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_第1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_第2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大家好!我今日说课的内容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熟悉》的第一课《生活中的比》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对这一节课作一个简要的概述: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教师的一项重要根本功,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首先我们来分析一

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百分数的意义及应用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上往往比拟困难。于是教材并没有实行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亲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学习阅历,设计了两类情境——数学情境和生活情境,一类情境是同类量的比拟,另一类是不同类量的比拟,接着引发学生的争论和思索,并在此根底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到需要刻画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这一系列情境也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供应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详细案例。

(二)重点、难点与关键

在仔细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根底上,还要依据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分析讨论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才能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局部名称。

2、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区分比与比值的区分。

3、关键:

供应多种情境,使学生经受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分析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和关键点之后,我们才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目标;

(1)经受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并能用精确的数学语言表述两个量的比。

(2)能正确读写比,了解比的各局部名称;理解比值的概念,能正确地求出比值。

(3)比照的应用有初步的感性熟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详细的实例,引导学生在独立思索、实际操作和合作沟通中,感受“比”产生的背景,理解“比”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和应用。

(四)教具、学具的预备

针对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渐渐转向抽象规律思维的特点,我借助一下几种教具来帮助这节课的教学。

(1)多媒体课件

(2)每人两张测量表格

(3)多张“生活中的比”的图片。

二、教法分析

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退”和“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供应现实素材,积存直接阅历;再通过“进到数学”,把生活常识、活动阅历提炼上升为数学学问。

本节课我主要使用情境教学法和引导发觉法。首先通过创设系列情境,激发学生比照的学问的讨论兴趣,引导学生退回“生活”,由浅入深地独立思索,在实际操作和合作沟通中,体会生活中存在两个数量之间比的关系,再通过自学课本学问理解数学概念——比的意义,及尝试应用引导学生进到“数学”。最终则组织学生查找生活中的比,引导学生把生活和数学有效结合起来。目的使学生比照有整体的熟悉,进展学生的思维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加到学习活动中。而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方式理解比的意义。

三、说学法

主要采纳观看法、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法、和实践操作法。首先通过系列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和计算,找出两个数量之间比的关系,通过观看、争论以及自学课本内容后总结出比的意义及相关的学问要点,然后再通过“运用脚掌的长度与身高的比,来计算身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比的兴趣性和乐观性,并稳固学生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这几种学法让学生能用数学视角来观看和思索,亲历探究过程。尤其是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存感性熟悉,从而更好地理解比的意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小学生的思维以详细形象思维为主,学习抽象的数学学问,必需在熟悉大量感性材料的根底上,形成经过表象达成理性认知的学习过程。为了全面完本钱课的教学目标,表达出学生合作沟通、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我从如下几个程序开展教学。

(一)创设情景,感知比拟的方法

首先出示情境1。

给同学们来一场“选美”竞赛。不过这次“选美”竞赛的对象有点特殊。(教师出示规格分别是A:6×4、B:2×3、C:8×3、D:8×12、E:2×12五张调皮的照片,全班投票选出最美的几张照片,结果大多数学生都选A:6×4、B:2×3、D:8×12为最美的照片。

然后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看和思索,为什么这3张照片最美,而其他两张不好看呢?“这里面有什么微妙?是否跟数学有关联呢?”珍贵的数学意识由此而生。假如没有了学生亲身的“选美”体验和经受,就不会有源自内心的思考和自问?就不会使学生将数学与生活审美的进展联系端详。

接着把这5张照片的外形画在方格纸上,引导学生探究这些长方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仅仅依靠让学生分组完成表1

通过表1请学生解答了长是宽的几倍和宽是长的几分之几这两个问题并列式,依据学生列的除法算式,从而发觉长方形长宽之间的倍数关系,明确是长和宽两个量在比,并使学生体会同类量比的意义。接着让学生画一个具有这样倍数关系的长方形,进一步丰富例证。通过数形结合,使学生对“比”有一些体验。同时,借助图形分类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

接着出示情境2。

情境2向学生供应了马拉松选手赛跑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数据,以及某人骑车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数据,让学生体会到比拟谁的速度快,实际上就是要算出路程与时间的比,看哪个比值大。教学时,我先不出“比”这个词。而是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自己填表得出速度,再说一说,怎样求速度,谁的速度快。

最终出示情境3。

情境3向学生分别供应了三个水果摊位出售苹果的价钱的状况,使学生体会到比拟哪个摊位的苹果廉价,实际上就是要算出总价与数量的比,看哪个比值小。这里也先不出“比”这个词。而是先启发学生想一想,能不能直接比拟哪个摊位上的苹果,怎样才能比拟?引导学生独立思索、完成填表,再让学生说一说求单价的方法。

情境2和情境3,让学生感受到在同一背景下,总价和它相对应的数量之间存在固定的倍数关系,使学生体会不同类量比的意义。

利用分块式呈现信息材料,一是渗透要学会用“全面”的观点对待生活中消失的问题;二是创设不同背景下的数学问题情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比拟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时,逐步体验感悟出:单纯从肯定量的多少(比差)来比拟是不够的,还要用相对量(比商)来比拟。

(二)探究比的意义,提醒学习的主题

在以上3个情境的根底上,接着提醒课题,引出“比”的概念。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肯定的自学力量,于是,接下来就让学生自学书本第50页“认一认”中比的概念、比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如何求比值,然后由学生汇报学习成果,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自学力量和表达力量。在汇报比的概念的时候,我则着重引导学生查找概念的重点词、重点意义和条件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而比的概念中,关键字就是“相除”。

接着组织学生回忆前面情境中的有关数量关系,鼓舞学生用比的方式说一说,写一写。先是由个别学生说,教师再对学生的表达进展标准,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相互说。然后,引导学生说出求比值的方法就是用前项除以后项。北京市教科院根底训练科学讨论所讨论员、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北师大(新世纪)版数学试验教科书编写组的成员陶文中教授给我们指出:学生是否是真的把握了所学学问,要做到三清——想清、写清和说清。“想清、写清”,绝大局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特别重视培育学生这一方面的力量,而“说清”却往往被忽视。这样不利于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的养成。于是,在我这节课中,我特别重视学生是否能用精确的数学语言表达3个情境中有关数量的比的关系,赐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时机与时间。

(三)稳固新知、拓展运用,深化理解比的意义

在学生想清和说清的根底上,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内化学问,形成扎实的转化,进展力量,同时表达新课标提倡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的新理念,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组:稳固性练习

1、读出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

(1)3:12(2)5/8(3)6:2/3(4)1/5:1/6

通过各种类型的比,使学生知道比的前项、后项的呈现方式是多种的,比值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以及让学生认真观看比与比值的区分,明确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它是一个式子,而比值是一个数,这是许多学生往后比拟简单出错的一个学问难点。

2、找比。

六(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1人。

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通过这一题让学生弄清晰,毕竟是谁与谁相比。

其次组:综合性练习

推断。

1、小强身高148厘米,小明身高12分米,小强和小明身高的比是148﹕12。

2、5÷4又可以说成5比4,又可以写成5/4。

通过这两道题,使学生明白两个量之间的比要统一单位。

3、体育竞赛中的“4﹕0”的意义是什么?它是一个比吗?(让学生绽开争论,然后答复。)

这一环节再次引起了学生思索的小__。在同学们的剧烈的辩论之后有的同学指出:各类竞赛中的比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是比拟大小的,是相差关系,不是相除关系。

还有的同学指出:从4﹕0这个比动身,依据求比值的方法,4﹕0=4÷0=?这个问题,依据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和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得知比的后项不能是0,所以这个不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比。

第三组:进展性练习

1、从同学们特别喜爱的柯南破案故事入手。告知同学们:(前不久,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某珠宝店发生了一起特大失窃案,侦察员接到报警后马上赶到现场,这时罪犯已经逃走,现场只留下一个脚印)这时柯南来了,他认真观看完现场后只是量了量脚印的长25厘米,就坚决地推算出疑犯的身高。你们知道这里面有什么神秘吗?你能算出这个疑犯的身高吗?这个故事挑起学生探究的热忱和兴趣,引发学生对数学学问的联想和猜想,这可能与人的身高与脚印长(即脚长)之间的关系有关,于是紧接着煽动他们绽开讨论和争论,以小组为单位从自己身上进展讨论,量一量,算一算,并提示学生将发觉的关系用刚学到的比的学问来表示。这样教师就不用多费一句口舌,他们饱涨的热忱和关注使得他们立即就发觉了其中蕴含的规律。

汇报沟通中:教师随机板书几位学生身高与脚长的比及比值,当写到第5个时,下面就有学生喊了起来:“教师,我发觉了一个规律:身高与脚长的比值都接近整数7!”

又有学生说:柯南就是用罪犯的脚印长度乘7来推算出疑犯的身高的。

刚刚学到的学问能立刻学以致用,自己也当一回“小柯南”,这带给了学生剧烈的探究的__、讨论的乐趣和发觉的激情,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比的重要性以及比的广泛存在和应用。

接着,教师随即分别出示维纳斯女神雕像图片、芭蕾舞演员踮起脚尖的图片、我国的国旗图片及摔碎的古玩花瓶图片,从而引出美学中的比、国旗中的比及考古学中比的应用,给学生带来了一种新颖的体验,一种清爽的熏陶。此时教师适时接上:其实,生活中好玩的比还有许多,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搜集搜集。从而将学生由课内引到课外。

(四)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足吗?还有什么不清晰的问题吗?

五、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借助学生的生活阅历,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分,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展一系列的争论和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收集信息、分析比拟的力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4.学问要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娴熟地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与区分。

学法指导:

引探教学法教具

学具课件:

通案个案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沟通收集到的百分数。请同学们把收集到的百分数展现给大家。

(1)羊毛衫羊毛的含量是90%。

(2)上衣__纶的含量是23%。

(3)白酒中酒精的含量是52%。……

大家收集到百分数真不少,看来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今日我们就来讨论百分数。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让学生沟通已经知道百分数的哪些学问。

生:会读百分数、会写百分数……

2、教师示范“%”和百分数的写法。(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3、让学生写出几个喜爱的百分数,并读出来。

4、小组沟通熟悉百分数的意义。

(1)教师提问:什么叫百分数呢?生答。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教师解释:百分数是一种特别的倍比关系,它的后项是一种固定的数100,所以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3)争论: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哪些数呢?

学生分组争论,教师巡察指导。各组把争论的结果在全班沟通,教师小结。

5、争论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分:联系是:都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即都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区分是: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又可以表示一个数,表示数时可以带单位名称。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6、练习:下面的这些分数哪个能写成百分数。

(1)六一班的同学中男同学的人数占48/100。

(2)一个苹果重27/100千克。

(3)一堆煤重87/100吨,运走它的32/100

三、稳固应用娴熟把握

(1)完成P78“做一做”(2)在规定时间内写出10个满足的百分数,完毕后让学生说出实际写的个数是规定的百分之几。

四、课堂小结体验收获

五、课堂检测

(一)必做题

1、25%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单位。

2、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3、一杯牛奶重25%千克。()

4、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完全一样。()

(二)选做题

选择适宜的百分数填空。2%15%120%100%0.0001%

1、今日上课,乐观举手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

2、只要同学们仔细学习,这个单元的及格率肯定会到达()

3、大海捞针的可能性是()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通过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提高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

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预备:

教师预备:投影机。

学生预备: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稳固

标出以下班上同学的位置(图略)

{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快速将实际的详细情境数学化}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假如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按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争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殊强调0列、0行,并指导学生正确找出。)

3.同桌争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答复。

4.学生依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学问,鼓舞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阅历和学问为学生供应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看、分析、独立思索、合作沟通等方式,将用生活阅历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进展数学思索,培育空间观念。}(二)、课堂提高

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转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转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看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觉了什么?小组内相互说说。

(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转变,上移时行也就是其次个数据发生转变)

{。让学生看到在平面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加强了学问间的相互联系。}

三、当堂测评

练习一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之间相互检验沟通,最终,教师再展现学生的作品,学生评价。

练习一第5题

(1)学生自己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洁的多边形。各顶点用两个数据表示。

(2)同桌相互合作,一人描述,一人画图。

{连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课堂自我评价

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哪些方面还需要连续努力?

五、设计意图:

本节学问,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学问,从学生熟识的座位挨次动身,让学生在口述“第几组几个”的练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概念,让学生从习惯上培育起先说“列”后说“行”的习惯。然后再过度到用网格图来表示位置,让学生懂得从网格坐标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熟悉圆,知道圆的各局部名称;

2、把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把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学会用工具画圆;

4、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动手力量以及抽象概括力量。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5、让学生喜爱上漂亮的圆,激发探究圆的特征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和把握圆的特征。

教学预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轻松一下做一做课间操怎样?起立

第一节:甩甩你的手臂(从前往后再换个方向)

其次节:转转你的脑袋

第三节:原地转身

二、导入新课

1、师:上课前的运动操你们发觉了什么?(在做圆周运动)

2、师:刚刚发觉有的同学手臂转得不太像圆,什么方法转得更像圆呢?(手直、肩不动)

3、师:我们在运动中可以产生圆,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圆,大家看:观赏圆的图片。

4、揭题:圆的熟悉

5、师:我们看在这餐桌中看到了有几个圆?

这中间有着很多的数学学问,信任吗?

三、动手操作

(一)师:下面我们就做一做这个餐桌

[媒体]做一做:同桌合作,每人在白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剪下组合成一张圆桌模型。

(二)师:下面我们沟通一下是怎么做的?

[第一步]我们第一步是画圆,你是怎么画的?

1、说说你是怎么用圆规画圆?

2、师:教师也在黑板画一个圆(边画边说)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距离(半径)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圆心)上

把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3、教师的圆画得怎样?画圆的时候要留意什么?(针尖不动、两脚距离固定)

4、你们画的两个圆的大小为什么不一样?(两脚的距离不同)

[其次步]我们是把画好的圆剪下来,问:剪时与我们以前的剪正方形、三角形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师:圆呢?(弯的)弯的在数学上我们叫做曲线,所以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与以前所学习的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有很大的区分。

[第三步]

剪下的圆怎么组合起来呢?这2个针孔从哪里来?

师:针孔的这一点,我们叫做这个圆的圆心也可以用字母“o”表示。

师:还有什么方法找到圆心呢?(折)你们先拆下来试一试。(生动手操作)

师:说说你是怎么折的?

可能:①生:对折再对折,交点就是圆心师:还可以怎么折

②对折、绽开、再对折、再绽开

师:我们再看这里有几条折痕?而且它们都经过(圆心)像这样的折痕叫这个圆的直径字母d表示(画在黑板上)。

师:圆里还有什么?(半径)你折的圆里有吗?指一指(画在黑板上)这就是半径。

师:什么是直径、半径,自学课本p80读一读

师:说一说什么是直径?解释圆上、圆外、圆内。

我们一起指指,说说什么是半径?

[媒体]连结圆心和圆上一点,是半径吗?半径也有几条?为什么?[板书]

你们也画一条直径和半径。

认真观看,你还发觉了什么?

①一条直径=两条直径。

师:还可以怎么说?你是怎么知道?用字母可以怎么表示呢?

②全部的直径、半径都相等。

师:你们认为呢?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量一量)你量一量。

你量的是什么?量的结果呢?你的结论呢?

师:大家观看得很认真也很会动脑筋,现在教师有个问题不知可以?全部的直径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还可以呢?(相等的圆)你认为还有哪些结论也需要这个前提?

[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

三、应用

师:所以我们今后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还得想得认真、周详,对吗?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填空

1、[媒体]填一填

2、[媒体]再请你辩一辩:下面各句话对吗?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2)全部的半径都相等

(3)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四、画圆

师:答复得不错,现在教师要提一个新的要求,能承受吗?

请你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

师:想想半径为2厘米该怎么画呢?可以商议一下再画。(生画)

师:说说你是怎么画的?(两脚间的距离为2厘米,再定住,再画)

简洁地说你是怎么确定半径为2厘米的?

假如画半径为3厘米的圆呢?

画一个直径为8厘米的圆呢?

你发觉了什么联系?(半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

圆的大小是由什么打算的?位置呢?

画一个直径为1米的圆

(等一会儿)

师:为什么不画?(圆规太小)想有什么方法呢?(钉子、绳子)绳子多长?(50厘米)为什么?我们下课试一试好吗?

五、总结

师:今日我们学习了圆的熟悉,从圆桌到圆的各种学问还有什么学问值得我们问一问有吗?

师:这些都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教师还有一个问题:谁的家里用的是西餐桌?有什么感觉?相对来说,圆桌呢?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训练人教版第11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知道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把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2、进展学生空间观念,培育学生抽象思维和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力量;

3、培育学生情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训练,数学教案-圆的周长。

教学重点: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剪刀、绳子、圆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启发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动画故事:小白兔和兰精灵进展跑步熬炼,争辩谁最先到达原来的起点。(正方形和圆形跑道,正方形边长20米,圆形直径20米、跑步的速度一样。)

2、争论:小白兔和兰精灵究竟谁最先跑回原来的动身点?

提醒课题。(板书:圆的周长)

二、探究

1、观看:看屏幕上的圆,说一说什么叫圆的周长?

2、摸一摸:拿出一个圆形纸片,指出:拿的这个周长是指哪一局部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