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日志三篇_第1页
扶贫工作日志三篇_第2页
扶贫工作日志三篇_第3页
扶贫工作日志三篇_第4页
扶贫工作日志三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扶贫工作日志三篇

无暇花红柳绿,只有神圣使命。没有晓风残月,唯有攻坚重任。做扶贫日记是为了记录工作中发生的重要事情,日志不但要记,更要去做,对群众所反映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想方设法尽快解决,对暂时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要耐心的向群众解释,力争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如下是本站为大家准备的文章,供您参考。

篇一

从2022年起,县、镇、村各级扶贫工作队员投入了紧张和没有节假、没有休息日的工作,牺牲了与家人的团聚,牺牲了与朋友的联谊,每天起早贪黑奋斗在挂包帮转走访或电脑桌前录数据,编制工作流程或田间地头,我们的脚步走遍每一个乡间巷道。

近期的工作就是再次识别最贫困的群众,补短板,识别出最贫困的群众一户一策,一户一方案。

由于我们所在的村户数多,人口多且居住分散,下派的县、镇、村挂包同志少,我们几乎人均包一个自然村。工作组长及村总支书记分别包派了乔后村最寒苦的高寒村板桥和骑龙山,一个刚加入工作不久的小姑娘单独一人包了半山区箐水登,她单独一人早晨从村里出发,带上一包泡面和几块甜点和一瓶矿泉水戴着一顶遮阳帽出发了,沿途都被人认成初中学生,陡峭的坡和犬吠声没让小姑娘怯懦,依旧逐家逐户走个遍。

我和一个刚加入工作不久的财政所小姑娘分到的一个坝区自然村,然而这个自然村也较为繁杂,虽然是坝区,其实很分散,东至罗山脚下,西至潓江西边山上。而且居民户还较多。我们逐家逐户认真细致跑个遍,找收入最低的,找因病或因学因灾导致贫困的,找仍旧居住在危险房屋下,石棉瓦房下,整户人因无钱修缮导致居住拥挤的住房。我们深怕走漏谁家,认真详实核对当天走访状况。我皮厚肉糙爬爬山无啥事,一个在惯县城刚加入工作的小姑娘也随着我爬上陡峭的山涯,沿途顾不上喘气,我们到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爷爷家,房子还整理得不错,东西摆放整齐有绪,石棉瓦顶,室内也没什么装饰,一张床和一套简单的桌椅就构建了一个"家"。两位老人都年迈了,靠一点少得可怜的养老金来维持生计。和我同来的小姑娘眼角含着泪滴听着老人的述说。我们认真详实的记录。

走访完毕,我们全村队员将手机拍摄的状况用投影仪投放在会议室里的电视上,大家共同审核,共同把关,共同制定审核后的贫困群众的帮扶方案。

住房质量极差的房改工作时间紧迫,每天我们都走访在抓房改,促质量促进度,我们从建筑行业的门外汉向知晓和精通迈进,这一间房换顶几平米,需要几张瓦,几斤钉子和几根椽子,每件物品需要多少钱,我们都得查个实实在在。通过与施工方的交谈让他们也吃了惊,我们怎么能如此明了。

工作依旧紧锣密鼓,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而努力吧!

篇二

清早一早,我们驱车前往电市镇张家沟,一路上,雨点不大,却很紧,雨借风势撒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面,雨刮器在不停地左右划动。远眺,清灰色的天空雾气蒙蒙。

从县城到张家沟村大约40分钟的路程,当我们抵达张家沟村时,雨势已经减弱,雨丝无力地飘闪着。每次来到村里,总是耐不住追寻的“好奇〞,我想多走几户贫困户,多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状况,近距离感受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气息。

我和队员李良平、吴成岗、李美玲打着雨伞,踩着泥泞的小路,大约走了500米来到贫困户老张家。老张本人长期患慢性胃炎,不能干重体力活。妻子60岁,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靠丈夫伺候着。儿子去年结婚,花费了不少积蓄。院子里有三间毛坯砖房,刚修起两年,院子不大,杂草丛生。

由于妻子生病,老张既要忙地里的农活,还要照料生病的妻子,家里的一切都显得凌乱不堪。我和工作队员帮助他们清洁了卫生,并把屋里的东西摆放整齐。接下来,我们给他妻子办理了特别慢性病医保,以便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同时,建议老张发展养殖业,我们可以帮助联系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老张说:“生活虽然过得窘迫,但是,好在儿子已经成家,解决了我们老两口的心愿。现在国家政策好,我也要甩开膀子好好干了,争取早日实现脱贫!〞

道别了老张,我们来到了贫困户代生莲家。代生莲,今年60岁,身材高大,面色憔悴。刚进入院子,我们就和她攀谈起来。目前生活有什么困难?田里的庄稼长势如何?代生莲抽噎着陈述家庭的不幸:“丈夫去世多年,家里有一老人,九十岁,长期卧床不起,每天要按时按点喂饭喂水,换洗被褥,我既要忙于伺候老人,还要营务地里的庄稼,生活过得十分辛苦。〞

我们一边耐心地记录着她的生活困难,一边劝她要顽强地面对。经过我们的一番开导,代生莲擦干泪水说:“虽然我自己遭遇了不幸的生活,但是,政府对我们的帮助要时刻牢记。感谢政府为我们上门办理了养老保险和高龄补贴,也感谢你们隔三差五的来看我。我会打起精神,顽强的面对生活。〞

我们起身离开的时候,代生莲陪我们走了好长一段路,在路口处一直目送我们离开……从代生莲身上,让我看到了一位自强不息,与命运不断抗争,懂得感恩的农村妇女形象。

走访完贫困户,已经快下午时分,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

在回去的路上,整理一下记忆,不仅陷入了深思当中:人的一生,岁月漫长,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一段艰苦的时光,生活的窘迫,病痛的煎熬……只要坚持,都会有拨云见日那一天。对于这些因病致贫且因病不能治愈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物质的扶贫,更需要精神的扶贫。

篇三

今天,又一次冒着冬日的暖阳,冰冷的北风,和单位同事去我们扶贫点太村镇安家村川子岭自然村扶贫。今天主要是根据县上安排大走访,并每人要写1000字走访日志。也好静下心来写一些。

说实在话,川子岭是我心中太村镇自然条件最差的一个村,几年来,每年都会有几次到这个村走访,审核低保,危房改造,防灾、残疾人,元旦春节慰问,还有两户优抚对象等,每次到那些群众家里走访,都会感受到有些户确实很艰苦。

川子岭村以前大部分人居住在李家沟,由于受地形所致,残疾人较多,耕地多,随着社会发展,水电不通,交通难,娶媳妇难也开始出现,留守的都是那些年龄大的,常年以农为生的老人和残疾人,文化程度不高,年轻人走向大城市,随着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逐步搬移到现在新村,(现在新村距原居住地李家沟还有五、六里沟坡路),搬到新村群众生活、生产都有很大改善,到今年开春李家沟换住着7户群众,随着今年一次3.2级地震,原有挖掘的土窑洞基本倒塌,随之这些村民也搬离故土(详见本人博客即将消失的旬邑太村李家沟9月6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