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江苏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真题(管理类岗位客观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2_第1页
2009-2022历年江苏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真题(管理类岗位客观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2_第2页
2009-2022历年江苏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真题(管理类岗位客观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2_第3页
2009-2022历年江苏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真题(管理类岗位客观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2_第4页
2009-2022历年江苏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真题(管理类岗位客观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09-2022历年江苏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真题(管理类岗位客观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互惠法则: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尽量采用相同或对等的方式回报他人的行为准则。

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则下列属于互惠法则的是:

A.爱屋及乌

B.同病相怜

C.李代桃僵

D.投桃报李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采用相同或对等的方式回报他人。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与他有关的人或物,没有涉及到“回报他人”,不符合定义;

B项:同病相怜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没有涉及到“回报他人”,不符合定义;

C项:李代桃僵指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专用来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不是“相同或对等的方式”,不符合定义;

D项:投桃报李指他人送给我桃,我以李子回赠,属于“采取相同或对等的方式回报他人”,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2.对地球和人类而言,月亮不仅仅________着地月系统的固有状态和稳定运行,还以其优雅、静谧、澄澈,以及阴晴圆缺和生生不息________着人们无尽的审美意象。

依次填入文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维系

承纳

B.维持

承载

C.维护

传承

D.保持

承接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横线处词语应与“状态和运行”相搭配。A项“维系”通常搭配感情、关系。C项“维护”一般搭配设备等。二者均与“状态”搭配不当,排除A项和C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横线处词语应与“审美意象”搭配。B项“承载”指有担当、蒙受之意,多用于抽象事物,与“意象”搭配得当。而D项“承接”多用于“承接工程”“承接宴席”等,适用对象多为具体事物,与“意象”搭配不当,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维系:指牵绊,也指保持不使涣散。维持:使继续存在下去。维护:保全、保护,使免于遭到破坏。保持: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承纳:接受。传承:传授和继承。承接:承担、接受。

3.“杀人犯在作案时一定会在案发现场。”一位年轻警察在察看完现场后作出了这一断言。

以下哪项与上述警察的断言相结合能够构成合乎逻辑的推理?

A.张某不是杀人犯,所以,案发时张某一定不在案发现场

B.王某是杀人犯,但他只幕后策划,并未去案发现场作案

C.李某案发时在案发现场,所以,李某一定是杀人犯

D.赵某案发时不在案发现场,所以赵某不是杀人犯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

一定

”等,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杀人犯→作案时在案发现场。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不是杀人犯”是对题干命题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

B项:“杀人犯”是对题干命题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得到“在案发现场”,选项为“不在案发现场”,排除;

C项:“在案发现场”是对题干命题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

D项:“赵某不在案发现场”是对题干命题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得到“赵某不是杀人犯”,可以推出。

因此,选择D选项。

4.“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一诗句体现的哲理是:

A.内容决定形式

B.物质决定意识

C.内因决定外因

D.客观决定主观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思是:虽然身穿简陋的土布,用粗丝绑发,但满腹诗书自然气质高华。哲学中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指事物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这里“满腹诗书”代表的是内容,而“气质高华”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满腹诗书气质自然高华”很明显体现了内容决定形式的哲理,A项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题干并未强调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B项不当选。

C项: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决定外因,这种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意思无关,C项不当选。

D项:客观决定主观,主观能反映客观,并对客观具有能动作用。题干并未体现客观决定主观,D项不当选。

5.,4,,16,,(

A.32

B.48

C.64

D.72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根式数列。

第二步,后一项除以前一项得,,,,,下一项分子为;下一项分母为4+1=5,商数列的下一项为。

第三步,所求项为20×=8。

因此,选择B选项。

6.《侵权责任法》规定,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命权与其他民事权利冲突时,生命权优于其他民事权利

B.紧急情况下医疗机构对患者采取的一切医疗措施均可负责

C.医疗机构有权根据具体情况的的紧迫程度采取相应医疗措施

D.患者及其近亲属的自主权不是一项绝对的权利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律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六十条,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二)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三)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前款第一项情形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也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所以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的,属于医疗机构免责的情形。B项表述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在自然人享有的民事权利中,生命权是最重要的,发生冲突时,生命权要高于其他权利。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A项不当选。

C项: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六条,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这就说明医疗机构有权根据具体情况的的紧迫程度采取相应医疗措施。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不当选。

D项: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后实施。这就说明患者及其近亲属的自主权是一项相对的权利,而不是一项绝对的权利。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不当选。

7.下列右边四个图形中最能保持左边五个图形变化规律的是: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对称特征明显,考虑属性类对称性。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整体观察,图2与图5关于竖轴对称,图3与图4关于竖轴对称,故应该选择与图1关于竖轴对称的图形,符合此规律的只有D选项。

因此,选择D选项。

8.老龄产业:指由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特色产业,它包括所有有关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商品生产、销售和服务等经济活动。

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则下列属于老龄产业的是:

A.“好再来”面馆在某地开了多年,口碑甚好,吃客盈门,到这面馆吃早餐已成为当地许多老朋友的生活习惯

B.小王开设网店专门经营男式服装,对老年服装的销售颇有心得,最近他卖的一批羽绒服特别受到一些男性老年朋友的喜爱

C.汉唐街道最近有一家龙城养护中心开业了,虽然费用不低,但仍有不少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或身边无人照顾陪伴的老年人报名入住

D.由于自己及丈夫工作太忙,家务无从打理,方女士聘请一位住家保姆,除了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外,还兼照顾自己年事已高的母亲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由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特色产业;

②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到面馆吃早餐不是“由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特色产业,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不符合定义;

B项:销售老年服装不是“由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的特色产业”,不符合定义;

C项:养护中心吸引老年人报名入住,说明“养护中心”是满足了“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而形成的“特色产业”,符合定义;

D项:住家保姆的主要职责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只是兼照顾老人,不是“由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特色产业”,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9.9,11,14,19,26,(

A.33

B.35

C.37

D.39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

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

差数列是一个质数数列,则下一项为11,所求项为26+11=37。

因此,选择C选项。

10.①工作有条不紊

②有些事务忘记处理

③按照紧急程度对需处理事务进行排序

④建立记事本

⑤年终事务繁多

A.①④③⑤②

B.⑤②④③①

C.②③①④⑤

D.③⑤①④②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①②③⑤中选择。

比较可知,“年终事务繁多”是“有些事务忘记处理”、“对事务进行排序”和“工作有条不紊”等后续事件发展的背景条件,应该在前面,则⑤为首句,排除A、C、D三项。

因此,选择B选项。

11.《环境保护法》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法律规定的诉讼形式是:

A.共同诉讼

B.集团诉讼

C.公益诉讼

D.行政诉讼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环境保护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规定的机关或者组织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所以这种诉讼形式是公益诉讼。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第一款,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七条,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类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不符合题意,A项不当选。

B项: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必须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这是关于集团诉讼的规定。不符合题意,B项不当选。

D项: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条第一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符合题意,D项不当选。

12.在许多农村,猫头鹰被认为是一种可怕的动物。某动物保护组织宣称,猫头鹰其实没有什么可怕的,它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可怕的动物,主要是因为它有一双在夜间睁得大大的眼睛。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该组织观点的是:

A.狐狸的眼睛在夜间并不大,但是人们也认为它是一种可怕的动物

B.猫的眼睛在夜间也睁得很大,但是人们还是非常喜欢猫

C.人们不了解猫头鹰在夜间捕食大量害虫

D.猫头鹰不太在白天活动,它的眼睛白天也睁得很大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动物组织宣传认为猫头鹰令人害怕的原因是因为它有一双在夜间睁得大大的眼睛。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狐狸在夜间眼睛不大,没有涉及论点中“眼睛大”和“人们觉得可怕”之间的关系,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增加反向论据。猫的眼睛在夜间也睁得很大,但人们还是非常喜欢,说明眼睛大和人们觉得可怕之间不存在必然关联,具有削弱作用。

C项:无关选项。人们是否了解猫头鹰捕食害虫与题干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猫头鹰的眼睛白天也睁得大与题干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13.下列右边四个图形中由左边四个图形拼合(只能通过上、下、左、右平移)而成的是: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设问内容。

题目要求将各图进行拼合。

第二步,观察图形特征,寻找等长的平行边,将其拼合后如下图所示:

因此,选择B选项。

14.身段表情:指与一定情绪状态相联系的躯干或四肢的动作变化。

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则下列属于身段表情的是:

A.眉开眼笑

B.手舞足蹈

C.垂头丧气

D.反唇相讥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与一定情绪状态相联系;

②躯干或四肢的动作变化。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未涉及躯干或四肢的动作变化,不符合定义;

B项:“手舞足蹈”意为双手舞动,两脚跳跃,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体现了“与情绪状态相联系”且有“躯干或四肢的动作变化”,符合定义;

C项:“垂头丧气”指耷拉着脑袋,神情沮丧,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未涉及躯干或四肢的动作变化,不符合定义;

D项:“反唇相讥”意为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讥讽对方,未涉及躯干或四肢的动作变化,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15.下列属于公共服务活动范畴的是:

A.某健身中心针对会员推出专项服务

B.某区科技局定期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C.某培训中心开设外语学习强化班

D.某私立幼儿园提供幼儿托管服务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知识。

第二步,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由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相关中介机构履行法定职责,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要求,为其提供帮助或者办理有关事务的行为。公共服务活动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题干中某区科技局属于政府职能部门,其定期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属于公共服务活动范畴。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C项和D项:都是市场经济主体针对特定人员开展的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不属于公共服务活动的范畴。A项、C项、D项错误。

16.中心对称:指图形的一种特征,即图形沿中心点旋转180°可与原图完全重合。

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则下列属于中心对称的是: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沿中心点旋转180°可与原图完全重合。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该图形(任意一点)沿中心点旋转180°可与原图完全重合,符合定义;

B项:该图形沿中心点旋转180°与原图无法重合,不符合定义;

C项:该图形沿中心点旋转180°与原图无法重合,不符合定义;

D项:该图形沿中心点旋转180°与原图无法重合,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17.①小李到高铁车站取了票

②小李乘上了去北京的高铁

③小李在网上订了一张周末去北京的高铁票

④单位领导吩咐小李周末去北京出差

⑤小李打电话给朋友取消周末的约会

A.④③②①⑤

B.④⑤②③①

C.④③⑤①②

D.③⑤④①②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③④中选择。

应先有“领导吩咐小李去北京出差”,后有“订去北京的高铁票”,则④为首句,排除D项;

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确定尾句应从①②⑤中选择。

比较可知,“到高铁站取票”都应发生在“乘上高铁”之前,则①发生在②之前,排除A、B两项。

因此,选择C选项。

18.教师∶教学

A.商人∶商量

B.农民∶农活

C.作家∶作文

D.工人∶工作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二者属于职业与活动的对应关系,且“教师”“教学”是主谓结构。

A项:“商人商量”是主谓结构,但“商量”并非“商人”的工作,排除;

B项:“农民”的主要任务是“农活”,属于职业与活动的对应关系,“农民”干“农活”,二者属于主宾结构,排除;

C项:“作家”的主要任务是写作,并非“作文”,排除;

D项:“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工作”,二者属于职业与活动的对应关系,且“工人”“工作”是主谓结构,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19.①斯本塞习惯性地把手伸进口袋,想摸出巧克力充饥,不想巧克力已经融化

②斯本塞设想巧克力的融化是由磁控管产生的热引起的

③斯本塞用玉米和鸡蛋放在磁控管边上,结果玉米和鸡蛋都熟了

④斯本塞发明第一台用微波加热食物的炉子——微波炉

⑤斯本塞像往常一样在实验室研究磁控管,忽然感到肚子饿了

A.③④②⑤①

B.①②⑤④③

C.②⑤①③④

D.⑤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①②③⑤中选择。

比较可知,“感到肚子饿了”是后续事件继续发展的背景条件,应在“想摸出巧克力充饥,不想巧克力融化”、“设想巧克力融化的起因”和“用玉米和鸡蛋做实验”之前,则⑤为首句,排除A、B、C三项。

因此,选择D选项。

20.甲、乙、丙、丁、戊、己6人争夺一场比赛的冠军。张明、王刚和李伟对这场比赛的结果进行了预判:

张明:冠军不是甲,就是乙;

王刚:冠军或者是丙,或者是丁;

李伟:丙、戊、己绝不可能是冠军。

事后得知,只有一人的预判是正确的。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推出冠军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

第二步,找关系。

因为题干中没有明显的关系,因此采用代入法解题。

A项:如果冠军是甲,则张明和李伟的预判均正确,不符合题干中的真假限定,排除;

B项:如果冠军是乙,则张明和李伟的预判均正确,不符合题干中的真假限定,排除;

C项:如果冠军是丙,则只有王刚一人的预判正确,符合题干中的真假限定;

D项:如果冠军是丁,则王刚和李伟的预判均正确,不符合题干中的真假限定,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21.自驾游

之于

相当于

广场舞

之于

A.健身;娱乐

B.汽车;广场

C.导航仪;音乐

D.男性;女性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自驾游”是一种自助旅游的方式,与“健身”无关,“广场舞”是一种“娱乐”方式,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汽车”是“自驾游”的工具,二者属于工具对应关系,“广场”是“广场舞”的地点,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自驾游”需要“导航仪”,“广场舞”需要“音乐”,均属于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自驾游”与“男性”、“广场舞”与“女性”之间均无必然联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22.下列右边四个图形中最能保持左边五个图形变化规律的是: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对称特征明显,考虑属性对称性规律。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所给图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符合此规律的只有B选项。

因此,选择B选项。

23.某研究人员通过对100名管理者和100名非管理者进行心理分析后发现,管理者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往往表现得更加冷静。该研究人员由此认为,遇事冷静的人更容易成为管理者。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该研究人员观点的是:

A.非管理者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往往表现不够冷静

B.许多人成为管理者之后学会了遇事要更加冷静

C.不能冷静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管理者将遭淘汰

D.遇事不够冷静的人往往伴有其他人格上的缺陷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遇事冷静的人更容易成为管理者。

论据:通过对100名管理者和100名非管理者进行心理分析后发现,管理者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往往表现得更加冷静。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加强论据。非管理者遇事不冷静,补充论据支持论点,具有加强作用。

B项:因果倒置。成为管理者之后遇事更加冷静,因果倒置,具有削弱作用。

C项:无关选项。淘汰问题与题干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其他人格上的缺陷与题干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24.甲、乙、丙是住在同一城市但分住不同小区的好友。在一次聚会时,他们三人都谈到电梯安全问题:

甲:我们城市所有楼宇里的电梯都必然进行了定期检修;

乙:我们小区有些高楼里的电梯可能并没有进行定期检修;

丙:如果实行电梯定期检修制度,就能确保电梯运行安全。

现在知道,上述三人中只有一人说对了,据此,可以推出:

A.三人所在的城市所有楼宇里的电梯都必然进行了定期检测

B.乙所在小区有些高楼里的电梯可能并没有进行定期检测

C.即使实行电梯定期检测制度,也不能确保电梯运行安全

D.如果不能确保电梯运行安全,就不实行电梯定期检测制度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

第二步,找关系。

甲说的“所有必然都”和乙说的“有的可能不”为矛盾关系。

第三步,看其余。

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定一真一假”,结合题干中“三人中只有一人说对了”可知,丙必然为假。则丙的矛盾命题为真,即“定期检修且电梯运行不安全”为真。

因此,选择C选项。

25.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人们饮食生活方式的转变不可避免,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人与食物之间关系的变动。从熟悉的食物到陌生的商品,从自然地馈赠到工业的生产,从自给自足到仰给于人,这些转变的过程使得人类对食物以及饮食生活有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认识。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A.人们饮食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B.人们对食物的认识与以往截然不同

C.人们的食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

D.人们的食物无法依靠自给自足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论述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对饮食生活方式的影响,强调人与食物关系的变动,然后通过一个结论词“使得”引出人与食物关系变动带来的结果,即人类对食物有了截然不同的认识。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是主旨句。

第二步

,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饮食方式发生变化”非文段重点。C项:“来自工业生产”无中生有。D项:“无法依靠自给自足”无中生有。

26.下列右边四个图形中由左边四个图形拼合(只能通过上、下、左、右平移)而成的是: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设问内容。

题目要求将各图进行拼合。

第二步,观察图形特征,寻找等长的平行边,将其拼合后如下图所示:

因此,选择C选项。

27.有人说:“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是________的,有了文化不去弘扬是________的,有了优秀文化却去践踏是________的。”实在太精辟了!

依次填入文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A.可耻

可悲

可怕

B.可悲

可耻

可怕

C.可怕

可耻

可悲

D.可怕

可悲

可耻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三空。根据空前“有了优秀文化却去践踏”可知,这种行为是不被大众认可的。A项和B项的“可怕”指使人害怕,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和B项。C项“可悲”指的是令人伤心,理智混乱,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D项“可耻”指极端地违背了公共道德,而被众人所唾骂,符合语境,答案锁定D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和第二空。“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是可怕的,有了文化不去弘扬是可悲的”符合文段的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28.由动物携带或引发的各类疾病,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