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班级下册语文学问点提纲_第1页
人教版七班级下册语文学问点提纲_第2页
人教版七班级下册语文学问点提纲_第3页
人教版七班级下册语文学问点提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班级下册语文学问点提纲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通过对比阅读答案可以发觉自己的学问盲区。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七班级下册语文学问点提纲,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人教版七班级下册语文学问点提纲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皂荚jiá树班蝥máo臃肿yōnáo臃肿yōnǐn然

点拨:留意多音字“称”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世隶耕隶:属于。(2)未尝识书具尝:曾经。

(3)父异焉异:感到惊诧。(4)邑人奇之奇:认为……是奇才。

(5)稍稍来宾其父来宾:以来宾之礼相待。(6)或以钱币乞之乞:求取。

(7)环谒于邑人谒:访问。(8)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9)贤于材人远矣贤:赛过、超过。(10)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

3.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解释为:牵,引。

二、重点句子背记学问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了名字。

点拨:重点理解“书”“为”等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今,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即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点拨:重点理解“自是”“就”“之”“理”等词。

3.泯然众人矣。跟一般人没什么区分了。

点拨:重点理解“泯然”的意思,“泯”,消逝。然,……的样子。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立意。

点拨:重点理解“收族”的意思。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学问清单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北宋(朝代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词语解释:P37解释1、3、4、6、7、9、10、11;P38解释2、3、5、6、7、9、10、11、14、15、16、17、18、19

通假字:“扳”通“攀”,牵,引

文言归纳:《三点一测》P37-38六至八

1.仲永变化的三个阶段(根本缘由:不使学)

(1)五岁: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者(2)十二三岁:不能称前时之闻(3)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2.第三段谈论:通过说明“受之人”与“受之天”的关系,强调后天训练的重要性。

阅读理解修辞手法答题方法

1、比方: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详细。

2、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便于对话,沟通情感。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加感染力,增加联想;制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加气概;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剧烈。

7、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楚;多次强调,增加感染力。

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

(1)扫瞄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示意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供应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