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中外近代化探索历程讲稿_第1页
专题十中外近代化探索历程讲稿_第2页
专题十中外近代化探索历程讲稿_第3页
专题十中外近代化探索历程讲稿_第4页
专题十中外近代化探索历程讲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专题十中外近代化探索历程第1页,共1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39分,星期四专题十 中外近代化探索历程(一)世界近代化包括:思想、政治、经济近代化三部分。思想近代化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次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二)中国近代化 包括:经济、政治、思想近代化三部分;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三个阶段。原因时间事件主要内容目的影响两次鸦片战争失败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经济近代化)、“自强”:兴办军事工业、“求富”: 兴办民用

2、工业、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开办新式学堂:同文馆。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第2页,共1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39分,星期四专题十 中外近代化探索历程甲午中日战争失败1898年戊戌变法(政治近代化)、政治上: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文化上;开办了“京师大学堂”。、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为了变法图强。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11年辛亥革命(政治近代化)、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孙中山:三民主义、意义:推翻了满清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

3、深入人心。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结果:被袁世凯窃取了胜利的果实。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袁世凯准备复辟1915年新文化运动(思想近代化)、口号:民主、科学、主阵地: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解放思想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第3页,共1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39分,星期四专题十 中外近代化探索历程专题启示1、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2、民族

4、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3、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先进思想的引领。专题训练:一、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5、、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第4页,共1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39分,星期四专题十 中外近代化探索历程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近代以来,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哪个?清朝康熙年间它曾与中国签订了第一份边界条约叫什么?后又联合其它列强国家与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为实现材料二中“大梦唤醒”,梁启超等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什么?(3)“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请指出材料三中的哪句话是“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体现?辛亥革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4)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5)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推进,

6、对比西方的近代化历程,写出世界近代史上与材料二、三、四性质分别相类似的三个历史事件 (1)俄国,尼布楚条约,辛丑条约。(2)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3)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A.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 建立了中华民国;D.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E.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民主和科学。(5)明治维新或农奴制改革,法国大革命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第5页,共1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39分,星期四专题十 中外近代化探索历程二、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近代化是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

7、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材料一:材料二: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世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材料三:2008年5月26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27日上午拜谒了中山陵,缅怀孙中山先生。材料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第6页,共1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39分,星期四专题十 中外近代化探索历程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8、)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所提的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3)材料三中提到的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说他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4)根据材料四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5)请你简要归纳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三个历程。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推进,对此你有何启示?(1)洋务运动,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2)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3)因为:提出了“三民主义”,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民主和科学。(5)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9、,再到思想解放。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富强中国。第7页,共1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39分,星期四专题十 中外近代化探索历程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泰不仅很好地继承了本国16世纪人文主义的传统,而且,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也使他受益良多。他推崇中国儒家学说,对孔子尊崇有加。他说:“孔子只诉于道德,不宣传神”。一句话,伏尔泰重视中国文化,完全是为了“为我所用”,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伏尔泰还极力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说“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利的唯一的国家。” 重读伏尔泰材料二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

10、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材料三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第8页,共1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39分,星期四专题十 中外近代化探索历程材料四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

11、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大国崛起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伏尔泰继承的“人文主义的传统”是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他是如何“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的?他所推崇的英国政治制度是什么?(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代表了什么阶级的利益?(1)文艺复兴,他借助“孔子只诉于道德,不宣传神”来批判封建教会,君主立宪制。(2)法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是天主教会和封建等级制度;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是英国殖民统治。代表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第9页,共1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39分,星期四专题十 中外近代化探索历程(5)辛亥革命,A.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 建立了中华民国;D.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E.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分别颁布哪三部法律性文件。你知道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法律文件是什么?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共同都受什么运动的影响?(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说明19世纪英国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革命是什么?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扩展有哪些大事?(5)英美法的资产阶级革命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