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_第1页
《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_第2页
《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_第3页
《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_第4页
《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ZY20120205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课程英文名称The 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总学时数51.5学 分4适用专业经济学所有专业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类型必修课选用教材(1)货币银行学艾洪德、范立夫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ISBN 978-7-5654-0460-3)(2)货币金融学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著, 人民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0-12926-6)主要教学参考书(1)夏德仁:货币银行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2)艾洪德、张贵乐主编,货币银行

2、学教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美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美托马斯: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 (5)黄达主编: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本课程地位(作用)和任务 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也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定的经济学(含金融学)专业本科生核心课程之一,属于学科基础课。 该课程综合反映金融学科基本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研究货币与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货币运行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关于货币及货币制度、信用、金融、利息及利率、外汇及汇率等这些最基本的金融

3、理论范畴;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基本架构,把握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的基本规律和各类金融机构运作的基本特点;正确理解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掌握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主要观点;关注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现象及金融监管。为理解现代经济、尤其是金融部门的基本运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与方法,并为继续学习经济管理相关专业课程做好准备。 货币银行学课程在金融专业培养目标中是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出的必备要求,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是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课程。一般在第二学期开设,在此基础上后续开设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分析、国际金融等专业课程,以货币银行学为起点,辐射形成了金融学、金融工

4、程学、保险学等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 该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中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要求,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能在金融机构、政府财经部门、企业和研究机构及高校从事经济、管理等各类实际工作及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管理人才,具有非常关键和重要的支撑作用和直接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导论(1.5学时) (1)货币银行学的重要性(2)货币银行学理论框架2货币与货币制度(3.5学时) (1)货币的产生与本质(2)货币的职能(3)货币形态的演变及其最新发展(4)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5)货币的层次划分(6)

5、东南亚金融危机要求:了解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掌握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基本功能,理解货币的职能;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变过程,认识各种货币形式的特点,重点掌握现代货币形式;掌握货币制度的含义,了解货币制度的构成;了解货币制度的演进过程,掌握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理解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和依据,了解西方国家货币层次划分的内容,重点掌握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3信用与利率机制(7学时) (1)信用的产生与发展(2)信用形式与信用工具(3)利息与利息率(4)利率的计量(5)利率的决定及影响因素 (6)债券供求曲线的应用(7)中国利率市场化 要求:要求学生理解信用及其特征;了解各种信用形式及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明确

6、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意义;掌握信用工具的含义和特征;掌握主要的信用工具的构成要素;掌握利息的定义,了解利率有哪些分类,并能区分各种不同利率之间的关系;熟练计算利率的几个衡量指标:当期收益率、贴现收益率和持有期收益率。除了明确各自的计算公式、熟练计算之外,要知道它们的优缺点及其与到期收益率的关系;掌握决定以及影响利率的因素。4金融市场(4.5学时) (1)金融市场原理(2)基础性金融市场 (3)衍生金融市场(4)金融期权市场(5)金融期货市场 (6)金融互换市场要求:掌握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分类;了解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和功能;掌握货币市场的定义及特点,了解构成货币市

7、场的几大子市场; 了解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的构成;理解包括远期协议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和互换市场等在内的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原理。5金融机构(2.5学时) (1)金融中介机构产生的经济分析(2)金融中介机构的构成和基本内容(3)我国金融中介机构 要求:了解金融中介机构的产生、功能及存在原因;重点了解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各机构的性质及业务内容;具体到我国的实际情况,了解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由哪些部分构成。6商业银行(3学时) (1)商业银行的概念、特征与职能 (2)商业银行负债业务(3)商业银行资产业务(4)商业银行表外业务(5)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要求:了解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了解并熟悉商

8、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掌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表外业务几大类,并对每一种业务类别所包含的几种重点业务类型作重点了解;了解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7中央银行(2.5学时) (1)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2)中央银行的职能(3)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4)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要求:理解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了解中央银行的发展历程;重点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能; 掌握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并通过对具体业务的掌握加深对中央银行职能的理解;了解中央银行制度的主要类型。8货币供给(3.5学时) (1)货币供给概述(2)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3)商业银行与存款创造(4)货币供给理论与模型 (5)

9、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6)中美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与退出比较要求:了解货币供给的含义;了解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的相关内容;了解商业银行与存款创造的基本理论;理解并重点掌握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M=Bm)及影响基础货币(B)和货币乘数(m)的因素。 9货币需求(3学时) (1)货币需求概述(2)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发展(4)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要求:了解货币需求的含义;了解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了解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发展,重点掌握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了解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特别是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理论。 10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3.5学时)

10、(1)通货膨胀及其度量(2)通货膨胀的成因(3)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4)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5)通货紧缩 (6)中国的特殊通货膨胀要求:掌握通货膨胀的含义、类型及成因;掌握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和相应的治理措施; 掌握通货紧缩的含义、类型、成因及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和相应的治理措施。 11货币政策(6学时) (1)货币政策目标(2)货币政策工具(3)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4)货币政策效应(5)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要求:掌握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掌握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操作目标及其选择标准;理解和重点掌握货币政策工具特别是一般性政策工具;比较并掌握凯恩斯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

11、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掌握货币政策的时滞。 12金融创新(2.5学时) (1)金融创新的内涵(2)金融创新的背景和导因(3)金融创新的内容(4)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与传导要求: 了解金融创新的内涵;掌握金融创新的背景与导因;掌握金融创新的内容,包括业务、机构、市场及工具的创新。13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3学时) (1)金融风险(2)金融危机(3)金融安全(4)欧债危机要求: 掌握金融风险的定义、分类;掌握金融危机的定义、特征及其主要种类;了解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的金融危机;掌握金融安全的定义,了解增强我国金融安全的对策。14金融监管(2.5学时) (1)金融监管概述(2)金融监管的目标

12、与原则(3)金融监管的内容(4)危机后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变化和影响(5)巴塞尔协议 = 3 * ROMAN III的内容和影响(6)花旗集团分拆的原因要求: 掌握金融监管的含义;掌握金融监管的原则;重点掌握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比较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体制。15金融与经济发展(1.5学时) (1)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金融压抑与金融深化(3)金融约束理论的发展要求: 了解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掌握金融压抑的含义及后果;掌握金融深化的含义及其效应;了解金融约束理论的发展。16.总结复习(1.5学时) (1)知识串讲(2)知识重点三、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51.5 学时,讲授学时 51.5 学时,习题学时 2 学时 学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