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知识点复习策略之我见_第1页
高三语文知识点复习策略之我见_第2页
高三语文知识点复习策略之我见_第3页
高三语文知识点复习策略之我见_第4页
高三语文知识点复习策略之我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语文知识点复习策略之我见 庙诗仙作者简介:庙诗仙,江苏省睢宁县李集中学。原发信息:语文知识(郑州)2011年第201169上期 第75-79页内容提要:高三语文学科的高考知识点复习呈现出诸多特点:繁多 化、琐碎化、庞杂化、模块化。如何在该记、须记的知识 点复习上为学生减负、减压,成为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 关键点。在高三语文知识点的复习上,要具备如下几点意 识:图文并茂的板书意识、宏观把握的思路意识、三维角 度的思维意识、文体特征的要点意识、以点串面的整合意 识。高三语文/知识点/复习策略/意识期刊名称:高中语文教与学复印期号:2017年02期高三学段,单就语文学科而言,高考知识点复习呈现出

2、诸多特点:繁 多化、琐碎化、庞杂化、模块化。这一个个知识点倚叠如山,分布繁乱, 令人头晕目眩。本已身心俱疲的学生更是在知识的汪洋里常感无所适从, 一片迷茫。如何在该记、须记的知识点复习上为学生减负、减压,成为教 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点。理清知识、熟记知识才能更有效地运用知句子六大语法成分:主、谓、宾、定、状、补。其顺序及其词性构成 的隐性考查涉及语病、对联、文言文断句、翻译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辨 析。如语病题里的划分主干法就能重点考查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赘余这 几类语病类型: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等。为满 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要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2013广东)这里 缓解

3、与载客搭配不当,属于动宾搭配不当,应在载客后加中 心语的压力。同时,通过这种主干划分也能知晓,此题也可看做成分 残缺。而在定、状、补这些枝叶成分中,也可考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定中或状中)。如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 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2012北京)这里高 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能和作用,属定中搭配不当,应把功能和作用改为特点。又如在江苏文科附加题文言断句里,也能有效利用这种句子成分分析 法来提升做题的效率。2008年江苏高考试题: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 论大道那么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那么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那么崇势利而羞 贫贱/此其弊也

4、/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要求给画线句子断句,限6处。出 错最多的地方是最后一句,有人断句到此之后。其实根据句子成分分析,此应做最后一句的主语,正好构成主、谓、宾三大主要成分,断到此后,那么末句缺少主语。对联题更是追求一种对仗工整,对仗工整里就涵盖了词性的对仗。如 上联:大地播春光花香鸟语。请选出下联。有学生选下联:三春到人间群 山起舞。结合上图的句子语法成分排列图可得出:上下联前五字对仗较工 整。但问题是,花香鸟语”是主谓结构,香和语是谓语;而群山之群是修饰名词的,是形容词。起是动词,花是名 词,正确的选项应是神州增秀色水绿山青。绿和青本是形容 词,这里放在主语水和山后面,活用为动词,作谓语成

5、分,也构 成主谓结构。同理,在文言文的词语用法和意义辨析以及文言翻译里也会 运用到句子语法成分的知识,这里不再赘述。可见,增强以点串面的整合意识,就能让学生重新重视被忽略、被遗 忘的句子成分这类语法知识,使它重新焕发生命活力,让死的、枯燥的知 识点重新灵动起来,对于学习不同模块的知识内容有辅助性的促进作用。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之方法、策略,不是一篇文章所能道尽的。但具 备这五种复习意识,无论是从宏观整体上,还是从微观细节上,无论是在 不同模块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辐射面的比拟联系上,还是在同一模块知识点 内的纵向线索性的迁移联系上,都能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有路可遵循、 有法可依靠、有线可凭借,为繁重的

6、记忆减压、释压,使知识记忆的质量提升,使知识运用的能力提高。识,进而提升解题能力。所以,在高三语文知识点的复习上,要具备如下 几点意识。一、图文并茂的板书意识以图文并茂的板书形式去理清、理齐知识点,可以在知识的精简性、 审美性、直观性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让人一目了然,防止知 识点的重复、混乱、细琐。因为板书作为一种无象的、无声的书面语言,不仅能够加深学生从 有声语言中获得的印象,而且能够创设课堂审美情境与和谐气氛,引起学 生审美的心理体验,产生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四可 见,以图文并茂的板书形式去整理知识、简化知识,易于使学生产生接受 的心理,因为这里有审美心理的唤醒。有了板

7、书,文本中的一个个知识点 不再是僵化的、无温度的,而是具有立体感和生命感的,可以形成闻一多 先生在诗的格律中提出的著名的“三美主张之一格律美。文字 与图画的组合、叠加可以让人在视觉平面上享受到一种心理上的立体架构 之美,使记忆的效率大大提高。如在复习记叙文在叙事过程中通过侧面描 写去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时,笔者设计了一个板书:n即在记叙文中,适时、适地、适当地点缀一些景物来侧写人物,会收 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叫人面桃花相映红。写一个人生活贫穷,可通 过其肖像、动作等来进行直接描写,也可通过外物衬托来间接侧写,如写其居住环境:门的破旧、裂隙,床上铺的烂棉絮,饭碗的破损等。在具体 描写景物时要注重其特

8、征,而描写其特征时要注意多角度手法的运用,即 感官角度、观察角度、修辞角度等,以此丰富和突出人物形象,才能更好 地为文章的主题思想(意)服务。这种侧写在诗歌鉴赏中可以称为借景抒 情或托物言志。它是衬托人面的桃花,可以增益其美。当这种图 文并茂的板书在学生脑海中呈现出美的画面时,记忆这种枯燥的学习行为 也显得富有情趣和美感了,记忆的质量就会随之提高。二、宏观把握的思路意识高考语文的知识点多如繁星,如果一个个死记硬背,就会出现记不 牢、记混等问题。这对于后期学习来说无疑是低效的,甚至是负效的。形 成在整体上宏观把握的思路意识,可以对知识点的组线、构成、织网起到 提纲挈领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曾在教学十

9、二韵中写道:作者思有 路,遵路识斯真。教师传授有思路,学生就会识记易寻路。教 师的主导性之一就表达在导方向、导思路上。让学生遵此路就会识 斯真。故这种宏观把握上的思路意识,是在有效地导控知识点的方向 性、顺序性、线索性,让学生的记忆更便捷、高效。如在训练记叙文整体 写作思路上设计如下页左栏的知识点结构图,即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记叙 文写作,首先要解决三大问题:(-)Why :为何而写。这关乎作文的立意,即记叙文表达的思想情 感或揭示的观点道理。而立意(主题)源于对作文材料审视,通过立意(主题)亦可自拟标题。而标题往往能直接反映主题,所以拟题很关键。What 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和志总要找到依

10、附的载体:景和物。 记叙文中主题思想的载体就是人和事。在写人叙事时,首先要根据主题来 确定人物的性格,依据性格再选择事件。事件是人物性格得以呈现的载 体,所以在叙事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先确定典型画面(场面或事件)。在描 写事件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三个特性:即过程性、细节性、障碍性。如此 叙事才能具体生动。所谓过程性就是在叙事过程中,对人物性格进行直接 描写时要注重组合式,即以动作为主,辅以肖像、心理等其他描写。因为 事件的推动开展主要靠人物的行为完成,注重动作的细化延缓,事件过程 性才能得以延展和表达。在叙事的过程中要想细腻感人,需合理添加细 节,特别是合理设置障碍,因为写好一个故事需要具备最基本的

11、知识元 素:冲突。在此基础上总结形成冲突的基本流程:愿望+障碍=冲突2o有障碍才有冲突,叙事才能曲折动人。如学生澎湃为了刻画爷爷勤劳 能干、细心认真的性格特点(人),选择爷爷开垦荒地之事(事),通过 设置一些障碍使叙事更曲折。如添加障碍一:荒地上的垃圾繁多乱杂”章 碍二:杂草丛生很难拔动、铲除等。在克服障碍和困难的行动中就能很好 地表达爷爷的上述性格特点。叙事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但只要这三个主 要特性把握住了,作文就会有光彩。(三)How :怎么去写。就是如何去润饰和描摹选材内容里的人和 事,这需要学生注意整体和局部构思。如上图,在此不一一赘述。这种知 识结构图表达的就是一种宏观把握的思路意识

12、,即使是临场作文,按照此 思路拟作文提纲,学生就会防止边想边写、愈写愈乱的紧张心理。三、三维角度的思维意识江苏高考语文的重头戏其实包含两大模块:现代文阅读模块(散文阅 读/小说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等);作文教学模块(记 叙文+议论文+散文等)。这两大模块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它是最基本 的,也是最根本的,却是常常易被忽视的,可能是因为熟视无睹。但是, 有时最常规、最中规中矩的方法,看似笨拙,反倒最有效,最有智慧。这 一条贯穿的主线其实是一个三维角度,它们在不同的文体中可以灵活组合 应用。这个三维角度就是三个层面:What角度,即写什么(内容、对 象);Why角度,即为何写(目的、

13、意图);How角度,即怎样写(方 法、技巧)。无论何种文体(小说、散文还是论述类文本),何种模块(阅读还是作文),这个三维角度是根源。把握了它,阅读和写作的整体 思路和框架就掌握了,作为读者和作者的学生,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学习有效性就会得到显著提升。如上述第二点宏观把握的思路意识”里提到的记叙文写作整体思 路,见上图模式,议论文写作也牵涉到这个三维角度。如对中心论点或话 题进行分解形成分论点时,也是从这三个角度入手的。具体观点或话题要 具体对待,看从三维角度中哪一个角度好切入分解。如中心论点:人生应 拥有乐观心态。可以从Why角度切入,即谈论拥有乐观心态可以到达的效果、所起的作用和意义等

14、。再如谈赏识”这个话题,可以确立人生 应学会赏识”这个中心论点。对于此中心论点,可从How角度切入去 写,即如何学会赏识,方法和途径是什么。议论文从Why、What、How 任意一个角度去写,姑且可以称为独角戏。可写成并列式、正反比照 式或递进式结构的议论文。如果把What+Why+How三个角度共同组合 叠加在一起去写,且保持顺序不变,姑且可以称为“铁三角。可写成递 进式结构的议论文,即先提出观点或话题,接着分析其原因,再提出解决 的方法。而同样,这种What+Why+How的铁三角”式的递进式结构写作 思路,亦可迁移转换到学生对江苏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思路题型和段落层次题型

15、的考查认知上。解答这类题型也可从三维角度入 手。如下页左栏上图所示:同样,散文阅读的思路也是从三维角度展开的,图示如下:所以说,语文知识点的复习看似繁杂,其实每一个知识点都有自己的 聚居群落和部族。让每一个知识点找到属于自己的对应之家,把它安排 好,学习就会到达“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事半功倍。四、文体特征的要点意识江苏高考语文除了对语言基础题型的考查(包括词语辨析、语病、漫 画题、排序、对联等)外,重点还在于对诗歌、文言文、现代文阅读等文体的考查。而每种文体所考察的知识点又都很庞杂,在不同的学习内容模块和文体板块中理出要点知识,对于每种文体和模块的复习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正如“二八定律所言

16、:在任何事物中,最重要的、起决定 性作用的只占其中一小局部,约20% ;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 的、非决定性的。在复习中要抓住、抓全、抓牢那100%的知识点既费力 又不切实际。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抓住那20%的要点、重点,就可掌控那 80%的次要知识。寻找不同文本特征的教学着力点和支撑点,就是寻找那 20%o把握这个点就能撬动并激活这一文体知识内容学习的思维点。教学 方向找准,教学要点找对,复习自然省时高效、路顺速快。如在诗歌鉴赏教学模块中,可重点把握四语意识。如下列图所示:厂”所谓的景语,即对形象的考查,主要指景物、事物形象,它是诗歌赏 析的起点。一切景语皆情语,情语又是赏析诗歌的一个归

17、宿点。通过 景语这个起点和载体,可考查景物营造的意境(境语),以及描写景物的 手法(法语)等。无论是江苏省还是其他省的高考题,很多题目都是从这四个角度命题 的。如2011年重庆高考题:客愁在明张弼的渡江一诗中表现 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这道题考查的是思想情感,属于情语角度。再 如2010年安徽高考试题:杜甫的岁暮一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 举出两种并作赏析。这属于考查写作技巧和表达技巧类,属于法语的 角度。在小说这种文体中也要树立四位一体的要点意识。如下列图所示:即小说的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同时是为小说主题服务的。主 题是灵魂,三要素中的人物常常是核心。无论是江苏省还是其他省份有关 小说的

18、高考题,有几类题基本上是必考的:或从环境入手,问某段自然景 物或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或从人物入手,问某主要或次要人物描写在文 中的作用;或问某个情节或线索在文中的作用;或探究主题意蕴或标题意 蕴。无论从哪个角度设问,答题的思路都应是四位一体的。如问某段环境 描写的作用,应考虑四个角度:即环境角度(环境本身交代了什么);情 节角度(对推动全文情节或对下文某情节的推动作用);人物角度(暗示 人物的心境、处境、命运结局等);主题角度(如社会环境常会暗示主题 等)。当然不是每一个提问都一定会全面考查四个角度,可能侧重其中某 几个角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学生的整体思考应是四位一体的。如2008年江苏的高考小说侯银匠,其中有一问:小说第二段 (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