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教学课件_第1页
经典诵读教学课件_第2页
经典诵读教学课件_第3页
经典诵读教学课件_第4页
经典诵读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秋浦歌授课方案授课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古诗字词,认识古诗马虎,感觉诗人描述的火热劳动场景。3领悟诗人表达的感情。授课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2认识古诗马虎,感觉诗人描述的火热的劳动场景。授课难点:领悟诗人表达的感情。授课过程:一、创立情况,导入新课经过游戏学生背诵古诗,创立情境,导入新课。二、板书课题,明确学法1板书:秋浦歌2明确学法:解诗题知作者释字词明诗意悟诗情三、学习古诗,品读感悟(一)解诗题1学生思疑2报告沟通:秋浦:地名歌:歌颂、赞美秋浦歌:歌颂赞美秋浦冶炼工人的诗(二)知作者1指名背诵李白的诗2学生介绍李白3教师补充介绍

2、作者(三)释字词1学生初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2指导朗诵古诗。3小组内利用工具书理解字词。4.沟通报告:乱:各处飞溅紫烟:冶炼淬火时升腾起的烟,颜色较红,在夜色中带紫。报郎:指被炉火映红了脸庞的冶炼工人。动:涟漪寒川:冰冷的河水。(四)明诗意1.出示“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和字意,试说诗意。熊熊的炉火映红了天和地,火星在升腾的紫烟中飞溅。2.出示“报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和字意,试说诗意。脸膛红彤彤的工人冶炼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一边劳动一边歌唱,嘹亮的歌声使冰冷的河水都涟漪起来了。(五)悟诗情1播放歌曲劳动号子,学生想象诗歌画面。2引导学生想象工人

3、劳动的情况。3领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人描述了一幅瑰丽壮观的秋景冶炼图,赞美了任劳任怨为他人酿造幸福的劳动者,抒发了作者对劳动和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恭敬之情。四、感悟写法,品味诗韵1学生背诵诗歌。2师生共同沟通写法、品味诗韵。诗歌前两句写什么后两句写什么你发现诗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教师小结:诗歌前两句写景,展现了一个如火如茶的劳动场面。第一句是全景,景色特别壮观;第二句是近景,瑰丽多彩。后两句正面描写紧张劳作的冶炼工人。从“报郎”二字,能够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放、乐观的性格。“歌曲动寒川”,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在诗人的笔下,火、热、声、色交相辉映,明暗、冷热、动静

4、衬托映衬,生动地表现了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冶炼工人的形象。五、随堂检测,牢固提升1出示智慧岛,学生选择答题。2播放歌曲,结束全课。登金陵凤凰台授课方案授课目的:1、领悟诗歌经过写景、怀古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运用比较、想像、联想、品味重点词语等方法鉴赏诗歌。授课重点:掌握诗歌景与情的关系。授课难点:能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诗歌进行鉴赏。授课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是诗的国家,有诗经楚辞,唐诗宋词,路漫漫在屈原脚下求索,诗悠悠在汨罗江畔飘零,秋雨是杜甫笔下的残梦,月亮是李白头顶的乡愁.我们经过诗歌认识诗人,经过诗人更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今天让我们走进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世界。二、检查积累(李白诗

5、中的名句)三、学生介绍诗人李白及其写作背景四、朗诵诗歌(频频读)五、翻译诗歌1.介绍传说2.提问:A.“凤去台空江自流”的“自”是什么意思是单独孤单的意思。叹息时间的流逝,六朝繁荣一去不返,只有大自然才是永远的。B.“吴官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吴王宫苑的花草现在被荒径淹没,东晋的权门贵族留下的可是荒冢,威风不再,烜赫难久,诗人在感想时间的无情,惋惜人间的无常。C.“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写远景,所写景色有何特点有何作用若隐若现(半隐半现)、气象万千、雄伟壮美。意在揭穿人间无常,江山永恒的主题。D.“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令人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长安不见”

6、暗点诗中的哪个字尽管奸臣当道君王昏庸,诗人依旧翘首长安,这说明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1)比喻:“浮云能蔽日”,比喻奸臣遮拦贤臣,或喻皇帝被奸臣包围。借代:用京城指代朝廷和皇帝(2)“长安不见”暗点诗题中的“登”字。触景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3)皇帝被奸邪小人包围,而且自己报国无门,心情沉痛,可见他内心的赤诚。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旨意深远,境地阔大,使是人产生强烈的共鸣。3.小结:境地是古代诗歌特有的一个美学范围,它主要由诗中的“景”和所要抒发的“情”所组成。一首优美的诗,其外是美丽感人的景,其内是深邃感人的情。只有“景”和“情”很友善地交融在一起,才能组成摄人心魄的境地。六、比较

7、阅读:崔颢黄鹤楼1.检查预习2.朗诵3.拓展:你们知道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及与之相关的名作吗湖北黄鹤楼崔颢黄鹤楼湖南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江西滕王阁王勃滕王阁序蜀相授课方案授课目的:1.掌握诗歌朗诵的基本方法。2.认识诗歌常有的表现手法。3.多朗诵,多商酌,理解诗中的话中有话。4.认识常有的艺术手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领会境地。5.掌握重点词语,解析光景意象,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6.感觉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授课重点:认识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朗诵。授课难点:掌握诗歌的景与情,感觉品味诗歌的境地。授课过程:一、导语设计1.聊聊流行歌曲

8、,带出唐代乐队,说梦回唐代,介绍大唐盛世和写作背景,明确授课任务。同学们知道老师刚刚给大家放歌曲的原因吗(缓解紧张情绪)想让大家知道我也曾和你们相同的年轻,但是现在老了;我也很喜欢流行音乐但是老师比较喜欢那些有必然文化底蕴的。因此老师很喜欢唐代乐队的歌。唐代乐队是中国今世最出名的摇滚乐队。老师最喜欢他们的成名曲梦回唐代。喜欢这首歌,不行是是因为它好听,更重要的是这首歌总能将我带回大唐盛世。大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这时国家一致,经济繁荣,政治开通,文化发达,对外沟通频频,社会充满自信,民族的自信心、骄傲感,以及气度都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表现出活跃的状态。其国势之

9、兴盛,气象之恢宏,确是令人惊讶不已,她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亮点,放到世界历史上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一片灿烂。但是,遗憾的是,大唐盛世只保持了短短的五十年。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盛世便像纽约的世贸大楼相同轰然倒塌了,而且,今后就走上了日益衰落的不归路。因此生活在那时的人们就忧如一下子从天堂掉到了地狱一般,他们的感觉是可想而知,特别是那些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他们的感觉就更强烈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蜀相的作者杜甫就是这样一个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极大理想却壮志难酬的人。这首七言律诗蜀相就是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就的。当时正处于安史之乱。2.蜀相是一首古诗。学习古代的文学作品,朗诵是特别

10、重要的。祖先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今天诚然不倡议写古体诗,但是经常朗诵,对提升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无疑会大有好处。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从基调、感情、格律三方面来学习古诗的朗诵。二、认识诗歌基调,初步掌握朗诵。1.基调就是指诗歌所抒发的基本感情,我们平时都是依照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来掌握的。因此,第一就请同学们结合刚刚老师介绍的写作背景,迅速阅读诗歌,掌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杜甫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那么,有谁能结合刚刚老师介绍的写作背景来说说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吗)明确:抒发的是感触、叹惋的心情,这也正是全诗的基调。2.朗诵

11、指导: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触的、叹惋的,那我们在朗诵时该怎样来表现呢是读得快还是读得慢,是读得激动还是读得低沉,是读得如奔跑瀑布一泻千里,还是读得如百尺深潭潜流暗涌;是读得如“间关莺语花底滑”,还是读得如“幽咽泉流冰下难”要读得稍慢,读得深邃,读出点感触。3.请一个学生,再请学生评,再让评的学生读,再评,再听朗诵录音,再集体朗诵全诗。4.学法指导一:结合背景,整体感知,掌握基调,读出感情。三、认识诗歌格律,掌握诗句节拍,再次朗诵。1.刚刚同学们朗诵时很自然的注意到了诗句中的逗留。逗留在朗诵时是特别重要的,古诗中的逗留和它的格律相关。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组成一个节奏单位,

12、每一节奏单位相当于一个双音词或词组,音乐节奏和意义单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X一XX一XX一X和XX一XX一X一XX。2.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3.朗诵指导:要读准节拍,朗诵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合适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朗诵会有抑扬顿挫的声调。4.再放诗歌录音,同学们跟读。5.学法指导二:要懂点格律,读准节拍。四、详尽解析诗句的感情,依照感情深入掌握诗歌的朗诵。(一)解析颈联、尾联,详尽掌握感情和朗诵。1.刚刚,我们经过认识诗歌的基调停格律初步掌握了诗歌的朗诵,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析诗歌中最重要的内容感情,并据此更深一步的来掌握诗歌的诵读。2.诗歌中最能表现

13、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是前半首还是后半首明确: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3.这两句诗中写了诸葛亮的哪些事明确: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首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反叛,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4.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括的思想感情呢(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明确:歌颂,恭敬,仰募的思想感情。点拨:“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体,“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雄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5.诸葛亮诚然雄才大体,功业昭著,最后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够不令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

14、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中的思想感情又是怎样的呢明确:深邃、叹惋、感触的思想感情。点拨:这句诗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此后已的精神。这是他一世中最为感人之处。正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惋惜,才“长使英雄泪满襟”。6.朗诵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朗诵呢明确:“天下计”、“老臣心”“身先死”“泪满襟”该读重。“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要读得放一点,带歌颂的语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前句要读得稍快,带惋惜的语气,“死”字要读得沉痛;后句要读出感触的语气,特别是“泪满襟”三字要一字一顿,有泣而涕下的感觉。7.个别读,集体读,听录音读

15、,再读。(二)、解析首联、颈联,领悟情况交融的手法,掌握朗诵。1.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因此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所有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四十多年后,中唐时改革派领袖王叔文在“永贞改革”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情;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些都说了然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2.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老杜自己呢明确:有,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理想的诗人。杜甫是

16、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相同圣明的君主)的政治理想,却向来没有机遇。远大的理想和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就都力所不及的失落了。老杜在政治上向来一事无成,但,即便这样,他却依旧忧念国事,挂怀天下,因此他的内心是特别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能够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望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沉痛,是老杜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募、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那么,老杜这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是由来已久的还是来游诸葛武候祠后才有的3.这类由来已久的感情在前两句诗中有没有表现出来若是有,从哪里能够看出来老

17、师点拨、明确:“丞相”:(能否改为“蜀相”为什么)“丞相”更能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恭敬、仰募之情。“寻”:专门去找,“寻访”武侯祠,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恭敬、仰募之情。“柏森森”:令人联想到诗经中的召南?甘棠,表示出蜀人对丞相的敬爱;同时还可以够理解为以“柏”衬托蜀相诸葛亮的形象,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恭敬之情。4.推断语言,解析“自”“空”比较理解: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神清气爽的景色,展现的是欣喜欢乐的情感。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宛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春色无量,本是神清气爽的之景,“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

18、一到春天即是一片碧绿,年年这样,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春色诚然无量与诗人没关,“喧杂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自清荷塘月色),由此很自然地令人感觉到诗人内心的孤单和感触。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况交融。“自”“空”二字的作用:杜甫用“空”“自”等词的妙处在于沟通了情与景之景的联系,以“自”衬托了人的心情,正所谓是“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地全出。”这里“自”“空”两字也有此等功用。想象领悟意境:这是一幅带着浓浓的孤单和悲凉的春色图。正所谓是见满院萋萋碧草,却觉孤单之心难言;闻数声呖呖黄鹂,倍感荒凉之境无量。5.

19、朗诵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读明确:“丞相”要读出亲近的味道,“寻”读升调,读出仰募之情。“柏森森”要读得和缓,读出欣慰的语气。后句读出惋惜的语气,前四字稍快,后三字则要慢,“自”“空”要重读,表现出诗意的逆转。6.学生感觉诗意,朗诵诗歌。7.合上书听录音,跟着背诵。五、课堂总结(请学生来进行):朗诵古诗词的技巧1.掌握基调结合背景、整体感知、认识内容2.领悟感情联想品味、推断语言、想象境地3.懂点格律读准节拍、注意平仄、读出重音联想和想象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联想社会背景,联想相关的历史,联想相关的作品,想象诗歌的境地。(联想大唐盛世,作者的思想,诸葛亮的事,壮志未酬的英雄,诗经中的甘棠等,想象

20、孤单春色图)六、作业:背诵全诗江城子授课方案授课目的:1.认识苏轼词的基本知识;理解词的主要内容和词的表现手法。2.熟读背诵,领悟诗词的境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授课重点:理解词的主要内容和词的表现手法授课难点:领悟诗词的境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授课过程:一、创立情境,导入新课:苏东坡是北宋词坛的大改革家,他作词时,正当柳词盛极一时之际,他有志于改变花间以来柔媚的词风。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了这首出猎词。他因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而特别愉悦。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自己的这类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

21、家。多天前猎于田野,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诵。2.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神宗元丰二年御史李定、舒宜等摘引他的某些诗句,说他诽谤新政,被捕入狱。释出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元祐元年(1068)回京做了翰林学士等官。不久,出任杭州等州知州。绍圣元年(1094)因为“元祐党人”,先后贬至岭南的惠州(今广东省惠阳县)海南的琼州(海南岛人直至徽宗即位(1100)年,才遇赦北归。次年病于常州(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在历任地方官时,作过一些抢救河险,兴修水利,

22、营救灾荒等有益于人民的事情。3.翻译全文:我虽年老却流行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托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随从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好像往日的孙郎。畅喝酒,胸怀宽广胆气壮。鬓边鹤发如同微霜,这又有何妨!只希望有手持符节的来云中,但不知朝廷何时才能派遗使臣似冯唐到那时,我定将使全力气拉满雕弓如满月,朝着西北瞄望,箭箭射向天狼。三、品味赏析:在这首词中,上阕写出猎,下阕写请战,场面热情,情豪志壮,大有“横槊赋诗”的魄力,把词中素来香艳软媚的儿女情,换成了报国立叻、刚强壮武的英英气了。上阕:“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23、,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好一幅庄严的群雄出猎图,勾画出一个狂飚式的人物形象:太守出猎而“报”知人民随从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猎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孙郎,其狂四也。下阕:“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好一个豪放不羁的个性,好一腔激情洋溢的壮志:鬓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节云中,此豪二也;会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四、合作研究:苏轼江城子中“遣冯唐”“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明确:“遣冯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重新碰到皇帝任用的梦想;“射天狼”表达了作者要倾尽全力

24、抵挡入侵者、为国立功的信心。五、教师小结:江城子密州出猎全词表达为国效命的坚毅信心和爱国思想,并宛转地表达了期盼重新获取朝廷重用的梦想。词通篇尽兴放笔,运用自如,风格豪放。词中的主人公挽弓劲射的形象,英武豪放魄力非凡。叙事上有点有面,把纷繁场面叙写得井然有序,又能有力突出主题。用语坚毅,简洁朴实,用典自然,境地浑厚,抒情讨论畅快淋漓。梅花授课方案授课目的:1.认识“梅、墙、独、暗、香”等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3.经过图、文、生活相结合,感情朗诵,感觉梅花不畏寒冷的坚毅品德。4.经过朗诵、沟通等活动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授课重点:1.认知并熟记生字。2.正确

25、、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授课难点:1.背诵古诗。2.经过图、文、生活相结合,领悟诗歌情况,感觉梅花不畏寒冷的坚毅品德。授课过程:一、导入:1.老师引出话题:爱花的同学请举手。呵呵,都喜欢那你们都喜欢什么花呀2.猜一猜:有一种花,开在寒冷的冬季,万花凋谢,它却单独开放,是什么花提问,对了,是梅花。对于梅花,你们有哪些认识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梅花。二、朗诵古诗1.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听老师把这首诗朗诵一遍。2.请同学们自主朗诵一遍,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3.抽学生试读,纠正其错误,并认识生字:墙、寒、独、遥、暗、香。4.学生齐读古诗,读得正确、流利。三、解读诗句1.第一句,墙角数枝梅。数:读sh

26、u,数枝就是几枝的意思,梅自然是梅花啦,这句诗的意思就是墙角长着几枝梅花。2.第二句,凌寒单独开。刚刚我们说过,梅花是开在寒冷的季节的,因此凌寒的意思就是冒着寒冷,单独开就是单独开放,那我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3.第三句,遥知不是雪。有谁知道梅花是什么颜色的对,是白色,像雪相同白。遥的意思是远,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看去忧如是雪,但我知道其实不是雪。问:诗人站在远远的地方,为什么知道那不是雪呢4.对了,因为为有清香来。诗人闻到了阵阵的清香。四、品味古诗1.从这首诗看来,诗人十分喜欢梅花。那诗人喜欢梅花的什么呢(凌寒不怕寒冷、白梅洁白、清香来清香,芬芳高洁)结合诗句说一说。2.有感情朗诵。

27、用画/的方法帮助朗诵,做到抑扬顿挫。指名学生朗诵,让其他学生讨论。五、结课1.提问:我们今天学了什么梅花的什么质量。2.小结:这首诗写的是梅花,梅花不怕寒冷,是硬骨头,我们也要做硬骨头,要什么困难都不怕;梅花洁白、贞洁,时时发散清香,给人们带来快乐、幸福的感觉,我们也要努力让人们幸福快乐3.作业部署:画一幅梅花图,并为它题上诗句。背诵这首诗。如梦令授课方案授课目的:1.认识李清照及其作品,整体掌握全词的主旨。2.频频朗诵,提升诗词欣赏能力。3.感悟词人早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授课重点:整体掌握全词的主旨授课难点:提升诗词欣赏能力授课过程:一、释题导入:如梦令,词牌名。原名“忆仙姿”,后改为“如

28、梦令”。因唐庄宗忆仙姿词中“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之句而得名。词牌是词的曲调名称。二、整体感知:1.作者:李清照(约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述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怨王孙两首词,于轻快开朗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欣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南渡后,生活的劫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宛转深邃。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远流亡生活的感觉。永遇乐在这类词中为代表之作。李词语言既简易自然,又奇异魂丽,富于表现力。她的词用典不多,却擅长运用口语

29、、街市俗语,使词写得理解而家常。李词的音节友善,流转如珠,富饶音乐美。2.背景资料: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的一篇名作,素来为人们所称道。词中刻画了一个年轻女子爱花、惜花的细腻感情,创立了鲜亮、优美的艺术形象。此词写惜春敏感心理,并无深意,全凭高妙的表现技巧和优美的艺术形象取胜。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诵全诗。三、细读品味:1.“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用残酒”虽是一夜的浓睡,也没有消尽昨晚尽兴饮酒的醉意。写出了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2.“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试问”表示女主人公明知故问,表现了女主人公开朗的性格;一个“却”字,写出了侍女的回答很不经意。一问一答,形式奇特奇异,语言简易自然,充满情味

30、。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知否知否”用叠句形式把女主人公的开朗多情表现了出来。“绿肥红瘦”,采用借代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叶子更绿,花儿凋谢。造语奇异,奇巧特别,实为千古绝唱。四、合作研究:怎样理解词中所表达的两个人的不相同心情明确:这首小令诚然可是寥寥三十三字,却十分生动地表达了两个人物的不相同的心情。词人妙用对话,顿使闺中情味盎然:女主人公设问,诚意认真;待女回答,冷漠无情;女主人公再驳,凄婉痴绝。五、教师小结: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用残酒”,诗中的主人虽是一夜的浓睡,也没有消尽昨晚尽兴喝酒的醉意。但是她却有所关切,想到“昨夜雨疏风骤”,“试问卷帘人”,小院里的海棠怎样了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时她依照季节、依照经过一夜的“雨疏风骤”,依照自己的观察和经验,迫切地更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由此看出女主人是多么关切她周围美好的事物。如梦令:写一位贵族少女怜花惜春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怀,曲折的反响出一种悠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