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5本科 生 课 程考试 试 卷封 面 (课程名称: 园林艺术 )学位课 选修课 补修课题 目 美丽的颐和园 姓 名 章旺旺 学 号 20904 所在学院 经济管理 年级专业 金融9级 任课老师张静 考试成绩 美丽的颐和园摘要 :颐和园是我国皇家园林的杰出代表,从她历史发展和造园特色的角度放映颐和园独特魅力关键字 :颐和园 发展历程 造园特色一颐和园的由来人们都说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之母,她以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美丽独特的造景手法名扬四海之外威震寰宇之内!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江南古典园林撑起我国园林江山的半边天,而另外半边园林江山则是以颐和园为代表的北方皇家园林。,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
2、海淀一带,泉泽遍野,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从公元1世纪起,这里就开始营建皇家园林,到800年后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多公顷,如此大面积的皇家园林世所罕见。颐和园(SummePaace)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前身清漪园。颐和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50年,176年建成,乾隆继位以前,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区到香山公园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二 颐和园的发展历程(一)建园以前时
3、期早在辽金时期,香山、玉泉山就有了皇家行宫别苑的建置。,元代,万寿山叫做瓮山,以其山形似瓮而得名。山的南面地势低洼的地带汇聚玉泉山诸泉眼的泉水,潴而成为一个大湖名“瓮山泊”,也叫七里泊或大泊湖,这就是昆明湖的前身。,北京城西南面的永定河,由于泥沙淤塞,河床极不稳定,河水经常处于暴涨暴落,难于控制的状态。公元2年,元世祖忽必烈营建新的都城“大都”时,将玉泉山的泉水导引入城作为宫廷的专用水,百姓不能截取,甚至“濯手有禁”。至元二十九年(129年),为了补给大运河北端的水量,保证漕运畅通,在昌平的白浮村筑堰拦蓄神山诸泉之水,先西行然后转南,流经青龙桥再绕过瓮山而汇聚于瓮山泊,于瓮山泊往南开凿河道,沿
4、河加筑大堤以障水南行,从和义门(今西直门)北之水门入城,在河道的南段先后修建了百座闸门-高亮桥闸和广源闸以控制水的流量,然后穿城而过,经通惠河注入通州的大运河。经过这一番整治之后,通惠河航运畅通,南方的粮船可以直达大都城内的积水潭。瓮山泊也从早先的天然湖泊改造成为具有调节水量作用的天然蓄水库,水位得到控制,环湖一带出现寺庙、园林的建置,逐渐发展成为西北郊的一处风景游览地。,明代,瓮山泊改称“西湖。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南方来的移民在西湖以东,今海淀镇以北的多泉眼的丹棱一带开辟水田,贵戚,官僚也纷纷占地造园。众多的私家园林增益了这一带天然风景的人工点染,并与玉泉山、西湖的景观联成一片,所谓“
5、风烟里畔千条柳,十里清阴到玉泉”西北郊风景区的范围更往东扩大了。明初建都南京的一段时期内,大运河停止漕运,它的白浮上源以及西湖以北,元代开凿的一段水道由于年久失修而淤塞。朱棣迁都北京,漕运重开,这一段水道已不能使用。遂于成化七年(171)改引玉泉山之泉水东流注入西湖,以代替白浮神山泉水作为接济通惠河的上源,同时也兼供大内宫廷用水,西湖在北京供水系统中的地位就更为重要了。(二)清漪园时期乾隆十五年(17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6、。光绪十四年(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银两(据专家考证,应为50至60万两白银),由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昌主持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光绪二十六年(19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许多珍宝被劫掠一空。光绪二十九年(19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4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年3月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年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 颐和园主要景区(一)东宫门区在颐和园最东边。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
7、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水面,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烟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二)万寿山前景区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是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二宫
8、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万寿山原名金山、瓮山,海拔109米,南依昆明湖,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了一组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的建筑群。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和昆明湖”的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宝云阁。登临山顶,可俯看昆明湖景色。(三)后山后湖景区位于颐和园最北部,建筑较少,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与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四 颐和园的造园特点(一)具有皇家园林特色为了显示皇家的威严和权势,北方宫苑在不同程度上都,采取对称的布局,宫苑内建筑群的安排有一定的主轴线,具,有严整对称的秩序美。受皇家“事严整”和皇宫尚严整的思,
9、想影响,颐和园的某些部分是轴线布局.此外,颐和园还具,有皇家园林的两大特色:巨,丽.北方宫苑风格之“巨,表现为园里山大、水大,建筑物数量多、体量大.颐和园囊括了整,个万寿山、昆明湖,拥有3 00 余间的宫殿园林建筑,可见其,规模之“巨”.北方宫苑之“丽”,集中体现在建筑物外观的色、相、装修以及内部的敷彩、陈设上,给人一种金铺交映、雕龙、画凤、富丽堂皇之感。颐和园的主要建筑群堪称富丽美的典范之作.例如沿湖长廊,长700 多米,共273 间,碧柱朱栏、绚丽夺目,宛如一道彩虹.长廊梁、枋上共绘有8 000 多幅山水、人物、花鸟苏式彩画,体现了皇家的气派,是北方宫苑中少见的宏构。(二)实用性和艺术性并
10、存的建筑之美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品既有受重力规律支配的物质性,又有受审美规律支配的精神性;既有符合目的性的实用价值,又有可供欣赏的艺术价值;既是科学史的产物,又是艺术史的成果.颐和园现存的著名建筑宝云阁,又称“铜亭。该建筑为重檐歇山顶,其全部构件均以生铁铸成,重207t;通体呈蟹青冷古铜色,稳重坚固,令人不但赞叹其外观的轮廓及材料效果之美,而且惊异于其内在结构形式的崇高。园内的十七孔桥也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并存的建筑代表。广阔的昆明湖,桥面呈长长的曲线横跨其上,桥如虹,水如空,既宜远观,又宜近赏。另外,它对于周围环境的构景功能也十分显著。十七孔桥一端通向南湖岛,另一端通向东堤。长桥卧波,连贯东西,有机
11、地结合着岛和堤的景色。还有“无梁殿”,其内部结构以纵横交错的拱券支撑顶部,不用柱梁承重,堪称绝活。除此之外,尚有沿湖长廊、知春亭以及一些精致的小亭榭等,均不同程度的体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并存的建筑之美。(三)真山似假便奇、水因桥而幻的山水之美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石是园之“骨”,也是山之“骨”,不仅是山的组成部分,还可以是山的表征。颐和园乐寿堂前现有大石如屏,色青而润,体量巨大.颐和园的青芝岫垒块层叠,覆压重深,虽无清秀瘦拔、玲珑透漏之巧,却有雄伟浑厚、盘礴粗豪之态,颇能给人以壮美之感。颐和园的万寿山是“真山似假便奇”的典范之作。依山而建的建筑群形成了丰富的景观效果:万寿山麓绚丽如虹的长廊,山腰雄伟
12、高耸的佛香阁,金光璀璨的排云殿,山颠异彩纷呈的“智慧海”。所有这些引得游人如云、纷至沓来颐和园水体景观的最大特色在于那些大大小小的桥,这些桥极大地丰富了水体景观。十七孔桥犹如长虹卧波,“细腰如带,弯环如许的玉带桥倒映入水,桥和倒影一虚一实,又能逗人萌生“一道长虹上下圆的烂漫遐想。还有荇桥、镜桥等梁式桥,由于桥的体量较大,桥身高而平坦,上面均建有亭榭,这里不但是凭空凌波欣赏水体景观的最佳处所,而且如果变换方位和视角,则又可见多姿多彩的亭榭和桥梁一起,倒影荡漾于碧波,令人真幻莫辨.颐和园主体山-万寿山,是在其原型瓮山的基础上人力加工而成的;其主体水系-昆明湖是仿杭州西湖所作,加之其总体上的反轴线布局,突出了它天然山水园的特色。四 颐和园的保护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并且髓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过度的商业开发,使得遗产资源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盲目追求利益的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仓库物业转让合同
- 家庭农场农产品质量保障及品牌推广协议
- 建筑劳务基础分包合同
- 合作社与农户农产品购销协议
- 行政管理者的沟通风格与团队建设关系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考试关键学生试题及答案
- 行政服务模式的多样性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非住宅小区房屋买卖合同协议书
- 行政管理中人际关系试题及答案
- 市政学科普试题及答案
- 诉讼文书送达地址确认书
- 一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危害评估报告
- 茶叶加工机械与设备(全套524张课件)
-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4.分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及应用练习 苏教版 (共11张PPT)
- 设备机房出入登记表
- 电脑节能环保证书
- 工程质保金付款申请表格
- 建房界址四邻无争议确认表
- 肝胆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理论考试(题库)
- 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理论教案
- 房屋外立面改造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