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纵隔肿瘤与肿瘤样病变前纵隔胸内甲状腺瘤胸腺瘤畸胎瘤中纵隔淋巴类肿瘤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 神经纤维瘤 神经节细胞瘤 神经鞘瘤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1纵隔肿瘤与肿瘤样病变前纵隔后纵隔纵隔肿瘤汇总10/3/202胸内甲状腺肿 包括先天性胸内迷走甲状腺和胸骨后甲状腺。前者很少见,与颈部甲状腺无联系,无固定好发部位。胸骨后甲状腺多见,为颈部甲状腺肿大经胸骨后延伸至上纵隔,多位于气管前方和气管旁,少数在气管后。 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2胸内甲状腺肿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2 病理:包括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或腺瘤。 临床:迷走甲状腺多无临床表现,也可有甲亢表现者。胸骨后甲状腺常有颈部甲状
2、腺肿大,气管压迫症状或伴有甲亢等表现。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3 病理:包括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或腺瘤。纵X 线 表 现 (一)迷走甲状腺无固定位置,缺少特征性。 (二)胸骨后甲状腺位于前上纵隔,向一侧突出的肿块,大者向两侧突出,肿块上端与颈部软组织肿大影相连续。 (三)气管受压移位,通常见侧移和后移位。 (四)可随吞咽动作向上下移动。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4X 线 表 现 (一)迷走甲状腺无固定位置,缺少特征胸内甲状腺肿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5胸内甲状腺肿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5胸腺瘤(thymoma)是前纵隔最常见肿瘤,多见于中年人,青少年少见,无明显性别差异
3、。发生于未退化的胸腺组织,组织学上由胸腺上皮和淋巴细胞组成,根据其成分不同分为上皮占优势的称上皮细胞型;淋巴细胞占优势的称淋巴细胞型;上述两者的混合型。胸腺瘤有明显的恶性倾向,包膜不完整,向邻近的心包、胸膜等侵犯。良性者包膜完整,有不同的程度囊性变,称胸腺囊肿。内含大量脂肪者称胸腺脂肪瘤。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6胸腺瘤(thymoma)是前纵隔最常见肿瘤,多见于中 患者可无症状,约30%左右的病人伴重症肌无力。约20%左右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现有胸腺瘤。部分病人伴有血液r球旦白降低。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7 患者可无症状,约30%左右的病人伴重症肌无X 线 表 现 (一)前纵隔中部
4、胸骨后区的圆形或类圆形向一侧纵隔突出阴影,较大者可向两边突出,边缘较淡,亦可有分叶,密度中等较均匀,亦可不均匀;约30%病例可见斑点或线状钙化。 (二)恶性胸腺瘤侵犯心包或胸膜时,可出现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及胸膜多发性结节影。很少远处转移。 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8X 线 表 现 (一)前纵隔中部胸骨后区的圆形或类圆(三)下列情况提示胸腺瘤有恶性可能 (1)肿瘤短期内明显增大 (2)肿块较大有分叶,边缘毛糙 (3)伴有心包或胸腔积液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9(三)下列情况提示胸腺瘤有恶性可能纵隔肿瘤汇总10/3/20小儿胸腺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10小儿胸腺纵隔肿瘤汇总10
5、/3/202210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11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11 CT诊断 胸腺瘤: 1 胸骨后大血管前方见类圆形或或分叶状肿块, 大小不等 2 肿瘤边界清楚,边缘规则,常偏于一侧生长 3 肿块呈软组织样等密度或略低密度,有时可 见钙化或低密度囊变区 4 增强扫描肿瘤呈轻度强化 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12 CT诊断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12胸 腺 瘤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13胸 腺 瘤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13胸 腺 瘤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14胸 腺 瘤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14 胸腺瘤CT诊断 侵袭性胸腺瘤(恶性胸腺瘤)
6、1 肿块边界极不规则,常见包绕血管生长,与血 管间界限不清2 肿瘤内部密度不均匀,常见不规则形低密度坏 死区3 增强扫描肿瘤强化较明显 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15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15胸 腺 瘤(恶性)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16胸 腺 瘤(恶性)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16 胸腺瘤MRI诊断 1 胸骨后大血管前方见类圆形或或分叶状肿块, 大小不等 2 肿瘤边界清楚,边缘规则,常偏于一侧生长 3 肿瘤内部MR信号多较均匀,T1WI呈中等或略低 信号;T2WI呈中等略高信号 4 增强扫描肿瘤呈轻度强化 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17 胸腺瘤MRI诊断纵隔肿瘤汇
7、总10/3/20 胸腺瘤MR-横断T1WI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18 胸腺瘤MR-横断T1WI纵隔肿瘤汇总10/3/2 胸腺瘤MRI诊断 侵袭性胸腺瘤(恶性胸腺瘤) 1 肿块边界极不规则,常见包绕血管生长,与血 管间界限不清,MR显示肿瘤与血管之间关系要 好于CT 2 肿瘤内部信号不均匀,T1WI肿瘤内常见不规则 形低信号区,T2WI肿瘤呈混杂不均高信号 3 增强扫描肿瘤强化较明显 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19 胸腺瘤MRI诊断纵隔肿瘤汇总10/3/202 胸腺瘤MR-横断T2WI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20 胸腺瘤MR-横断T2WI纵隔肿瘤汇总10/3 胸腺瘤MR-横断T
8、2WI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21 胸腺瘤MR-横断T2WI纵隔肿瘤汇总10/3 胸腺瘤MR-横断T1WI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22 胸腺瘤MR-横断T1WI纵隔肿瘤汇总10/3/2 胸腺瘤MR-冠状T1WI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23 胸腺瘤MR-冠状T1WI纵隔肿瘤汇总10/3/2 胸腺瘤MR-冠状T2WI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24 胸腺瘤MR-冠状T2WI纵隔肿瘤汇总10/3/2畸胎类肿瘤为较多见的纵隔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胸腺瘤和神经源性肿瘤。由胚胎期胸腺始基部分多极化细胞脱落随心血管的发育携入胸腔演变而成。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25畸胎类肿瘤为较多见的
9、纵隔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胸腺瘤和神经 病理 通常分为两类,囊性畸胎瘤和实质性畸胎瘤;囊性者又称皮样囊肿,含外、中胚两层组织,单房或多房,房内含皮脂样或粘液样液体;囊壁为纤维组织。内胚层有复层鳞状上皮、皮脂腺、汗腺、毛发、横纹肌和平滑肌等。实质性畸胎瘤包括外中内三个胚层组织,内含体内任何器官的组织成份,软骨、骨和牙齿较多见。瘤内可有囊性变。此型有一定的恶性倾向。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26 病理 通常分为两类,囊性畸胎瘤和实质X 线 表 现 (一) 通常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多向一侧纵隔突 出;边缘清楚,可呈大分叶状;囊壁呈孤形 或旦壳样钙化。 (二) 密度较淡而不均匀,瘤内可有散在不规则钙
10、化,亦可见短杆状骨骼或牙齿影,为畸胎类肿 瘤较特征性表现。 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27X 线 表 现 (一) 通常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多向一侧畸胎类肿瘤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28畸胎类肿瘤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28畸胎瘤牙齿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29畸胎瘤牙齿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29淋巴瘤(lymphoma) 是发于全身淋巴结的恶性肿瘤,包括何杰金氏病和非何杰金氏病。纵隔内淋巴结病变是全身淋巴结病变的一部分,差别的是病变的出现先后不同而已。病变发展迅速,累及多处淋巴结。纵隔内以累及气管旁和肺门淋巴结为主,再向其它组淋巴结蔓延,并融合成块团。甚至侵犯骨骼
11、、胸膜和胃肠道。临床常有发热和气道压迫症状,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亦可增大。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30淋巴瘤(lymphoma) 是发于全身淋巴结的恶性肿X 线 表 现 (一)主要是两侧气管旁和肺门的淋巴结肿大。早期可为上纵隔或肺门轻度增宽,逐渐发展为向两肺门或纵隔旁突出的肿状。为边缘清、分叶状或波浪状的融合块团,密度均匀。甚至纵隔呈“冰冻”状。 (二)侧位胸片肿块主要位于中纵隔中上部的气管及肺门区。胸骨后的前纵隔淋巴结及隆突下淋巴结亦可累及。 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31X 线 表 现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31 (三) 可沿着肺间质浸润至肺内,形成 自肺门向肺野的放射状线
12、条及小 结节影。侵犯胸膜时引起胸腔积液。 (四) 对放疗敏感,短期内明显缩小甚至 消失。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32 (三) 可沿着肺间质浸润至肺内,形成纵隔肿瘤汇总1淋巴瘤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33淋巴瘤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33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34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34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35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35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36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36 淋巴瘤MRI诊断 1 两侧气管旁及肺门区淋巴结肿大,常两侧对 称,特点为以两侧上纵隔气管旁淋巴结肿大 为主, 2 肿大淋巴结边缘不清,部分融
13、合呈“冰冻”状, 3 T1WI上呈等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 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37 淋巴瘤MRI诊断纵隔肿瘤汇总10/3/2神经源性肿瘤是常见的纵隔肿瘤,多位于后纵隔,发病无性别差异,神经源性肿瘤大部分为良性,包括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和节细胞神经瘤。恶性神经源性肿瘤包括恶性神经鞘瘤、节神经母细胞瘤、交感神经母细胞瘤。神经源性肿瘤可发于任何年龄,成年人以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多见。儿童多见于节细胞神经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病例有背痛,脊髓受压迫时有感觉减退、麻木等表现。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38神经源性肿瘤是常见的纵隔肿瘤,多位于后纵隔,发病无性别X线表现
14、1.后纵隔脊椎旁沟区阴影,中上纵隔较下部多见。肿瘤多为单发,圆形或椭圆形阴影,部分呈哑铃形及扁平三角形。密度均,边缘清,可有分叶,少数可有钙斑。 2.肿瘤压迫可引起后肋部分骨质吸收或推间孔扩大。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39X线表现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39神经源性肿瘤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40神经源性肿瘤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40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41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41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42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42神经源性肿瘤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43神经源性肿瘤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43纵隔肿瘤汇
15、总10/4/202244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44 神经源性肿瘤MRI诊断 1 位与后纵隔脊柱两侧, 形态规则, 边界清楚, 呈圆形,椭圆形或哑铃形 2 平扫多数 MR信号均匀,T1WI呈中等偏低 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 3 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呈均匀性强化 4 部分可见椎间孔扩大(锥管内外),邻 近骨质可见光滑压迹 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45 神经源性肿瘤MRI诊断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 神经鞘瘤MR-横断T1WI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46 神经鞘瘤MR-横断T1WI纵隔肿瘤汇总10/3/2纵隔肿瘤鉴别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47纵隔肿瘤鉴别纵隔肿瘤汇总1
16、0/3/202247 胸膜间皮瘤 (一) 概述 原发于胸膜的壁层或脏层,以脏层多 见,可位于胸膜的任何部位。胸膜间皮 瘤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者局限性生长, 形成肿快;恶性者呈弥漫性生长,并发 大量胸水。胸 膜 间皮瘤 多见于40岁以上 者,与接触石棉有关。 临床上可无明显症状,或表现为胸痛 及呼吸困难。 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48 胸膜间皮瘤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48CT诊断 局限性胸膜间皮瘤(良性) 1 紧贴胸壁处见一软组织肿块,大小不等 2 边界较清楚,形态较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 3 肿瘤边缘与胸壁之间成钝角 4 改变体位扫描时可见肿瘤位置和形态变化 有时可显示瘤蒂 5 肿
17、瘤呈软组织样中等密度,有时可见钙化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49CT诊断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49胸 膜 间 皮 瘤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50胸 膜 间 皮 瘤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50胸 膜 间 皮 瘤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51胸 膜 间 皮 瘤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51胸 膜 间 皮 瘤纵隔肿瘤汇总10/4/202252胸 膜 间 皮 瘤纵隔肿瘤汇总10/3/202252 弥漫性胸膜间皮瘤(恶性) 1 胸膜不规则形弥漫性增厚,呈结节状 2 范围广泛,累及叶间胸膜,纵隔胸膜 胸膜壁层和脏层,甚至对侧胸膜及心包膜 3 常合并有大量血性胸水,密度较高 4 纵隔移位和肋间隙增宽,但有时可不出现 5 有时可见胸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教师心理健康疏导课件
- 函授应用数学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工程师文化产业融合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美术设计师考试自我提升建议试题及答案
- 廉洁宣传月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检验创新技术试题及答案
- 蚌埠美术面试题目及答案
- 公务员宪法试题及答案
- 中职英语文卷试题及答案
- GB/T 32960.3-2025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3部分:通信协议及数据格式
- 2024年四川省公安厅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真题
- 2025年电子信息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
- 机械制造及非标零部件加工项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2025年绍兴市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 9.1科学立法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
- 2025年湖北省鄂州市荆楚联盟中考模拟生物试题(一)(含答案)
- 纳税实务电子教案
- 【互联网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以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110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