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教案飞来的云帽子_第1页
小班语言教案飞来的云帽子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班语言教案飞来的云帽子 小班语言教案飞来的云帽子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小班语言教案飞来的云帽子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和人物形象,学习故事中的对话。2、初步了解太阳和云的基本特征,萌发观察大自然的能力。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活动准备1、带领幼儿感知太阳,观察云遮住太阳。2、多媒体电脑课件一套。3、用小花、小草、小树叶做成花环,小鸟的头饰(总数和幼儿的人数一样多)。活动重难点学习故事中的对话,了解太阳和云的基本特征。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师:小朋友,你们想听故事吗?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今天老

2、师给你们讲一个大自然中发生的故事,名称是飞来的云帽子。二、基本部分1、教师讲述故事,然后提问;(1)故事的名称叫什么?(2)帽子是什么样子的?(3)谁要戴帽子?2、教师结合多媒体电脑课件讲述第二遍故事,然后提问;(1)什么季节天好热好热?(2)最后是谁戴上了云帽子。(3)为什么太阳公公戴上了云帽子,天就变凉了?(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夏天,天特别热,人们都怕晒太阳,出门时总要戴帽子,或者打雨伞,遮住太阳光。小草、小花也怕热,当云遮住了太阳光,他们晒不到太阳,所以觉得凉快了。3、结合多媒体课件学习故事中人物语言。小草说,小花说,小树说,小鸟说三、结束部分;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1、让幼儿自愿选择

3、角色进行表演,提醒幼儿运用故事中的语言进行讲述。2、教师评价幼儿的表演。3、全班幼儿分角色戴上花环头饰集体表演。四、活动延伸;1、让幼儿大胆想象,还有哪些动植物怕热,把它的语言加进去,丰富故事内容。2、幼儿到室外做手影游戏。附故事飞来的云帽子:天好热好热,一顶云帽子从天边飞来了。小草说:“我热呀,我想戴!”小花说:“我也热呀,我先戴吧!“小树说:“我先戴,我热得受不了了!”小鸟在一旁说:“别争,别争,还是先给太阳公公戴吧!“哇,太阳公公戴上了云帽子,天一下变凉了。小草、小花和小树高兴地直拍手:“太热了,太热了!”2、小班语言飞来的云帽子教案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和人物形象,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4、2、初步了解太阳和云的基本特征,萌发观察大自然的能力。活动准备1、带领幼儿感知太阳,观察云遮住太阳。2、多媒体电脑课件一套。3、用小花、小草、小树叶做成花环,小鸟的头饰(总数和幼儿的人数一样多)。活动重难点学习故事中的对话,了解太阳和云的基本特征。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师:小朋友,你们想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大自然中发生的故事,名称是飞来的云帽子。二、基本部分1、教师讲述故事,然后提问;(1)故事的名称叫什么?(2)帽子是什么样子的?(3)谁要戴帽子?2、教师结合多媒体电脑课件讲述第二遍故事,然后提问;(1)什么季节天好热好热?(2)最后是谁戴上了云帽子。(3)为什么太阳公公戴上了云帽子

5、,天就变凉了?(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夏天,天特别热,人们都怕晒太阳,出门时总要戴帽子,或者打雨伞,遮住太阳光。小草、小花也怕热,当云遮住了太阳光,他们晒不到太阳,所以觉得凉快了。3、结合多媒体课件学习故事中人物语言。小草说,小花说,小树说,小鸟说三、结束部分;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1、让幼儿自愿选择角色进行表演,提醒幼儿运用故事中的语言进行讲述。2、教师评价幼儿的表演。3、全班幼儿分角色戴上花环头饰集体表演。四、活动延伸;1、让幼儿大胆想象,还有哪些动植物怕热,把它的语言加进去,丰富故事内容。2、幼儿到室外做手影游戏。附故事飞来的云帽子:天好热好热,一顶云帽子从天边飞来了。小草说:“我热呀,

6、我想戴!”小花说:“我也热呀,我先戴吧!“小树说:“我先戴,我热得受不了了!”小鸟在一旁说:“别争,别争,还是先给太阳公公戴吧!“哇,太阳公公戴上了云帽子,天一下变凉了。小草、小花和小树高兴地直拍手:“太热了,太热了!”3、小班语言一朵云帽子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理解故事一朵云帽子,学习故事中的对话。2、通过观看图片和表演活动,理解小鸟把云帽子给太阳公公戴的原因。3、体验与朋友交流和关心他人的欢乐。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活动准备:故事一朵云帽子的幻灯片,小鸟、太阳、云帽子、小草、小花、大树图片各一张。活动过程:一、与幼

7、儿谈话,引出主题。1. 师:谁来说说看你身上穿的是什么衣服?(裙子、短袖、短裤等)什么季节才穿裙子、短袖和短裤的呢?(夏天)2. 师:夏天外出的时候,太阳照在身上很热很热,我们该怎么办呢?(戴帽子、撑伞等)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一朵云帽子。二、欣赏故事,初步感知理解故事内容。1.,师:图上有什么?(小草、小花、大树、云帽子)小草、小花、大树的心情怎么样?(很开心、很高兴等)在观察完图片后,教师讲述幻灯片一的内容。2、出示幻灯片二,师:这幅图上小草、小花、大树的心情怎么样?(不开心、不高兴等)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它们很热)那么请小朋友猜猜看,当小草看见云帽子时会说什么话?(幼儿回答)

8、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小朋友有没有猜对(教师讲述小草说:我戴、我戴)小花又会说什么话呢?大树呢?3、出示幻灯片三,师:图片上的太阳公公怎么啦?(流汗了)它为什么会流汗呢?(热)瞧!谁飞来了?(小鸟)那小鸟看见太阳公公流汗会说什么话呢?(幼儿回答)我们来听听看,小朋友有没有说对(教师讲述画面内容)4、出示幻灯片四,师:太阳公公戴上云帽子后有没有流汗了呀?(没有)教师讲述图片内容。三、教师打开幻灯片,带领幼儿讲述画面内容,在讲述对话的地方,采用放慢速度和等待的方式,引导幼儿大声的跟述。师:接下来,我们来完整的听一听这个故事,好吗?(好)在听完故事后,请小朋友说一说,小鸟为什么要把云帽子给太阳公公戴?教师

9、边出示幻灯片边完整的讲述故事。师:故事讲完了,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小鸟把云帽子给太阳公公戴的原因。幼儿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夏天到了,太阳照在身上很热很热,如果给太阳戴上云帽子,那么大地就会变得阴凉了,所以小鸟才会把云帽子给太阳公公戴。四、故事表演一朵云帽子请一位幼儿上来扮演道具太阳,其余幼儿则扮演小草、小花、大树和小鸟。教师讲解旁白,幼儿讲对话并表演相应的动作。1、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好吗?(好)那么谁愿意上来做太阳?请小朋友想想看,如果你是云帽子你会怎么给太阳公公戴上云帽子?谁愿意上来表演一下?2、,出示贴有小草、小花、大树和小鸟的椅子,并一一做介绍。师:愿意做

10、小草的小朋友站在贴有小草的小椅子后面,愿意做小花的小朋友站在贴有小花的小椅子后面,愿意做大树的小朋友站在贴有大树的小椅子后面,愿意做小鸟的小朋友则站在贴有小鸟的小椅子后面。当小鸟说完“云帽子应该给太阳公公戴”时,扮演小鸟的小朋友就要一起给太阳公公戴上云帽子,听清楚了吗?五、结束活动活动延伸:师:太阳公公有了一朵云帽子,可是很多很多小动物也想要云帽子,这里只有一朵,等会区角活动时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它们做一朵云帽子好不好啊?然后把你画好的云帽子给你喜欢的小动物戴。活动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作为主导太多,应该给孩子更多想象空间以便开发他们的想象性思维。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做好引导,不应该将他们条条框框。

11、如果让我从新上这堂课我会让孩子为主导,我相信这堂课的效果会更美好。4、小班语言活动一朵云帽子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能安静倾听教师讲述故事,丰富词汇:火辣辣、阴凉、飘、戴。2、初步理解故事,感受夏天炎热的季节特征。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活动准备:1、一朵云帽子的故事图片。2、磁带。活动过程:1、教师请宝宝观察第一幅图。师:图中的花、草、树怎么了?怎么让它们变得凉快?2、教师边出示图片边生动讲述故事或听录音磁带。3、教师简单提问,帮助宝宝理解故事内容。天空中飘来了什么?小花、小草、大树怎么说的?

12、小鸟说应该给谁戴?为什么给太阳公公戴?太阳公公戴了云帽子,大地变得怎么样了?4、表演故事一朵云帽子。教师讲述旁白部分,宝宝扮演花、草、树,讲述对话部分。5、宝宝随音乐自由舞蹈。师:大地变阴凉了,我们一起来跳跳舞吧!附:故事一朵云帽子夏天到了,太阳火辣辣的,照得小草、小花、大树热得抬不起头。蓝蓝的天空一朵云帽子,小草说:“我戴,我戴。”小花说:“我戴,我戴。”大树说:“我戴,我戴。”小鸟飞来了,小鸟说:“太阳公公最热,应该给太阳公公戴。”小鸟把云帽子给太阳公公戴上,大地一下子变阴凉了,小动物们快乐地在云帽子下唱歌、跳舞、做游戏,玩得真高兴。活动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作为主导太多,应该给孩子更多想象

13、空间以便开发他们的想象性思维。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做好引导,不应该将他们条条框框。如果让我从新上这堂课我会让孩子为主导,我相信这堂课的效果会更美好。5、小班语言活动童话一朵云帽子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感知理解故事一朵云帽子,学习故事中的对话。2、通过观看图书和表演活动,理解小鸟把云帽子给太阳公公戴的原因。3、体验与朋友交流和关心他人的欢乐。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活动准备:1、大帽子一顶,云帽子和小鸟图片。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3、幼儿用书。活动过程:1、出示一顶帽子,引出主题。(1)教师:夏天,火辣辣的阳光照在头顶上,好热好热,

14、怎么办?(2)(出示一顶帽子):天热了,我们戴一顶帽子就可以遮挡阳光,使自己凉快一些。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一朵云帽子。看看云帽子给谁戴好呢?2、欣赏故事,初步感知理解故事内容。(1)教师出示幼儿用书放在展示仪上,引导幼儿边看书,边听故事。当教师讲述到小草、小花、大树说“我戴、我戴”时,引导幼儿思考,你想给谁戴云帽子呢?为什么给它戴呢?(2)教师继续讲故事,引导幼儿说说:小鸟为什么要把云帽子给太阳公公戴?太阳公公戴上了云帽子,大地变的怎样了?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3、复述故事,进一步感知理解故事内容。教师出示幼儿用书放在展示仪上,引导幼儿边看书,边听故事。提问:(1)小鸟为什么要把云帽子

15、给太阳公公戴?(2)太阳公公戴上了云帽子,大地变的怎样了?(30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4、师和幼儿一边看书讲述故事,在对话处,等待幼儿大声的跟述。分角色表演“一朵云帽子”。将幼儿分成三组,分别扮演小草、小花、大树,讲述故事中的对话。5、韵律活动“碰一碰”。教师:天气变凉爽了,大家的心里感觉怎样呢?让我们和朋友一起开心的碰一碰、唱一唱、跳一跳吧。活动反思: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

16、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6、小班语言活动童话一朵云帽子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感知理解故事一朵云帽子,学习古诗中的对话。2、理解小鸟把云帽子给太阳公公戴的原因。3、通过表演活动,体验与朋友交流和关心他人的快乐。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活动准备:1、幼儿胸饰人手一份2、太阳、小鸟、云帽子、小草、小花、小树图片活动过程:一、游戏夏天的太阳真顽皮导入,提问:(1)夏天的太阳刷在身上感觉怎样?(2)有什么办法让我们变得凉快一点呢?二、欣赏故事前半部分,提问:(1)云帽子给谁戴呢?为什么?(2)猜猜看小鸟会把云帽子给

17、谁戴?三、继续讲述故事,问:(1)小鸟把云帽子给谁戴了?为什么给它戴啊?(2)太阳公公戴上云帽子以后变得怎样了?(3)你喜欢小鸟吗?为什么?老师帮助小结:小鸟关心别人真好。完整观看故事画面内容,学习故事中的对话四、扩展提问(1)如果你有一本好看的动画书,你会怎么做呢?(2)家里有许多好吃的,你又会怎么做呢?(3)幼儿园里的玩具真多啊,你会怎么玩呢?是一个人玩吗?帮助小结:你们会心里想着别人,像小鸟一样,真好!五、分角色表演故事(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观察自己的角色(2)故事表演,老师念旁白,幼儿念角色的话活动反思: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

18、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7、小班语言片片飞来象蝴蝶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观察秋天的景色以及秋天的画面,感知彩色的树叶在风中纷飞的景象。2、学习儿歌,能有表情地朗诵儿歌。3、乐意到大自然中去,进一步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5、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活动准备:1、悠扬的音乐磁带。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活动过程:1、带领幼儿到幼儿园的大树下(或幼儿园附近有落叶的地方),引

19、导幼儿观察秋天的落叶。启发幼儿看看周围有什么?秋天到了,树上的树叶变成什么颜色了?秋风吹来了,树上的树叶又怎样了?2、带领幼儿回到室内,让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情景。3、在幼儿观察自然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让幼儿欣赏画面,进一步观察秋天的树叶,引导幼儿说说:画面上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秋风吹过,树叶怎样了?你觉得飘落的树叶像什么?教师朗诵儿歌,让幼儿了解儿歌的内容,进一步感知秋叶的美丽。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的内容:儿歌中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说红树叶、黄树叶像蝴蝶?4、与幼儿一起念儿歌,鼓励幼儿有表情朗诵儿歌。5、播放音乐,启发幼儿想一想:假如你是小树叶,听了这首音乐你想做什么?请个

20、别幼儿上来做做树叶飞舞的动作,大家学一学,再引导幼儿随着音乐在教室里自由自在地飞舞,充分感知、体验树叶在风中上下飞舞的情景。儿歌:片片飞来像蝴蝶,秋风吹,树枝摇,红叶黄叶往下掉,红树叶,黄树叶,片片飞来像蝴蝶。因为上周五带宝宝去参观秋天的田野时,已经顺便引导宝宝到有落叶的地方观察了各种树木及秋天的落叶,所以今天没有再特意带宝宝观察,只是引导宝宝进行了回忆。另外在活动中我用了红黄两片印画树叶作为教具,帮助宝宝理解蝴蝶。活动反思:也许是宝宝们亲眼看见了落叶从树上掉落的情景,记忆很深,能用比较合适的语言描述落叶的颜色、形状及从树上掉落的样子。在学习儿歌时,因为我用了红黄两片印画树叶作为教具,根据儿歌

21、内容作落叶掉落,摆蝴蝶状,所以宝宝很快理解并学会了儿歌。在表演儿歌时,多数宝宝能较生动的模仿树叶飘落,落叶像蝴蝶一样飞舞的样子。活动效果比预期的好。8、小班语言活动诗歌片片飞来像蝴蝶说课稿教案反思一、分析教材:秋风吹起,秋意渐浓,树枝在秋风中摇摆。站在树下的孩子看到了纷纷飘落下来的树叶。这让他们觉得有趣极了,追着抓树叶,蹲下捡树叶向室中扬树叶,他们兴奋地喊着:树叶落下来了。树叶变黄了。树叶飞起来了。还有的说:我的树叶像小伞。大自然的变化带给幼儿发现美,感受美的机会,也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幼儿的生活离不开语言,幼儿的语言学习同样也离不开生活。在生活的环境中挖掘学习内容,时语言教学的重

22、要方式。诗歌片片飞来像蝴蝶体现了秋天落叶这一季节特征。表现出了树叶色彩,形态的变化符合幼儿认知,顺应幼儿兴趣。幼儿易于融入诗歌意境,乐于通过语言、表情、动作来表现诗歌内容。敢于根据句式仿编最后一句的比喻部分。在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同时,萌发幼儿感受发现秋天景物美的兴趣,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二、分析学情:小班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具体情景支持下,以可看、可动的事物为感知理解和想象的对象。活动中实物呈现课件、活动录像的直观展示能较好地吸引幼儿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调动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另外,引导幼儿进行动作表征,也体现了3岁幼儿动作关于语言发展的年龄特点,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熟悉了诗歌的

23、内容。三、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完整朗诵诗歌 (重点)2.能通过表情、动作表现诗歌内容尝试仿编诗歌的最后一句。 (难点)3.喜欢发现和感受秋天景色的美丽。目标的制定充分考虑了学科的特点,幼儿的兴趣与经验准备。注重了幼儿知、情、意的结合着眼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四、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实物树叶,诗歌课件,户外捡落叶的录像五、教法,学法:1.教法:(1)观察法:小班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语言的可得需要直观的材料支持,幼儿看捡树叶活动录像,全很专注地去听教师的引导,也能主动地讲述捡树叶录像。另外,边看课件的动态画面,边和教师一起生动、有趣地朗诵诗歌。这样,能促进

24、幼儿思维的发展,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达到活动的效果。(2)提问法:提问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动机。使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目的性得到提高。促进幼儿大胆尝试和表现,使活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在师幼高效互动的过程中达到重点问题的解决。活动中主要采用开放式提问如:你认为树叶像什么?幼儿的表述时多样、能动性的。提问法的使用,能够照顾个体差异。不同难度的问题可以满足能力发展存在差异的幼儿的活动需求,使每名幼儿都有机会说,都能体验语言表达和创造的喜悦。2.学法:(1)多种感官参与法:在活动中幼儿通过眼看(观看课件、录像)、耳听(欣赏教师朗诵、配乐)、脑想(想象树叶的多种形态),在学一学,说一说,做一做

25、等多种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重点是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大胆表述。在欣赏诗歌时,借助于课件优美,生动的画面,极富感染力的配乐,以及教师富有表情的朗诵,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幼儿不仅感受诗歌的韵律感,并在师幼互动中学习得有节奏朗诵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创编动作表现诗歌,仿编诗歌最后一句。多感官参与活动为幼儿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2)动作体验法:纲要中指出要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优秀文学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动作体验法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喜欢借助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学秋风吹,树叶摇,树叶飘来体验诗歌意境,理解并掌握诗歌内容。幼儿只有动起

26、来,才能真正成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从中体验自主表现的快乐。(3)探索仿编法: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是开放而平等的学习,教师和幼儿时构造学习和交流过程的共同体。因此,活动中为幼儿创造尝试仿编的机会,这是扩展语言经验,提高语言运用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幼儿不仅体验到了语言的丰富多彩,还能感受大胆想象的乐趣。六、活动过程:1.出示树叶,引导幼儿交流。师:这是老师在公园里捡到的落叶,你知道树叶为什么会落下来吗?树叶时什么颜色的? 说一说树叶像什么?(开放式提问自然渗透科学领域的内容,使幼儿获得了一个初浅的知识,即秋天来到树叶颜色变了,还会从树上落下来,借助实物落叶,引发幼儿在户外的快

27、乐体验,使幼儿都有话可说,激发了幼儿在集体面前说话的兴趣,丰富幼儿的交流内容,启发幼儿大胆想象,积极表现。2.视听学结合,学习诗歌(1)教师有表情的朗诵诗歌。师:有什么颜色的树叶? 树叶落下来像什么?(2)边看课件边欣赏配乐诗歌,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语言韵律的优美。(3)看课件,师幼共同轻声朗诵诗歌两三遍,启发幼儿有表情地朗诵,并读出节奏感。(4)随音乐边朗诵边创编动作,欣赏3-4名幼儿的表演。(多种方式的组织形式,多种手段的指导策略,由浅入深,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理解,学习诗歌从外部感知到内在体验,帮助幼儿有效达成活动重点。)3.启发幼儿根据诗歌内容,想出与别人不同的诗歌题目。师:诗歌里说

28、了什么?你能给诗歌取个名字吗?(这一环节旨在引领幼儿整体领会诗歌内涵,进一步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使幼儿在为诗歌自主取名字的过程中,体验语言表达的成就感。4.结合户外经验,仿编诗歌最后一句。(1)播放户外玩树叶的录像,幼儿想象并自由交流。师:小树叶飞下来时还像什么?(2)引导幼儿交流仿编的诗歌,并进行完整朗诵。(3)自由结伴,随音乐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并进行表演。(活动实录,在有效的时间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的活动经验,情境性的引导,使幼儿的学习处于一种主动呈现状态,根据自我体验进行的仿编活动,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将幼儿关于落叶的多种猜想编进诗歌,难度适宜,幼儿自由结伴朗诵,表演。也满足了幼儿相互欣赏,

29、相互学习的需要。)活动反思:也许是宝宝们亲眼看见了落叶从树上掉落的情景,记忆很深,能用比较合适的语言描述落叶的颜色、形状及从树上掉落的样子。在学习儿歌时,因为我用了红黄两片印画树叶作为教具,根据儿歌内容作落叶掉落,摆蝴蝶状,所以宝宝很快理解并学会了儿歌。在表演儿歌时,多数宝宝能较生动的模仿树叶飘落,落叶像蝴蝶一样飞舞的样子。活动效果比预期的好。9、小班童话一朵云帽子教案反思一、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学习故事中的对话。2、能安静倾听教师讲述故事,丰富词汇:阴凉、飘、戴。3、体验与朋友交流和关心他人的欢乐。二、准备;一朵云帽子的故事图片三、过程:1、教师请宝宝观察第一幅画。师:图中的花、草、树怎

30、么了?怎么让它们变得凉快?2、教师边出示图片边生动讲述故事。3、教师简单提问,帮助宝宝理解故事内容。(1)你想给谁戴帽子?为什么?(2)小鸟为什么把云帽子给太阳公公戴?4、集体讲述故事一朵云帽子。重点帮助幼儿学习对话。5、分角色表演故事。(1)谁想做小草?小花?大树?小鸟?太阳?(分配角色)(2)巩固对话练习。它们分别说什么话?(3)配合表演,老师从旁指导。活动反思: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

31、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10、小班语言小熊的帽子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 通过观察、理解小熊寻找帽子的有关情节,知道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2、 能正确的翻阅图书,并愿意大胆的讲讲、演演故事中有趣的情节。3、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4、 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活动准备:1、 小熊图片2、 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出示小熊图片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好朋友,想不想见见它啊!和它打个招呼吧!师:今天小熊穿的可真帅,原来他要去朋友家做客,你们猜它一路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二、播放PPT,理解故事内容出示图片一:师:这是什么声音呀?(播放风声)师:大风吹来了,

32、会发生什么事情?师:小熊的帽子吹跑了,那怎么办呢?出示图片二:师:小熊遇见了谁呀?(小青蛙)师:小熊对小青蛙会说什么呢?出示图片三:师:小熊又遇见了谁呀?(小松鼠)师:小熊对小松鼠会说什么呢?出示图片四:师:小熊的帽子找到了没有?那小熊的帽子在哪里?出示图片五:师:小熊的帽子变成鸡宝宝的家了,那鸡妈妈会怎么说呢?师:小熊没有了帽子,是什么表情呢?出示图片六:师:小熊没有了帽子,这可怎么办呢?师:我们来看看小熊又是怎么做的?(拿片叶子当帽子)三、结合课件,完整欣赏。师:小熊的帽子变成了鸡宝宝的家,这可真有趣!我们一起完整地来听听这个故事吧!(完整欣赏故事)、师:小动物们觉得帮助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

33、事情,我们小朋友平时也要互相帮助!附故事:小熊的帽子小熊戴着粉红色的帽子去朋友家做客,经过树林时,一阵风吹来,把小熊的帽子吹 跑了。小熊要去找帽子,正巧遇到小青蛙。小熊说:“风把我的帽子吹跑了,你愿意帮我去找帽子吗?”小青蛙说:“好啊,好啊,我来帮你一起找吧!”走啊走啊,他们遇见了小松鼠。小熊说:“风把我的帽子吹走了,你愿意帮我去找帽子吗?小松鼠说:“啊,好啊,我来帮你一起找吧”他们走啊走,突然小熊发现了粉红色的帽子。帽子在地上,两只小鸡住在帽子里。鸡妈妈说:“多亏了这顶帽子,要不然,我的宝宝们会着凉的。小熊采了一片叶子戴在头上。呵呵,小熊又有新帽子了。活动反思:本次活动能够较好地达到了预设目

34、标。但是在活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在让孩子模仿难过的表情时,我对孩子说了句真棒,其实我的原意是指:这个孩子模仿的真棒,但是没有说完整,造成了歧义;另外,在本次的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班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还可以,但是想象力却欠缺一点,因此下阶段,我将着重加强孩子创造力的培养。11、小班语言活动我喜欢小班教案反思活动背景:“小袋袋”绘本系列是著名绘本大师查尔斯福格的作品,一共有四本。第一本原名叫我是小袋袋,主要是介绍小袋袋这个动物形象。小袋袋是一只憨态可掬、顽皮可爱的小袋熊,它的神态表情、举手投足极具亲和力,能让低龄幼儿产生由衷的快乐和认同感。为了更适合小班幼儿阅读与理解,我们对绘本画面

35、进行了适当删减,选择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活动场景,按照理解讲述的侧重点的不同调整了阅读顺序,将原来较为零散的描述性语言改编成可以让幼儿接话或独立讲述的语言。活动的主体部分共分四个环节。首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绘本画面,然后让幼儿在初步理解绘本的基础上进行独立完整的阅读,接着师幼共同阅读绘本,教师引导幼儿重点用“我喜欢”的句式讲述绘本内容,最后迁移学习经验,运用“我喜欢”的句式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活动目标:1观察、阅读画面,理解小袋袋喜欢做的事情,感受小袋袋的天真活泼。2愿意用动作、语言表现画面内容,尝试运用“我喜欢”的旬式进行讲述。3喜欢和同伴一起阅读图书。体验集体阅读的快乐。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

36、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活动准备:绘本PPT(演示文稿)。活动过程:一、认识书中主要人物小袋袋,猜想小袋袋喜欢做的事情师(出示“小袋袋”图片):老师请来了一个新朋友,看看它是谁。师:这是袋熊。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袋袋。我们和它打个招呼吧。师:小袋袋的样子是怎样的?它的心情怎么样?你怎么看出来的?它的手和脚是怎么放的?大家一起来做做小袋袋的样子。师:小袋袋很可爱,它喜欢做很多事情。你们猜一猜:它喜欢做什么事情?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幼儿猜想。)二、初次阅读,感受、理解并表达小袋袋跑步、玩泥巴、躺在妈妈怀里等画面内容1阅读画面一:跑步师:谁在跑步?幼:小袋袋在跑步。

37、师:还有谁也在跑步?幼:考拉熊、乌龟、青蛙、小虫。师:他们都在跑步。谁跑在最前面?它的样子是怎么样的?师:对,小袋袋跑在最前面。它抬着头,挺着胸,跑在最前面,很神气的样子。我们一起来学学它跑步的样子。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和好朋友们一起跑步,和它一起跑步的好朋友有小虫、考拉熊、乌龟,还有青蛙。2阅读画面二:扮鬼脸师:你们为什么笑啊?小袋袋在干什么呀?幼:吐舌头/顶鼻子/扮鬼脸师:对,小袋袋特别调皮,它在吐舌头,顶鼻子,拉耳朵。我们来学一学,给旁边小朋友看一看,好不好?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做鬼脸,吐吐舌头、顶顶鼻子、拉拉耳朵,真好玩。3阅读画面三:玩泥巴师:小袋袋在玩什么?幼:玩泥巴。师:

38、小袋袋身上哪里有泥巴呀?幼:头上有泥巴/手上有泥巴,肚子上有泥巴/腿上有泥巴。(教师用动作提示。)师:小青蛙在干什么?小兔子身上有什么?师:小袋袋玩泥巴时的心情怎么样?你怎么看出来的?师: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袋袋的样子。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玩泥巴,头上、手上、肚子上、脚上都是泥,玩得真开心。4阅读画面四:扮大树师: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幼:小兔在跳小乌龟在爬师:小袋袋在干什么?它举着树叶一动不动像什么呀?师:我们来学学小袋袋的样子。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变成一棵大树,一动不动地站着。5阅读画面五:捉迷藏师:小袋袋在干什么?(教师用动作表现小袋袋缩成一团的样子。)师:谁躲起来了?谁在找它?师幼(小

39、结):小袋袋喜欢捉迷藏,把自己缩成一团,让大家找不到它。师:现在请大家做做小袋袋躲起来的样子。老师来找找。6阅读画面六:回家师:玩了一天,小动物们都回家了。谁在门口等小袋袋?师:妈妈见了小袋袋心里怎么样?小袋袋见到妈妈心里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7阅读画面七:睡觉师:天黑了,月亮出来了,小袋袋要睡觉了。谁抱着小袋袋?师:小袋袋躺在妈妈的怀里感觉怎么样?(师幼一边说“小袋袋最喜欢躺在妈妈的怀里睡觉,又温暖又舒服”,一边做动作并感受。)三、完整阅读1在音乐声中完整观看PPT。再次感知绘本内容,并感受其中的语言美。2师幼共同阅读PPT并表述画面内容。师:小袋袋喜欢玩这么多好玩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0、说一说吧。四、运用“我喜欢”的句式,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师:小袋袋喜欢玩,也喜欢做好多好多事情。小朋友,你们喜欢做什么呢?(从幼儿讲述的游戏中选择他们最喜欢的游戏进行活动。)活动反思: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12、小班语言活动老爷爷的帽子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复述部分故事内容。2、体验老爷爷与小鸟相互关心、相互照顾的美好情

41、感。3、与同伴讨论关心他人的一些具体做法。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活动准备1、挂图(中班上82)2、故事录音。活动重难点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复述部分故事内容。体验老爷爷与小鸟相互关心、相互照顾的美好情感。活动过程一、教师讲述引出课题:冬天来了,天气很冷,小朋友都穿上了棉袄,戴上了手套、围巾。还戴上了帽子,穿的挺暖和的。有一位老爷爷也也和我们一样,围上了围巾,戴上了帽子。可是,有一天老爷爷把帽子送给了别人,送给谁了呢?挺老师讲一个冬天里发生的故事老爷爷的帽子。二、教师讲述一遍故事后,提问:1、 老爷爷把帽子送给了谁?2、 小鸟为老爷爷做了

42、什么?三、 教师出示挂图,放故事录音。幼儿再次听故事一遍。四、教师引导幼儿看图讲述故事,重点学说其中的对话和表现小鸟内心活动的语言,提醒幼儿把语言所表达的观爱情感表达出来。提问,个别、集体学说。1、小鸟再树枝上冷得发抖,老爷爷看到了,是怎么想的?2、小鸟为什么冷得直发抖?学说小鸟得话。(小鸟看见老爷爷怎么说?退位提问)3、 老爷爷是怎样帮助小鸟的?(老爷爷看到了,是怎么说?怎么做的?)提醒幼儿用关爱的情感来说。4、后来,怎么会有许多的小鸟飞进老爷爷的帽子里?5、小鸟们知道老爷爷病了,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提醒幼儿用关心的语气来说。五、请男孩自扮演老爷爷,女孩子扮演小鸟,老师作旁白,大家一起

43、讲述故事。六、教师简单小结故事情节后,引发幼儿讨论:1、如果小朋友的爷爷奶奶生病了,你会做些什么呢?会用什么方法安慰他们?2、如果你看到了需要帮助的人,愿意去帮助他们吗?延伸活动:让我们也一起来帮助小鸟和老爷爷,给他们折一顶帽子,好吗?活动反思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13、小班语言优质课小熊的帽子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观察、理解小熊寻找帽子的

44、有关情节,知道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2、能安静地听老师讲故事,并愿意尝试说说故事中的有趣对话。3、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4、能专注地倾听故事,乐意表演故事。5、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6、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活动准备】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引疑激趣师:我今天带来了一样宝贝看看是什么?(PPT1帽子引导幼儿说说帽子)师:帽子要来干什么呀?师:你们猜猜这顶帽子会是哪个小动物的呢?(出示ppt)小结:原来是小熊的啊。小熊非常喜欢戴帽子。二、播放PPT,理解故事内容。师:小熊戴上帽子心里在想什么呀?(PPT2引导幼儿观察小熊

45、的表情)过渡:有一天,小熊戴着他最爱的帽子出门去了,可是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第一幅图:(播放风声)听,这是什么声音呀?大风吹来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小熊的帽子吹跑了,你们看小熊的脸,他心里怎么想的呀?谁来学学小熊的表情?(幼儿学做表情)哎呀,这可是小熊最爱的帽子呀,帽子没有了,这可怎么办呀?过渡:你们都愿意帮助小熊,那我们和小熊一起去找帽子吧!2、第二幅图:咦,是谁在说话?(小青蛙)他刚才是说什么的?那小熊会说什么呀?小青蛙会怎么做呀?现在我来当小青蛙,你们来当小熊,我们来学学他们刚才的对话。(第二次互换角色进行对话)3、第三幅图:诶,谁来了呀?(小松鼠)小松鼠会对小熊说些什

46、么呢?小熊又会怎么说呢?小结:三个好朋友一起去找帽子了。4、第四幅图:他们走啊走,找啊找,小熊的帽子找到了没有?那小熊的帽子在哪里?5、第五幅图:小熊的帽子变成了什么啊?那鸡妈妈会怎么说呢?小熊说?马上就要下雨了,小熊没有了帽子,这可怎么办呢?你们来想想办法,什么东西也可以做帽子?6、第六幅图:那到底小熊有没有帽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结:小青蛙和小松鼠帮助小熊找到了帽子,小熊也要像他们一样帮助别人,把自己的帽子送给鸡宝宝,做鸡宝宝温暖的床。三、结合课件,完整欣赏。师:真是一群喜欢帮助别人的小动物啊!原来这件快乐的事藏在这个故事里。我们一起完整地来听听这个故事吧!小结:小动物们觉得帮助人是一件非

47、常快乐的事情,别人有困难了,我们也要帮助别人。【活动反思】本次活动能够较好地达到了预设目标。但是在活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在让孩子模仿难过的表情时,我对孩子说了句真棒,其实我的原意是指:这个孩子模仿的真棒,但是没有说完整,造成了歧义;另外,在本次的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班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还可以,但是想象力却欠缺一点,因此下阶段,我将着重加强孩子创造力的培养。14、小班语言公开课小熊的帽子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 通过观察、理解小熊寻找帽子的有关情节,知道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2、 能正确的翻阅图书,并愿意大胆的讲讲、演演故事中有趣的情节。3、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4、 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活动准备:1、 小熊图片2、 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出示小熊图片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好朋友,想不想见见它啊!和它打个招呼吧!师:今天小熊穿的可真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