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1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指出本字⑴弃甲曳()兵⑵涂()有饿莩()(3)鸡豚()狗彘()之畜()(4)数()罟()不入洿()池(5)无()失其时(6)谨庠()序之教(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8)申之以孝悌()之义yètú,同“途”túnzhìcùgǔwú,通“毋”xiángbān,同“斑”piǎoxùwūtì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指出本字yètú,同“途”2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梁惠王说:“我治理国家,真是尽心竭力了。黄河以北发生灾荒(荒年),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持政务,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没有更加减少,而我的百姓并没有更加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2、重点字词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3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请让我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咚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刚一接触,(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能这样。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4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渔网不入深池,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固定的时节(按时节),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使百姓供养活人,安葬(为……办丧事)死人,不至于感到有什么不满足。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都可以(可凭此)穿着丝绸了。鸡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了。百亩的田地能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可以不挨饿了。认真从事地方学校的教育,反复陈述孝敬长辈(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会在道路上背负头顶了。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有丝绸,吃上肉,老百姓饿不着、冻不着,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还不曾有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猪狗吃的是人吃的粮食,却不知道制止(约束);道路上有饿死的人而不知道开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武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便会投靠您了。”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73、词类活用(1)填然鼓之(2)七十者衣帛食肉(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树之以桑﹙5)王无罪岁(6)谨庠序之教鼓:名—动敲鼓衣:名—动穿王:名—动为王树:名—动种植罪:名—动归咎,归罪谨:形—动认真从事3、词类活用(1)填然鼓之鼓:名—动敲鼓衣:名—动穿84、特殊句式未之有也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则何如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4、特殊句式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9劝学劝学101.字音靛青()蓼蓝()中绳()槁暴()参省()跬步()骐骥()螯()1.字音11重点实词
(1)学不可以已
(2)木直中绳
(3)虽有槁暴
(4)金就砺则利
(5)而闻者彰
(6)假舆马者
(7)善假于物也
(8)用心躁也停止合乎晒干接近、靠近磨刀石清楚借助,利用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浮躁,不专心重点实词
(1)学不可以已12\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假舆马者(3)蟹六跪而二螯(4)用心一也(5)金就砺则利(6)蚓无爪牙之利\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3(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2)假:古义:凭借,借助。今义:与“真”相对。(3)跪:古义:脚或腿。今义:跪下的“跪”。(4)用:古义:因为。今义:使用。(5)金: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今义:黄金。(6)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帮凶。(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14\词类活用(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5)用心一也\词类活用(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15(1)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2)日名词作状语,表示经常性,每日(3)上、下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下(4)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5)利形容词用作使动,使……快,走得快(6)一数词活用为形容词,专一(1)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16\文言句式(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文言句式(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17\翻译重点句子(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翻译重点句子(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18(1)在远处也能看得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是听的人听得特别清楚。(2)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能横渡江河。(3)君子的本性没有特异之处,(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4)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精神和智慧自然就会得到提升,圣人的思想就具备了。(5)雕刻一下就放弃,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雕刻下去,即使金石也能雕刻成功。(1)在远处也能看得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是听的19过秦论过秦论201、读准字音崤函膏腴鞭笞铦鉏耰棘矜度长絜大逡巡
黔首锋镝隳瓮牖绳枢氓隶1、读准字音崤函膏腴鞭笞21(1)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2)会盟而谋弱诸侯(3)不爱珍器重宝肥沃之地(4)尊贤而重士
(5)以致天下之士(6)秦有余力制其弊
(7)开关延敌
(8)天下诸侯已困矣(9)振长策而御宇内
(10)延及孝文王(11)享国之日浅
(12)陈利兵而谁何(13)斩木为兵
(14)才能不及中人(15)非抗于九国之师2、重点实词(1)务耕织修守战之具22(1)致力,从事(2)诸侯间聚会而结盟(3)吝惜(4)尊重(5)招致,招纳(6)弱点,毛病(7)迎接(8)困窘,困厄(9)驾驭、统治(10)延续(11)时间短暂(12)陈列(13)兵器(14)平常的人(15)匹敌,相当(1)致力,从事(8)困窘,困厄233、词类活用(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外连衡而斗诸侯(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4)序八州而朝同列(5)席卷、包举、囊括(6)内立法度,南取汉中(7)追亡逐北
(8)却匈奴七百余里(9)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0)会盟而谋弱秦
(11)以愚黔首
3、词类活用(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4(1)云、响、景:名词用作状语,像云彩那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2)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斗(3)瓮、绳:名词作动词,用破瓮做、用草绳系(4)朝:动词使动用法,使……朝拜(5)席、包、囊: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6)内、南: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向南
(7)亡:动词作名词,逃走的人
(8)却:使动用法
,使……退却
(9)亡:使动用法
,使……灭亡
(10)弱:形容词使动,使……弱
(11)愚: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1)云、响、景:名词用作状语,像云彩那样、像回声一样、像影254、一词多义(1)北
追亡逐北北收要害之郡将军战河北
(2)致
以致天下之士
致万乘之势
而致千里
4、一词多义(1)北
追亡逐北26(3)因
因利乘便因遗策因河为池(4)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君臣固守以窥周室(5)举
包举宇内西举巴蜀举国欢庆杀人如不能举(3)因
因利乘便27(6)之
有席卷天下……之意当是时也,商君佐之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东割膏腴之地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有宁越……之属为之谋有田忌……之伦制其兵(7)而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6)之有席卷天下……之意28师说师说291、古今异义1、
古之学者必有师2、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
吾从而师之4、
是故无贵无贱5、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6、
圣人之所以为圣7、
小学而大遗8、
师不必贤于弟子1、古今异义1、
古之学者必有师301、学者:(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2、所以:(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㈠用来……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㈡……的原因(或缘由)。(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从而:(古)跟随。(今)连词,表目的和结果。4、无:(古)无论,不论。(今)没有。1、学者:(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315、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7、小学:(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8、不必:(古)不一定。(今)不需要。5、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322、一词多义(1)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2、吾师道也3、吾从而师之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6、十年春,齐师伐我2、一词多义(1)师33(2)传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2、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4、朔气传金柝5、舍相如广成传舍(2)传34(3)道
1、有碑仆道2、吾师道也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4、策之不以其道5、何可胜道也哉6、道相似也(3)道
1、有碑仆道35(4)其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其皆出于此乎5、其可怪也欤6、其出人也远矣
7、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其36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表领属关系,他们的)
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他们)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表远指,那)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5、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的)
6、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
7、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表领属关系,他们的)
2、其37(5)之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2、择师而教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4、句读之不知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6、辍耕之垄上7、师道之不复,可知矣8、六艺经传,皆通习之9、蚓无爪牙之利(5)之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38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2、择师而教之(代词,他)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4、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类,这些)6、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往)7、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8、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六艺经传”)9、蚓无爪牙之利(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39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40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指出本字⑴弃甲曳()兵⑵涂()有饿莩()(3)鸡豚()狗彘()之畜()(4)数()罟()不入洿()池(5)无()失其时(6)谨庠()序之教(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8)申之以孝悌()之义yètú,同“途”túnzhìcùgǔwú,通“毋”xiángbān,同“斑”piǎoxùwūtì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指出本字yètú,同“途”4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梁惠王说:“我治理国家,真是尽心竭力了。黄河以北发生灾荒(荒年),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持政务,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没有更加减少,而我的百姓并没有更加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2、重点字词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42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请让我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咚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刚一接触,(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能这样。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43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渔网不入深池,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固定的时节(按时节),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使百姓供养活人,安葬(为……办丧事)死人,不至于感到有什么不满足。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4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都可以(可凭此)穿着丝绸了。鸡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了。百亩的田地能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可以不挨饿了。认真从事地方学校的教育,反复陈述孝敬长辈(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会在道路上背负头顶了。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有丝绸,吃上肉,老百姓饿不着、冻不着,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还不曾有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4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猪狗吃的是人吃的粮食,却不知道制止(约束);道路上有饿死的人而不知道开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武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便会投靠您了。”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463、词类活用(1)填然鼓之(2)七十者衣帛食肉(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树之以桑﹙5)王无罪岁(6)谨庠序之教鼓:名—动敲鼓衣:名—动穿王:名—动为王树:名—动种植罪:名—动归咎,归罪谨:形—动认真从事3、词类活用(1)填然鼓之鼓:名—动敲鼓衣:名—动穿474、特殊句式未之有也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则何如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4、特殊句式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48劝学劝学491.字音靛青()蓼蓝()中绳()槁暴()参省()跬步()骐骥()螯()1.字音50重点实词
(1)学不可以已
(2)木直中绳
(3)虽有槁暴
(4)金就砺则利
(5)而闻者彰
(6)假舆马者
(7)善假于物也
(8)用心躁也停止合乎晒干接近、靠近磨刀石清楚借助,利用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浮躁,不专心重点实词
(1)学不可以已51\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假舆马者(3)蟹六跪而二螯(4)用心一也(5)金就砺则利(6)蚓无爪牙之利\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2(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2)假:古义:凭借,借助。今义:与“真”相对。(3)跪:古义:脚或腿。今义:跪下的“跪”。(4)用:古义:因为。今义:使用。(5)金: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今义:黄金。(6)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帮凶。(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53\词类活用(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5)用心一也\词类活用(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54(1)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2)日名词作状语,表示经常性,每日(3)上、下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下(4)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5)利形容词用作使动,使……快,走得快(6)一数词活用为形容词,专一(1)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55\文言句式(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文言句式(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56\翻译重点句子(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翻译重点句子(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57(1)在远处也能看得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是听的人听得特别清楚。(2)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能横渡江河。(3)君子的本性没有特异之处,(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4)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精神和智慧自然就会得到提升,圣人的思想就具备了。(5)雕刻一下就放弃,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雕刻下去,即使金石也能雕刻成功。(1)在远处也能看得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是听的58过秦论过秦论591、读准字音崤函膏腴鞭笞铦鉏耰棘矜度长絜大逡巡
黔首锋镝隳瓮牖绳枢氓隶1、读准字音崤函膏腴鞭笞60(1)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2)会盟而谋弱诸侯(3)不爱珍器重宝肥沃之地(4)尊贤而重士
(5)以致天下之士(6)秦有余力制其弊
(7)开关延敌
(8)天下诸侯已困矣(9)振长策而御宇内
(10)延及孝文王(11)享国之日浅
(12)陈利兵而谁何(13)斩木为兵
(14)才能不及中人(15)非抗于九国之师2、重点实词(1)务耕织修守战之具61(1)致力,从事(2)诸侯间聚会而结盟(3)吝惜(4)尊重(5)招致,招纳(6)弱点,毛病(7)迎接(8)困窘,困厄(9)驾驭、统治(10)延续(11)时间短暂(12)陈列(13)兵器(14)平常的人(15)匹敌,相当(1)致力,从事(8)困窘,困厄623、词类活用(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外连衡而斗诸侯(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4)序八州而朝同列(5)席卷、包举、囊括(6)内立法度,南取汉中(7)追亡逐北
(8)却匈奴七百余里(9)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0)会盟而谋弱秦
(11)以愚黔首
3、词类活用(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63(1)云、响、景:名词用作状语,像云彩那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2)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斗(3)瓮、绳:名词作动词,用破瓮做、用草绳系(4)朝:动词使动用法,使……朝拜(5)席、包、囊: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6)内、南: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向南
(7)亡:动词作名词,逃走的人
(8)却:使动用法
,使……退却
(9)亡:使动用法
,使……灭亡
(10)弱:形容词使动,使……弱
(11)愚: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1)云、响、景:名词用作状语,像云彩那样、像回声一样、像影644、一词多义(1)北
追亡逐北北收要害之郡将军战河北
(2)致
以致天下之士
致万乘之势
而致千里
4、一词多义(1)北
追亡逐北65(3)因
因利乘便因遗策因河为池(4)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君臣固守以窥周室(5)举
包举宇内西举巴蜀举国欢庆杀人如不能举(3)因
因利乘便66(6)之
有席卷天下……之意当是时也,商君佐之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东割膏腴之地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有宁越……之属为之谋有田忌……之伦制其兵(7)而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产业链转型升级与市场拓展报告
- 2025年环保型建筑设计与新能源应用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地热能源供暖区域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2025年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与治理:知识产权运营与管理策略研究报告
- 企业名称可持续发展报告2020-2025年发展报告医疗器械行业
- 欠账分期合同(标准版)
- 借款公司担保合同7篇
- 2025喀什地区两级法院机关招聘聘用制书记员(4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广西崇左市江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佳木斯市汤原县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医学毕业生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北水发节水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二讲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1840-1919)-2025年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单元同步检测练习)(含答案)
- 第1课时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5至2030中国聚烯烃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夜间红外成像算法优化-洞察及研究
- 2025四川达州宣汉县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县属国有企业招聘劳动合同职工2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外国戏剧史课件
- (正式版)DB15∕T 4179-2025 《输氢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WS/T 102-1998临床检验项目分类与代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