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临床科研设计方案研究生课程临床科研设计之张 焜 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省消化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临床科研设计的重要性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受社会、心理、生物因素的共同影响受医院病种分布的影响临床科研文献水平较低缺乏对照或对照选择不合理样本无代表性结论依据不足分组不随机未采用盲法我国临床试验论文状况循证医学在皮肤科临床研究论文中应用状况分析19992001年RCT文章:262 篇(30.18%)研究对象有明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72 篇(27. 48 %)对病人流失情况有说明:10篇(3. 82 %) ;有随访情况说明:61 篇(23. 28 %)有基线情况报道:75 篇(28. 63 %) 使用盲
2、法:16 篇(6. 11 %)有统计学处理方法:231 篇(88. 18 %);只有P 值:15 篇(5. 73 %);无统计学处理方法、也无P 值:14 篇(5. 34 %)以另一种治疗方法对照:241 篇(91. 98 %) ;开放对照试验:16 篇(6. 11 %) ;安慰剂对照:仅有5 篇(1. 91 %) 结论:RCT 文章数量及质量尚不能达到EBM 的要求, 不能满足当前临床实践的需要临床研究设计方案分类按条件控制的程度分类观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 study):不能人为控制条件,分组自然形成,论证强度较低试验性研究(clinical trial):可人为控制条件,随
3、机分组,论证强度高按时间顺序分类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调查以前发生的情况,论证强度低前瞻性研究(prospective study):随访今后一段时间发生的情况,论证强度高试验性研究的设计方案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non-randomized concurrent control study)历史性对照试验(historical control study)前后对照试验(before-after study)序贯试验(sequential trial)交叉对照试验(cross-over desi
4、gn)病例分析及其特点对10例以上病例进行总结报告总结临床经验的重要方法,论证强度强于case report容易进行,省时、省力、省钱数百例以上的大宗病例分析临床价值大要求诊断标准严格明确下结论要慎重,因为无严格的科研设计不作样本含量估计没有合适的对照回顾性研究有意识在日常工作积累完整的原始资料横断面研究的设计模式研究人群有病有暴露无病有暴露无病无暴露普查或抽样研究对象有病无暴露横断面研究的特点论证强度高于病例分析研究设计更严密需要计算样本大小确定研究对象、暴露因素调查、结果分析更规范主要用于调查患病率、评价诊断试验同时调查事件与暴露因素,无时间因果关系,对防治、病因、预后研究只能提供线索或推
5、论大规模普查费力费钱病例对照研究及设计模式分析暴露因素与疾病(临床事件)之间因果关系设病例组,并匹配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例如:吸烟与肺癌发生的关系研究对象病例组对照组暴露无暴露无暴露暴露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病例组和对照组自然形成,不能人为控制回顾性研究,由果推因主要用于病因/危险因素的研究所需样本量较小,适用于少见疾病的研究,如恶性肿瘤的病因和危险因素研究适用长潜伏期疾病的研究,前瞻性研究周期太长可同时调查多因素与所研究疾病的关系省时、省人、省钱,容易出成果选择合理的对照组十分困难,易产生偏倚易受回忆性偏倚影响不能计算发病率,只能计算近似的相对危险度,即优势比论证强度中等,不及队列和试验性
6、研究强队列研究分析暴露与疾病(临床事件)之间因果关系:把一群人依是否暴露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两组的疾病或临床事件的差异前瞻性队列研究:从现在开始收集队列,随访到将来某一点下结论,结果较可靠回顾性队列研究:对过去形成的队列,随访到现在下结论,结果不及前瞻性可靠发病率研究(incidence study):随访易感人群的发病情况队列研究设计模式研究目标人群暴露组未暴露组研究对象发病不发病不发病发病队列研究的特点暴露与否系客观存在,分组不受主观影响病例与对照在随访期内自然形成,处置可标准化由因找果,不易有回忆性偏倚能直接计算两组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相对危险度可调查一个暴露因素与多个结局的关系适用
7、于病因/危险因素研究、预后/预后因素研究、远期疗效考核样本量大,不适用少见病的研究投入大,费时,主要用于解决关键的临床问题容易发生失访性偏倚,失访率10%就可影响结果很难判定结局只与暴露因素有关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 RCT):采用随机化分配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干预,随访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单肓:研究对象被肓双肓:实施干预措施的医师和研究对象均被肓开放:病人、医师、研究者都知道病人接受的研究内容随机对照双肓试验是最佳标准的临床试验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模式研究对象试验组对照组合格对象随机分配试验措施对照措施有效无效无效有效交叉试验交叉试验(cr
8、oss-over design, COD):采用随机化分组,分两个阶段交叉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干预,随访结果既有组间对照,又有自身对照交叉试验的设计模式研究对象合格对象随机分配对照组试验组有效无效无效有效试验措施对照措施试验组对照组有效无效无效有效对照措施试验措施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洗 脱 期曲唑酮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未接受其它抗抑郁剂治疗的患者直接纳入试验,否则给予为期1周的药物清洗期后再纳入试验; 所服药物为国产曲唑酮(50mg/ 粒) 和安慰剂(淀粉) ,后者形态、大小、颜色与曲唑酮完全相同的胶囊内,并分别标以A 和B 两种盲法代号,分期给药;第期:随机服A 或B 药10 周第期:停用A 或
9、B药4 周第期:第期服A 药者换服B 药,服B 药者换服A 药在每期试验结束时,由两位专科医师(一致性检验Kappa = 0. 87) 采用Marks 恐怖强迫量表(MSCOPR)进行评定。 四川精神卫生, 2001,14 (1):49-50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自身前后对照(before-after study):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试验措施干预,第二阶段对照措施干预药物治疗前后对比只能算无照试验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模式研究对象合格对象有效无效试验措施洗 脱 期有效无效对照措施第一阶段第二阶段非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non-randomized concurrent control st
10、udy):试验组和对照组非随机确定,而是在不同的医院之间对照历史性对照试验(historical control study):现在研究结果与过去的结果对照上述两种设计方案均存在两组基线状况可能不一致的情况,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因伦理道德或其他原因而无法进行RCT试验时是较理想的选择序贯试验及其特点序贯试验(sequential trials):事先不规定样本量,随时进行统计,待可下结论时立即停止“最省抽样试验”适合简单的临床试验现已少用试验性研究的用途及特点试验性研究主要用于防治效果的评价研究、带有干预试验的病因/危险因素研究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点前蟾性试验研究,论证假设强度最高随机分组,排除了混杂偏倚,组间可比性好严格的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入选对象均质性好双盲法可排除测量性偏倚随机对照试验的缺点高度选择病例,删除了非典型病例,结论外推受限安慰剂对照组存在医德问题需要患者的知情同意各种设计方案的应用范围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中医思维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工程伦理五》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RFD原理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中医药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分享
- 山东省济南市部分学校2025年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卷(三)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心理学职业发展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英语翻译专业技能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邵东县2025年初三调研测试(二)语文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武汉理工大学《休闲体育产业》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职工食堂外包项目服务方案
- 中国石油非油管理述职报告
- 面部抗衰培训课件
- 天车总体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 医院输血反应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 基于PLC的网球自动发射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 字节跳动中国行业分析
- 梅花落-唐杨炯
- 2023年上海市中考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 舞蹈表演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年级组长管理经验交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