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9崔杼弑其君优教导学案1实词1通假字遂取之:_反队,遂弑之:_干掫有淫者:_2古今异义君之臣杼疾病古义:_今义:_臣君者,岂为其口实古义:_今义:_3词类活用东郭偃臣崔武子:_见棠姜而美之:_公鞭侍人贾举:_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_死乎:_偃御武子以吊焉:_为社稷亡,则亡之:_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_婴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与:_崔杼立而相之:_2虚词1焉eqblcrcavs4alco1偃御武子以吊焉:,庄公通焉:,吾焉得死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而eqblcrcavs4alco1见棠姜而美之:,欲弑公以说于晋,而不获间:,公拊楹而歌:3其eqblcrcavs4alco1其
2、无冠乎:,吾其还也:,齐国其庶几乎:4以eqblcrcavs4alco1以崔子之冠赐人:,欲以客往赴秦军:,执简以往:3特殊句式1齐棠公之妻,东郭偃之姊也:_2叔孙还纳其女于灵公,嬖:_3社稷是主:_4将庸何归:_梳理文本结构。_1崔杼弑其君一文,成功地塑造了多个人物,谈谈你对他们的认识。_2谈谈崔杼弑其君一文叙事简约的特点。_语言简练意义深远文本回顾本文以非常简练的语言,叙述了崔杼弑君、晏子不死君难及史官书史的史实,其中虽然语言精练,所蕴含的含义却非常深远,如写崔杼专权,杀死国君齐庄公后,“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
3、书矣,乃还”。这一小段文字在我国历史上可谓字字千钧。虽只有几十字,却将我国古代史官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操守写了出来。中国史官向来重视秉笔直书。为了做到这一点,史家们往往不避讳,不避嫌,不惜牺牲自己,也要保持历史的真实。这种精神可以说是史家的传统。作为史官,一家三人被杀却毫不动摇,甚至感动了南史氏一干人等,足见我国古代史官的伟大与崇高。技法点拨左传叙事语言简练、含蕴,词约义丰,如“宣十二年”,晋楚邲之战,晋师“舟中之指可掬”,同年,楚王围萧,“冬多寒,巡三军拊勉,如挟纩”。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技法运用以“和
4、谐”为话题,写一段文字,点明自己的观点,语言要简练,字数在200字左右。【答案解析】自主梳理1实词1“取”通“娶”。“队”通“坠”。“干”通“捍”。2病重。病的总称。吃喝。可以被人利用的借口、话柄。3名词用作动词,做的家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名词用作动词,鞭打使动用法,使止,阻止为动用法,为而死为驾车为而亡为而死为谋利为做相,即做他的相2虚词1代词,代“齐棠公”代词,代“棠妻”表反问,怎能兼词,相当于“于之”2表顺承却,表转折表修饰3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语气副词,表示委婉语气,相当于“还是”语气副词,表示猜测语气,相当于“大概,差不多”4介词,用动词,带领相当于“而”,表
5、修饰3特殊句式1判断句2被动句3宾语前置4宾语前置预习思考第一部分第13段,崔杼娶了棠公寡妻,庄公私通棠妻并且羞辱崔杼,崔杼不满,设计杀害了庄公。第二部分第45段,晏子不死君难,表现了晏子的聪明、耿介、忠诚与正直。文中的晏子虽机敏善变,却又无私,同时不失圆滑世故。第三部分第6段,崔杼不愿意在历史上留下杀君的罪名,因而杀死直笔而书的太史。但他感到正直的史官是杀不绝的,故“舍之”。文本探究1崔杼:忍辱含羞,渐生弑心;“不朝”引诱,暗中布设;时机一到,心狠手毒。虽弑君有理,但在当时行之不义弑君被视为犯上作乱,所以,他唯恐真相败露,亮了家丑,担了罪名。当太史记下真相,二兄弟再记时,他连杀三人。直到太史
6、三弟不惧生死仍然直书时,他才意识到正义是压不住的,只好作罢。这说明他弑君理直却心虚,同样不得人心。即使用现在的平等意识、平民心态去看,与妻通奸,蒙受大辱,也不至于非置人于死地。崔杼之所以弑君,之所以接二连三杀死无辜太史,是其权重气盛,不可一世景公是他立的,君主他也不放在眼里,不可侵犯,不可抗拒的地位与霸性决定的。由此折射出景公的君位不稳,大权旁落的政局背景。对晏子的“不死”,“不行”,“不归”,既“舍之”,又用之,表现出崔杼个性的另一面:知人善用,深谋远虑。他留用晏子,是因为晏子“民之望也”,可以其“得民”,稳固自己的地位。庄公:好色,无道,屡屡到大臣家里与臣之妻私通,且任意羞辱其夫身边的重臣
7、,这些都暴露了他的昏庸,不知轻重的恣肆妄为。他的被杀,有权力之争的背景,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咎由自取。晏子“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的叹问,侧面印证了这一点。晏子:“枕尸股而哭”“三踊而出”,可见他对庄公之死哀之痛之,但却不敬之颂之,护之效之,因为庄公不是“为社稷死”,而是“为己死”。晏子信守为国家谋利,为百姓造福,而不唯国君,所以他成为“民之望”。他对崔杼弑君是不满的,但又“乃歃”为其所用,更多考虑的是以社稷的大局为重。这些都表明晏子是一位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贤臣。当然,晏子在崔杼弑君之后的言行,也不无勉从虎穴的机变,这是晏子一贯的智慧。2自春秋收“崔杼弑其君”事略后,公羊传、谷梁
8、传均有记载并略有评议,但记载最具体,处理最精当的还是左传。文章开篇“美之”二字是发轫,崔杼“娶之”,庄公“通焉”,崔杼弑君,许多党羽遭殃,史官三兄弟遇害,都是棠姜之“美”惹的祸当然只是诱因而已。庄公如何私通,崔杼怎样受辱而起“欲弑”之心,用语极简,但清晰透彻。弑的过程,仅着力写庄公的“三请”,既穷昏君的无奈可悲,又尽崔杼的执意狠毒。可见“其言简而要”。面对晏子的“不死”、“不行”、“不归”,崔杼“舍之”,用之,用大量笔墨写这段,既刻画了晏子的形象,又侧显出崔杼的心机,同时也反衬出庄公无道。作者在此提供了详实的材料,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思考、权衡、品评是非的空间,可谓“事详而博”。这就是左传沿用的春秋笔法,即记载事实中寓褒贬。写法探究“以和为贵”之“和”,“禾”与“口”也。“禾”代表着庄稼,引申意为粮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口”当然就是吃那粮食的嘴了。之所以经常发生不和,还不是那些嘴为了那些粮食。因“口”缺“禾”,所以此“口”就想去侵彼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装工程承包协议书
- 工地用工劳动合同
- 车全款合同协议
- 炸弹赔偿协议书
- 过继协议书范本
- 辐射贴模具合同协议
- 还款贷款协议书范本
- 普查保密协议书
- 退林还耕协议合同书范本
- 车车辆销售合同协议
- 质量监督员聘用合同
-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NB∕T 10096-2018)
- 9.2解析三大诉讼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分类目录及代码表
- 药企医学事务部职责
- “双碳”背景下船舶CCUS系统关键技术分析与应用研究
- 国开(四川)2024年秋《地域文化》形考任务1-2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
- 竞聘班组长课件
- 高中数学大题各题型答题模板+必背公式
- 劳务合同范例美团外卖
- 光伏储能合作协议书范文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