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课件_第1页
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课件_第2页
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课件_第3页
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课件_第4页
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2014年8月培训课件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2014年8月培训课件 学习目标1.熟悉产褥感染与产褥病率的区别与联系。2.掌握发生产褥感染的常见病因及护理评估。3.熟悉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4.掌握产后心理障碍的定义与预防。 学习目标1.熟悉产褥感染与产褥病率第一节 产褥感染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 产后出血妊高征 产褥感染 妊娠合并心脏病第一节 产褥感染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 产后出血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定义: 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及全身的炎症反应。发生率 6%。危害:占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一、概述产褥感染(puerperal

2、 infection)定义:产褥病率的定义: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天内,用口表每日测体温4次,每日任何不连续的2次体温达到或高于38C者。联系:产褥病率的病因以产褥感染为主。区别:产褥病率包括生殖道以外的感染如:乳腺、呼吸道、泌尿道等。产褥病率的定义: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天内,用口表每日测体 1.诱发因素: 致全身抵抗力下降的因素: 与分娩有关的因素: 产前:阴道炎、胎膜早破 产时:产程延长、产道损伤、手术分娩或器械助产、胎盘残留 。 二、病因 1.诱发因素:二、病因2.感染途径内源性: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 (厌氧菌感染,恶臭)外源性:被污染的衣物、器具。2.感染途径内源性:当机体抵抗力降

3、低时以大肠杆菌、厌氧菌常见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感染较重常为混合感染 3.病原体以大肠杆菌、厌氧菌常见3.病原体三、护理评估(一)病史:1.诱因:全身营养状况、有无泌尿及生殖道感染 史、个人生活习惯。2.本次妊娠分娩情况:尤其是妊娠合并糖尿病、胎膜早破、产程延长、胎盘残留、产道损伤、产后出血、手术分娩或器械助产等。3.主诉:发热、 伤口不适、全身不适。 三、护理评估(一)病史:(二)身体状况 潜伏期: 3-7天,栓塞性静脉炎7-14天。 外阴、宫颈与宫颈炎:局部红肿、疼痛,触痛明显,体温38C,如伤口化脓,出现高热寒战。子宫内膜炎及子宫肌炎:高热、头痛、腹痛、子宫复旧不良。(二)身体状况 潜伏期

4、: 3-7天,栓塞性静脉炎7-14天。急性盆腔炎、腹膜炎:高热、寒战、恶心、呕吐、腹泻、里急后重、腹胀、腹痛、排尿困难等。血栓性静脉炎:寒战、高热、下肢持续性疼痛、局部压痛、水肿、皮肤发白,习称“股白肿”。脓毒血症及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可危及生命。 急性盆腔炎、腹膜炎:高热、寒战、恶心、呕吐、腹泻、里急后重(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白细胞及分类异常。 2.药敏实验:血液 及 阴道试子及宫腔试子培养+药敏试验。 3.B超:了解部位与病变情况。(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白细胞及分类异常。(四)心理社会评估 (五)治疗原则 1.支持疗法 2.抗生素的应用 3.病灶处理 4.血栓性静脉炎:与外科合

5、作。 5.感染性休克:抢救(四)心理社会评估 (五)治疗原则四、可能的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产褥感染有关。2.舒适的改变与产褥感染(下腹痛、高热头痛)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发热消耗增多及 摄入量减少有关。4.焦虑与担心自己的健康和婴儿喂养有关。 四、可能的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产褥感染有关。五、计划与实施 (一)预防产褥期感染 1.产前:个人卫生,防胎膜早破。 2.产时:严格无菌操作,预防产后出血,产道裂伤。 3.产后:指导产妇学会会阴部的护理勤换会阴垫,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大小便后用卫生纸由前向后擦拭。防交叉感染:床旁隔离、洗手。五、计划与实施 (一)预防产褥期感染(二)促进舒适

6、的措施 1.高热时予物理降温。 2.休息: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半卧位。 3.维持身体的清洁。 4.给予心理支持:解释病因、治疗方法、 目的及愈合过程。 (二)促进舒适的措施 1.高热时予物理降温。 (三)注意营养的摄入、水、电解质的平衡 (四)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三)注意营养的摄入、水、电解质的平衡 (四)遵医嘱使用抗生(五)密切观察治疗效果: 1.生命体征 2.腹痛部位及性质 3.恶露色、量、气味 4.伤口愈合情况 5.大小便情况。 (五)密切观察治疗效果: 1.生命体(五)健康教育 1.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产后鼓励早期下床活动。2.教会产妇识别产褥感染的征象: 恶露异常、腹痛、发热等需就诊。

7、3.提供产后休息、营养、活动、产后复查指导。(五)健康教育 1.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产后鼓励早期下床活动第 二 节 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2%4% 病原体:革兰氏阴性杆菌途径:上行性感染常见是膀胱炎、肾盂肾炎。第 二 节 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2%4%一、病 因: 1.分娩前后的导尿 2.产后尿潴留 3.个人习惯一、病 因: 1.分娩前后的导尿二、护理评估(一)病史: 1.过去史 2.本次分娩情况 3.产后自解小便的情况二、护理评估(一)病史:(二)身体状况临床表现: 1.膀胱炎: 尿频、排尿疼痛、烧灼感、解不尽或排尿困难,甚至血尿;产后2-3天。 (二)身体状况临床表现:临床表现2.肾盂肾炎:

8、背部疼痛,发烧至40C,全身中毒症状重,右测多见,产后2-3天或3周。临床表现2.肾盂肾炎:(三)辅助检查1.体格检查:体温异常 膀胱区有压痛 叩诊耻联上出现过度的回响声 肾区叩痛2.实验室:尿常规异常(三)辅助检查1.体格检查:体温异常(四)心理社会状况 (五)治疗原则 1.卧床休息 2.多饮水 3.使用抗生素。(四)心理社会状况 (五)治疗原则 三、可能的护理问题1.排尿型态改变:与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及 尿潴留有关。2.疼痛:与膀胱过度膨胀有关。3.焦虑:与排尿异常/知识缺乏有关。三、可能的护理问题1.排尿型态改变:与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及四、计划与实施1.分娩前尽量排空膀胱。2.分娩后

9、防膀胱过度充盈,予正确评估。3.鼓励排尿,注意排尿的隐闭性。4.导尿。5.鼓励病人多饮水,卧床休息。6.遵嘱使用抗生素。7.嘱病人定期随访尿常规,防复发。四、计划与实施1.分娩前尽量排空膀胱。第五节 产后心理障碍定义:指分娩后6周内发生的有关精神与行为的异常。种类:产后沮丧、产后抑郁、产后精神病,以产后抑郁常见。临床特点:产后2周发病,表现为情绪抑郁、缺乏兴趣、失眠、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哭泣、焦虑、负向思维;重者伤及自己及婴儿。第五节 产后心理障碍定义:指分娩后6周内发生的有关精神与行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