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优秀9篇_第1页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优秀9篇_第2页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优秀9篇_第3页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优秀9篇_第4页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优秀9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 - 22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优秀9篇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篇一师:诗人毕竟写了些什么?我们读了诗歌就知道了。(出示自主学习提纲)打开书自由默读,留意有拼音的字。生:(默读)。师:(出示生字卡:萧(xio)萧梧(w)叶促(c)织)谁来拼拼音?生:(拼音,师相机正音,全班跟着拼音)。师:这首古诗有两个字(板书)“促、深”要特殊留意写法。你们看“促”的左边是单人旁还是双人旁?(生:单人旁)所以不要多写一撇;“深”字右边头顶上有一点没有?(生:没有!)那就不要加点!师:这首诗(课文)的左下角有“解释”,它是关心我们了解生字生词的,要联系课文来理解。现在,大家边读课文边看解释,看看谁先初步弄懂全

2、诗的大意?生:(自由读课文,相互争论)。师:这首诗都能通读了。四句嘛,能背吗?谁来?生:(多数举手)师:(指一位)你背看看!生:背得好。现在,同桌的相互背,看能背这首诗的有多少?生:(相互背诗)师:看来多数同学都能背这首诗了。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配着音乐背一次。(点击音乐)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篇二一、导入1、复习:秋天来了(板书:秋)。你们还记得学过描写秋天的诗吗?同样是秋天,杜牧感受到了它枫叶似火的美,苏轼感受到了它橙黄橘绿的丰收,但叶绍翁感受到了它的秋风扫落叶的凋零,而心中生愁(板:心)是离人心上秋。2、解题:今日学习一首诗,诗人有什么感受呢?夜书所见:见:观察;书:写(书:我们学过两种意思:

3、(1)出示书本;(2)做动作写3、齐读课题二、初读古诗:诗人夜晚观察了什么?请读读古诗1、按要求自读三遍2、结合解释再读古诗3、出示生字带读,挑(tio)促(c)深(shn)4、齐读两遍出示图片5、出示词语萧萧促织篱落夜深6、书写促深7、生写两遍三、解读古诗1、指名读古诗(2名)2、齐读1遍3、师配乐读,生边听边想:见到了哪些景物。4、沟通、板画:我们一起来画一画看到:梧叶被风吹响了,被风吹落下来了。梧叶飘飞江:吹来带有寒意风,这是冷冷的江。江面清冷听到:秋风;萧萧。它们在风中瑟瑟颤抖没有白天的喧闹,现在只此时江水感到这寒不就是此时的心境写照吗?第一句,该画什么,该如何画其次句,该画什么(树叶

4、被吹落了,离开了培育它的大树,失去依靠。诗人看着看着不禁想起自己也如这东里一样孤苦无依)画上梧桐树,没有树哪来叶。江水在秋风中悄悄地躺着,没有了白天的喧闹,现在是冷冷清清的。(1)诗人在本诗中称自己为(客)(2)秋风动客情,其实有一个典故。这萧萧的秋风送来了阵阵寒气。寒(感到寒冷)这飘落的梧桐树叶送来了无依无靠。寒(感到孤苦)这静卧的江面送来了冷冷清清。寒(感到孤独)这寒气袭人的秋风,这枯萎的梧叶,这冷清的江面评价的心里如这秋风一样寒,如这梧叶一样伤,如这江面一样冷。(3)在这夜深人静的夜晚,身在他乡的诗人看到了什么?(4)梧叶(比较夏天)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篇三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

5、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会写“促、深、”两个生字。(2)朗读、背诵诗文。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诗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诗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孤独、孤独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喜爱家乡珍惜亲情。教学重点: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悟出诗情。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课件出示秋天的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同学观赏。让同学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师导入:秋天是漂亮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但也是简单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古代的诗人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请同学们齐读题目。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1、

6、题目中的“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写)“所见”呢?(所看到的)。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2、这首诗的是谁?你了解他吗?他在什么状况下写下这首诗?(秋天,离开家乡)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师带读古诗。诗人在在夜晚观察了什么?听到什么?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和“=”画下来。2、同学汇报。(师随机板书: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听:萧萧、寒声 )3、生提出不懂之处,师生关心解决。(教同学结合解释理解词语)4、学习生字(促、深)(1)“促”是生字,是平舌音,跟老师读一读。“深”,翘舌音,请读一读。(2)写这个字的时候要留意什么呢? (生

7、自由讲自己的识字方法。)把刚才学到的两个生字“书空”写写。(3)生字组词,说话。将生字放进古诗里,看看你们能否把古诗读好。指名读,自由读,齐读。四、品读赏析,领悟诗意1、赏析第一二行诗(1)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解释解词。其次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由于他身在异乡)请大家想想,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拘束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想起什么呢?(2)带着思乡之情读一读这两句诗。(3)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特别想家!对呀,看到这

8、样的秋景,很简单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4)小组赛读这两行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再指名读,齐读。(5)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人,读出了他的孤独,读出了他的思乡之情。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2、赏析三四行诗(1)女同学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2)师也可提出疑问:在这里想问一问:“知”字是什么意思呢?: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观察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观察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那是的什么呢?(是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3)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你还能猜想孩子在玩些什么呢

9、?是的,他观察儿童玩得那么兴奋,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4)诗人看到孩子们兴奋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立刻变得亲切了。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生可能会直译诗句,这时师可引导:你是根据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通顺吗?怎样才能说得通顺呢?有时候在把古诗变成我们的语言的时候,可以依据状况调换词语、诗句的挨次。所以可以将第三行和第四行的挨次调换一下。谁来依据老师刚才的提示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5)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五、嬉戏练习,加深理解(1)刚才同学们对诗的大意基本弄懂了,那我们来

10、玩个小嬉戏吧!嬉戏的规章是:我说诗句的。意思,你们来猜相应的诗句,好吗?(课件出示)(2)这个嬉戏好玩吗?你们同桌来试试你说我猜。六、深化朗读,感悟诗情(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留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你们仔细地听一听。师范读。(2)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想家”“乡愁”的味道来?(自由读)谁能大胆地读给大家听呢?(指名读)你认为他读得怎样?相互评一评。(3)思乡的感情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男女赛读,看看谁读得好!(男女赛读)七、背诵古诗,加强积累(1)嬉戏:我说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应的诗句。(课件出示:萧、客、促、深)(2)出示图片,说

11、出相应的一句诗。(3)同桌相互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八、拓展延长,质疑问难(1)你们还读过哪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呢?(2)小结:秋天到了,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简单思念,有时一草一木都会引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九、布置作业,课外延长(1)默写夜书所见。(2)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细心观看一下自己四周的景色,看看有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这时你也有怎样的感受呢?十、板书设计,突出主题夜书所见叶绍翁看:梧叶、儿童、一灯明听:萧萧、寒声 思乡之情想:动客情教学目的: 篇四1、熟悉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3、用解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激发学习古诗爱好。夜书所

12、见教学设计 篇五教学目标(一)把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三)学习借助解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育学习古诗的爱好。教学重点(一)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二)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悟出诗情。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同学搜集有关叶绍翁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秋天的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同学观赏。2、让同学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3、师导入:秋天是漂亮的季节,但同时也是简单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古代的诗人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出示秋天的

13、图片,为同学创设情境,感受秋天,自然导入新课。(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1、你知道这首诗的是谁吗?你了解他吗?他是在什么状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同学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沟通,师可适当进行补充。)课前让同学搜集诗人的资料,沟通了解诗人的背景,为同学学好古诗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做好铺垫。2、现在我们再读一读题目(生读),那么,题目是什么意思呢?(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写)(2)“所见”呢?(所看到的)。(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从题目入手,引导同学理解诗题,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也能更好地过渡到古诗内容的教学。(三)初读古诗,学

14、习生字1、过渡: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那么他在夜晚观察了什么?听到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和“”画下来。(读的时候留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看解释等方法弄懂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下记号。)2、师:刚才观察同学们仔细的神情感动了我,信任你们肯定能学好这首诗。谁来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同学汇报。(师随机板书:见:梧叶促织一灯明听:寒声)“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同学边读边画,培育同学带问题读书,养成边读边画的习惯。4、刚才所画的这些词语有没有读懂的呀?5、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师生关心解决。(结合解释解词

15、,并教会同学看解释解释词语。)(理解“促织”时,出示图片,了解蟋蟀。)初读课文,让同学提出不懂的地方,检查其学习状况,通过解释、看图片等方法,让同学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并更形象地理解词语。6、学习生字(促、深)(1)这里的“促”是生字,是平舌音,跟老师读一读。(课件先出示“促”,后出示“深”。(2)这首诗还有一个生字“深”,翘舌音,请读一读。写这个字的时候要留意什么呢?(生自由讲自己的识字方法。)(3)把刚才学到的两个生字“书空”写写。(4)指名读生字,男女对读。(5)(出示生词)生字记好了,请你们同桌相互读一读生词。(6)开小火车读,齐读。7、师:生字能读好了,现在老师将生字放进古诗里,看看你

16、们能否把古诗读好。(课件出示全诗)8、师:现在让我们先听一听录音朗读。9、同学们听得真仔细!那么,谁能给大家读一读。10、指名读,自由读,齐读。通过学习生字词,以落实“双基”的教学,并培育同学的识字的力量。古代教育家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则自然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鼓舞同学多读,就是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总体把握诗文,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奠定基矗(四)品读赏析,感悟诗意1、赏析第一、二行诗(1)下面我们更深化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2)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3)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解释解词。(4)其次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

17、?为什么说诗人是“客”?(由于他身在异乡)(5)请大家想想,(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拘束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独孤独的心情就会很简单想起了什么呢?(6)我们班有新莞人的孩子,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道滘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请你读一 读这句诗好吗?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篇六分析教材:夜书所见是人教版第五册语文第九课中的一首古诗,这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诗篇。诗人先是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家乡和

18、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教学目标:1、学习本诗中两个生字,理解诗句,了解古诗的内容。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人喜爱秋天、喜爱家乡的情感,并背诵古诗。2、在“诗言”“诗意”“诗韵”间走一个来回,从而培育同学学习古诗的有效策略。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感悟诗境,积累背诵。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古诗回乡偶书,说说诗中的思乡之情。2、引入古诗学习:二、读准古诗1、同学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2、指名同学读古诗,订正字音,学习古诗中的生字。三、学习古诗,体会学习古诗的方法(一)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1、老师:大家读得很好了,那么怎么来学习古诗呢?(黑板出示)1、解诗题2。、知3、明诗

19、义(1)理解词语(2)明白句意4、悟诗情(二)解诗题1、同学读诗题,看看它是什么意思?2、同学说自己的想法。(三)知因同学没有其它的途径了解,这一部分就由老师向同学简洁介绍诗人。让同学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四)明诗义1、理解词义(1)同学读诗句,看看自己能理解哪些词语。(2)同学说说自己对诗句中词语的理解。(3)引导同学通过看解释理解词语。3、明白句义(1)现在我们把这些词语的意思放到古诗里,一边读一边想,句子的意思是什么。(2)同学选择最喜爱的句子,试着说说他们的意思。(3)为什么诗人知道有孩子在捉蛐蛐呢?引导同学调换诗句的挨次,用由于所以来说说三、四行诗句的意思。(3)还看到了什么听到

20、了什么?请看第一、二行诗。(4)引导同学学习一、二行诗句,说说诗句意思。(五)悟诗情引导同学观看图画,回想诗人写诗的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四、同学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古诗。五、板书夜书所见南宋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思乡之情知有儿童挑促织, 回忆童年夜深篱落一灯明。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篇七【教学目标】、查找有关资料,了解生平及创作背景。、绽开丰富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句意思。、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培育同学阅读古诗的爱好和力量。【教学重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的感情。【教学预备】小黑板录音机一、沟通课前查找资料、板题解题、同学沟通。(同学有的介绍上网

21、查找的资料;有的介绍从课外书知道的内容。)、谁会背王维的诗。师:同学们懂得真多,今日我们再王维的一首诗。板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解题:从诗歌的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九月九日”是农历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习惯。“山东”指华山以东的家乡蒲州。题目的意思是,在重阳佳节里怀念家乡的兄弟。)师小结:王维少年时期就很有文才,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擅长描写自然景色。有人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放录音配乐朗读。、同学自读。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指读全诗。思索。诗中写了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什么人的什么事?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22、诗中写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独拘束异地他乡思念家乡兄弟的事。)三、品读诗句、了解诗意、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哪些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生:我认为“独”字用得好,“独”字表现诗人一个人离开家乡、亲人的孤独心情。生:我认为“异”字用得好,说出诗人在外地惦念家乡、亲人的感情。、你认为这首诗写得最好是哪一句?你体会到什么?生:每逢佳节倍思亲。师:为什么每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亲?(自己孤身在外,每逢过节时,看到别人全家团聚一堂皇,就感到孤独孤独,因此,比平常更加思念亲人。)、绽开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意。(独自一人身在他乡,成为他乡之客。每遇到美妙的节日,我就加倍地思念家乡的亲人。在遥远的地方,想

23、到兄弟们都登上高处,一个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少我一个人。)四、再读悟情、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说一说,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表达了身居外地,逢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读时速度稍慢,声音稍低缓。)、配乐朗读。五、想象训练口语、这是一首思乡的诗,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样说?用什么方法向亲人述说思乡的感情?(同学说了许多方法。)、既然同学们想到用电话,就请你们当诗人,老师当诗人的亲人,述说思念之情。(口语训练,产生情感共鸣)附:板书设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倍思亲独 兄弟少一人拓展阅读 篇八师:你们还读过那些诗人所写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呢?谁来背一首试试!师:老师这里也有一首古诗,请你们仔细

24、听一听,跟着一起体会诗歌的感情。师:有爱好的同学还可以把这首古诗带回去背一背,讲一讲,你也会成为了现代小诗人。品读古诗,感悟诗意 篇九师:现在,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这首诗,提个要求:诗人在这个夜里究竟写了他见到的一些什么?先学前两句,认真默读,仔细想,在重点词语下边画一横。想好了就举手。生:(边读边想,有的相互谈论,有的举手)。师:(指生1)你说说!生1:诗人看到了萧萧秋风吹下落叶送来寒冷,江面上也吹来秋风(到“动客情”就语塞。)师:你说对了。不过,请大家再认真想想,这前两句诗中“秋风呀、落叶呀、寒冷呀,江上也刮来秋风)这么一个夜晚,诗人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感觉?仔细体会后,谁想好了谁回答。生2:(举

25、手)冷冷清清。师:诗人一个人在外地作客又在这么冷冷清清的夜里还会很自然地感到什么?读读想想后回答。生3:(自由读以后举手)孤独、孤独、苦闷。师:对,诗人这时的确感到孤独、孤独、苦闷,就像你们在别人家里作客人时有过的那种心情呀!有了这样(孤独、孤独)的心情就会很简单产生另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生:(众生举手)师:(指一人)你来说!生4:很简单想家、想亲人。师:对,对!很简单想家,想亲人。这就是在外作客时最简单引起的一种心情。这就叫(板书):动客情,“动”就是牵动(引起)作客的思乡之情(客情)。请大家把前两句再读一遍。生:(齐读)师:现在来学后两句诗。(出示挂图或指看文本上的图)。边读边看看解释。生

26、:(默读后两句)师:你们读了后两句,又看了插图,兴奋吗?生:(笑)捉蟋蟀呀!师:你们兴奋,我也兴奋。诗人在这深夜里突然从远处看到灯火下的儿童捉蟋蟀,他会兴奋吗?生:兴奋!师:是的,诗人肯定会兴奋的。请把后两句诗再读一下。读时,想想“知”字的含意是什么?生:(自由读,争论)。师:“知”,你想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观察篱笆底下有灯火,他能够观察(知道)那么小的蟋蟀吗?想想看,“知”字该怎么解释?生1:估量、猜想。生2:料定。师:这三种解释都有“想”的意思。不过,“料定”多少带有确定的意思,要准确些。请再读全诗。生:(轻声,细读)师:是的,诗人看到那两个儿童捉蟋蟀玩得真快乐呀,他自己当然也很兴奋!可是,诗人这时究竟不是在在的家乡呀,他看到这里的儿童们玩得那么兴奋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什么?生:诗人越会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师:是的,诗人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