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院考试题库2018年-西方经济学_第1页
我国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院考试题库2018年-西方经济学_第2页
我国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院考试题库2018年-西方经济学_第3页
我国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院考试题库2018年-西方经济学_第4页
我国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院考试题库2018年-西方经济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20.西 方 经 济 学 一、简答题1. 简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P60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总的满意程度。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新增加的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边际替代率递减;同时,由于需求价格反映了商品的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意味着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即价格越低需求越大,从而是需求定律的基础。2. 简述标准无差异

2、曲线的特征 P66无差异曲线是借助于序数效用函数来描述消费者偏好的一种方法。它反映了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商品组合的集合,是消费者偏好的集合表现。标准的无差异曲线有如下五个特征:1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其含义是,为了保证消费者获得相同的效用水平,如果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那么另一种商品的消费必定要减少。2不管两种商品是如何组合的,这些组合总是处于某一条无差异曲线之上。这一特点也称为无差异曲线的密集性。3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即沿着任意一条给定的无差异曲线向右移动时,其斜率的绝对值下降或曲线变得更加平坦。从边际替代率角度而言,这表现为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而其根本原因在于边际效用递减。4无

3、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其上的商品组合达到的满意度越高,即对任意给定的无差异曲线来说,所有在其右上方的无差异曲线都代表着更高的满足程度。这反映了偏好的无餍足性。5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如果存在反映同一偏好的相交的两条无差异曲线,那么在这一交点商品组合带来了相同的效用水平,但由于每条无差异曲线反映了不同的效用水平,因而无差异曲线相交会产生定义上的矛盾。3、简述需求价格弹性与谷贱伤农 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谷贱伤农,是由于粮食的需求弹性小

4、于1造成的.粮食供给多了,导致价格下降竞争造成的,根据需求曲线,价格与数量的反比关系.但是由于粮食的需求弹性小于1,降低价格,反而会带来总收入的减少.所以谷贱伤农.4. 什么是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P115给定生产函数和要素价格,要素的最佳组合是指按照这种组合,生产某一定量产品所耗费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成本最低,它同时也是给定成本下产量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因此,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取决于既定生产函数、要素价格和产出水平下的成本最小化。在两种投入要素情形下,它是等成本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或者说,这种最优组合所要满足的必要条件是,两种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即。在等成本线上任何对

5、这一均衡点的偏离都将造成产量的下降,因为在其它点上边际替代率总是大于相对价格之比。这就意味着,沿等成本曲线减少某要素X投入所增加的要素Y的投入总是小于为维持产量不变时,减少X投入所必需增加的Y的投入,因而在等成本线上任何偏离均衡点的产出水平都要小于生产要素最佳组合所带来的产出。5. 简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P107对于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说,在生产中普遍存在如下现象: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要素增加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一特

6、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种边际产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特征被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由于假设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可变或者说,存在固定要素投入,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基本规律。该规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数量组合比例。当实际要素组合比例低于最优值时,增加可变要素能够获得递增的边际产出,而当实际比例超过最优值时,增加可变要素便会使实际比例更加偏离最优水平,从而造成边际产出的下降。6. 简述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P156-157厂商的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而后两者是产量的函数,因此,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可以表述

7、为通过选择一个产量水平来最大化厂商的利润水平。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合乎此条件的产量上边际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边际收益是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能增加的总收入;边际成本是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当厂商生产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继续增加产量会使其利润增加,反之,则会使利润下降。在这两种情况下,厂商都会调整产量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利润最大化的二阶条件则为在最优的产量水平上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小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斜率。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一最优化条件对市场结构没有限制,市场结构影响的仅仅是价格的决定方式及边际收益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的关系。7.一般均

8、衡理论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P246-248一般均衡理论与局部均衡分析相对,两者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一般均衡分析假设所有市场的价格均可变,而局部均衡分析假设其它市场的价格水平不变。一般均衡理论旨在解释各类产品和要素价格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分析的着眼点是,各种不同的市场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所有影响各种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因素都被连接在一个相互依存的系统中。这个系统的均衡被称为一般均衡。系统中任何一种商品或要素的价格变化都会波及整个系统而对其他商品或要素的价格、供求数量产生广泛的影响,从而打破原有市场均衡,进而引起一系列的调整,直到再次达到均衡。一般均衡理论主要回答的问题是:1均衡的存在性问题,即每个

9、经济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是否可以产生使市场经济实现全面均衡的一个价格体系;2均衡的唯一性问题,即如上价格体系是否是唯一的;3均衡的稳定性问题,即如果市场价格偏离了一般均衡价格,市场力量是否会自动使价格向均XX平调整;4均衡的最优性问题,即如果每个经济个体追求自己利益的结果会导致市场的全面均衡,那么这个均衡是否是社会最优的。8. 何为垄断?它一般会产生什么后果? P202 P176垄断是指某市场中的厂商拥有一定程度的市场势力。通常所说的垄断是指完全垄断,即= 1 * GB3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2 * GB3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3 * GB3其他任何

10、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在垄断条件下,市场价格与产量由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决定,其条件为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由于在垄断条件下,厂商面临整个市场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其边际收益曲线总是在需求曲线的下方,因而均衡时的垄断定价总是高于厂商的边际成本,即高于完全竞争价格水平,而产量则总是低于完全竞争水平。垄断会导致以下两种无效率后果:1资源配置无效率。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要求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而其边际收益总是低于价格,因此,在垄断情形下的产量总是低于完全竞争情形,而价格则总是高于完全竞争价格,这形成了社会福利损失,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具体来说,这种社会福利损失又可以分为

11、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消费者遭受的损失:较完全竞争而言,垄断降低了产量,从而减少了消费者剩余;这些减少的消费者剩余中有一部分被厂商以更高的产品定价攫取,但仍有一部分既未被消费者获得,也没有被厂商获得,从而形成了净社会福利损失图中ABC部分。第二部分来自生产的无效率:在完全竞争中,价格等于厂商的边际成本,但在垄断情形下,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且产量低于完全竞争情形,因而形成了生产能力的未充分利用,由此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被称为生产的无效图中BCD部分。2资源使用无效率。这主要体现在莱本斯坦提出的X非效率,即由于垄断情形下由于没有竞争压力,垄断厂商缺少成本最小化动力所造成的非效率,在这种非效率情形下,存在着

12、纯粹的资源使用过程中的浪费。9. 简述要素价格的决定与收入分配的关系要素收入等于要素价格乘以要素的使用量,因而一种要素的价格和它被使用的数量影响着它的总收入。确定要素价格与要素使用量的过程就是确定要素收入的过程。而要素的价格与使用量都取决于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要素市场的供给由要素所有者的最优化决策来确定。以劳动所有者为例,他在闲暇与付出劳动换得收入以便进行消费之间进行效用最大化决策。由此确定的最优劳动供给水平即反映了他的劳动供给意愿,而市场供给曲线取决于个体的加总。要素市场的需求则由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决定,厂商在相应的要素价格下选择使自己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的要素组合,由此决定了其

13、对各种要素的需求。由单个厂商要素需求加总即可以得到要素市场的需求。要素市场中需求与供给相等同时决定了要素的使用量与要素的价格,也就决定了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影响资源市场供给与需求的任何变化也就影响到一种要素的收入,从而影响到收入在不同要素间的分配。因此,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中,关于要素价格的分析实际上也是一种功能收入分配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如果资源市场是竞争性的且运转良好的话,那么每一种生产要素的收入就来自其对生产的贡献,且单位要素收入等于它的边际产品以某种要素的单位价格乘以一定效率条件下成本最小化所使用的该种要素的数量,便可以得到该种生产要素的收入份额。根据欧拉定理,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且规模报

14、酬不变,那么按要素的边际产品分配收入将使全部产品刚好足够分配给各个生产要素。10、简述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国内生产总值又称G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领土范围所有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和提供的劳务价值。它是反映经济活动的综合性指标,其增长率也就是经济增长率。GDP由第一产业即农业、第二产业即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交通邮电通讯业、商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科教文卫、体育、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三次产业增加值组成,将三次产业增加值加总即为GDP。 国民生产总值又称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本地所有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GDP和GNP两

15、者含义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统计范围的不同而已。GDP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只要其经济活动是领土范围内,不管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居民都要计算在内;GNP是按国民原则计算的,只要是本地居民,不管生活在本地还是外地,其经济活动都要计算在内。它们都能全面反映全社会经济活动的总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社会发展规模的重要综合指标。 GDP是评价一定地区范围内经济总量、规模、发展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因此不存在某种隶属关系、某种所有制形式或某种经济类型GDP的概念,对企业、行业、部门来说,能计算其增加值,不能计算其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支付给国

16、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 国外净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一支付给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 所以国民生产总值GNP则等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11. 为什么曲线的斜率是负的,而曲线的斜率是正的? P417 P428曲线和曲线分别反映了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如上图所示,曲线的斜率符号可以根据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经济含义加以确定:从收入-利率坐标轴利率为纵轴内任意一产品市场均衡点A出发向右平移即利率不变,收入增加,得到新的一点B。在B点,产品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因为尽管收入的增加会带来消费的增加,但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消费需求的增量必然小于收入的增量。为使支出等于与

17、B点相对应的收入,投资需求必须增加,而这要求更低的利息率,因而新的均衡点令其为C对应的收入水平大于A点,但利率水平要低于A点。由此可见,曲线斜率为负。斜率为负也可由曲线反映的基本关系体现:在产品市场均衡下,利率下降会引起投资增加,并通过乘数效应增加总需求,进而增加总产出,因此曲线斜率为负。曲线的斜率符号则可以根据货币市场均衡的经济含义得出:如上图所示,从收入-利率坐标轴利率为纵轴内任意一货币市场均衡点A出发向右平移即利率不变,收入增加至B点。由于收入增加,货币交易需求必然增加。由于货币供应量是给定的,因此货币需求将大于货币供给。为了重新回到均衡,利率必须随收入的增加而上升到某一点,以便减少公众

18、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因此,货币市场均衡要求收入的上升伴随着利率的上升,直至达到新的均衡点C。由此可见,曲线斜率为正。曲线的斜率也可由曲线反映的基本关系体现:在货币市场均衡中,产出上升使总需求上升,从而增加交易需求的货币;在货币供应量不变时,人们为了满足增加的持币交易需求,会减少投机货币需求,从而使利率上升。因此曲线斜率为正。12. 请解释为什么在政府预算保持平衡的条件下,政府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能够增加总产出和就业的财政政策。如果政府采取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则所增加的政府开支等于所增加的税收,即。从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出发,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即,从而有求增量可得:因此,可

19、以求得,即乘数为1,即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13.利用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 P519 -524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即自然失业率。这意味着当经济的通货膨胀既不加速也不减速时的失业率。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替换关系。形成这种替换关系的原因在于,扩大总需求的行为总会使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至更高产出与更高物价的水平,即降低失业率将以提高通货膨胀为代价;而减少总需求的行为将使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至与较低产出和较低价格相对应的水平,因此低通胀的取得与增加的失业率相对应。若代表自然失业率,则菲利普斯曲线可以表示为:其中,代表通货膨胀率,代表失业率,衡量价格对失业率的

20、反应程度。这种早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在于,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换关系来实现其政策目标。例如,当政府希望提高就业率时,它就可以以一定的通胀水平的上升来换取政策目标的实现。然而,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指出,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分析忽略了通货膨胀预期。他认为,企业和工人并不是关注名义工资,而是关注实际工资,当他们就工资水平进行协商时,一定会对未来的通货膨胀进行预期,并在此基础之上相应地调整名义工资水平。在此基础之上,弗里德曼将预期因素引入菲利普斯曲线,并提出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而其中反映预期通货膨胀率不变时,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替换关系的曲线被称为短期菲利普斯曲

21、线。他还提出了自然失业率概念,即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它是劳动市场处于稳定状态的失业率。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或现代菲利普斯曲线可以表示为:其中,表示预期通货膨胀率。使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可以将自然失业率定义为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当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和实际通货膨胀率相等,进而通货膨涨既不加速也不减速时,经济的失业率将等于自然失业率。通过假定当期预期通胀率等于上期通胀率,上式便成为非加速通货膨胀模型。根据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在长期中,经济将稳定在非加速通货膨胀水平。具体而言,在短期,政府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施将改变经济的就业水平,因为此时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还没有来

22、得及调整。例如,当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通货膨胀率上升,而预期通胀率不变,这会使实际工资水平下降,从而增加产出,增加就业。然而,这种政策的效果只能持续在有限的时间内,因为在长期,工人和企业总会意识到实际通货膨胀率的改变,并在接下来的工资谈判中修正他们关于通货膨胀的预期水平,使其与实际通货膨胀水平相等,而随着这种预期的修正,实际工资水平回到原来的水平,从而产出和就业水平也会回到原来的水平。而这表明,在长期中,不存在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代关系,经济的就业水平将稳定在非加速通货膨胀水平;政府的扩张性政策不仅无法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货膨胀不断上升。14. 什么因素会造成货币乘数的不稳定?其政策后果是

23、什么?货币乘数的公式表述为:货币乘数=货币存量/基础货币=现金+银行存款/现金+准备金=1+现金-存款比率/准备金率+现金-存款比率=1+现金-存款比率/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现金-存款比率。稳定的货币乘数依赖于准备金率和现金-存款比率为常数的假定,但事实上往往存在着超过法定准备金的超额准备金。影响超额准备金的因素有:1银行存款流量的不稳定性。存款流量越是不稳定,就越需要较多的超额准备金;2市场利率和中央银行贴现率的差额。其它因素不变时,这一差额越大,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越小。这是因为,市场利率反映了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而中央银行贴现率则是央行在普通银行准备金不足时向它们提供贷款所

24、索取的利率。其它条件不变时,市场利率越高或央行贴现率越低,银行越不愿意增加超额准备金。现金-存款比率也可能是不稳定的,因为这会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因此,实际的准备金率受到银行存款流量不稳定性、市场利率、央行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以及现金-存款比率不稳定的共同影响,因此,货币乘数严格来说不是常数,而可能随着市场利率或者存款流量不稳定性因素的变动而变动。这种货币乘数的不稳定性意味着,对基础货币的控制并不能保证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15. 请简述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具体过程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是通过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

25、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公开市场业务具体过程如下:当央行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时,它用中央银行支票进行支付。出售政府债券的公众在得到中央银行支票后将其存入自己的开户商业银行,并使存款相应增加,这是新增原始存款。商业银行进而将中央银行支票存入中央银行,这意味着基础货币相应增加。此时,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负债方增加了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资产方增加了相应数额的政府债券。由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量等于存款增加量,于是可以进一步增加对公众的贷款,并通过货币乘数实现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反之,如果中央银行想减少货币供应量,那么它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即可。1

26、6. 简述外汇储备增加对一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外汇储备的增加等于资本净流入和贸易顺差之和,它对一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取决于汇率制度。在浮动汇率制下,政府一般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国际收支黑字将引起本币升值,在其它情况不变时,这将导致对外贸易状况的恶化,国际收支黑字将随之消失,外汇储备最终不会增加。如果国际收支黑字是国际资本的自主流入造成的,流入的国际资本将被用于支付因本币升值所造成的贸易逆差。这样,外汇储备也不会增加。在固定汇率制下,为保持汇率稳定,政府必须进行干预。在国际收支黑字时,政府将通过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汇的方式进行干预。此时,一方面,由于外汇储备的增加,中央银行的资产增加了。

27、另一方面,为了购买外汇,中央银行必须增发等量的基础货币,从而中央银行的负债也增加了。因此,外汇储备的增加将导致基础货币的增加,并通过货币乘数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这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使得通货膨胀形势恶化。当然,政府可以采取冲销的方法来缓解外汇储备增加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具体的冲销方法有:1中央银行出售国债券;2减少中央银行给银行系统的贷款;3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以降低货币乘数;4更严格的信贷控制;5紧缩财政,增加税收,减少政府开支。但是,冲销政策也有其代价。央行出售国债券所支付的利息通常要高于其以外汇储备形式持有国外资产所得到的利息;减少中央银行对银行系统的贷款会打破各银行原有贷

28、款计划,经济的正常运行将遭受破坏;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则会提高利率。利率提高可能进一步刺激外资流入,使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加;信贷控制的后果则可能比第二、三种办法更严重;紧缩财政的办法是可取的,但要受到财政的严峻地位的制约。17. 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国际收支平衡曲线在什么情况下是水平的? 国经P294在开放经济中,如果资本可以自由流动,那么国际收支平衡条件为:其中,为净出口,为资本账户净值净收入。净出口为国内收入和国际收入的函数,资本账户则为国内外利率之差的函数,当国内利率高于国际利率时,资本流入;反之,资本流出。国际收支平衡条件给出了一个使国际收支保持平衡的国内利率和国内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这

29、一函数关系反映在坐标轴中即为国际收支平衡曲线。当国内收入上升时,进口会增加,从而净出口下降,为了保证国际收支平衡,需要有正的资本流入,这产生了利率上升的压力。如果存在着资本流入的障碍,即资本流入对利率上升不充分敏感,那么为了以净资本流入抵消国内收入上升造成的净出口下降,就需要利率上升。此时,国际收支曲线向上倾斜。但是,如果资本完全流动,那么当国内利率略微高于国外水平时,资本就会迅速流入;反之,则会迅速流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利率的微小改变就足以抵消国内收入变动带来的国际收支失衡。此时,国际收支平衡曲线是一条位于国外利率水平之上的水平线。当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资本流动对于利率变动具有完全弹

30、性,即任何高于国外利率水平的国内利率都会导致巨额资本流入,使国际收支处于顺差;同样,任何低于国外利率水平的国内利率都会导致巨额资金流出,使得国际收支处于逆差。BP线为一条位于国际均衡利率水平上的水平直线。18. 为什么说投资等于储蓄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均衡条件?简要评论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仅包括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被称为均衡产出,或者说均衡的国民收入,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的支出。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只有家庭和企业两个部门,总支出或总需求就由消费C和投资I构成,总收入由消费C和储蓄S构成。这时总支出和总收入相等条件下的总产

31、出就是均衡国民收入,用公式表示为C+I=C+S,即I=S,由此可见,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或意愿的投资一定等于计划或意愿的储蓄,即投资等于储蓄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均衡条件。产品市场的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即I=S。在决定投资I因素中,利率是首要因素。当利率上升时,投资会减少;利率下降时,投资会增加。投资与利率之间是反向变动关系,即i=i;在决定储蓄的因素中,收入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当收入增加时,储蓄会增加;当收入下降时,储蓄也会下降。收入和储蓄之间是正向变动关系,即s=sy。因此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为sy= i,即IS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投资等于储蓄,即I=S,故在IS曲线上的点

32、表示产品市场均衡。19、简述纳什均衡?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约翰纳什命名。纳什均衡是一种策略组合,使得每个参与人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假设有n个局中人参与博弈,如果某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即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任何单独的一方愿意改变其策略的,则此策略组合被称为纳什均衡。所有局中人策略构成一个策略组合Strategy Profile。纳什均衡,从实质上说,是一种非合作博弈状态。纳什均衡达成时,并不意味着博弈双方都处于不动的状态,在顺序博弈中这个均衡是在博弈者连续的动作与反应中达成的。纳什均

33、衡也不意味着博弈双方达到了一个整体的最优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最优策略才可以达成纳什均衡,严格劣势策略不可能成为最佳对策,而弱优势和弱劣势策略是有可能达成纳什均衡的。在一个博弈中可能有一个以上的纳什均衡,而囚徒困境中有且只有一个纳什均衡。20. 何为流动性陷阱? P422在货币需求动机中,存在着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这种动机被称为投机动机,其原因在于人们想利用利率水平或有价证券价格水平的变动进行投机。这说明,对利率的预期是人们调节货币和债券配置比例的重要依据。当利率极高时,投机货币需求为0,因为人们认为利率已经不大可能上升,或者说证券价格不大可能下降,因

34、而将所有货币换成有价证券。但是,当利率极低,以至于人们认为利率已经没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或者说证券价格没有上升的可能,人们便会将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此时,投机性货币需求无限大。这种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的情况称为流动性陷阱或凯恩斯陷阱。论述题1、利用无差异曲线说明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P80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其中,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并进而由商品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而导致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

35、费者的效用水平,而收入效应会使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 1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初始预算线为,它与无差异曲线切于点,在该点上,商品的需求量为。现假定的价格下降,使得预算线变为,这时,商品的需求为。这其中包含了两个影响,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首先,商品对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了,从而使得的需求量发生变化。这通过补偿预算线表现出来表现在图中。补偿预算线反映了在新的商品相对价格下,维持消费者效用不变的预算约束。与无差异曲线在点相切,相应的的需求量为。部分即为替代效应。其次,相对价格的变动还提高了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这表现在预算线由AB向右平移至,它与更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相应的的需求量为,而即为收

36、入效应。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2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低档品的特征在于商品的需求量与收入成反向变动关系。在上图中,假定商品为低档品。初始预算线为,它与无差异曲线切于点,相应的对商品的需求量为。当的价格下降时,相对价格的变化使Y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至点,即为替代效应。而相对价格的变化则使实际收入增加,并使均衡点由移动到,需求量由减少到,即为收入效应。当价格下降时,普通低档品的收入效应为负,而替代效应为正。普通低档品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因此商品

37、的需求总体而言是上升的。3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吉芬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品,其收入效应要大于替代效应。对于吉芬商品而言,若初始预算约束为,的价格的下降所造成的替代效应将使均衡点由变为,即为替代效应;而收入效应则将使均衡点由点变为,即为收入效应。对于吉芬商品而言,当其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为正,而收入效应为负,且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因此,总体而言,当价格下降时,吉芬品的需求下降。2说明短期总成本、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根据定义可以总结如下:总成本=平均成本产量,平均成本=总成本/产量,边际成本=总成本/产量。随着产量的连续增加,总成本不断上升,但上

38、升速度首先逐渐递减,当产量增至某点时,又呈现出逐渐递增的趋势。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随产出的增加都呈现出先逐渐递减,而后当产量达到某一点之后再开始逐渐递增的趋势。在上面的图中,对应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形态,总成本曲线上存在两个转折点和。在原点和点之间,总成本曲线的斜率不断递减,其原因在于边际成本递减。与点对应的边际成本为边际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之后,边际成本由以递减的速度逐渐下降转变为以递增的速度逐渐上升,反映在总成本曲线上,则表现为总成本曲线的斜率在点之后开始递增。因此,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总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关系如下:首先,由于边际成本总大于0,因此总成本始终呈现出递增趋势;其次,边际成本曲线

39、斜率的符号决定了总成本曲线的凸凹。由于边际成本即为总成本曲线的斜率,因此边际成本曲线的斜率为正意味着边际成本本身是递增的,反映在总成本曲线上就意味着总成本曲线的斜率不断递增,这对应着点之后的总成本曲线变化过程;反之,如果边际成本的斜率为负,则总成本曲线斜率虽然为正,但逐渐递减。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则表现为:只要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不管边际成本是递增还是递减,平均成本是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的;相反,只要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肯定是上升的。因此,也就必然有一点点,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此时平均成本达到最小值。总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如下:某要素投入水平之上的平均成本反映了从原点出发过总

40、成本曲线相应成本水平的射线的斜率,因此,在平均成本曲线达到最低点之前,由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斜率为负,该射线斜率随产量的增加不断递减,并在点达到最小值,之后,随着平均成本曲线的斜率变为正值,该射线的斜率开始递增。3、简要说明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对策。答案当市场价格不能真正反映商品的社会边际估价和社会边际成本时,市场机制转移资源的能力不足,从而出现市场失灵。当消费者支付的价格高于或低于生产商品的社会成本时,消费者的估价与社会估价出现偏差,社会资源并不会按社会估价的高低流动,而是按照市场价格流动,这时市场失灵。造成这种偏差的主要原因包括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公共物品的存在以及外部经济效果三个方面。 除了

41、上述三个制约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外,市场结构不合理、信息不完全等其他因素也可能引起市场失灵。 针对市场失灵的原因,可以采取不同的矫正措施,主要有:反垄断政策、行业的管制、税收和补贴、政府直接调节以及明确产权和谈判等。4、运用信息不对称原理讨论保险市场中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1、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各类人员对相关信息的了解是存在差异的,对信息了解更充分的人一般能掌握更有利的地位,而信息缺乏的人则处于更不利的地位。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观点认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卖方比买方更了解商品的相关信息,对信息了解更多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缺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获益;交易双方中对信

42、息了解较少的一方会尽力从另一方获取有关信息;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一理论为许多市场现象如资本市场、劳动力就业、企业融资、市场销售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解释,是目前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在各种市场领域得到广泛运用。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表现: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原因: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这样的选择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往往按平均水平推测产品的质量,从而导致高质量产品的交易价格偏低,交易数量较少,甚至导致只有次品才能成交。逆向选择是指市场交易双方因信息不

43、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而产生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产生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1970年阿克尔洛夫发表柠檬市场:品质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他通过对美国旧车市场的的研究,得出了柠檬原理:旧车市场中的既有卖方和希望了解旧车质量的买房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卖方了解车的真实质量,而买方并不了解质量如何,因此,在卖家不能确定告知车辆质量的条件下,买方能接受的价格只能是全部旧车的价值按概率加权计算的平均值,因此买方只愿意按该平均值来支付买价,从而导致质量高于平均值的旧车只能退出市场,只有质量低于平均值的车辆进入市场,这一过程的不断发生,最终是低质量车辆将高质量车辆驱逐出市场。阿克尔洛夫通过这个现象,很好地

44、解释了为何即使是只使用过一次的新车,在柠檬市场上也难以卖到符合其价值的高价,因为这是逆向选择现象的必然结果,即买家因所处的信息不对称劣势地位而被迫做出的反向选择。3、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道德风险表现:经济活动中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原因:由于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的或有限制的合约,使负有责任的经济行为者不能承担全部损失或利益,因而,他们不承受他们的行为的全部后果,同样地也不享有行动的所有好处。是否能够避免道德风险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把全部后果适当地转嫁给经济行为者。举例:国有资产经营者的道德风险是指市场交易双方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其中一方因不能了解或监督另一

45、方的行为;或者了解或监督的成本过高时,一方行为的变动导致另一方利益受损。道德风险这个词还是来源于保险行业,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投了保险后签订保险合同的人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举例说明,如果一个人给自己的车买了保险,就会在驾驶或者是停车时比没有保险的人更加的大意。参保人在参保后的行为改变会给保险公司带来损失,但是因为事后的信息不一致的存在,保险公司无法实时对参保人进行全面彻底的监控,所以要保证行为在参保前后的一致性只有靠参保人的道德自律。这样带来由事后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损失就得名为道德风险。5.论述福利经济学定理福利经济学有两个基本定理:第一基本定理和第二基本定理。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或者福利经济学

46、第一定律,是指在经济主体的偏好被良好定义的条件下,带有再分配的价格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而作为其中的特例,任意的市场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帕累托最优描述了如下情形:在该种情形下,任何资源配置的改变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帕累托最优意味着社会福利达到了最大化,因此就必须满足如下三个条件:1交换的最优条件。该条件是指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相等。此时,所有消费者都达到了效用最大化。2生产的最优条件。该条件指在均衡时,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生产者都相等。这时,所有生产者的产量都达到了最大化。3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该条件是指行业间的

47、投入配置和消费者之间的商品分配都达到最优状态,即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与任何生产者在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相等。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均衡结果显示出如下三个结果:1对于消费者而言,对于任意一个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由于对于所有消费者而言,任意两种特定商品的价格比相等,因此,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从而实现了交换中的帕累托最优;2对于厂商而言,任意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这两种要素的价格比率。由于对于所有生产者而言,任意两种特定要素的价格比率相等,因此完全竞争性市场中,任意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从而实现

48、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3边际转换率是指多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而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可以视为这一单位某种商品的边际成本机会成本,即边际转换率实际上是两种商品边际成本的比率。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产品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因而,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它们相对价格之比,从而等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也就是说,完全竞争市场还满足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条件。因此,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的基本目标是为了说明每一个帕累托有效分配都是一个瓦尔拉斯均衡。该定理认为,对于每一个帕累托有效分配,其中每个当事人对每种商品都持有正的数量,那么如

49、果偏好是凸的、连续的和单调的,生产上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那么这些帕累托有效配置是对应于相应初始禀赋的瓦尔拉斯均衡。对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可做如下评述:1福利经济学基本命题的核心是帕累托最优,运用该标准,福利经济学得以说明了完全竞争性市场的效率性以及看不见的手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2但是,在现实中,帕累托标准显得过于严格,这也是为何经济学家会提出补充性标准如卡尔多补偿标准、希克斯补偿标准等的原因;3帕累托最优标准使福利经济学关于公平与效率的分析相分离,即在帕累托标准看来,效率和公平是两个可以分开考虑的问题。一系列满足交换、生产以及交换和生产最优条件的资源配置方案都是帕累托最优的,因而也都是

50、有效率的。但是许多人可能认为某些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是不公平的。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完全平均的分配或者完全不平等的分配都可以实现帕累托效率。而且,在现实中,公平和效率可能是互相替代的。6说明主流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利用AD-AS模型解释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总需求曲线反映了均衡产出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反向变动关系。在不同物价水平下曲线和曲线的一系列交点所对应的产出与相应的物价水平描绘了总需求曲线,因而可以按如下方式得出总需求曲线: 在货币供应量不变的前提下,物价水平的变化将改变曲线的位置。在上图中,当价格为、和时,曲线分别为、和,相应的与曲线交点所决定的均衡产出水平则分别为、和。各价格水平及其相对

51、应的均衡产出水平的对应关系即为总需求曲线。由于物价水平的下降将导致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因而此时货币市场会出现过度供给,这导致货币持有者对债券需求量的增加,在一般情况下这会进一步引起债券价格的上升即利息率的下降。利息率的下降又会进一步提高投资需求量,而投资的增加会通过乘数作用增加均衡的产出水平,即价格水平与均衡产出之间为负相关关系,即在一般情况下,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影响总需求斜率大小的,有以下四个因素:1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度。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度较小意味着对于同一价格变化幅度,利率必须有较大变化才能导致货币需求量发生所需的变化以便重新实现货币市场均衡,而这意味着投资需求也会产生较大幅度的变动

52、,产出量也随之会产生较大变化,因此利率敏感度越低,则总需求曲线越平坦,反之,利率敏感度越高则总需求曲线越陡峭。2货币需求的收入敏感度。在货币供给量给定的前提下,当物价变动使得实际货币余额变动进而导致货币市场供求不等时,也可以通过改变均衡收入水平来改变对货币的交易需求,从而使货币市场重新实现均衡。货币需求的收入敏感度较小意味着物价水平提高时需要均衡产出水平有较大下降才能重新实现货币市场均衡,因此此时总需求曲线较为平坦;反之,如果货币需求的收入敏感度较高,则总需求曲线较为陡峭。3支出投资的利率敏感度支出投资的利率敏感度主要是指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支出的利率敏感程度较高意味着对于货币市场上由一

53、定物价水平变动造成的利率变动,投资需求会有较大变化,因而均衡产出也会相应产生较大变动,此时,总需求曲线较为平坦,反之,总需求曲线则较为陡峭。4支出投资的收入敏感度支出投资的收入敏感度则是指边际消费倾向。支出的收入敏感度较高意味着对于价格变动引起的给定的收入变化如因投资需求变动导致的收入变化,将因乘数较大而得到更多的扩大,因而此时总需求曲线较为平坦,反之,总需求曲线则较为陡峭。受货币需求利率敏感度和投资的利率敏感度的影响,存在两种总需求曲线的极端情况:1古典主义的总需求曲线。这对应着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度为零及投资利率敏感度为无穷大的情形。零货币需求利率敏感度意味着物价微小变动所导致的货币市场失衡

54、必须通过极大幅度的利率水平的变动来调整。而投资利率敏感度无限大则意味着对于微小的利率变动,投资需求进而均衡产出水平将出现极大变化,这两者都意味着微小的价格水平的变动将导致均衡产出的极大变化。此时曲线将是比较平坦的。但是,投资的增加将导致货币需求的增加,而在货币供给量给定的条件下,给定物价下降所导致的投资需求,总需求的扩张必受限制,因此曲线也不是一条水平线。实际上,此时的曲线对应着货币主义的数量公式,并表现为,其中,为名义货币供给,为价格水平,为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度。2垂直的总需求曲线,这对应着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度无限大及投资的利率敏感度为零的情形。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度无限大意味着对于给定物价

55、变动所造成的货币市场失衡,利率的微小变动即可以导致货币需求发生变化从而重新实现均衡。而投资的利率敏感度为零则意味着无论物价水平的变化通过货币市场造成利率的何种变化,都不会对投资需求产生影响,因而不会导致均衡产出的变动。这两者都意味着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均衡产出的变动都及其微弱,因而此时总需求曲线垂直。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此时,如果总供给不变或者无法及时相应总需求的变动,就会出现持续的需求缺口,从而导致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这就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这一过程可以用下图说明:在充分就业产出水平前,由于供给无法完全响应需求曲线右移带来的总需求上升,形成持续的

56、需求缺口并造成物价的不断上涨,在这一区间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表现为价格和产出同步上涨;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时,由于资源约束总供给已经无法进一步增长,因而此时总需求的进一步扩张只会提高物价水平。7. 论合理预期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所谓合理预期是指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合理预期理论认为,经济主体会在对现有信息进行充分加工的基础上得到的有关经济变量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决策。理论上说,合理预期所指的预期不仅是对一个变量取值的预测,而且是对这个变量取值的概率分布的判定。在合理预期下,对经济变量的预期都

57、会等于其事后的实际均值,实际情况对均衡的偏离不是来自经济主体的预期,而是随机扰动因素造成的。因此,合理预期包含三个含义:1经济决策主体都是理性的,他们总是力求对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期;2为了得出正确的预期,经济主体会力图得到一切与决策有关的信息;3经济决策主体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合理预期的政策含义在于从长期来看,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为了对此进行说明,首先讨论附加预期的总供给函数。具体而言,代表性企业的供给函数可以写为:其中,为企业产量,为其产品的实际价格,为企业自身预期的总价格水平,为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为参数,且,之所以使用预期的总价格水平,是因为厂商通常可能无法准确知道实际的总价格水平。该供给

58、函数的含义在于,如果厂商认为自己产品的价格偏离了总价格水平,那么它就会相应地调整产量。如果企业自身的预期总价格可以表示为,为社会对总价格水平的预期值且市场中有个企业,那么附加预期的总供给函数就可以写为,。而总需求可以表示为。其中,为除货币因素外其它能够影响总需求的因素, ,为货币供应量,为货币供应量对总需求的乘数。将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函数同时取期望,并解出均衡时的实际产量:当,显然有。这表明,如果总需求的变化为人们所预期到,则总产出和就业水平将不会发生变化。根据理性预期观点,货币冲击一般首先影响到的是一般价格水平,因此经济人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分辨这种变化不是相对价格变化而是总需求变化,因此,在

59、短期内,货币冲击的确可以起到改变均衡产出的作用。但在长期,人们总会意识到系统性货币政策调整的规律,并对自己的预期进行相应的修正,从而使得关于总需求的预期与实际总需求的变化相一致,在这种情况下,总产出水平将始终维持不变,货币政策只能改变价格,而不能改变实际均衡产出,这一结论也被称为货币中性论。而这也意味着,要使宏观经济政策成功地改变总产出,那么这种经济政策的推行就必须毫无规律,以免为社会所预期,因为在预期失误的情况下,工人和企业会认为是相对价格在发生变化,因而会相应地认为劳动和产品需求在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就业和产出水平发生变化。即:1能够被预测到的货币供给的改变只能改变总体价格水平,对实际产出和

60、就业没有影响;2只有未被预测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才能改变实际产出。因此,合理预期理论的结论是:1系统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2只有未被预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才能改变总产出,换言之,宏观经济政策只有具有欺骗性才能有效,而且这种有效性只是暂时的,因为合理预期的当事人不会在长期中系统性地和持续性地犯认识上的错误。8 运用弗莱明-蒙代尔模型,分析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弗莱明-蒙代尔模型可以用于分析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1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上图中曲线、曲线和曲线交于某点,且曲线斜率小于曲线的斜率。当曲线右移至时,它与曲线相交于新的一点,该点位于曲线的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