。39如图是空调制冷的原理图,制冷剂在管道里按照箭头所示方向循环流动。在冷凝管中气态制冷剂变成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中液态制冷剂变成气态

14、制冷剂。(1)制冷剂进入冷凝器后_(填物态变化名称)并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2)制冷剂进入冷冻室后_(填物态变化名称)并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40每年6月6日“全国爱眼日”的主题是“关注青少年眼健康”,图表示田甜看物体时的光路图,医生为学生体检时发现田甜_(填:近或远)视了,她需配戴一个焦距合适的_透镜,才能在视网膜上呈现清晰的像.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8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

15、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g,酱油的密度为_kg/m3;(2)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比酱油密度真实值_(选填“偏大”或“偏小”);(3)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1;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3;则小华测出的酱油密度的表达式_ (已知水的密度为水)。42小月在研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这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式是:m=_。体积V/cm31020304

16、05060质量m/g89178267356445534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2008春的大雪造成很多房屋垮塌,小明想知道屋顶的雪到底有多重,他找来器材进行了测量:(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杯子重力为0.2N;将杯子里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如图),将杯子里装满雪的样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为1N(2)若屋顶面积为100m2,雪的厚度为30cm,则屋顶雪的总重力是多少N?(写出计算过程,水的密度为1103kg/m3)44如图所示,R1=a,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2的示数U2=bV,电流表A的示数I=cmA。求:(1)电压表的示数;(2)电阻的阻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

17、题1.5分,共30题,45分)1、A【详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0m左右,故A符合实际;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m/s左右,若为接近汽车在城市道路行驶速度,故B不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2、D【详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故ABC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3、B【详解】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A选项不符合题意。B正常人1min的脉搏数约为60到9

18、0次,B选项符合题意。C正常人手掌张开一拃的长度约为16到18厘米,跟一支铅笔的长度差不多,0.8m等于80厘米,远长于一支铅笔的长度,C选项不符合题意。D成年人平均身高约为1.70m,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身高略低于这个值,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4、B【详解】已知视力表距平面镜3m,则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距离平面镜为3m,已知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m远,则人距平面镜应为:5m3m=2m.故B符合题意5、C【详解】A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这是皮肤上的水分汽化吸热所导致的,A项不合题意;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这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导致的,B项不合题意;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

19、化却变小,这是因为雪升华导致的,选项C符合题意;D夏天,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这是湿衣服中的水汽化导致的,D项不合题意。6、D【详解】A、兔子在前半程比乌龟用的时间少,在整个路程则比乌龟用的时间长,运动较慢,此选项说法不对B、选择地面上的树木等为参照物,乌龟与参照物的位置也发生变化,同样说明乌龟是运动的,故该说法不对C、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若以乌龟为参照物,则兔子是运动的,此选项不妥D、在全程中,兔子与乌龟运动路程相同,而乌龟用的时间少,所以平均速度大故选D7、A【解析】A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的次数在72次左右,跳动频率接近1.2Hz,符合题意;B正常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 40,不符合

20、题意;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不符合题意;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强级为40dB-50dB,不符合题意。8、C【解析】A、一枚邮票的质量很小,不能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中进行测量。不符合题意。B、一枚邮票和一个螺母的总质量几乎等于一个螺母的质量,无法进行测量。不符合题意。C、一枚邮票的质量很小,采用测量多张邮票的质量,然后求出一枚邮票的质量,所以先测200张同样邮票的质量,再除以200,得出一枚邮票的质量。符合题意。D、先测出200枚邮票的总质量和201枚邮票的总质量相差不大,无法区分哪个的质量,不符合题意。9、C【详解】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所以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21、也是3m,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10、C【详解】纸的燃点大约是180左右,而水在100左右沸腾;当纸盒里面装了水,用火焰加热纸杯底部时,纸盒吸热升温,并迅速把热量传递给水,当纸盒里的水吸热升温至沸点时,水开始沸腾;这时,继续加热纸盒,水温却不再升高,纸盒的温度也不再升高,就不会达到纸的着火点;所以,只要纸盒中有水,纸就不能达到燃点而燃烧,故选C。11、D【详解】A由图知道,P甲=25W,P乙=100W,由知道,额定电压相等时,两灯的额定电流所以,两灯都正常发光时,通过甲灯电流小,故A错误;B由于乙灯的额定功率大于甲灯的额定功率,所以,两

22、灯都正常发光时,乙灯比甲灯亮,故B错误;C甲灯泡的灯丝电阻为乙灯的电阻为灯丝的长度和材料都是相同的,甲的阻值大于乙的阻值,所以甲灯灯丝比乙灯灯丝细,故C错误;D若两灯串联,则通过的电流相等,由知道,甲的电阻大,所以甲的实际功率比乙的实际功率大,甲灯比乙灯亮,故D正确。故选D。12、B【分析】温度计的玻璃管内径越小,在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其液柱升得越快。【详解】由于两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等量的煤油,故当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煤油膨胀或收缩的体积相同。根据,内径粗的温度计液柱短,内径细的温度计液柱长,它们表示的温度是一样的,则内径小的液柱升得快些,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3、

23、B【详解】监控摄像头利用的是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特点制成的。A放大镜利用的是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B照相机利用的是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特点制成的,故B符合题意;C投影仪利用的是物体在凸透镜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特点制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潜望镜利用的是平面镜反射成像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C【详解】A. 甲实验是将发声体放在真空罩中,随着空气的抽出,声音越来越小,所以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钢尺实验可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或响度与振幅的

24、关系,音色与与频率无关,故B错误;C. 丙实验通过音叉发声振动时弹开乒乓球的远近,体现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C正确;D. 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信息,故D错误15、C【详解】A一部智能手机的质量约为100g,故A不符合题意;B男子跳高世界纪录是2.45m,故B不符合题意;C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为1min,故C符合题意;D冬季我市室外最低气温约为零下18,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D【分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轨迹是直线,在相邻的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分析各选项运动轨迹是否是直线,各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是否相等,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详解】A物体沿斜上方

25、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故做曲线运动,则A不符合题意;B物体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运动轨迹是直线,相邻两点的距离逐渐变小,故做减速直线运动,则B不符合题意;C物体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运动轨迹是直线,相邻两点的距离逐渐变大,故做加速直线运动,则C不符合题意;D物体沿斜上方运动,运动轨迹是直线,相邻两点的距离相等,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D符合题意。故选D。17、C【详解】A.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会放热,故A错误;B. 冰是水凝固形成的,凝固会放热,故B错误;C. 露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会放热,故C正确;D. 霜是凝华形成的,凝华会放热,故D错误。故选C。18、B【解析】A住宅楼安装双层玻璃窗是

26、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B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击碎结石,故B正确;C声音和激光都能传递信息,激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音色是发声体所特有的声音特色,只有主人说话时才能打开的“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故D错误。19、B【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指声音的音质好坏。(2)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3)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4)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疏松多孔的物体时,大量的声波

27、进入小孔后不能反射出来,因此生活中可用此技术降低噪声。【详解】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音质比较好,指声音的音色,故A错误;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故B正确;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色可以辨别来人是谁,故C错误;D雪过后,满地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因为积雪疏松多孔,能够吸收声音,所以发现周围特别宁静,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词句声学角度进行分析,明确各自包含的声学规律,注重了物理知识学以致用能力的考查。20、B【详解】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由题意知道,此时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是f12cm2f解得6cmf12cm,故选B。21、B【详解】

28、A雪花漫天飞舞,是固体颗粒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A错误;B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用它靠近带正电的物体时,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故B正确;C在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到的是颜色的变化,墨水的分子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故C错误;D固体不能流动,是因为固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大,相互束缚,不能到处自由移动,但不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B。22、D【解析】试题分析:物体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要放出热量,但不经过液态解:A、冰雪消融是由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熔化过程,不符合题意;B、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晚上遇冷后变成了小水珠,是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C、雾

29、和露的形成过程是一样的,也是由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不符合题意;D、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晚上温度很低的情况下直接变成了固态的霜(冰),是凝华现象,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了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解答的关键是搞清楚变化过程前后的物质状态23、C【详解】A. 声音是一种波,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 地震产生的是次声波其频率低于20HZ,故B错误;C. 声可以传递能量,可以传递信息,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的超声波传递能量,故C正确;D. 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用来监测噪声的,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24、C【分析】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没有关

30、系;密度的大小其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详解】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无关,密度的大小等于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故选C。25、A【解析】当用嘴向试管内吹气时,试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轻轻吹和用力吹时,由于振动发声的空气柱的长度相同,所以声音的音调相同;之所以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因为轻轻吹和用力吹时空气柱振动的幅度不同,即声音的响度不同;故选A。26、C【详解】A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是200g,故A不符合题意;B大多数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故B不符合题意;C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故C符合题意;D一张试卷厚度大约为75m=0.075m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7、C【详解】A

31、口号响亮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军徽自身不能发光,它不是光源;士兵帽子上的军徽之所以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把照在它上面的光反射了出去,故B错误;C以某士兵手中枪为参照物时,士兵与枪之间的位置和距离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该士兵是静止的;故C正确;D整齐的脚步声是脚步踏击地面使其振动发出的声音,故D错误。28、A【详解】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符合天平的使用规则故A正确B调节横梁平衡时,必须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故B错误C要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直接加减故C错误D所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故D错误29、B【详解】A一个瓶子装满水,水的质量为1kg,则所装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

32、那么这个瓶子能装的酒精的质量m酒精=酒精V=0.8103kg/m310-3m3=0.8kg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题意知,水和冰的质量相等,则有1.0103kg/m3V水=0.9kg/m3V冰即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小,故B错误,符合题意;C由表格知,水和冰的密度不同,所以同种物质其状态改变,密度一般会变化,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出现火情时,用泡沫灭火机喷出二氧化碳来灭火,而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二氧化碳喷出后,会沉在下面将可燃物包围,达到灭火目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30、C【详解】A、由图可知,此时物距为30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30cm2f,即f15cm,故A错误;

33、B、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物距变大,像距应变小,应使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B错误;CD、当他继续向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透镜的聚光能力变强,光线会比注水前要提前交汇,所以像会向透镜方向移动,这说明透镜越凸,焦距越小;远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变小,像呈现在视网膜的前方,故C正确,D错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OA OC CON 【详解】123由图可知,NN是AOB的角平分线,是法线。根据反射定律、折射规律,单独在法线NN一侧的光线BO为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折射角为折射角为CON。32、FO 30 左 【详解】12根据反

34、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可知,FOE为入射角,FO为入射光线,DOE为反射角,AOB为折射角,由图像可知EA为法线CG为界面,因为界面与法线垂直,因此可得反射角DOE等于入射角FOE等于45,折射角AOB等于30; 3由图像可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此界面的左边是空气。33、运动【详解】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的人相对于墙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墙壁为参照物,自动扶梯上的人是运动的。34、地面 运动 【详解】1 以地面为参照物,房屋、桥梁、树木等物体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说

35、都是静止的;2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它们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说是运动的。35、凸透镜【分析】(1)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要凸透镜来矫正;(2)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凹透镜来矫正。【详解】由图可知,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的成像情况,应用凸透镜来矫正。36、900 0.9 【解析】水的质量为m水m冰冰V0.9101kg/m11m1900kg,水的体积为V水 0.9m1.点睛:(1)已知冰的体积和密度,利用公式mV可以求出质量;(2)已知水的质量和密度,利用V可以得到水的体积37、空气 物体的振动 【详解】1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这是由于右边音叉的振动,在空气中激起向周围传播的声波,从而使左边的音叉振动发声,从这个实验我们知道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2实验中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