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幼儿园孩子的“幼小衔接”问题_第1页
蒙氏幼儿园孩子的“幼小衔接”问题_第2页
蒙氏幼儿园孩子的“幼小衔接”问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蒙氏幼儿园孩子的“幼小衔接”问题对蒙台梭利教育有兴趣的家长,是否选择蒙氏园的一个顾虑,是孩子未来的幼小衔接” 问题。孩子身在蒙氏园的家长也同样关注。我家宝宝送去一家蒙氏园(非纯蒙氏,但每天也 有很多蒙氏操作时间,外加英语、奥尔夫音乐、美术、舞蹈、围棋和跆拳道)快两年了,专 注力和秩序感都不错。但是带她去少年宫上亲子课,感觉她和别的孩子比,有点坐不住。其 他家长也有类似意见,觉得孩子们在外上兴趣课的纪律差了点。虽说离孩子上小学还有近三 年的时间,偶尔也会想想这个问题,看看有无必要最后一年转回传统幼儿园。最近翻翻父母世界杂志的过刊,2008年6月有蒙氏教育专题,不同的人从不同角 度探讨蒙台梭利的理

2、念和实践。看了一个小学老师的评论,有些疑虑豁然开朗。和大家分享 一下,以下是原文:“班上哪个孩子是从蒙氏幼儿园毕业的,我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非常 聪明,特别是数学思维方面非常灵活,但是他们在课堂上的专注力都不是很好。按照蒙台梭 利的教育原则,蒙氏班出来的孩子都能够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工作”。但是也许就是这种自 己安排、自己学习的方式,使得孩子只能适应自己的节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但当他们 上了小学,需要按照老师的节奏进行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不适应。这是我的很多同行都认可 的一种情况。”看来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幼小衔接,有幼儿园的教育问题,也有小学的教育问题。 蒙氏教育倡导有准备的环境,认为

3、孩子吸收性的心智,不用成人灌输,可以从环境中学到很 多东西(说白了就是在玩中学,自发的领悟),注重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蒙 氏孩子的学习方式和传统学校老师主导的教学方式(生本教育不在此列)有一定冲突,可能 让老师和家长比较头疼。我估计还有一层是因为蒙氏园的孩子看起来每天都在玩,没正经学 个啥,其实在玩的过程中就吸收了很多知识,思维能力也比较强,刚上学会有点吃不饱。妥 善引导,应该是可以改善的。孩子早年的教育方式影响深远,记得以前看过一个中学老师说到好学生的几种类型,其 中就包括蒙氏孩子。大意是说从分数上看,他们未必是面面俱到,最拔尖的一群,但确是学 习兴趣最浓厚,真正热爱学习的人。在

4、他们感兴趣的领域,可能会表现得非常突出。另外又 提到她对学生重视分数的看法:一旦学生以分数为重,缺乏学习兴趣,疲于竞争,就会感觉 到无尽的压力,陷入恶性循环。从长远看,能从学习中得到乐趣,而不仅仅为分数而学非常 重要。原帖很长,发个链接给大家参考: HYPERLINK .en/s/blog_44951f450100gb6x.html .en/s/blog_44951f450100gb6x.html 我很认同这位中学老师的观点。幼 小衔接只是孩子学习生涯的一个阶段,蒙氏孩子会有些不适应,但未必不能克服。而对学习 本身的兴趣,专注力还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对于成长会有更持久的影响。我也曾随口和LG 说

5、起孩子以后幼小衔接有可能的情况,问他的意见,他完全不当回事。LG小时候个子高, 安排到教室后面就坐,但看书多了眼睛近视,看不清老师板书,自然很难跟上老师的节奏, 专心听讲。但他由此培养了很强的自学能力,读书读个中上,工作后学习能力强的优势比较 明显,倒也发展得不错。注重孩子长期发展,希望孩子学习兴趣浓厚、自我学习能力强的家长选择蒙氏园不必太 过虑。希望孩子上学严格按照老师的节奏学习的家长选择传统园会少一些焦虑。蒙氏幼儿园还有所谓“幼小衔接”问题,而华德福幼儿园出来的孩子就等着继续上华德福学校 了,去别的小学中学估计更不适应。华德福教育让孩子有充分的游戏时间,玩水玩沙、自制 玩具,亲近自然和社区

6、,孩子对什么感兴趣,老师就教什么。比如老师弹琴,有兴趣的孩子 围过去,老师就教一教,否则不会主动灌输。蒙氏教育真还有一堆教具,教孩子很多数学、 语言(读写)、天文地理历史之类的学习内容。而华德福要等孩子上小学才会正儿八经教一 教。可这个教育模式牛就牛在,最后全国统考(当然是国外)的时候,从小玩到大的孩子们 还能成绩领先,毫不落后,真是啥也没耽误,内心还幸福得很,适应力还很强。羡慕死了! 就不知道在“早教”成风,以学龄前识字量多少、会不会加减乘除论英雄的环境下,有多少家 长能接受孩子这样的节奏。感觉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看越像个伪命题!每个学生的 学习能力和兴趣不同是个不争的事实,让每个孩子

7、完全跟上老师的节奏不太现实。如果传统 的教育多一点弹性,可能会更好。同一期杂志中,一位身在加拿大的妈妈说:“国内的很多朋友都着急把孩子送进蒙台梭 利幼儿园,因为那里自由。但是很多加拿大的妈妈却说,还是不要把孩子送到蒙台梭利幼儿 园里去了吧,条条框框很多,很多孩子都觉得太拘束。看来,以因材施教”为初衷的蒙氏教 育,比起加拿大的放养式教育,还是有些压抑了孩子的天性。不过在温哥华,依旧有很多人 十分关注这种教育方式,即便从登记到入学可能要排队等候两年之久,父母们还是很希望孩 子能在蒙台梭利学校里受到专门的教育,并且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对自由的解读不同环境下大有不同啊!在国内,蒙氏教育对很多家长来

8、说意味着自由。 有家长觉得和传统园相比,蒙氏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不足,而在加拿大蒙氏教育却意味着更多 条条框框和学习更多的知识。以为蒙氏只重自由,不重规则是个误解。我家宝宝从早教到上 幼儿园快三年了,一直受蒙氏教育影响,秩序感很好(说得不好听是刻板),越来越会整理 自己的玩具。最近还时不时批评我和LG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应该如何如何。好像他们幼 儿园其他孩子也有这样的情况,小朋友(还只是三四岁的小屁孩哦)的是非观念都很强,会 批评其他小朋友做得不对的地方。我家宝宝就被批评过,而且因为觉得人家说的有理,更加 郁闷。不过蒙氏孩子遵循的是内化的秩序,如果是大人强加的就未必接受,搞不好还会理直 气壮地质疑

9、内心好像是蛮强大的。这是蒙氏教育和传统教育出来的孩子一个很大不同,不是 每个家长或者老师都愿意接受孩子对自己权威的挑战。蒙氏教育和传统教育的目标和手段确 实有相当的差异,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和尊重。同意论坛里有的妈妈说的孩子上了蒙氏园, 家长也要慢慢改变观念,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否则会对蒙氏园的教育有抵触。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孩子从“我要学”的主动学习方式过渡到被动跟随老师主导课堂的“要 我学”之间的不适应。折射出蒙台梭利教育和传统教育对于学习中教师和学生所处地位的不 同定义,由此诠释出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这就触及到蒙氏教育的一些核心理念。后面会有 详细一些的解释。蒙氏教育以孩子为学习主体,蒙台梭利

10、有吸收力的心灵中摘录一段:“老师的角色 应该是安静的、被动的,并且应该具有足够的耐心,几乎应该从儿童的身边隐退,防止她个 人的个性对儿童施加影响,以便给儿童的心理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体现了对儿童高度的 尊重,对于孩子性格和智力发展有非常积极的影响。这种教育观和传统以教师为主导,学生 被动接受的教育观存在对立。因而出现习惯主动学习的孩子从蒙氏幼儿园进入传统小学之后 需要适应不同的学习方式,会有一个过渡期。回到蒙氏的核心理念,蒙老奶奶的经典语录太多,同一杂志上摘录一段美国蒙台梭利协 会会长的话:“蒙台梭利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自主性、有能力、有爱心和同情心、对问题能 做出反应并负责、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公民,培养一个终身学习者及问题解决者。”从蒙台梭利的教育观和儿童观上来看,和传统的观念相比,确实是革命性的!虽然老太 太已过世了半个多世纪,蒙氏理论和各种新兴的教育方式相比也比较老了,但现今国内,真 能接受这样的教育观和儿童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