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假如没有灰尘》课堂教学设计_第1页
五年级语文《假如没有灰尘》课堂教学设计_第2页
五年级语文《假如没有灰尘》课堂教学设计_第3页
五年级语文《假如没有灰尘》课堂教学设计_第4页
五年级语文《假如没有灰尘》课堂教学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语文假如没有尘埃讲堂授课方案五年级语文假如没有尘埃讲堂授课方案授课目的:1、识记4个生字词,正确认读“颗粒、分裂、飞扬、削弱、朝晖、从古到今、庞然大物、气象万千等词。”2、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尘埃的特点和作用3、意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试一试运用。授课重难点:认识尘埃的特点和作用,意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试一试运用。授课策略:1、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心句但是你可曾想到,人类的生息离不开尘埃。3、课后小练笔,仿写课文,选择一种感兴趣的事物,以“假如没有_”为题,写一篇小短文,坚固介绍一件物品的写作方法。授课过程:一、创办情境,激趣导入1、教师板书:尘埃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过

2、渡:在平时生活中,尘埃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便,那它能否真的一无所取呢?请自由朗诵课文,印证你的看法。1、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句。2、同桌互读,正字音。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过渡:谁能找到课文的中心句子?(但是你可曾想到,人类的生息离不开尘埃,出示,学生齐读该句)1、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尘埃,我们将面对如何的状况呢?(出示)2、学生默读课文,小组谈论。3、小组报告沟通,教师补充总结。(以表格的形式出示“特点、作用、说明方法”)四、讲堂总结教师总结的构造特点和引导学生理解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学会辩证对待问题五、拓展延长仿写课文,选择一种感兴趣的事物,以“假如没有_”为题,

3、写一篇小短文五年级下册数学授课方案设计:3的倍数的特点五年级下册数学授课方案设计:3的倍数的特点授课目的: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点,并试一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点。2、在研究活动中,感觉数学的巧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授课重、难点: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点。授课过程:一、提出课题,找寻3的特点。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2、5的倍数的特点,那么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点呢?谁能猜想一下?生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生2:不对,个位上是3、6、9的数不定是3的倍数,如l3、l6、19都不是3的倍数。生3:其他,像60、12、24

4、、27、18等数个位上不是3、6、9,但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师:看来只观察个位不可以确定能否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终归有什么特点呢?今日我们共同来研究。(揭示课题)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人手一张。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沟通,并表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以以以下图)二、自主研究,总结3的特点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利用p18的表。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沟通,并表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以以以下图)师:请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3的倍数什么特点呢?把你的发现与

5、同桌沟通一下。学生同桌沟通后,再组织全班沟通。生1:我发现10以内的数只有3、6、9是3的倍数。生2:我发现不论横的看或竖的看,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生3:我全部看了一下,刚才前面这位同学的猜想是不对的,3的倍数个位上09这十个数字都有可能。师:个位上的数字没有什么规律,那么十位上的数有规律吗?生:也没有规律,19这些数字都出现了。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吗?生:我发现3的倍数按一条一条斜线排列很有规律。师:你观察的角度与其他同学不一样样,那么每条斜线上的数有规律吗?生:从上往下观察,连续两数都是十位数增加1,而个位数减少1。师:十位数加1、个位数减1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6、?生:我发现“3”的那条斜线,其他两个数12和21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3。师:这是一个重要发现,其他斜线呢?生1:我发现“6”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6。生2:“9”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9。生3:我发现其他几列,除了边上的30、60、90两个数字的和是3、6、9,其他的数两个数字的和是12、15、18。师:此刻谁能概括一下3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呢?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等于这个数就必定是3的倍数。3、6、9、12、15、18等,师:实质上3、6、9、12、15、18等数都是3的倍数,所以这句还可以怎么说呢?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

7、倍数,这个数就必定是3的倍数。师:刚才是从100以内数中发现了规律,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点,假如是三位数甚至更大的数,3的倍数的特点能否也相同呢?请大家再找几个数来考证一下。学生先自己写数并考证,此后小组沟通,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全班齐念书上的结论。三、坚固练习:达成p19做一做四、讲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年级数学通分复习的授课方案五年级数学通分复习的授课方案授课目的理解通分的意义,理解和掌握通分的依照、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通分。授课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正确地进行通分是重点;理解和掌握通分的依照、方法是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授课过程备注一、复习铺垫1、求以下各组的最小合约数2和45和44和67

8、和811和3310和152、3和412、6和32、出示准备题把3/4和5/6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1)读题理解题意,并将题意简洁表达以下:323/4=()/125/6=()/1232(2)教师概括:依照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3/4、5/6化成分母都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也就是可以把分母不一样样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相同的分母,如12就是3/4和5/6这两个分数的公分母。(板书:相同分母-公分母)二、授课新知1、授课例1。把1/6和2/9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1)例1与准备题比较有什么相同和不一样样。2)这个相同的分母(也就是公分母)应当是

9、多少?你是如何确定的?谈论后得:这个相同的公分母可以是和9的.公倍数。为了计算简单,一般取18、36、54.也就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18作6它们的公分母。板书6和9=18(公分母)3)如何把1/6和2/9化成分母都是18,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授课过程备注1/6=13/63=3/18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2/9=22/22=4/182、概括通分的意义。观察例1板书得:把异分母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出示课题“通分”。3、通分的方法。1)观察板书,同桌四人小组谈论。异分母分数通分,必定先求什么?此后依照什么,把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2)概括通分的方法。先

10、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此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作分母的分数。3)重申通分过程的书写格式。三、练习反应1、课本P100第1题。2、课本P100“试一试”1)学生独立练习。2)练习后反应。3)小结:三个分数通分的方法与两个分数通分的方法相同,先求出原来三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把这个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4、6、8=24(公分母)3/4=36/46=18/242又1/6=2又14/64=2又4/247/8=73/83=21/243、把下面各组中的分数通分。7/8、4/5和2/92又4/7、5又1/4和1又3/5四、讲堂作业课本P100第2题、第3题前两列。五、课后作业作业本通分以分数的基本性质

11、为基础,重点要找准公分母(一般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学生比较简单掌握,但有很多学生常常把带分数的整数部分漏写了。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二授课方案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二授课方案授课过程学习目标1.能环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加意识.经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英勇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课前准备收集与“浓浓的乡情”有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认识班级同学的专长,以便策划活动.经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认识如何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早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12、黧讲话导入.激发兴趣畅所欲言.抒发感情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现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经过丰富的内容、优异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小组沟通谈论明确小组谈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如何表演才能使节目更优异.重点谈论如何演才能使节目更优异,依照谈论状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加部分小组的沟通,赏赐指导.以小组为单位显现活动方案.其他同学可以思疑,也可以和同学进行深入的沟通.师生共同谈论.综合大家的建议,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经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但锻炼了我们

13、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必定可以获得成功.第二、三课时习作讲话导课,激发兴趣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兴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日让我们英勇地想象一下,经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此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英勇想象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如何的.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如何的感想.阅读提示,明确要求学生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小组互说.翻开思路全班沟通,教师合时点拨.试写稿本.自行改正回想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要求书写工整,语句畅达.小组谈论,

14、互改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改正建议.依照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改正.佳作赏评每个小组选举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赏评.回首拓展二学习目标回首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专心意会课文作者是如何用详细的光景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授课过程讲话导入,明确内容“望着云彩,思念故土.思念故土,望着云彩”这诗句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这思乡情是人人间一种美好的感情,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经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板书课题:回首拓展),赏读片段.感悟乡情读着一篇篇思乡的课文,一些动人的描绘深深地

15、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下面这些内容还记得吗?出示有关语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冷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愉快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这些语句出自哪些课文?从这些描绘中我们感觉到了什么?(诗人触景生情;经过写详细的事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经过写光景抒发故土之情.)过渡:课文中这样的描绘还有哪些呢?本组的几篇课文是经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互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