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总论课件_第1页
医学影像学总论课件_第2页
医学影像学总论课件_第3页
医学影像学总论课件_第4页
医学影像学总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 学 影 像 学总 论(临床医学)医 学 影 像 学总 论(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简史1895发现线,由此产生放射诊断学,从而开创了医学影像诊断的先河。 20世纪40年代,US用于医学上。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相继出现了CT和MRI等新的成像技术。国际上介入放射技术始于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初期,瑞典学者首创在心血管造影中应用套管针、导丝和导管交换、经皮行股动脉穿刺并插管的方法即Seldinger技术。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简史1895发现线,由此产生放射诊断学,从Discovery of the X-rayWilhelm Conrad Rntgen184519

2、2311.8.1895Discovery of the X-rayWilhelm 医学影像学总论课件X-rayX-rayUltrasound (US)pancreasUltrasound (US)pancreasCTCTMRIMRINuclei medicinePETNuclei medicinePETDSA interventional RDSA interventional RXUSGCTMRIDSAPETMedical imagingXUSGCTMRIDSAPETMedical imaging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应用医学成像技术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在医学成像技术引导下应用介入器材对人体疾

3、病进行微创性诊断机治疗的医学学科。结论: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应用医学成像技术对人体疾病进X-rayComputer Tomography (CT)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Ultrasound (US)Magnetic Resonance (MRI)Nuclear Medicine (ECT、 PET)Image DiagnosisX-rayImage Diagnosis影像语言: X-ray:密度 介入:染色(CT):密度(MRI):信号(US):回声(ECT、 PET):浓聚影像语言: X-ray:密度第一节 不同成像技术的特点和临床应用第一节 一、X线的特点和临

4、床应用1. X线的基本性质:穿透性 荧光效应 感光效应电离效应2.人体各组织的密度和厚度差异一、X线的特点和临床应用high density : bone、 teeth and calciummiddle density :muscle、 skin、 blood、 and so on low density : fat、 airOrgans and TissuesThree grade natural contrast in human bodyhigh density : bone、 teeth andX-线设备与X线成像性能:X-线管变压器操作台检查床影像增强设备X-线设备与X线成像性能:

5、数字化X线设备计算机X线成像(CR)和数字X线成像(DR)2.CR设备可与传统X线设备进行组合,而DR不能与原有X线设备兼容,其包括DR通用型机、DR胃肠机、DR乳腺机和DR床旁机。数字化X线设备数字X线成像的优点:摄片条件的宽容范围大;提高了图像质量 具有测量,边缘锐化,减影等多种图像处理功能 图像信息可摄成照片,也可以由光盘储存也可输入PACS中。数字X线成像的优点:DRCRDRCR同一患者DR图像对肺内纹理,气管支气管,心影后纹理的观察明显优于前者!普通胶片胸片图像同一患者DR图像对肺内纹理,气管支气管,心影后纹理的观察明显TENO TE 更清晰地显示锥体,尤其C7-T1图像TENO T

6、E 更清晰地显示锥体,尤其C7-T1图像X线造影检查Contrast examination1.X线对比剂类型及应用医用硫酸钡,仅用于食管和胃肠道造影的检查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主要用于血管造影、尿路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2.对比剂引入途径直接引入法:口服和灌注间接引入法:经静脉注入行排泄性尿路造影。X线造影检查Contrastnatural contrast:depend on the discriminations of density values between human body tissuesartificial contrast :introduction of contrast

7、 mediaContrastnatural contrast:depennatural contrastnatural contrastbarium meal : direct introductionbarium meal : direct introducthysterosalpingography : direct introductionhysterosalpingography : directERCP:puncture introduction ERCP:puncture introduction X线图像特点1.图像上的黑白灰度反映的是组织结构的密度2.X线图像是组织结构影像的叠

8、加图像3.X线图像具有放大和失真X线图像特点1.图像上的黑白灰度反映的是组织结构的密度医学影像学总论课件二、CT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Computed Tomography)1969 design be made1972 be produced 1979 won Nobel Prizes G.N. Hounsfield二、CT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1969 design beSpiral CTSpiral CT 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digital converter)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数字化信息, 各个体

9、素的X-先吸收系数 获得灰阶图像)。 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唉!高科技,让你一次看个够.唉!高科技,让你一次看个够.CT设备主要有以下三部分:扫描部分由X线管、探测器和扫描架组成;计算机系统,将扫描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贮存运算;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将经计算机处理、重建的图像显示在电视屏上或用多幅照相机或激光照相机将图像摄下。 CT设备主要有以下三部分:CT 值单位是亨氏单位 Hounsefield(Hu)有2000个分度 空气是-1000Hu 水为0 Hu 骨皮质为+1000Hu、CT图像能够进行密度量化分析CT 值单位是亨氏单位 Hounsefield(HCT va

10、lues of human body tissues (Hu)Compact bone 250 kidney 3010spongy bone 130100muscle 455thyroid 7010 lymph node 4510liver 655 fat -9010spleen 455 air about -1000pancreas 4010CT values of human body tissuePancreatic cystPancreatic cystCT 技术(1) 平扫(2) 增强扫描:常规增强扫描、动态增强扫描、 延迟增强扫描、多期增强扫描 CT 技术(1) 平扫plain s

11、canscan enhancedplain scanscan enhancedplain scanscan enhancedHepatic neoplasmplain scanscan enhancedHepaticCT dynamic scanningCT angiographyCT endoscopyCT perfusionCT New TechnologyCT dynamic scanningCT New TechPancreas Dynamic Scan?Pancreas Dynamic Scan? 、CT图像后处理三维立体重建CT血管造影(CTA)仿真内镜(virtual endos

12、copy CTVE) 、CT图像后处理三维立体重建医学影像学总论课件CTAAVMCTAAVMCTVE正常支气管CTVE正常支气管医学影像学总论课件HRCT (chest)HRCT (chest)CT图像的特点: 黑白灰阶图像 多幅图像 增强检查 图像后处理技术 功能成像 数字化成像 CT图像的特点: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Felix BlochEdward Purcellwon Nobel prize in 1952MRI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1.5T MR 1.5T MR MRI技术磁共振的序列:

13、自旋回波序列;梯度回波序列;反转回复序列;平面回波序列等。对比增强技术。MR血管成像。MR电影技术(动态器官成像)。MR水成像技术。MR功能成像技术。磁共振波谱技术(MRS)。MRI技术磁共振的序列:自旋回波序列;梯度回波序列;反转回复MR ImageTE (echo time), TR (repetition time)MR ImageT1WI (T1 weighted image): TR, TET2WI (T2 weighted image): TR, TEPDWI(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e): TR, TE MR ImageTE (echo time)

14、, TR值得注意的是,MRI的影像不象CT图象,其灰度反映的是组织的间T1、T2 值的差别;如主要反映组织间T1特征参数时,为T1加权象(T1weighted image,T1WI);如主要反映组织间T2特征参数时,则为T2加权像(T2weighted image,T2WI)。值得注意的是,MRI的影像不象CT图象,其灰度反映的是组织的 加权图像(WI):人体不同组织,不论正常或异常,都有各自的T1、T2以及质子密度值,这是MRI区分正常与异常以及诊断疾病的基础,为了评估被检组织的各种参数,通过调节TR、TE,以得到突出某种组织特征参数的图像,这种图像被称为加权图像。信号强度的高低取决于组织的

15、T1、 T2值。 加权图像(WI):人体不同组织,不论正常或异MRI成像特点1MRI图像是数字化模拟灰度成像具有多参数成像多种成像序列任意角度断层成像组织分辨率高MRI成像特点1MRI图像是数字化模拟灰度成像MRI图像特点2直接进行血管成像:流空效应: MRI图像特点2直接进行血管成像:直接进行水成像直接进行水成像MRI图像特点3功能成像:DWI、PWI、MRSMRI图像特点3功能成像:DWI、PWI、MRS对比增强效应:顺磁性物质可缩短周围质子的弛豫时间,称为对比增强效应。普通增强检查多期增强检查超顺磁性对比剂增强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增强检查对比增强效应:顺磁性物质可缩短周围质子的弛豫时间,称

16、为对比增3.MRI检查的临床应用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乳腺、纵膈等;检出X线、CT、超声难以或不能发现的病变3.MRI检查的临床应用MRI图像的解读:观察扫描的方位:轴位、矢状位、冠状位等;观察兴趣区在不同序列信号强度的变化;观察病变大小、形态、数目、与毗邻关系;特殊的MRI检查: MRCP、MRU 、 MRA、 MRS、DWI、SWI、fMRIMRI图像的解读:观察扫描的方位:轴位、矢状位、冠状位等;MRI的缺点:1.扫描时间长2.检查费用高3.有检查绝对禁忌症,如动脉瘤夹术后、装有心脏起搏器者及危重病人等4.幽闭恐怖现象5.不利于钙化的显示6.对肺、胃肠道运用不满意MRI的缺点: 第二节

17、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比较和综合应用1.X线检查的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自然密度对比的器官和部位,如胸部、骨关节2.CT检查的临床应用:CT检查的密度分辨力高,适应范围几乎涵盖人体各个系统 第二节 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比较和综合应 第三节 医学影像诊断原则和正确书写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一、医学影像诊断原则:熟悉正常影像表现辨认异常影像表现异常表现的分析归纳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第三节 (二)图像观察和分析的原则和方法1.图像的全面观察和分析2.图像的重点观察和分析3.图像的对比观察和分析(二)图像观察和分析的原则和方法影像图像的解读及诊断思路、局灶性病变:部位、数目、形状、大小、边缘、密度

18、(信号、回声)、临近关系;、弥漫性病变:部位、范围、器官大小、形态、位置的改变影像图像的解读及诊断思路影像图片的解读通过全面细致的观察,达到利用不同成像技术的基础知识发现病变的目的;要了解成像的基础知识,熟悉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生化知识;综合各种影像检查资料,密切结合临床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动态观察。不同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在诊断中都有优势与不足。影像图片的解读通过全面细致的观察,达到利用不同成像技术的基础影像诊断结果基本上有三种情况:肯定性诊断,即经过影像检查,可以确诊。否定性诊断,即经过影像检查,排除了某些疾病。但应注意它有一定限制,因病变从发生到出现影像表现需要一定时间,在该时间内影像检查可以呈阴性;病变与其所在器官组织间的自然对比好坏也会影响影像征象的显示。因此,要正确评价否定性诊断的意义。可能性诊断,即经过影像检查,发现了某些影像征象,但不能确定病变性质,因而列出几个可能性。影像诊断结果基本上有三种情况:二、正确书写影像诊断报告认真、仔细、综合二、正确书写影像诊断报告认真、仔细、综合医学影像学的临床应用价值诊断疾病排除疾病判断疾病判断疗效筛查疾病健康体检医学影像学的不足: 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