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公开课第六章脂类代谢课件_第1页
中职公开课第六章脂类代谢课件_第2页
中职公开课第六章脂类代谢课件_第3页
中职公开课第六章脂类代谢课件_第4页
中职公开课第六章脂类代谢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脂类代谢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胆石症痛 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肥胖泰国“ 肥胖皇后” 选美比赛 具有大象一样优雅迷人风度 1423.。.。.。.。课程提纲脂类的分布与含量脂类的生理功能脂类的代谢概况甘油三脂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第一节 概述脂肪又称三酯酰甘油或甘油三酯 (TG)类脂胆固醇(Ch)胆固醇酯(CE) 磷脂(PL)糖脂(GL)脂类一、脂类的分布与含量分类含量分布脂肪 甘油三酯 95%脂肪组织(皮下,大网膜,肠系膜,内脏周围)类脂糖酯、胆固醇及其酯、磷脂5%生物膜、神经1.脂肪组织储存脂肪,约占体重1020%。 1g脂肪在体内彻底氧化供能约38kJ,而1g糖彻底氧化仅供销能16.7

2、kJ.合理饮食 脂肪氧化供能占2030%(一)脂肪的生理功能空腹 脂肪氧化供能占50%以上禁食1-3天 脂肪氧化供能占85%饱食、少动 脂肪堆积,发胖二、脂类的主要生理功能2.维持体温、提供营养必需脂肪酸。3.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4.保护内脏器官免受机械损伤。(二)类脂的生理功能1类脂是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2协助脂类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运输能协助脂类的运输。3胆固醇还是机体合成维生素D3、胆汁酸和各种类固醇激素等重要物质的原料 理想体重(kg)= 身高( cm)- 105或 身高( cm)- 100 X 0.9问题一 、肥胖标准是什么? 体重指数=体重(kg) / 身高2( m 2 )

3、 男 24,女 26, 30 为肥胖 问题二、为什么会发生肥胖? 原因:进食多消耗少 三、脂类的代谢概况淋巴CM 小肠上段 脂类 血 胆汁酸盐(bile):作用:是较强的乳化剂,可增加消化酶对脂类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类的消化和吸收。第二节 甘油三酯代谢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一)脂肪的动员 (二)脂酸的-氧化 脂肪动员示意图(一)脂肪的动员1、概念: 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水解成FA和甘油并入血供其它组织利用的过程。 条件: 饥饿、交感神经兴奋 (二)脂肪酸的氧化过程:脂肪酸的活化;进入线粒体;氧化概念:脂肪酸氧化从羧基端-碳原子开始,每次释放出一个乙酰CoA,同时产生FADH2,NADH+H

4、+.部位:组织:除脑组织外,多数组织均可进行,其中肝、肌 肉最活跃。亚细胞:胞液、线粒体2. 脂酰CoA 进入线粒体 载体肉碱(carnitine) 功能:运载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 线粒体膜 ) 3.脂酰CoA的-氧化 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基质后,经脂肪酸-氧化酶系的催化作用,在脂酰基-碳原子上依次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及硫解4步连续反应,使脂酰基在与-碳原子间断裂,生成1分子乙酰CoA和脂酰CoA。OHRCH2CHCH2COSCoA-羟脂酰CoA(3 再脱氢NAD+NADH+H+-羟脂酰CoA脱氢酶(4 硫解CH3COSCoA乙酰CoARCH2COSCoA脂酰CoA 脱氢-酮脂酰CoAR

5、CH2CSCoA OCH2CO3H2OPCoA-SH 硫解酶 TCAC NADH + H+ FADH2 H2O 呼吸链 1.5ATP H2O 呼吸链 2.5ATP 乙酰CoA彻底氧化 三羧酸循环 生成酮体 肝外组织氧化利用 (4) 脂肪酸氧化的能量生成 1分子软脂酸(16C)活化生成的软脂酰CoA经7次-氧化。 总反应式如下:软脂酰CoA + 7FAD+7NAD+ + 7CoASH + 7H2O 8乙酰CoA + 7FADH2 + 7(NADH + H+)1分子软脂酸彻底氧化共生成:(27)+(37)+(128)=131分子ATP 减去脂酸活化时消耗的2分子ATP,净生成129分子ATP。(四

6、)酮体的生成与利用概念: FA在心肌、骨骼肌等组织中-氧化生成的大量乙酰CoA,通过TCAC彻底氧化成CO2和H2O。 肝脏中FA氧化生成的乙酰CoA,有一部分转变成乙酰乙酸、羟丁酸及丙酮。这三种中间产物统称为酮体(ketonebodies)。 羟丁酸约70,乙酰乙酸约30,丙酮含量极微。酮体的生成 肝细胞线粒体中含有活性较强的酮体合成酶系。 FA在线粒体氧化生成的乙酰CoA是合成酮体的原料。2. 酮体的利用 酮体在肝脏合成,但肝脏缺乏利用酮体的酶,因此不能利用酮体。酮体生成后进入血液,输送到肝外组织利用。特点:肝内生酮肝外用CO2 CoASH CoASH NAD+ NADH+H+ -羟丁酸脱

7、氢酶HMGCoA 合酶HMGCoA 裂解酶1. 酮体的生成 NAD+ NADH+H+ 琥珀酰CoA 琥珀酸 CoASH+ATP PPi+AMP CoASH 2. 酮体的利用 琥珀酰CoA转硫酶(心、肾、脑及骨骼肌的线粒体)乙酰乙酰CoA硫解酶(心、肾、脑及骨骼肌线粒体)2乙酰CoA 乙酰乙酰CoA 乙酰CoA 乙酰乙酸 HMGCoA D(-)-羟丁酸 丙酮 乙酰乙酰CoA 琥珀酰CoA 琥珀酸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的总示意图2乙酰CoA 肝内生酮肝外用3. 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1) 酮体具水溶性,能透过血脑屏障及毛细血管壁。 是肝输出脂肪能源的一种形式。2) 长期饥饿时,酮体供给脑组织5070%的能量。3) 禁食、应激及糖尿病时,心、肾、骨骼肌摄取 酮体代替葡萄糖供能,节省葡萄糖以供脑和红 细胞所需。并可防止肌肉蛋白的过多消耗。 长期饥饿和糖尿病时,脂肪动员加强,酮体生成增多。 当肝内产生酮体超过肝外组织氧化酮体的能力时,血中酮体蓄积,称为酮血症。尿中有酮体排出,称酮尿症。 二者统称酮症酸中毒。二、甘油三酯的合成肝糖脂肪VLDL小肠脂肪CM脂肪细胞合成、储存、动员脂肪心肌 肉肾CMCMVLDLFFA动员 FFA* FFA: 游离脂肪酸* CM: 乳糜微粒脂肪代谢概况(一) 合成部位 肝 不储,VLD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