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监护课件_第1页
循环系统监护课件_第2页
循环系统监护课件_第3页
循环系统监护课件_第4页
循环系统监护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循环系统监护课件循环系统监护课件左冠状动脉心大静脉心 中静脉心 小静脉大部经冠状静脉窦右房主动脉右瓣左瓣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心大静脉心 中静脉心 小静脉大部经冠状静脉窦右房主循环系统监护课件循环系统监护课件循环系统监护课件血液在循环系统中运动的物理学作用力容 量流 量观察血液在循环系统中的运动情况CCO-SVO2S-GCCO-SVO2新型血液在循环系统中运动的物理学作用力容 量CCO-SVO2S循环系统监护课件概念:通过Swan-Ganz导管显示压力波形,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是 研究、观察和指导治疗危重症的重要手段,可评价左、右心功能,并 在为治疗提供依据的同时评价治疗效果。其优点是动态连续观

2、察、及早发现变化、马上治疗干预、评价治疗效 果。概念:循环系统监护课件测压方法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 细血管部位、途经上腔静脉等 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肺毛细血管测压方法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 细血管部位、途经/5mmHg-12 mmHgRAP右房压6mmHg-12mmHgPAP肺动脉压)15mmHg-25 mmHgPCWP肺毛细血管楔压5mmHg-12mmHgBP动脉内血压HR心率SPO2脉搏氧饱和度/5mmHg-12 mmHgRAP右房压6mmHg-12mm心脏功能处于何种状态血管 系统功能处于何种状态心脏功能血管 系统功能掌握各部位参数的正常值并准确记录注意病人的体位变化

3、、烦躁、吸痰、拔气管插管、拍床旁X光片等操作均可引起 导管的位置移动,及时调整,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换能器可放置任何高度但应随时保持和心脏在同一水平 。测量导管的压力数据前、体位改变或对监测数据有疑义时,须校对零点。置管操作到达心腔时,应将前端的气囊孔置于气囊充气状态;撤除导管时,应将气囊 孔放气后再行导管拔除(避免心内膜、瓣膜等的刺激及损伤)置管后依据Swan-Ganz导管插入深度和所在不同部位的压力波形及床旁X光片结果,排 除Swan-Ganz导管插入过深、导管在心内盘绕、导管打折等问题。观察并排除导管引发的心律失常应用Swan-Ganz导管监测PCWP时,避免气囊充气过度(充气量1.5ml

4、)或导管嵌顿时间 过长引起的肺出血或肺感染。检查肝素盐水外包的压力包大小,以确保肝素盐水3 ml/h输入,因肝素盐水冲洗不当 导致导管内血凝,不可冲洗导管,避免导血栓冲入肺动脉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渗血 、留取血标本、三通 、三通与换能器连接部位 、导管保 留等)掌握导管操作中气囊破裂的指征严禁肺动脉管腔注入任何药物及液体掌握各部位参数的正常值并准确记录肺栓塞心律 失常气囊 破裂扭曲 打结感染血栓 栓塞肺动脉损伤痉挛肺栓塞心律 失常气囊 破裂扭曲 打结感染血栓 栓塞肺动脉损伤容量心功能过敏心包压塞重度感染鉴别容量鉴别持续心排血量监测持续心电监测持续有创血压监测维持合理满意的 循环状态血 流

5、动 力 学 监 测SG导管监测动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持续心排血量监测持续心电监测持续有创血压监测维持合理满意的 心电监测目的1、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变化情况2、观察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心电监测目的心电监测具体方法 电极位置左锁骨下(黑)、右锁骨下(白)、左胸大肌下(红)、右胸大肌下(绿)注意事项1、监测应选择P波、QRS波清楚、明显的导联, 排除严重交流电干扰、肌电干扰 及基线漂移等干扰波形。2、因危重病人除颤时需放置电极板,电极片粘贴时避开除颤听诊区域。3、电极片与皮肤接触好,导电糊不干燥,定时更换电极片,并注意局部皮肤保护。4、与经治医生联系后,正确设置中央站及床旁各种参数的报警区域。5、熟悉不

6、同年龄病人心率的正常范围。要根据具体情况,观察并记录心率的变化。6、发现异常时,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做好图形记录。心电监测具体方法 电极位置注意事项HR正常值:60100次/分 监测意义:1.对心排血量的影响CO=SVHR在一定范围内,HR增加,CO增加 2.休克指数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表示血容量正常0.5为正常1为轻度休克,失血20301为休克1.5为严重休克,失血30502为重度休克,失血50%HRSBp3.估计心肌耗氧正常值:1200012000提示心肌氧耗增加HR正常值:60100次/分 监测意义:1.对心排血量的影影响血压的因素: 心排血量循环血容量心肌收缩力和心搏出量 周围血管阻力血

7、管壁的弹性 血液粘滞度BP血压的血压测量方法:无创性血压监测、有创血压监测影响血压的因素: 心排血量循环血容量BP血压的血压测量方法:有创血压监测部位步骤动脉置管转动三通开关使压力传感器与大气相通监测仪上显示“0”,转动三通开关使压力传感器与动脉相通显示数值患者体位改变时,应相应调整传感器的位置并及时校“0”肝素盐水持续点滴 防止血液凝固致管道堵塞压力包压力300mmHg桡动脉 股动脉、 足背动脉、 腋动脉、 肱动脉连接压力传感器校 对 “0”使压力传感器内充满液体,并排尽气体有创血压监测部位步骤转动三通开关使压力传感器与大气相通显无创血压监测用袖带式血压计间接测压部位上肢肱动脉步骤接通监测仪

8、电源,开机将袖带平整缠在上臂上选择合适的袖带:成人长24厘米,宽10-12厘米,过宽:测得血压值偏低。 过窄:测得血压值偏高袖带边缘距肘窝2-3厘米,不可过松,过紧, 上肢伸直,手掌向上,上臂与心脏同一水平卧位:与腋中线水平; 坐位:与第4肋软骨水平按测压键测压屏幕显示数值根据需要设定测量时间,设定报警上下限, 测量时避免袖带及管道打折。连续测压应每隔4小时松解袖带,解除病人不适。记录测得血压值低温或外周血管阻力时,可影响血压结果。清洁、消毒病人转出或换床,应及时将袖带及管道清洁、消毒,备用无创血压监测用袖带式血压计间接测压部位上肢肱动脉步骤接通监测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有创血压)1、保持测压

9、管道通畅:妥善固定穿刺针、 延长管、测压肢体,防止受压、扭曲, 定时肝素盐水冲管。2、防止动脉内血栓形成:定时肝素盐水冲管, 抽血后冲净管道,如有血栓不可强行推入, 尽早拔管。3、防止动脉内气栓形成:取血、 校“0”过程中避免气体进入。4、防止局部出血、血肿:管道拔除后压迫 止血15-30分钟,按压位置要正确。5、预防感染:定时消毒,更换敷料,管道保持密闭, 置管时间7天,注意体温变化,肝素盐水应24小时 更换,按需要做穿刺管道的培养。6、防止穿刺针及测压管脱落:妥善穿刺部位及肢体固定。7、密切观察肢端颜色、温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无创血压) 1.选择合适的袖带测压时袖带

10、必须与心脏在同一水平线避免袖带在短时间内连续充气,引起皮肤破溃,肢体肿胀,影响血液循环。对危重病人做到四定:定时间、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对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有条件的可选择有创血压对照。BP测量血压注 意事项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有创血压)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无创血CVP概 念:中心静脉压是指血液经过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时产生的压力主要决定因素:有循环血容量,静脉血管张力,右室功能等。临床意义:估计容量负荷和右室功能CVP反映右室功能和回心血量之间的平衡 指导调节液体输入量和速度CVP是对右室充盈压的直接测量,血容量增加时,静脉回流增加,CVP升高;当右心功能不全时,右心排血功能下降,CVP增

11、高 药物治疗-通过CVP导管可进行输血和补液,可快速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或进行静脉高营养。CVP导管也是安置心脏起搏器的途径CVP概 念:主要决定因素:临床意义:测量方法:部位上腔静脉:右侧颈内静脉、右侧锁骨下静脉 下腔静脉:股静脉、大隐静脉步骤置管漂浮导管也可测压连接压力传感器使压力传感器内充满液体,并排尽气体校“0”转动三通开关使压力传感器与大气相通显示数值监测仪上显示“0”,转动三通开关使压力传感器与静脉相通 患者体位改变时,应相应调整传感器的位置并及时校“0”肝素盐水冲管(液体点滴)压力包压力300mmHg测量方法:部位上腔静脉:右侧颈内静脉、右侧锁骨下静脉 下腔静1、定时冲洗测压管,保持

12、通畅2、防止气栓、血栓。3、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4、妥善固定,防止管道脱出。5、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6、测压时应避免咳嗽、躁动、 体位变化等因素而影响效果CVP护理要点 注意事项1、定时冲洗测压管,保持通畅CVP血压与中心静脉压变化的 临床意义及处理原则指标临床意义处理原则BPCVP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补充血容量BPCVP外周阻力过大 或循环负荷过重使用血管扩张药 与利尿剂BP正常CVP容量负荷过重或右心衰使用强心药 与利尿剂BPCVP正常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或心排出量减少使用强心药、 升压药、输血BPCVP进行性心包填塞或 严重心功能不全使用强心药、手术血压与中心静脉压变化的 临床意义及处

13、理原则外周阻力过大 或循低血压判断:符合下述三者之一收缩压90mmHg;儿童80mmHg脉压25mmHg平均压65mmHg监测CVPCVP降低CVP正常或升高为血容量绝对或相对不足,应补 充血容量Hgb80g/LHgb80g/L补充全血补充血浆或血定安等胶体液相关因素检查处理:缺氧,酸中毒调整呼吸机参数,补碱等引流量多二次开胸心律紊乱解除诱因,相应处理气道压进行性升高排除痰液堵塞、气道 痉挛等因素后试穿,穿出气/液后安置胸管心包填塞?心功能?脉 压小, 颈静脉充盈怒 张, 心音遥远, 脉搏 细速, 肢端循环不良 ,烦躁床旁开胸解除 填塞, 必要 时进手术室 处理正性肌力药物及其它强 心药物、对

14、症处理是否低血压判断:符合下述三者之一监测CVPCVP降低CVP正常或循环系统监护课件CCO电缆线SVO2模块热敏电阻电热阻丝CCO电缆线SVO2模块循环系统监护课件CCO-SVO2监测目的:直接、及时、准确的了解围术期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其规律,预测 心、肺功能的变化趋势,指导临床用药及治疗。经颈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6腔肺动脉导管,并与CCO仪连接,应用热稀释法连续心排血量监测CCO仪可根据心电示波、动脉有创血压、6腔肺动脉导管提供的HR、MAP、MPAP、 CVP、PCWP、WT、HT、BSA计算出CO、CI、SV、SVR、PVR等。使用CCO仪必须与6腔肺动脉导管协同正确使

15、用,任何一种发生问题都将影响 CCO仪的准确监测SVO2:正常值:68-77%。反映机体血液供应和调节情况。是评估机体氧供/氧需平衡,有无左向右分流,为临床 病情判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的重要指标。SVO2低于68%-提示供氧因素(血色素、心输出量、动脉血氧含量等)下降或组织 耗氧因素(寒战、发热、烦躁等)增加-若SVO2低于60%甚至更低,机体将出现 氧的供需失衡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CCO-SVO2监测目的:直接、及时、准确的了解围术期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监测数据CO:(心排血量)正常值:4-8L/minCI:(心脏指数)正常值:2.5-4L/m2min临床CO常以CI评估心室射血功能。SV

16、R:(外周血管阻力)正常值:900-1800达因秒/厘米-5PVR:(肺血管阻力)正常值:40-120达因秒/厘米-5SV:(心搏输出量)SV=CO/HR X 1000(ml)SVI:(心搏输出量指数)SVI=CI/HR X 1000(ml/m)SV和SVI能直接反映心室射血功能,影响因素有心率、律,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LVSWI:(左室心搏作功指数)反映左心室的心肌收缩力RVSWI:(右室心搏作功指数)反映右心室的心肌收缩力BSA:(体表面积)血流动力学监测监测数据CO:(心排血量)正常值:4-8L/m循环系统监护课件心脏电除颤(Defibrillation)应用瞬间高能电脉冲对心脏

17、进行紧急非同步电击,以消除心室颤动(包括心室扑动)心脏电复律/除颤是终止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和心室颤动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同步电复律是用R波作为同步触发标志而放电的。适用于心室颤动以外的快速异位心律失常非同步电除颤当心室颤动时,心电图的R波消失,缺乏触发标志故只能用非同步电复律。非同步电除颤仅用于心室颤动(包括心室扑动)的治疗心脏电除颤(Defibrillation)心脏电复律/除颤同循环系统监护课件患者因素:除颤前室颤和复苏的时间、心脏的功能状况、内环境紊乱与否和应用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操作因素:时间、除颤电极位置、能量水平、除颤波型的影响 早期除颤,确立时间观念时间就是心脏、时间就是大脑、时

18、间就是生命。尽最大的可能及早除颤。 熟练操作技术除颤培训 设备的管理保证除颤仪性能完好、功能齐全随手可得。 电极的位置:体外除颤:使用面积较大的电极板放置在胸壁上通以大电流*体内除颤:在开胸后,将电极板直接放在心脏表面,通以小电流* 电击能量单相波常用除颤电流为200J、300J、360J双相波只需150J的电流单相波 置电极板心尖部 与 胸骨右缘2-3肋间患者因素:注 意 !左右手同时放电让其他抢救人员闪开,以免被电击!观察放电后效果除颤前后密切配合心肺脑复苏程序进行抢救警 示!除颤是用来治疗致命性心律失常室颤的方法除颤只是一种医疗上以可电击的心电节律来恢复病人心跳的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合使用心肺复苏术、氧气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除颤禁止用来治疗无脉电活动、室性自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