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2章 计算机软件应用基础_第1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2章 计算机软件应用基础_第2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2章 计算机软件应用基础_第3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2章 计算机软件应用基础_第4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2章 计算机软件应用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5第二章 计算机软件应用基础2/35本章目标熟悉操作系统及其主要特征熟悉DOS、Windows、Linux掌握操作系统的功能熟悉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3/35操作系统基本概念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特征就是以操作系统为主体,以计算机硬件为基础而构成的一种保障整个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工作环境,也称为工作平台。如果说硬件是计算机的物质基础,那么软件就是计算机的灵魂,而操作系统则是计算机软件的核心和基础。 4/35操作系统定义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其他的所有软件都是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系统的硬件资源和软件

2、资源都由操作系统根据用户需求按一定的策略分配和调度,它具有管理与服务的功能。操作系统: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所有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的一组程序。 各种应用程序裸机 用户DOS图4.1 计算机操作系统与硬件和用户的关系各种应用程序操作系统5/35什么是操作系统1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从系统管理角度看,操作系统合理安排计算机的工作流程, 协调各部件有条理地工作,是资源的管理者。2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接口从用户角度看,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和服务员。3扩充了计算机硬件的功能 操作系统直接运行在裸机之上,是最靠近硬件的一层系统软件,是对计算机硬件系统功能的一次扩充。 通常把安装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称为

3、扩充计算机或虚拟计算机,即它把硬件裸机改造成为功能完善的一台虚拟机。故从发展的角度看,操作系统是为计算机系统的功能、服务扩展提供支撑平台。操作系统的出现使得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和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呈现重大转折。 虚拟机=裸机+操作系统6/35操作系统的分类操作系统按任务数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命令行界面操作系统单用户操作系统多任务操作系统单任务操作系统批处理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按用户界面按用户数按系统功能分时操作系统多用户操作系统APPLEIBMDOS7/35操作系统的分类按对进程不同的处理方式可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按支持用户数目可分为单用户系统(单用户单任务、单用户多任务

4、)、多用户操作系统;按处理器数目可分为单处理器操作系统和多处理器(分布式)操作系统;按拓扑结构可以分为单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按应用环境不同,分为:服务器操作系统:安装在大型机或服务器上(UNIX;Windows NT)桌面操作系统:安装在微型计算机上。(MS-DOS;Windows95/98;Windows 2000)8/35操作系统特征并发性用户程序与用户程序之间的并发用户程序与操作系统程序之间的并发多处理器与单处理器的并发区别共享性互斥共享方式同时访问方式虚拟性CPU虚拟内存虚拟显示设备虚拟9/35常用操作系统介绍DOS微软公司的MS-DOS 6.22版是最后一个十分

5、完善版本,众多的内部、外部命令使用户比较简单地对电脑进行操作,另外其稳定性和可扩展性都十分出色。单用户命令行界面操作系统。从4.0版开始成为支持多任务的操作系统。Windows 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Windows XP Professional Windows XP Tablet PC Windows XP Home Windows 98Windows NTWindows 2000Windows XP10/35DOS操作系统Dos概述引导程序(BOOT):该程序放在软盘的0面0道1扇区或硬盘的DOS分区的首扇区上。由ROM BIOS读入内存中执行,主要作用是查找磁盘上的两个隐含系统文件IO.S

6、YS 、 MSDOS.SYS并调入内存,最后将执行权交给DOS。基本输入/输出管理模块(IO.SYS和ROM BIOS):包括ROM中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和系统盘上的IO.SYS。该模块的主要作用是检查外部设备的状况,对设备进行初始化,提供一组设备驱动程序等。ROM BIOS直接与外部设备打交道,IO.SYS则为DOS与ROM BIOS之间的中介桥梁。 磁盘操作管理模块(MSDOS.SYS):DOS的核心部分,主要作用是对磁盘上的文件进行管理,进行磁盘信息的读写、系统功能子程序调用等。命令处理程序(COMMAND.COM):直接与用户打交道,其主要功能是负责解释和处理用户输入的内部

7、命令,以及装入和执行外部命令。11/35DOS操作系统Dos的启动过程12/35DOS操作系统Dos命令内部命令包含在DOS系统文件C中的命令,机器启动后常驻内存中,DOS盘上列不出这些命令文件。执行内部命令时不需要指明命令文件路径。命令格式为:命令名 命令参数例如:C:dir /p /w外部命令DOS盘上附加的.COM与.EXE文件,仅当要执行某个命令时才调入内存,DOS盘上可列出这些文件。执行外部命令时要指明外部命令文件的路径。命令格式为:盘符 路径 命令文件 命令参数 例如:C:Dos622F O R M AT A: /S C:Windowscommandformat a: DOS命令的

8、参数命令之后可带某些特定的/字符,表示该命令的不同操作方式或操作结果等,可通过求助获取详细的操作信息,/?本身就是一个参数。DOS命令求助功能在该命令之后加上/?即可显示该命令的功能与使用方法,例如 DIR/? DOS命令中使用的通配符“*”和“?”能极大地方便操作,提高效率。13/35Windows操作系统家族和特点时间产品特点1981年MS DOS基于16位操作系统基于字符界面的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1985年Windows 1.0支持Intel X386处理器,具备图形化界面,实现了通过剪贴板在应用程序间传递数据的思想。1987年Windows 2.0改善了性能,增加了对扩充内存的支持

9、。1990年Windows 3.0/3.1成为Microsoft的主流产品,3.1版本引入了可缩放的TrueType字体技术,增加了对象链接和嵌入技术(OLE)以及对多媒体技术的支持等。1993年Windows for Workgroup 3.1Microsoft的第一个网络桌面操作系统1993年。Windows NT Server/Workstation3.1基于32位操作系统为提供良好的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而设计的产品。1995年Windows 95可以独立运行而无需DOS支持。采用32位处理技术,兼容以前16位的应用程序,引入即插即用技术。Windows NT Server/Worksta

10、tion 3.51996年Windows NT Server/Workstation34.0采用多项技术创新,并继承Windows95的友好界面。1998年Windows 98Windows95升级版,内置IE4.0浏览器。2000年Windows ME比Windows98更稳定,更加安全,更易于管理;比Windows NT4.0有更好的扩展性,新的电子商务特性,并增加了移动用户支持。Windows 20002001年Windows XP Home EditionWindows XP Professional比以前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具有更新颖友好的界面、简化的菜单和更加个性化的设计,

11、是Microsoft推出的第一个既适合家庭用户,也适合商业用户使用的Windows。2003年Windows Server 2003全面的、完整的、可靠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它降低了成本,增加了计算操作的效率。2006年下半Windows Vista/windows 7系统核心进行了全新修正,更先进和安全、功能强、价格高,需要更强的硬件支持。分家庭和企业版。面向对象的推行用户界面、用户界面统一、与设备无关的图形操作、多任务14/35常用操作系统介绍UnixUnix是一个强大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的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主要用于服务器/客户机体系。 LinuxLinux是一款开放源代

12、码,免费的类Unix操作系统。可以说它是一个基于POSIX和Unix的多用户、多任务、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特点:开放性、多用户、多任务、良好用户界面、设备独立性、丰富网络功能、可靠的系统安全组成:Linux内核、Linux Shell、Linux文件结构和实用工具其它操作系统IBM的OS/2为PS/2设计的操作系统,用户可自行定制界面苹果公司的Mac OS较好的图形处理能力,主要用在桌面出版和多媒体应用等领域。用在苹果公司的Power Macintosh机及Macintosh一族计算机上,与Windows缺乏较好的兼容性。Novell Netware 基于文件服务和目录服务的网络操作系

13、统,用于构建局域网。Xenix是由微软开发的,继承了Unix特性的,多用户、多任务的PC机上的操作系统。15/35操作系统功能进程与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16/35进程与处理器(CPU)管理处理器管理指操作系统根据一定的调度算法分配处理器,使处理器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处理器是通过进程实现管理的。任务:有效地、合理地分配CPU的时间17/35进程和线程计算机程序执行过程和资源调配的基本单位等概念就涉及到进程的概念。具体地说,操作系统把硬件和软件资源分配给作业中的进程。因此,进程是竞争系统资源的基本单位,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就是一个进程。图中两个

14、程序的各自被执行就产生了p1和p2进程。程序C1P2程序C2ACPU中运行程序P1B运行程序时的两个进程进程与程序的关系18/35进程特性动态性:“执行”本身就是动态的,由开始到终止,中途可以暂停。因此进程由“创建”而产生,由“撤消”而消亡,因拥有处理器而得到运行,即进程有一定的生命期。并发性:单处理器上的交替、多处理器上的同时性,充分体现了进程的并发特性。独立性:进程是系统中独立存在的实体。只有进程有资格向系统申请资源并有权获得系统提供的服务。资源分配基本单位。异步性:进程按异步方式运行,各自独立。19/35进程和程序概念不同之处进程是动态的,而程序是静态的。进程有一定的生命期,而程序是指令

15、的集合,本身无“运动”的含义。没有建立进程的程序不能作为一个独立单位得到操作系统的认可。一个程序可以对应多个进程(多次执行),但一个进程只能对应一个程序。进程和程序的关系犹如演出和剧本的关系。20/35线程线程(Threads):进程中可独立执行的子任务,一个进程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线程,即线程是进程的进一步细分,每个线程都有一个惟一的标识符。线程与进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往往把线程又称为“轻型进程”,线程与进程的根本区别是把进程作为资源分配单位,而线程是调度和执行单位。线程分为:核心级线程和用户级线程UNIX:进程是CPU的分配单位 Windows:线程是CPU的分配单位除了CPU以外,进程肯定是在

16、UNIX和WINDOWS中资源的分配单位21/35多线程的优势 创建速度快、系统开销小:创建线程不需要另行分配资源。 通信简洁、信息传送速度快:线程间的通信在统一地址空间进行,不需要额外的通信机制。 并行性高:线程能独立执行,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处理器与外围设备并行工作的能力。充分共享共源:处理器与外围设备资源被进一部充分利用。22/35单道程序系统单道程序系统,即内存中只允许存放一道程序,CPU也只允许运行一道程序。一旦某个程序开始运行,它就占用整个系统的全部资源,直到该程序运行结束。任一时刻只允许一个程序在系统中执行。时间tCPU程序A程序B程序C程序A程序C内存 内存 内存程序BA程序结束B

17、程序结束C程序结束一道程序执行结束后,后一道程序开始加载执行23/35多道程序系统多道程序系统:内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允许轮流使用CPU,交替执行,共享各种软硬件资源。多道程序系统中,在单CPU情况下交替地运行,在多CPU情况下并行运行。多道程序系统的特点:(1)多道即在内存内同时有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2)宏观上并行即多道程序同时处于运行过程中。(3)微观上串行即多道程序同时处于运行过程中轮流占有CPU。时间tCPU程序A程序B程序C程序A程序B多道程序交替执行24/35进程调度25/3526/35处理器管理和调度在单处理器系统中,中央处理器为多道程序共享,显然,多道程序,即多个

18、进程,必须轮流占用处理器。各进程状态有三种:(1)运行态:该进程正占有处理器运行时。(2)等待态:该进程因等待某个事件发生时,显然此时不需要处理器。(3)就绪态:该进程等待的条件已满足可以运行而未占用处理器时,显然此时需要处理器)。时间片到运行(执行)状态就绪状态等待(挂起)状态进程被选中发生了某个事件等待某个事件如打印机等待某个资源分配到了所需资源如打印机除了CPU以外,所需要的所有资源都分配了缺少资源27/35作业管理对用户作业进行控制和管理1作业控制方式用户根据操作系统提供的手段来说明作业加工步骤的方式称为“作业控制方式”。批处理作业和交互式作业的不同的作业控制方式,即批处理方式和交互方

19、式。2作业的状态和调度流程一个作业进入系统并建立相应的一个或多个进程后,由进程调度来分配处理器,让作业在处理器上运行、完成任务。作业调度称为高级调度或宏观调度,而把进程调度称为低级调度或微观调度。 实现作业调度和控制作业的运行,把作业的生命周期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对应着一种状态,一般分为进入、后备、执行、完成状态。 28/35 作业状态和进程状态转换图执行状态:处于执行状态的作业,根据其进程的活动情况又分为就绪状态、运行状态、等待(阻塞)状态。刚刚创建的进程处于就绪状态,等待进程调度分配实际的CPU。这就是作业仅获得了一台虚拟处理器的含义。 执行状态运行态等待态就绪态用户作业调度完

20、成状态进入状态后备状态进程调度程序作业调度程序控制资源释放作业调度程序控制资源分配作业输入程序作业终止作业注册虚拟处理器29/35存储管理存储器分类与存储管理的目的地址的转换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主要功能有下面3个方面:1存储器管理与分配2虚拟内存用硬盘空间模拟内存 3存储管理方式30/35存储器分类与存储管理的目的存储器可分为两大类:内存储器(简称主存)和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或外存,如硬盘) 。计算机内存是中央处理器可以直接存取的存储器,但不能直接访问辅存。而用户面对的是一个由操作系统统一管理的内、外存组成的整体。计算机系统都采用两级存储结构:利用大容量较慢速访问的辅助存储器(磁盘、磁带等)存放

21、准备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当进程要运行时再把它的程序和数据读入到主存储器中。 存储管理的目的是要尽可能地方便用户和提高主存储器的使用效率,使主存储器在成本、速度和规模之间得到较好的权衡。 31/35地址与地址转换(1)物理地址和物理地址空间把主存空间的地址编号称为主存储器的物理地址或绝对地址。 物理地址空间就是主存中一系列连续存储信息的物理单元的集合,也称为存储地址空间或物理地址空间或绝对地址空间,大小即从0到实际内存的最大值。(2)逻辑地址和逻辑地址空间用户预先无法知道自己的作业将被装在主存储器的什么位置,这样用户就不能使用绝对地址编程。用户都可认为自已作业程序和数据存放在一组从“0”地址开始的

22、连续空间中,该地址空间就是逻辑地址空间或相对地址空间。在逻辑地址空间中,地址单元的编号称为逻辑地址,由于它是相对于物理0地址,也被称为相对地址。 32/35地址与地址转换例如:某程序在内存的100至200的物理地址存储,则存储的逻辑地址为0至100。物理地址是信息存储的真实地址,而逻辑地址是相对物理地址的从0开始的地址。(3)地址的转换在多道程序设计中,程序中的逻辑地址与内存中的物理地址不可能一致,因此存储管理必须提供地址变换功能,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才能从存储器中读取信息。程序员编写程序逻辑地址(从0开始) 内存中程序 物理地址 转换33/35存储器管理与分配计算机内存空间包括系统区和

23、用户区,存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操作系统对用户区的管理,它包括内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存储扩充和保护两大方面的内容。进程1进程2进程3进程4进程5RAM虚拟内存交换一道程序在启动执行前必须装入内存,操作系统根据实际情况,为其分配必要的存储空间。当程序执行完后,存储空间收回,以作别用。多个程序共享存储器,也有分配与回收内存空间问题。多道程序同时共存, 内存分配方法有两种:静态分配与和动态分配。信息的保护:防止一个进程的存储空间被其它的进程破坏。软件和硬件结合的保护措施。34/35虚拟存储器当运行的程序所需要的内存容量超过系统所提供的内存容量时,如何利用外部存储器作为内存的后援,这就是内存扩充问题,即虚

24、拟内存。虚拟存储器包括了实际内存和辅助存储器,程序运行是在这个虚拟存储空间中进行的。它的容量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和辅助存储器(例如磁盘)容量决定,而与实际内存容量无关。问题:能否只把作业中的一部分信息先装入内存运行,其余部分暂存辅助存储器中(如硬盘),当作业执行到要用到那些不在内存中的信息时,再从辅助存储器中将它们读入内存。 允许用户作业的逻辑地址空间大于实际内存的绝对地址空间。 真正内存= 实际内存虚拟内存=实际内存+辅助存储器内存空间35/35存储管理方式存储管理的方式有:单用户方式、分区、页式、段式、段页式管理方式等 。(1)虚拟存储管理把一个作业程序所需要的存储空间分成若干部分,叫页或段

25、,程序运行用到的页就放在内存里,暂时不用的页就放在外存中。当系统需要,再把它们调入内存,反之则送到外存中,装入内存中的段或页可以分散存放。(2)缓冲区管理为了协调处理器的高速度和外部设备的低速度之间的巨大速度差而在内存中开辟的一个区域。它可以起到对进入处理器的数据提速的作用,而后再进入。36/35设备管理为用户提供用户接口和尽可能地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除了CPU和内存之外,其他的大部分硬设备称为外部设备。设备管理包括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外存设备以及终端设备等管理。将计算机中内存和外围设备之间信息的传输称为输入输出操作,简称为I/O操作。设备包括设备本身和控制器。采用通道、控制器、设备三级控制方

26、法管理这些设备。根据一定的分配策略,把通道、控制器和设备分配给请求输入输出操作的程序,并启动设备完成所需的操作。 37/35设备管理1设备驱动程序2设备管理的任务和功能3数据传输(输入/输出)控制方式4设备的分配5其它技术38/351设备驱动程序将任何一个设备连到计算机上都应该能够运行,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设备繁多,而且设备控制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不同。事实上是统一设备驱动程序的标准框架,硬件厂家根据标准编写设备驱动程序,并随同设备一起提交给用户。 控制设备的软件分为与设备有关的和与设备无关的两大类。设备驱动程序就是与设备有关的。与设备无关的软件主要用于在用户一级提供统一的接口,包括处理控制器的公

27、共部分。需要处理的内容包括:为设备驱动程序提供统一的接口、设备命名、设备分配与回收、错误报告、块设备空间管理、缓冲管理等等。设备驱动程序是操作系统管理和驱动设备的程序。使用设备之前,该设备的驱动程序必须被安装。 39/352设备管理的任务和功能提供与进程管理系统的接口。实现对外围设备的分配和回收。实现设备与设备、设备与CPU等之间的并行操作。实现外围设备的启动。进行缓冲区管理与地址转换。实现虚拟设备。解决独占设备问题,提高设备效率。40/352设备管理的任务和功能并行操作:实现对磁盘的驱动调度。当有若干用户都要求读写磁盘上的信息时,必须按一定的策略决定先为谁服务,这项工作称驱动调度。处理外围设

28、备的中断事件。 41/353数据传输(输入/输出)控制方式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控制设备和内存或CPU之间的数据传送。外部设备和内存之间常用的传输控制方式有4种: 程序控制方式。由用户进程来直接控制内存或CPU与外围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送。此方式不能实现主机和外围设备的并行工作,系统的效率很低,已很少采用。中断控制方式。进程启动数据传输后,该进程放弃CPU,而CPU去做其他工作。当数据传输完成,设备控制器产生中断CPU其他工作请求,开始执行与该进程的数据传输有关的工作,待处理完毕后,恢复被中断的工作。此方式实现了主机和外围设备一定程度的并行操作。直接存储访问(DMA)方式。设备控制器除了具有上述

29、的中断功能外,它采用“窃取”CPU的工作周期和总线控制权的方法,让外部设备和内存之间开辟直接的数据交换通路。通道控制方式(专用设备处理机)。设备通道是用来控制外围设备和内存之间进行成批数据传输的部件,与中央处理器并行地执行操作。通道成了专用输入输出的设备处理机,在中、大型计算机系统使用 。 42/354设备的分配设备分配的原则是根据设备特性、用户要求和系统配置情况决定的。 设备分配方式有两种: 静态分配方式是在用户作业开始执行之前,由系统一次分配该作业所要求的全部设备、控制器和通道。直到该作业被撤消后回收。 动态分配在进程执行过程中根据执行需要进行。当进程需要设备时,及时申请及时使用,一旦用完

30、立即释放。动态设备分配也基于一定的分配策略。常用的分配策略有先请求先分配、优先级高者先分配策略等。43/355其它技术为了发挥设备和处理器的并行工作能力,常常采用缓冲技术、中断技术和虚拟技术。(1)缓冲技术缓冲是一种暂存技术。有效地改善了处理器与输入输出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情况。介于两个设备或设备与应用程序之间传递数据的内存区域。提供给不同速度的设备之间传递数据。(2)中断技术中断是指计算机在执行期间,使得CPU暂时中断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而转去执行相应的事件处理程序,待处理完毕后又返回原来被中断处继续执行或调度新的进程执行的过程。实现了处理器与外部设备的并行工作。44/355其它技术(3)虚拟

31、技术采用虚拟技术(假脱机技术),可以将低速的独占设备改造成一种可共享的设备,而且一台物理设备可以对应若干台虚拟的同类设备。(4)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简称PnP)指把设备连接到计算机上后无需手动配置可以立即使用。即插即用技术需要设备和操作系统的支持。(5)通用即插即用UPnP让计算机自动发现和控制来自各家厂商的各种网络设备,如网络打印机、Internet网关和消费类电子设备。 45/35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由被管理的文件、操作系统中管理文件的软件和相应的数据结构组成的一个系统。文件系统把相应的程序和数据看作文件,并把它们存放在磁盘或磁带等大容量存储介质上,从而做到对程序和数据的透

32、明存取。功能包括:管理和调度文件的存储空间,提供文件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法;实现文件从标识到实际地址的映射(即按名存取),实现文件的控制操作和存取操作,提供文件信息的共享,保密和保护措施,安全措施。 46/35文件系统1文件的基本概念(1)文件文件是具有标识的一组有完整逻辑意义的信息的集合,如源程序、可执行程序、文章、信函或报表、声音、图像和视频等。简单的说文件是存放在外存上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 操作系统用来存储和管理信息的基本单位。信息都是以文件的方式存放在存储介质上,通过文件名来对它进行识别和管理。47/35文件的基本概念(2)文件命名它是由文件名和扩展名(或后缀)组成,用一个圆

33、点“”字符隔开。 文件名一般是以字母开头,后跟字母、数字和下划线,通常扩展名由14个合法字符组成,文件的扩展名一般用来标明文件的类型,文件名用来标识文件。 创建文件有三要素:文件名、存放位置、类型(扩展名)。命名规范见表4.3。常见问题指南. doc文件名= 文件名 + 扩展名48/351文件的基本概念(3)文件类型按文件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三类: 系统文件有关操作系统及其他系统软件的信息所组成的文件 。用户不能操作,只能通过操作系统自动调用为用户服务。 库文件。该类文件允许用户对其进行读取、执行,但不允许对其进行修改。如 C 语言子程序库、FORTRAN子程序库等。 用户文件。用户委托文件系

34、统保存的文件。主要由源程序、目标程序、用户数据库等组成。49/35不同扩展名的文件类型 文件类型扩展名说明可执行程序EXE、COM可执行程序文件源程序文件C、CPP、BAS、JAVA程序设计语言的源程序文件Office文档DOC、XLS、PPTWord、Excel、Powerpoint创建的文档流媒体文件WMV、RM、QT能通过Internet播放的流式媒体文件多媒体文件SWF、PSDFlash动画发布文件、Photoshop图片文件压缩文件ZIP、RAR压缩格式文件图像文件BMP、JPG、GIF不同格式的图像文件音频文件WAV、MP3、MID 不同格式的声音文件网页文件HTM、ASP、JSP

35、前者是静态的,后者是动态的文本文件TXT纯文本文件,即ANSI或Uicode码文件1文件的基本概念50/351文件的基本概念(4)文件属性文件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文件所包含的数据,称为文件数据;二是文件的说明信息或属性信息,称为文件属性。属 性含 义文件名称文件最基本的属性。每个文件都必须有个名称用以标识。文件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对文件进行分类。比如按用途分为系统文件、用户文件、库文件、目录文件等。文件拥有者多用户操作系统通过文件拥有者属性,使不同用户对各自创建的文件拥有不同的文件操作权限。通常文件创建者对自己创建的文件拥有一切权限,而对其他用户创建的文件只具有有限的权限。文件权限通常对每个

36、文件有三种不同的权限:读、写、执行。通过该属性,文件拥有者可以为自己的文件赋予相应的权限,如允许自己能够读写和执行,允许同组的用户读写,只允许其他用户读。文件长度指以字节计算的文件当前大小,也可以是允许的最大字节数。文件时间事件属性很多,如创建时间(文件被创建的日期和时间)、上次访问时间(文件前一次被访问的日期和时间)、上次修改时间(文件前一次被修改的日期用时间)。文件物理位置具体标明文件在存储介质上所存放的物理位置。51/351文件的基本概念重要的属性有: 只读:文件只能读,不能修改或删除 隐藏:在一般的情况下不显示 存档:任何一个新创建或修改的文件都有存档属性。当用“附件”下“系统工具”组

37、中的“备份”程序备份后,存档属性消失。52/351文件的基本概念(5)文件操作包括文件的建立、撤销、打开、关闭,对文件的读、写、修改、复制、转储、重命名等文件操作。一般通过鼠标右键单击,可以看到相应操作的快捷菜单,并可以进行操作。文件的常用操作有: 建立文件、打开文件、写入文件、删除文件和属性更改。53/35文件系统2文件的结构和存储文件的结构是指文件的构造方式。文件的逻辑结构:是依照文件的内容的逻辑关系组织文件结构,也是从用户使用文件的角度来看,与存储设备无关。文件的物理结构:是指文件在存储设备上的存放方法。它是设计人员从文件的存储和检索的角度来组织文件。变换:文件信息的逻辑块号(逻辑地址)

38、 到物理块号(物理地址) 的变换也是由文件的物理结构决定的。 54/352文件的结构和存储(选讲)(1)文件的逻辑结构文件的逻辑结构可以分为流式的无结构文件和记录式的有结构文件。(2)文件的物理结构文件系统往往根据存储设备类型、存取要求、记录使用频度和存储空间容量等因素提供若干种文件存储结构。文件的物理结构基本上有三种结构:顺序结构、链接结构、索引结构。 55/352文件的结构和存储(选讲)文件的顺序结构 56/352文件的结构和存储(选讲)(3)文件的存取方法(使用)文件的修改、追加和搜索等操作。常用存取方法有两种:顺序存取法:按照文件的逻辑地址顺序存取。 随机存取法(直接存取法):允许用户

39、根据记录的编号来存取文件的任一记录。 57/352文件的结构和存储(选讲)(4)文件的存储设备常用的文件存储设备有磁盘、光盘、磁带等。这里介绍磁带和磁盘。磁盘:是最典型的直接存取设备。磁盘系统由磁盘本身和驱动器(控制设备)组成,实际存取读写的动作过程是按照主机要求驱动器来完成的。 58/35文件系统3文件的目录(1)磁盘分区硬盘划分成几个逻辑上独立的区域,这些磁盘分区被称为卷。硬盘分区目的: 便于管理磁盘上的众多文件 安装不同的系统,如Windows 、Linux等 59/353文件的目录(1)磁盘分区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主分区是指包含操作系统启动所必需的文件和数据的硬盘分区,要在硬盘上

40、安装操作系统。主分区系统自动定为C驱动器,也称盘符。扩展分区也就是除主分区外的分区,但它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再将其细分为若干个逻辑分区才行。逻辑分区也就是平常在操作系统中所看到的D、E、F等驱动器或称盘符 60/35磁盘分区与分区方案大硬盘(大于40G)如果装一个操作系统,分一个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中再分成2-3个逻辑分区,即方案4。 61/35(1)磁盘分区分区格式分区格式是操作系统在磁盘上组织文件的方法。硬盘分区后,还需要格式化。格式化就相当于在白纸上打上格子,而分区格式就如同这“格子”的样式。不同的操作系统打“格子”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即文件分配表(File Allocation T

41、able, FAT)不一样。目前Windows所用的分区格式主要有FAT16、FAT32、NTFS。FAT16分区格式只能支持512MB以下的容量,目前用在软盘和移动硬盘。FAT32:卷最大容量2TB,不支持512MB以下的卷。用在硬盘分区。NTFS:兼顾了磁盘空间的使用与访问效率,提供高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和许多FAT或FAT32没有的高级功能的文件系统。62/35数据存放文件系统实例:链式存储FAT(软盘)FDT文件目录表文件分配表,例:Test.txt文件数据存放的3个簇,称编号(100,120,150),连接下一簇称值(120,150,FFF),形成链。FFF表示最后一簇。63/35

42、引导记录 引导扇区,0面0道1扇区, 扇区:读写磁盘的基本单位 簇:由连续的若干个扇区组成 ,以“簇”为基本分配 1.44MB软盘:一簇一个扇区(512B)。 Test.txt文件1500B,需要3个簇存放数据(100,120,150簇),不连续的簇。硬盘:一簇有4、8、16或更多的扇区 链式存储文件分配表(FAT)、文件目录表(File Directory Table,FDT):文件名、起始簇号、文件长度等。64/35(1)磁盘分区分区过程磁盘分区格式化使用建立主分区建立扩展分区建立逻辑分区(D、E、F等)激活主分区(C)格式化所有分区 65/353文件的目录(2)目录结构文件目录:操作系统

43、要求对文件能够实现“按名存取”,这就需要把文件名到文件的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存在于文件目录中。 目录文件:为了对文件目录的管理,通常将文件目录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外存,这个文件叫目录文件。目录文件结构:一般情况下,操作系统以树形结构方式管理目录文件。文件目录可分为单级目录、二级目录和多级目录。 66/35树状结构 表示根目录分隔符. 上一级目录目录路径绝对路径:从根目录开始,依序到该文件之前的名称。相对路径:从当前目录开始到某个文件之前的名称。C:WindowsSystem32Notepad.exe C:UserTest.doc(当前目录为User1 ).User1Data.mdb 67/353文

44、件的目录(3)路径文件的路径:是指从根目录出发,一直到所要找的文件,把途径的各个分支子目录名连接一起而形成的。分隔符:两个分支子目录名之间用分隔符分开。DOS和Windows操作系统中,为反斜线符号“”,而在Unix中,为斜线符号“/”。分隔符“”或“/”左侧为上一级目录,右侧为下一级目录。绝对路径名:一个文件的路径名是由根目录到该文件的通路上所有目录文件名和该文件名组成的,也称全路径名。相对路径名:在当前目录开始的向下顺序检索路径名为相对路径名。在Unix系统中约定,不以“/”打头的路径名表示为相对路径名。68/35例: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D:02Java语言概述课件和程序02Java语言

45、概述.ppt”为绝对路径 “.课件和程序02Java语言概述.ppt” 为相对路径 69/35文件系统4文件共享、保护和保密文件的共享:如果一个文件可以被多个用户使用,则称这个文件是可以共享的。文件的保护:是防止误操作对文件造成破坏以及未经授权用户对文件的写入和更新。 文件的保密:欲防止系统中的文件被他人窃取、破坏,就必须对文件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 70/35 Word界面 编辑文本 Word窗口操作 设置版本样式本章内容 文件的创建、打开和保存 设置页面格式 图形处理 表格处理71/35Word操作界面Word简介Word界面Word界面72/35Word是微软公司的Office系列办公组件

46、之一,由“中文Office 2000”软件包提供,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文字编辑软件。使用它可以编排出精美的文档,制作报表、信函以及一些简单的出版物等,并且可以在文档中插入图片、图形、表格等各种对象,还可以方便地编辑和发送电子邮件,编辑和处理网页等。 Word简介73/35Word操作界面Word的操作窗口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应用程序窗口,它包括各种菜单和工具命令;另一部分是文档窗口,即文档编辑区,当文档窗口最大化时,与应用程序窗口完全融合于一体,好像是一个窗口。 标题栏:窗口最上面是标题栏,标题栏的主要作用是显示所编辑的文档和程序名。 菜单栏:菜单栏位于标题栏的下面,由9个菜单项组成,集合很多按功

47、能划分的操作命令。 工具栏:窗口最上面是标题栏,标题栏的主要作用是显示所编辑的文档和程序名Word在安装后含有17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工具栏,用户在系统中安装了其他有关软件后会有更多的工具栏出现。 标尺:标尺有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两种,用来查看正文的宽度和高度,以及图片、图文框、文本框、表格等的宽度和高度,同时也可以进行正文的排版。 文档编辑区:该区域是对文档进行直接操作的区域,包括输入、插入、排版等。 状态栏:在文档窗口的下方是状态栏,显示了当前所在页码及章节,并显示该文档总页数。中间是光标位置显示区,上面的数字随着光标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右半部是有关设置录制宏、修订文档、扩展及改写状态的命令按钮,

48、同时又可以显示当前的状态。 74/35Word操作界面控制菜单图标标题栏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水平标尺绘图工具栏状态栏垂直标尺插入光标文档编辑区75/35 创建新文档 打开文档 保存文档 关闭文档文档的创建、打开和保存文档的创建、打开和保存76/35创建新文档单击此处可直接打开该窗口77/35打开文档78/35保存和关闭文档保存文档有两种方法: 执行“文件”“保存”命令。 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关闭文档有两种方法: 执行“文件”“保存”命单击文档窗口右上角的按钮,可以直接关闭Word文档。 执行“文件”“关闭”命令,也可以关闭Word文档。如果要把当前文档的内容以另外一个文件

49、名存盘,只要执行“文件”“另存为”命令,在对话框中输入新文件名就即可。如果新起的文件名与已经打开的某个文件名相同,系统将提示重新命名。 79/35 输入和修改文字 插入字符 插入自动图文集 插入日期和时间编辑文本编辑文本 插入Word文件 查找和替换 选取文本 撤销和恢复80/35输入和修改文本在光标处输入文字 文字输入错误 按下“后退”键,即可删除错误的文字。 重新输入文字 81/35插入字符选择符号单击该按钮即将符号插入到文档中82/35插入自动图文件选择自动图文集单击该按钮即将符号插入到文档中83/35插入日期和时间选择格式单击该按钮即将日期时间插入到文档中84/35插入Word文件选择

50、文件单击该按钮即将文件插入到文档中85/35查找和替换输入要查找的内容单击后在文档中显示要查找的内容输入要替换的内容输入替换后的内容单击后即替换原有内容86/35选取文本选取文本包括以下内容: 用鼠标选取部分文字。在要选定文字的开始位置按住鼠标左键移动到要选定文字的结束位置松开;或者按住Shift键,在要选定文字的结束位置单击,就选中了这些文字。这个方法对连续的字、句、行、段的选取都适用。 行的选取。把鼠标移动到行的左边,鼠标就变成了一个斜向右上方的箭头,单击,就可以选中这一行了。 句的选取。按住Ctrl键,单击文档中的一个地方,鼠标单击处的整个句子就被选取。 段的选取。在第一段中的任意位置三

51、击鼠标左键,选定整个一段。 矩形选取。按住Alt键,在要选取的开始位置按下左键,拖动鼠标可以拉出一个矩形的选择区域。 全文选取。使用快捷键Ctrl+A可以选中全文。 扩展选取。此外,Word还有一种扩展的选取状态,按下F8键,状态栏上的“扩展”两个字由灰色变成了黑色,表明现在进入了扩展状态;再按一下F8键,则选择了光标所在处的一个词;再按一下,选区扩展到了整句;再按一下,就成了一段了;再按一下,就成全文了。按Esc键,可以退出扩展状态,同时状态栏的扩展两字变成灰色。 87/35撤销和恢复撤消和恢复是相对应的,撤消是取消上一步的操作,而恢复就是把撤消操作再重复回来。 选中的文字误删 单击该按钮

52、恢复按钮可用 88/35 选择视图模式 使用文档结构图 同时编辑多个Word文档 拆分窗口Word窗口操作Word窗口操作89/35选择视图模式视图种类使用场合普通视图如果要处理的是最基本的只包含文本内容的文档,使用该默认视图就会很方便Web版式视图如果是设计Web页,使用该视图能够让你查看文档、鉴别该文档是否能够满足你在Web上发布的需求。你可以使用普通视图设计网页,然后使用Web版式视图预览该网页;或者从一开始就直接使用该视图页面视图如果想查看文档打印出来会是什么样子,可以考虑在打印之前首先使用页面视图查看该文档,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其边界、字体大小、页面分割或其他Word设置,尽可能地一

53、次打印成功。该视图提供的一些元素(比如说文本框)其他视图中都没有提供,因此这种视图是最接近实际打印效果的大纲视图重新组织冗长的文档是一件非常费力的事情,但如果该文档使用了样式代码的标题样式,你可以单击“大纲视图”按钮然后重新拖放部分文档内容。这种方法根本不需要选择大量的文本块。在移动大纲视图中的标题时,该标题下的文本自动随之一起移动普通视图大纲视图页面视图Web版式视图90/35使用文档结构图91/35同时编辑多个Word文档注意:使用ALT+TAB键可完成各文档视图间的切换。 92/35拆分窗口选择拆分位置 93/35 设置字符格式 设置段落格式 设置边框和底纹 设置制表位 修改及新建样式设

54、置版式样式设置版式样式 94/35设置字符格式(一)1. 设置字符的字体、字形、字号、下划线和颜色 设置字体设置字形设置字号设置下划线设置颜色95/35设置字符格式(二)2. 设置字符间距和缩放 设置缩放设置间距96/35设置字符格式(三)3. 设置字符的字体、字形、字号、下划线和颜色 97/35设置字符格式(四)4. 设置文字动态效果 设置文字动态效果98/35设置字符格式(五)5. 设置文字特殊效果 99/35设置段落格式(一)1. 设置段落缩进 左缩进:段落中每行的左边第一个字符不是紧挨着版心的左侧,而是向右侧移动一定的距离,使其左侧空出,而且各行空出的字符个数相同,这叫做左缩进。 右缩

55、进:段落中每行的右边第一个字符不是紧挨着版心的右侧,而是向左侧移动一定的距离,使其右侧空出一些位置,这叫做右缩进。 首行缩进:只有段落的第一行向右缩进几个字符,其他各行保持左对齐状态。 悬挂缩进:除段落的第一行保持左对齐状态之外,其他各行都向右缩进一些。 100/35设置段落格式(二)2. 设置行间距和列间距 设置列间距设置行间距101/35设置段落格式(三)3. 设置对齐方式 l 左对齐:使段落中的字符以段落的左边界和默认的字符间距为基准,向左靠拢。l 右对齐:使段落中的字符以段落的右边界和默认的字符间距为基准,向右靠拢。l 居中对齐:使段落中的字符以段落的中线和默认的字符间距为基准,向中靠

56、拢。l 分散对齐:把不满行中的所有字符等间距地分散并布满在这一行中。l两端对齐:当一行中的非中文以外的字符串,如英文单词、数字或符号等超出右边界时,中文Word不允许把非中文的字符串拆开分别放在两行中,而强行将该单词移到下一行,上一行剩下的字符将在本行内以均匀的间距排列,产生“两端对齐”的效果。 102/35设置边框和底纹1. 设置边框 选择样式103/35设置边框和底纹2. 设置底纹 选择样式104/35设置项目符号和编号(一)1. 自动编号 自动识别输入:在一行的起头当输入任意一个数字(如果是从头编号就输入1),紧接着输入一个“逗号”、“顿号”或者“.”,然后输入项目后面包含的内容按下回车

57、键,下一行就会自动出现下一个序列号,如果认为输入的是编号,就会调用编号功能,设置起编号来很方便。若不想要这个编号,按一下Backspace键,编号就删除了。 单击回车键105/35设置项目符号和编号(二)2. 项目符号 设置其他样式106/35设置项目符号和编号(三)3. 项目符号编号 设置其他样式107/35设置制表位 l 制表位位置。制表位位置用来确定表内容的起始位置,比如,确定制表位的位置为10.5厘米时,在该制表位处输入的第一个字符是从标尺上的10.5厘米处开始,然后,按照指定的对齐方式向右依次排列。 l 对齐方式。制表位的对齐方式与段落的对齐格式完全一致,只是多了小数点对齐和竖线对齐

58、方式。选择小数点对齐方式之后,可以保证输入的数值是以小数点为基准对齐;选择竖线对齐方式时,在制表位处显示一条竖线,在此处不能输入任何数据。 l前导符。前导符是制表位的辅助符号,用来填充制表位前的空白区间。比如,在书籍的目录中,就经常利用前导符来索引具体的标题位置。前导符有4种样式:实线、粗虚线、细虚线和点划线。 108/35修改新建样式(一)1. 更改样式 转到下一页109/35修改新建样式(二)二. 指定快捷键 按下快捷键单击该按钮完成指定110/35修改新建样式(三)3. 新建样式 111/35 设置页面基本格式 版面分栏 设置页面背景 使用分隔符 创建页眉和页脚 使用大纲视图模式 打印及

59、打印预览设置页面格式设置页面格式 112/35设置页面基本格式(一) (1)标尺。在Word的窗口中可以同时安放水平和垂直两个标尺。在设置页面过程中,所有参数的改变最终都会体现在标尺的变化上。水平标尺整体分为3段,左、右两端的底色为深灰色,这是左、右页边距区域,中间的白色部分是标尺的主体,它的宽度就是版心的宽度。 (2)版心。页面由版心和页边距组成。版心宽度等于纸张宽度减去左、右页边距,版心高度等于纸张高度减去上、下页边距。 (3)页边距。系统规定,上页边距和下页边距的尺寸范围是-55.87+55.87cm。左右页边距的尺寸范围是0+55.87cm。在常用的版心中,页边距取值范围是1.54.5

60、cm。 (4)版式 。版面有3种“垂直对齐”方式:顶端、居中和两端对齐。 (5)调整文档网格和文字排列方向。 在排版时,通常把一页纸划分成两部分:正文区域叫版心,正文的四周和纸张边界之间的距离叫页边距。设置版心包括设置纸张大小、页边距尺寸和确定版心在页面中的位置。 113/35设置页面基本格式(二)114/35版面分栏115/35设置页面背景116/35使用分隔符(1)分页符。想把标题放在页首处或是将表格完整地放在一页上,按回车键,加几个空行的方法虽然可行,但这样做,在调整前面的内容时,只要有行数的变化,原来的排版就全变了,还需要再把整个文档调整一次。 (2)换行符。把内容放到了另外的一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