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寓言四则 穿井得一人课件(12张ppt)_第1页
22 寓言四则 穿井得一人课件(12张ppt)_第2页
22 寓言四则 穿井得一人课件(12张ppt)_第3页
22 寓言四则 穿井得一人课件(12张ppt)_第4页
22 寓言四则 穿井得一人课件(12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穿井得一人学习目标1.了解与《吕氏春秋》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国人、道、闻”等文言词语。2.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故事内容(重点)。3.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故事的寓意;个性化解读文章,学习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式(难点)。作者简介《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吕不韦(?—前235),卫国濮阳(今河南安阳滑县)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打水浇田待,等到挖井译文: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打水浇田,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疏通文意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听到讲述知道、听说译文: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派向应答,回答劳力在译文: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告诉人们不可轻信传言并盲目传播,说话表达要清楚,不要有歧义。探究寓意疑难突破请分别从丁氏、传之者和宋君的角度,说说故事给你的启迪。从丁氏的角度来说,在交际中,语言表达很重要,我们应尽量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免造成歧义,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从传之者的角度来说,对于传闻,不要听风就是雨,人云亦云,而应采取审慎的态度,实地调查,避免以讹传讹。从宋君的角度来说,对于问题要有求证精神,对谣言不轻信、不轻传。主旨点睛

《穿井得一人》通过写一个姓丁的人家挖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被误传为从井里挖出了一个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乱传,一定要详察事实真相的道理。结构图解写作借鉴1.叙事简洁,寓意深刻。

文章不足百字,却完整地讲述了一个故事。从丁家无井浇田,到挖井得人引发流言,到最终破除流言,叙事简洁,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最后一句是对全文的总结,点明了寓意,告诫人们不要轻信流言。2.语言直白,于平淡中蕴含波澜。

这个故事篇幅虽然短小,且主要以记叙为主,但对人物的语言刻画却十分传神,寥寥几笔就把众人对一句话的误传写得有声有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