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_第4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青铜制造业的基本史实和特点,知道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了解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培养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阅读相关史事内容,观察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簋及铭文、刻有文字的甲骨、甲骨文字形举例等图表,了解史实,思考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制造业的特点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教学重难点: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难点:理解甲骨文的造字特点以及汉字的演变二、教材分析本课为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是专门讲述夏商周时期文化的文化史内容,对于了解夏商周时期的文明发展情况十分关键;对于感受和理解我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着重要的意义。三、学情分析本课学习者系由小学刚初步入初中的学生,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感性、直观的事物,但缺乏学习所需的古文字知识,对一些复杂的历史现象和概念分辨不清,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力求做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意识。四、教学方法依据新课标和教学实际,教师教学主要采用点拨讲述、直观图文或视频演示、史事材料研读等方法,学生学习注重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阅读归纳等方法。五、教学准备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制作教学课件PPT,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学生:预习教材,搜集有关青铜器及甲骨文的相关资料。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这节课我想先给同学们讲个小故事。1978年,湖北随州某部队在扩建营房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座古墓。(展示发掘现场图片)打开墓葬,里面是一片浑水,随着浑水慢慢被抽去,发掘出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国家级宝藏——曾侯乙编钟(展示编钟图片)。这套编钟共65枚,通过对编钟上面铭文的研究,发现这位墓主人是曾国的一位国君,即我们所称的曾侯乙。那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曾国这个国家呢?(没有)后来史学家们发现这个曾国很有可能就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小国——随国,曾国与随国一国两名。同学们觉得这套青铜器发掘出来还能演奏吗?(生回答)答案是这套沉睡2400多年的编钟出土之后不仅向世人展现了它精致的容颜,还向世界发出了它雄浑而动人心弦的声音。(播放国家宝藏视频片段大约30秒)这套编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青铜器中的珍品。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前世今生,看看我们文化瑰宝为何能让世界称奇,让世界赞叹。(二)新课讲授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创设问题:青铜器的材质、颜色师:我们一直在提到青铜器,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青是它的什么?铜是它的什么?生:因为它是青色的铜器,青是它的颜色,铜是它的材质。师:那这些青铜器真的是纯铜铸造的吗?请同学们看到书上第26页,找一找,青铜器的材质是怎么构成的?生:由铜、锡、铅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铸造的。师:那这些青铜器刚铸造完成的时候就是这个颜色吗?生:不是师:那它应该是什么颜色的生:(七嘴八舌)师;应该是金色。我们看到五毛钱银币就是金色的,其表面就是镀了一层铜。那这些原本金光闪闪的青铜器为什么又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副模样呢?生:生锈了师:是的,因为这些青铜器也敌不过岁月的侵蚀,逐渐被氧化,慢慢地生了锈,是锈让这些原本金光闪闪的器具变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呈青绿色或青灰色的青铜器。我们今天看到的青铜器大多诞生于夏商周时期,在这一时期,青铜器进入了它的繁荣时期,而这个时代也因此被称为青铜时代。而在这个时代诞生了各式各样的青铜器。(展示图片)(2)创设问题:青铜器的种类用途师:相信同学们去博物馆的时候也观赏过一些青铜器,那大家有没有了解过这些样貌各异的青铜器们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连一连。(多媒体展示)过渡:种类丰富的青铜器帮助当时的人们解决各种事情,那当时对于国家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展示史料: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由祭祀引出礼器这一概念,并展示几件礼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毛公鼎、利簋)师:同学们在书上找一找这几件代表性的青铜器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点。(生回答)师:引导学生理解司母戊鼎是迄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以及它所反映出的当时青铜制造业的特点。(3)探究青铜器的制造展示视频,引导学生理解“泥范铸造法”这一青铜器铸造工艺。过渡:我们前面提到的都是在夏商周统治的范围内的地区出土的一些青铜器,那与此同时在中国的其他地方有没有呢?(4)古蜀文明:四川的三星堆、金沙遗址展示图片(青铜立人像、青铜纵目面具、青铜神树)引导学生理解古蜀文明中青铜器独特的魅力。(5)合作探究通过以上学习,概括在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铸造与使用的特点特点:青铜器种类丰富、用途广泛;青铜制造规模宏大,分工明确;铸造技艺高超;地域分布广泛等。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青铜器不愧为夏商周青铜文明时代的典型代表,那文明的载体是什么呢?生:文字甲骨文记事师:那同学们知道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吗?生:甲骨文师:那甲骨文是怎么来的呢?(展示材料:商王无事不卜,无日不卜)生:占卜活动师:展示占卜的示意图,讲解占卜活动,以及甲骨文的诞生(讲解甲骨文卜辞的制作过程:这个时候的人们很信奉神灵,要打仗了,先占卜一下;要生孩子了占卜一下。他们占卜的器材就是用龟甲和兽骨,由于龟甲和兽骨比较坚硬,所以就先把龟甲和兽骨钻上孔,然后对这些孔进行炙烤,龟壳或兽骨就会出现裂纹,占卜之人就通过这些纹路的走向来判断吉凶,然后再把占卜所得的结果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甲骨文就诞生了)(6)甲骨文的发现教师讲述甲骨文发现的小故事并展示图片展示甲骨文小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甲骨文(7)探究学习:甲骨文的造字特点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自己能不能认出千年前的文字,并思考这些字体现了什么样的造字特点。(展示各个甲骨文字体)在学生猜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其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等)。(8)合作探究:汉字的演变师:我们刚才提到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那从甲骨文到我们今天使用的简体汉字经过了怎样的发展,体现出一种怎样的演变趋势呢?(展示图片)归纳:一脉相承、由繁到简、逐渐规范化、更加便于书写等。师:通过学习,我们发现青铜器穿越千年展现在世人面前,震撼人心,而甲骨文在漫长的岁月中,在继承和发展中逐渐演变成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字,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灿烂瑰宝,那我们要如何来对待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呢?(9)合作探究:如何对待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小结:文化不断发展,一脉相承地根植在中华大地的这片沃土之上,历史给我们留下的瑰宝不会被遗忘只会让人更加珍惜。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与沧桑,为我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留下了让世界也为之惊叹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这些都值得我们铭记与自豪。五千年的历史,创造的每一件文物都是文化,时间的印记告诉我们该走向何处。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一份对祖国文化深深的自豪感,努力学习,承古人之创造,开时代之生面,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