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上海市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4_第1页
2009-2022历年上海市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4_第2页
2009-2022历年上海市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4_第3页
2009-2022历年上海市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4_第4页
2009-2022历年上海市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 2009-2022历年上海市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套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六面体折纸盒题型。 题干展开图标注序号,如下图所示:第二步,分析选项。A项:可由面1、2、6折叠出,符合;B项:选项中面2的2个圆的连线垂直于面6中的两行圆,而题干中是平行,排除

2、;C项:面3和面6是相对面,在立体图形中不能同时出现,排除;D项:面3和面6是相对面,在立体图形中不能同时出现,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2.根据上文内容,“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指: A.根据中国国情,建设有中特色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 B.通过双轨制方法,部分保留计划体制,使市场体制逐渐成长起来 C.实行农业改革,允许乡镇工业和服务业在市场上蓬勃发展 D.改革国有部门,把劳动力和生产力释放出来,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定位原文,“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出现在第四段第一句。分析“中国的渐进式改革”的上下文语境。文章第五段后文介绍了我国“通过双轨制的方式使新体制成长起来,逐步

3、为改革旧体制创造条件”。故“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指通过“双轨制”的方式,既保留了部分计划经济,即“可以在先不进行国有部门改革的情况下”,又可以发展市场经济,即“开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符合上述语境。因此,选择B选项。A项:无中生有。C项:为“双轨制”的具体做法,较之B项,缺少“部分保留计划体制”这一关键特点。D项:“改革国有部门”与文意相悖。3.许先生一头白发,总是穿一件灰色的夹克衫,朴素干净,夏天则是灰色短袖衬衫。量子力学是物理系公认最难的课程,许先生讲课不用投影,不用幻灯,坚持写板书。从普朗克到薛定谔,从海森堡到狄拉克,涉及无数抽象的演绎和推导。先生每次上课都密密麻

4、麻写满四大块黑板,擦掉,再写满。逻辑清晰,一丝不乱。上段话所描述的许先生的教学风格是: A.洒脱 B.严谨 C.朴实 D.威严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定位原文,许先生的“教学风格”出现在最后一句,即“逻辑清晰,一丝不乱”。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严谨”符合上述信息。因此,选择B选项。A项:“洒脱”指(言谈、举止、风格)自然;不拘束,文段未体现。C项:“朴实”指朴素;质朴诚实;踏实;不浮夸,这是许先生“生活风格”的描述,非教学风格。D项:“威严”指有威力而又严肃的样子,文段未体现。4.车上有48名乘客,又上来5名女乘客后,现在车上的女乘客比男乘客多3人,原来车上有女乘客()人。 A.

5、23 B.25 C.27 D.28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第二步,设原来车上女乘客人数为x,则男乘客数量为48x,根据题意有:(x5)(48x)3,解得x23(人)。因此,选择A选项。5.第二段中所说的“从一种已经存在的制度向另一种已知的已经存在的制度进行转变的过程”,具体指的是: A.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B.从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变 C.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 D.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定位原文,“从一种已经存在的制度向另一种已知的已经存在的制度进行转变的过程”出现在第二段最后一句。分析该句话的上下文语境。这句话是对

6、“转轨经济学”的解释说明。文章第一段介绍了“转轨经济学”兴起之时,原来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纷纷开始了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故这句话具体指的是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符合上述语境。因此,选择A选项。6.本文主要说明的是: A.罗布泊逐渐消失的过程 B.罗布泊消失造成的危害 C.罗布泊消失原因众说纷纭 D.罗布泊消失的真正原因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章。文章第一段首句提出罗布泊消失的原因是科学界争论的热点。下文通过反向并列引出罗布泊消失的真正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段对第一段的观点进行了具体的解释说明。第三段介绍了罗布泊受到破坏后的恶劣环境。最后

7、一段呼应第一段,再次强调正是人类活动导致罗布泊的消失。故文章结构为“总分总”,重点强调罗布泊消失的原因。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文章主旨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D选项。A项:“过程”非文章重点。B项:“危害”非文章重点。C项:“众说纷纭”与文意相悖。7.在作者看来,比较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大爆炸”式激进改革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渐进式改革: A.激进改革更好 B.渐进改革更好 C.激进改革和渐进改革都是摸石头过河,要看效果辨别优势 D.激进改革和渐进改革适应于不同国情,没有谁优谁劣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俄罗斯式激进改革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是在第四段,紧接着在第五段通过一

8、个“在我看来”引出作者的态度,从第五到第七段分别从旧体制的覆盖程度、发展阶段和历史背景论述这两种改革方式的差别,最后一段作者用“总之”引出了态度,即这两种方式不在于孰优孰劣。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没有谁优谁劣”符合作者的态度。因此,选择D选项。A项、B项和C项:均不符合作者的态度。8.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同(每个图形都是由一个小圆,一个小方块和一个大方框构成),但每一幅图中小圆和小方块发生明显位置变化,考虑位置类平移。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9、题干所给图形,大方框四个角和每条边的中点共8个位置,小方块、小圆每次顺时针移动一个位置,故问号处应选图5的小方块和小圆继续顺时针移动一个位置的图形。只有C项符合。因此,选择C选项。9.有了优秀的技术负责人才会有成功的产品。好的项目负责人不仅需要掌握国外最新技术,具有创新开拓能力,而且善于从行业和用户中吸取营养,设计出让用户心花怒放的功能。_,这恰恰是产品成功的关键所在。根据文章,横线处所填句子能与上下文衔接的一项是: A.前者是不少技术尖子所忽略或没有做到的 B.后者是不少技术尖子所忽略或没有做到的 C.两者是不少技术尖子所忽略或没有做到的 D.这些是不少技术尖子所忽略或没有做到的 参考答案:

10、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横线内容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横线前用递进关系强调项目负责人需要具备的能力,横线后用了代词“这”指代横线处的内容,意为强调前文论述的某个能力的重要性,因为前文运用的是递进关系,所以更加强调“而且”后的能力。故横线处填入的语句应体现后面的能力是产品成功的关键之意。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上述语境内容的总结。因此,选择B选项。A项:为递进之前的内容。C项和D项:均未体现后面的能力更重要。10.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些邀约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一起告别青涩,一起走过繁华,但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人生渡口离散,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

11、,青云打湿诺言,只留下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本文使用的修辞手法为: A.排比 B.对偶 C.比喻 D.夸张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通过“一起相伴雨季,一起告别青涩,一起走过繁华”可知,本文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符合上述分析。因此,选择A选项。B项:“对偶”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文段未体现。C项:“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文段未体现。D项:“夸张”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文段

12、未体现。11.在20112013年间,该省煤炭能耗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增速最快的年份,石油能耗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同比上升了()个百分点。 A.0.18 B.0.06 C.0.59 D.1.82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计算中的和差类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2中“煤炭”、“石油”所在行。第三步,根据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代入数据可得2011年2013年煤炭能耗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增速分别为、 、,根据分数性质(分子大且分母小的分数值大),2012年增长率大于2011年,2012年分子与2013年近似,分母明显小于2013年,则2012年煤炭能耗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增速最

13、快。2012年石油能耗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同比上升了3.76%3.17%0.59%,即上升0.59个百分点。因此,选项C选项。12.某玩具厂今年生产一架玩具飞机的成本是5.4元,比去年节省0.3元,如把去年要生产1800架玩具飞机的成本用于今年,可以生产()架玩具飞机。 A.1900 B.2000 C.2010 D.2020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第二步,根据题意可知去年的成本为5.40.35.7(元),则去年生产1800架玩具飞机的成本为18005.710260(元),今年可生产102605.41900(架)玩具飞机。因此,选择A选项。

14、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第二步,根据题意可知去年的成本为5.40.35.7(元),今年成本去年成本5.45.71819,则总成本不变,数量和单件成本成反比,即今年数量去年数量191819001800,则今年可生产1900(架)。因此,选择A选项。解法三: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第二步,根据题意可知今年每一架玩具飞机节省了0.3元,则5.40.318(架),也就是去年造18架玩具飞机的成本,今年省下来的部分可以多造1架玩具飞机,则今年可比去年多造180018100(架)玩具飞机,今年可生架)玩具飞机。因此,选择A选项。

15、13.她在黑夜里站了很久,东边地平线上不知不觉露出苍白的_,她周围的废墟露出了_,一只孤独的猫头鹰在半空中盘旋了最后一圈,飞回_,别的鸟儿开始唱歌。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晨曦 轮廓 巢穴 B.朝阳 阴影 老巢 C.晨光 背景 鸟巢 D.微光 身影 窠臼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东边地平线上不知不觉露出苍白的”可知,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黎明即将到来,天快亮了。A项“晨曦”指太阳初升时的微光;C项“晨光”指清晨的太阳光;D项“微光”指弱弱的光亮,以上三项均符合文意。B项“朝阳”指初升的太阳,根据文段中的“苍白”可知,太阳尚未升起,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 第二

16、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文意可知,此时太阳即将升起,横线处要体现废墟在晨光的照射下的样子,且搭配“废墟”。A项“轮廓”指物体的外框,符合文意。C项“背景”指放在后边衬托前景的东西,与“光”无关,排除C项;D项“身影”指从远处看到的身体的模糊形象,主语多为“人”,与“废墟”搭配不当,排除D项。答案锁定A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三空。“巢穴”指鸟兽住的地方,与“猫头鹰”搭配恰当,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老巢:比喻匪徒长期盘踞的地方。窠臼:现成格式;老套子(多指文章或其他艺术品)。14.某公司为新产品设计了一些新的外观包装。七套设计中有三套来自本公司内部设计人员的创意:“海洋”、“游乐国”和“咖啡馆”主

17、题设计;另外四套则来自外聘的设计工作室:“日出”、“摩登城市”、“草原”和“竹林”主题设计。现在要从这七套设计中选出三套再进入下一轮遴选,并且设置以下规则:“游乐国”和“摩登城市”主题设计不能同时入选,“竹林”主题设计不能与本公司内部人员的设计同时入选。如果“日出”和“草原”主题设计不入选,那么这次入选的三套设计的组合有几种可能: A.一 B.二 C.三 D.四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根据“日出”和“草原”主题设计不入选,那么剩余的选择为:三套内部人员的设计“海洋”、“游乐国”和“咖啡馆”,两套外聘工作室的设

18、计“摩登城市”和“竹林”;根据“竹林”主题设计不能与本公司内部人员的设计同时入选,因此如果“竹林”入选,那么其余入选的只能是“摩登城市”,无法满足入选三套设计,因此“竹林”不入选;根据“游乐国”和“摩登城市”主题设计不能同时入选,因此只有两种情况,即“海洋”、“游乐国”、“咖啡馆”,“海洋”、“咖啡馆”、“摩登城市”。因此,选择B选项。15.有小李、小王、小陈、小罗和小傅五名员工竞聘一个管理岗位,他们对竞聘结果进行了猜测:小李说:“这次竞聘上的人不是我,就是小陈。”小王说:“小傅这次竞聘不上。”小陈说:“这次竞聘上的人如果不是小罗,就是小王。”小罗说:“这次我和小王都竞聘不上。”小傅说:“这次

19、竞聘上的既不是小陈,也不是小李。”假如有两个人都猜对了,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次竞聘上的人是小李 B.这次竞聘上的人是小王 C.这次竞聘上的人是小傅 D.这次竞聘上的入是小陈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第二步,找关系。对题干中五个人的猜测进行翻译,小李:李或陈小王:傅小陈:罗或王小罗:罗且王小傅:陈且李构成矛盾关系,构成矛盾关系第三步,看其余。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定一真一假”及题干的真假限定“有两个人都猜对了”,那么两句真话一定在小李、小陈、小罗和小傅四人当中,可知小王的猜测是假的,即小傅竞聘上了管理岗位。因此,选择C选项。

20、16.2012年,该省能源消费同比增速最快的是: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居民生活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比较类中增长率计算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中2011年及2012年相关数据。第三步,根据部分量整体量比重,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1,则2012年各能源类型增速可表示为,故要比较2012年增速大小,只需比较即可。代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的数据,可分别表示为;,故第三产业的增速最大。因此,选择C选项。17.在位于宝鸡市区正南的渭河南岸白地上,共清理墓葬15座,出土了各类文物共计230余件(组)。其中,特别引人瞩目的是有多达92件的青

21、铜礼器与26组铭文及族徽符号。墓地周边还发现数座同时期灰坑,说明这里曾是居址。居址与墓地俱全,聚落基本要素俱有,考古人员由此确认这里是一处商州时期聚落(封国或采邑)。灰坑里发现多件高领袋足鬲,由此推测墓主人应当是姜姓羌族后裔。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推测? A.青铜礼器是中国古代商州文明宗法血缘关系的体现 B.中国古代聚落发掘中大多有大量灰坑发现 C.高领袋足鬲是姜姓羌族文化的遗物 D.姜子牙周初封于齐,战国中期为田氏所灭后,其子孙分散各地,或为齐氏,或为姜氏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墓主人应当是姜

22、姓羌族后裔。论据:在位于宝鸡市区正南的渭河南岸白地上,共清理墓葬15座,出土了各类文物共计230余件(组)。其中,特别引人瞩目的是有多达92件的青铜礼器与26组铭文及族徽符号。墓地周边还发现数座同时期灰坑,说明这里曾是居址。居址与墓地俱全,聚落基本要素俱有,考古人员由此确认这里是一处商州时期聚落(封国或采邑)。灰坑里发现多件高领袋足鬲。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指出青铜礼器的作用,与墓主人是否是姜姓羌族后裔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指出中国古代聚落发掘中常有灰坑发现,与墓主人是否是姜姓羌族后裔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建立联系。指出高领袋足鬲是姜姓羌族文化的遗物,说明

23、根据在灰坑中发现多件高领袋足鬲,可知墓主人确实可能是姜姓羌族后裔,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建立了联系,具有加强作用。D项:无关选项。该项与题干中发现的墓葬和姜姓羌族均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18.学院评选奖学金获奖名单时,要参考各位申请人的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为A的人数占申请人总数的,平时成绩为B的人数占申请人总数的,平时成绩为C的占申请人总数的。如果奖学金申请人共有70多人,申请人中平时成绩低于C的可能有()人。 A.12 B.9 C.6 D.3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约数倍数问题。 第二步,根据题意“平时成绩为A的人数占申请人总数的”,可知总人数为3的倍数;“平时

24、成绩为B的人数占申请人总数的”,可知总人数为2的倍数;“平时成绩为C的人数占申请人总数的”,可知总人数为8的倍数;则总人数需满足是24(即3、2、8的公倍数)的倍数,又奖学金申请人共有70多人,所以总人数为72人,则:成绩低于C的人数总人数ABC7272727272243693(人)。因此,选择D选项。19.以前乘坐从A地到B地的火车需要19.5小时,后来火车速度不断提升,速度提升三次以后,两地火车只需要10个小时即可到达,已知第一次提速30%,第二次提速25%,那么第三次提速: A.20% B.25% C.35% D.40%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

25、 第二步,提速前后走的都是A、B两地之间的距离,依据距离相等,速度和时间成反比,因此第三次提升之后的速度为原先速度的19.5101.95倍。设原先的速度为v,则第一次提速之后的速度是v(130%)1.3v,第二次提速之后的速度为1.3v(125%)1.625v,第三次提速之后为1.95v,则第三提升了(1.95v1.625v)1.625v20%。因此,选择A 选项。20.当前我国的文化创造活力不容_,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长期_着中国的文化消费市场,发达国家凭借资金的优势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向中国大量_自己的文化产品。比如,最近几十年来,我国国产的具有创造活力的作品数量很少,在中国青少年喜爱的动漫

26、作品中,日本占60%,欧、美占20%,除体制及机制上的原因外,主要在于产业发展导向和运作模式上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置疑 影响 输出 B.小觑 引领 输入 C.乐观 占据 输出 D.忽视 占领 输入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比如,最近几十年来,我国国产的具有创造活力的作品数量很少”可知,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活力不足,且与“不容”搭配。A项填入后“不容置疑”指无可怀疑;B项填入后“不容小觑”指不能轻视;D项填入后“不容忽视”指需要加以重视。以上三项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和D项。C项填入后“不容乐观”形容事态发展不好,符合文意

27、。答案锁定C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搭配的对象是“市场”。“占据”指用强力取得并保持(地域、场所等),与“市场”搭配合适。第三步,验证第三空。第三空主语是“发达国家”,“输出”指商品或资本从某一国销售或投放到国外,代入文中符合发达国家的做法。因此,选择C选项。引领:带动事物跟随他或他们向某一方向运动、发展,一般多用于人类社会。占领:用武装力量取得(阵地或领土);占有。输入:从外部送到内部;商品或资本从国外进入某国;科学技术上指能量、信号等进入某种机构或装置。21.对学人而言,才学是其成为学人的必备条件,_真正的立身之本,还是高远志向和实干精神。_才情满八斗,如果没有求真精神,没有学人的担当

28、精神,无大志者终究难以成就利在千秋的大业。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而 虽然 B.但 即便 C.但 虽然 D.且 即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对学人而言,才学是其成为学人的必备条件”与“真正的立身之本,还是高远志向和实干精神”构成相反语义,即否定前者肯定后者,第一空应使用表转折的关联词。A项“而”、B项和C项“但”均可表转折关联词,符合文意。D项“且”为递进关联词,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如果没有求真精神,没有学人的担当精神”可知这是否定性假设的句子,那么第二空应该填入肯定性假设的关联词,用第二句话构成反面论据,来论证第一句话的观点。

29、A项和C项“虽然”为转折关联词,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和C项。B项“即便”可以作为假设连词使用,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22.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前两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均有部分相同,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第一段,图1的内部图形与图2相加得到图3;第二段,应用规律,图1的内部图形与图2相加得到问号处图形。只有A项符合。因此,选择A选项。23.将左图折叠后,可以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A.

30、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六面体折纸盒题型。 题干展开图标注序号,如下图所示:第二步,分析选项。A项:如上图所示,可由面1、4、5组成,符合;B项:如上图所示,选项中面4、面5的公共边与题干不一致,排除;C项:如上图所示,面3和面5是相对面,在立体图形中不能同时出现,所以C项只可能由面2、5、6组成,先将面5移面,选项中面2和面5的公共边与题干不一致(如图),排除;D项:如下图所示,将面5先移面,选项中面5、面2的公共边与题干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24.文化人到了晚年,很多_不邀自来,声望扶摇直上,这里面有多少

31、是实至名归,又有多少是捕风捉影?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不虞之誉 B.沽名钓誉 C.无上荣耀 D.求全之毁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声望扶摇直上”可知,该空表达的意思是个人声望变高。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不虞之誉”指没有意料到的赞扬,可以带来声望,符合文意。B项“沽名钓誉”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强调的是主动捞取名誉,含贬义,且与“不邀自来”语义矛盾,排除B项;C项“无上荣耀”形容无比的光荣,语义过重,排除C项。D项“求全之毁”指一心想保全声誉,反而受到了毁谤,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项。25.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

32、)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每个图形均有封闭区间,考虑数面。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题干所给图形的面的个数依次为3、4、5、?,呈等差规律,故问号处应选6个面的图形。只有D项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26.下列语句有歧义的是: A.你到底是否认真听取了我的意见? B.究竟谁允许你到处乱倒建筑垃圾的? C.莫非你也认为这件事我彻底做错了? D.难道我老得连你也认不出来了吗?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有歧义句的一项。 第二步,辨析选项。D项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我年龄太大了,所以我没认出你;另一个是我太显老了,面貌变化太大,所以你没认出我。A项、B项和C项均无歧义。因此,选择D选项。27.即使数字出版今后能够主导出版市场,它扮演的也不会是传统出版终结者的角色。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是基于相同的内容,针对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两种不同的产品形态,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支撑。和以往的情况不同的是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信息传播更多更有效的手段和途径,从而在市场上赋予了数字出版更多值得尊崇的地位。根据上述作者的观点,在当前出版环境下,最值得传统出版人探讨的是: A.如何协调与数字出版人的关系 B.如何提高信息传播的技术 C.如何创新传播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