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感染的防控课件_第1页
手术部位感染的防控课件_第2页
手术部位感染的防控课件_第3页
手术部位感染的防控课件_第4页
手术部位感染的防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术部位感染

的防控与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科付元瑜1手术部位感染

的防控与措施医院感2233问“发生了什么?”而非是“谁干的?”

寻找根源,改善系统才是“零感染”

真正有效的措施

即要“亡羊补牢”,又要“杞人忧天”4问“发生了什么?”而非是“谁干的?”

寻找根源,改善系统医院感染事件的现状1、医院感染逐渐成为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的导火索2、严重医院感染事件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3、严重医院感染事件的处理往往是“简单粗暴”4、严重医院感染事件并未有效抑制。5医院感染事件的现状1、医院感染逐渐成为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的导学习内容手术部位感染(SSI)定义SSI概述SSI预防的建议SSI预防的策略小结6学习内容手术部位感染(SSI)定义6Surgicalsiteinfection(ssI)定义:手术+微生物繁殖+炎症反应分类:切口浅层感染切口深部感染器官及体腔感染7Surgicalsiteinfection(ssI)什么是SSI?SurgicalSiteInfedtion手术部位感染取代了原来的外科伤口感染(SurgicalWoundInfectionSWI)的名称。SSI占医院感染的14~16%SSI是外科患者最常见感染,占38.9%1999,美国CDC颁布SSI预防指南2008,英国卫生部颁布SSI预防指南2017,中国的SSI预防规范正在报批中。2011年11月29日我国卫生部颁发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8什么是SSI?SurgicalSiteInfedtion手术部位感染(SSI)9手术部位感染(SSI)91010SSI发生率占整个住院病人院内感染总数的14~16%院内感染的三大原因,仅次于泌尿感染和肺炎。38%的院内感染都是发生在病人手术过程中外科部位感染中有2/3是切口感染,其余为脏器或腔隙感染。11SSI发生率占整个住院病人院内感染总数的14~16%11下列情况不属于浅部切口感染1、缝针处脓肿(仅限于缝针穿透处极小范围的炎症和分泌物)2、会阴侧切或新生儿包皮环切术后的感染3、烧伤部位感染4、感染累及筋膜和肌肉层。12下列情况不属于浅部切口感染1、缝针处脓肿(仅限于缝针穿透处极表浅切口感染手术后30天内发生的感染,感染只包括皮肤及皮下组织,至少有下列一项:1、无论有无微生物培养结果,表浅部位有脓性分泌物。2、无菌技术取得表浅切口部位的体液或组织,培养或分离出微生物。3、至少需要有以下症状或体征的任一项:疼痛或压痛、局部肿胀、红、热且手术医生有意打开表浅切口手术部位。除非切口部位微生物培养为阴性。4、手术医生或主治医生诊断为表浅切口手术部位感染13表浅切口感染手术后30天内发生的感染,感染只包括皮肤及皮下组深部切口感染术后30天(有植入物术后1年)内发生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肉,并至少符合下之一1、深部切口流脓,不是来自器官/腔隙。2、深部切口自然裂开或外科医生有目的地开放切口,同时患者具有以下症状或体征之一:发热(›38℃),局部疼痛或压痛,除非培养阴性。3、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织织病理学或放射检查时发现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深部切口感染的证据。4、外科医生或主治医师已经诊断,应该有临床症状和体征支持。同时累及浅部及深部切口的感染应报深部切口感染。通过切口引流的器官/腔隙的感染视为深部切口感染。14深部切口感染术后30天(有植入物术后1年)内发生累及深部软组器官/腔隙感染术后30天9有植入物术后1年)内发生与手术有关,感染涉及解剖学结构任何部位(如器官或腔隙),至少符合下列之一:1、器官/腔隙穿刺放置引流管,引流物为脓性。2、通过无菌操作从器官/腔隙留取组织或液体标本并培养出微生物。3、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组织病理学或放射检查时发现器官/腔隙脓肿或其它器官/腔隙感染的证据。4、外科医生或主治医师已经诊断。应该有临床症状和体征支持。15器官/腔隙感染术后30天9有植入物术后1年)内发生与手术有关1616目前SSI的影响美国每年发生50万例SSI增加7~10的住院天数增加2~

11倍死亡率77%SSI患者的死亡直接与感染有关每例SSI增加$3000~

$29000支出每年治疗SSI的支出达到100亿。17目前SSI的影响美国每年发生50万例SSI17SSI是术后不良事件1、美国CDC认为,SSI是手术患者最常见的不良事件。2、2009年开始,美国医疗保险和公共医疗补助机构(CMS),将不再支付医院由于可以预防的差错、伤害和感染而导致的住院费用。18SSI是术后不良事件1、美国CDC认为,SSI是手术患者最常WHO10大安全手术检查指南1、手术小组应确定是针对正确的患者和正确的部位施行手术2、手术小组将使用已知的合适方法,即要让患者处于无痛状态,又要防止麻醉所引起的伤害。3、手术小组应知晓并有效的做好准备,应对可能出现威胁生命的气道阻碍或呼吸功能的丧失。4、手术小组应知晓并有效地做好准备,应对手术期间可能出现的大量失血。5、手术小组应事先了解患者用药史,避免术中诱发药物过敏或药物不良反应。19WHO10大安全手术检查指南1、手术小组应确定是针对正WHO10大安全手术检查指南6、手术小组应坚持采用已知可行的方法,尽量减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7、手术小组应避免无意中遗留任何器械或海绵于手术切口内。8、手术小组应妥善保存并准确识别所有取之于患者的手术标本9、手术小组之间应有效沟通交流与手术安全相关所有重要信息10、医院和公共卫生系统应建立例行制度和程序,以监测手术的能力、数量和结果。20WHO10大安全手术检查指南6、手术小组应坚持采用已知2121患者因素年龄免疫力系统受损糖尿病非手术区域的感染灶伤口分类营养不良吸烟肥胖术前住院天数过长22患者因素年龄22手术因素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患者管理:体温、吸氧、血糖手术时间过长皮肤准备外科洗手手术室环境(通风、消毒等)手术衣和铺巾手术技术:止血、无菌技术、异物器械的灭菌监测23手术因素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232424目前SSI预防的主要挑战SSI监测缺乏对出院和门诊患者的标准监测方法1、没有有效的监测,SSI发生率会低估48~79%2、门诊手术增加

3、住院天数减少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耐药菌趋势会不断降低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效果。25目前SSI预防的主要挑战SSI监测252626国内外抗菌药物使用情况1、WHO推荐: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2、美英等发达国家医院:使用率22~25%3、中国卫生部要求抗菌药物使用在50%以内4、近五年我国医院中抗菌药物使有率均保持在67~82%之间,抗菌药物类药物的费用占全部药费的40%左右5、在使用抗菌药物人群中,1/3以上是根本不需要用抗菌药物,约50%以上并未起到作用。27国内外抗菌药物使用情况1、WHO推荐: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282829293030

核心策略正确的抗菌药物使用正确的备皮方式患者保温控制血糖皮肤消毒非手术部位感染灶的治疗外科手消毒人员管理伤口护理31核心策略正确的抗菌药物使用皮肤消毒31备皮抗菌药物患者体温血糖核心策略32备皮核心策略32备皮尽量减少备皮如果必须进行备皮体毛剪除者的手术部位感染率低于剃除者备皮与手术的时间间隔越长,感染的发生率越大使用电动备皮器,在术前当天备皮33备皮尽量减少备皮3334343535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在切皮前1小时内使用,万古霉素则在切皮前2小时使用。2、使用止血带时,应在加压前使用完整剂量3、一代、二代头孢霉素可以满足大部分类型手术4、不要使用万古霉素作为常规预防性抗菌药物,除非明确种植MRSA.5、除非大面积烧伤手术,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超过24小时并无太大益处,而且会增加细菌耐药性。36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在切皮前1小时内使37373838术中保温增加组织的血流和含氧量低温会影响包括血凝,血粘度和血球容积等系统中的分子相互作用和细胞功能有对421名清洁手术患者进行的随机研究显示:术中未进行保温的患者SSI的风险为14%,而术中保温患者的SSI风险为5%,具有非常显著差异。39术中保温增加组织的血流和含氧量394040控制血糖维持术中及术后血糖在正常范围(<200mg/di)血糖正常的患者,不但SSI风险更低,而且中风、尿路感染、肠梗阻、术后出血及死亡的风险均更低。美国拯救10万生命运动将体温和血糖控制作为干预措施的基础。41控制血糖维持术中及术后血糖在正常范围(<200mg/di)44242

核心策略正确的抗菌药物使用正确的备皮方式患者保温控制血糖无菌技术皮肤消毒非手术部位感染灶的治疗外科手消毒人员管理伤口护理43核心策略正确的抗菌药物使用无菌技术4344444545464647474848手术室人员管理1、手术室人员是细菌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2、手术室进出人员应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增加5名,微生物数量会增加15倍3、某些特殊人群,带菌数量高于常人,在手术室内会增加伤口感染机会4、健康成人走动,每分钟脱落约5000个带菌皮屑。49手术室人员管理1、手术室人员是细菌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49SSI预防补充策略50SSI预防补充策略5051515252值得探讨的问题53值得探讨的问题53洁净手术室进展1、使用超净手术室会增加24%的建筑成本和34%的使用成本。2、1999年美国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的SSI预防指南将“在超净手术室内进行骨科转换手术”列为Ⅱ类要求。3、2003年美国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颁布的环境感染控制指南未推荐在超净手术室进行骨科置换手术。4、最近一项研究显示:层流手术室与普通手术室比较,术后SSI感染率更高(髋关节置换和阑尾切除术)54洁净手术室进展1、使用超净手术室会增加24%的建筑成本和34口罩1、减少术中交谈,正确选择和佩戴外科口罩可以降低细菌空气传播导致的污染。2、连台手术应更换口罩3、外科口罩技术要求:细菌滤过率不小于95%,非油性颗粒滤过率不小于30%。外科口罩需要灭菌吗?55口罩1、减少术中交谈,正确选择和佩戴外科口罩可以降低细菌空气手术衣1、手术衣通过阻止接触传播途径和空气传播途径,预防细菌的传播。2、手术后,一半的手术衣外层带菌,术中应免手套接触手术衣表面。3、一项研究显示使用棉布组铺巾和手术衣的伤口感染是使用一次性组的2.5倍。56手术衣1、手术衣通过阻止接触传播途径和空气传播途径,预防细菌手套1、Davis报导29%的手套在铺巾后呈现污染

铺巾后更换手套?2、关节置换手术中50~67%出现穿孔或破损

双层手套减少3~9倍发生率57手套1、Davis报导29%的手套在铺巾后呈现污染57MRSA筛查近期前瞻性研究并没有肯定的结论有些对照研究显示对SSI预防有利,而同时其它的交叉研究未显示SSI下降(或至少由于MRSA引起的SSI)大规模筛查是否有价值?是否有足够的资源进行隔离?58MRSA筛查近期前瞻性研究并没有肯定的结论58SSI监测及反馈决定降低SSI的要点:

有效监测快速反馈手术医生监督对于规范(指南)的依从性单一因素干预还是协同作用?59SSI监测及反馈决定降低SSI的要点:59团队合作60团队合作60手术前1、尽量缩短术前住院时间2、有效控制基础病(糖尿病等)3、正规备皮,防止损伤4、正确消毒皮肤5、规范外科洗手6、合理术前预防性用药7、术者有感染性疾病不宜上台手术8、重视术前患者抵抗力61手术前1、尽量缩短术前住院时间61手术中1、保证手术间门关闭,环境清洁限制人员流动2、保证手术器械、器具灭菌合格3、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手卫生规范。4、或手术时长超过3小时,或失血超过1500ml术中追加合理抗生素。5、手术轻柔、减少组织损伤及避免形成死腔。6、术中注意患者保暖7、冲洗手术部位使用37度无菌生理盐水8、首选密闭式负压引流装置,置管位置合适。62手术中1、保证手术间门关闭,环境清洁限制人员流动62预防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措施 

1、预防微生物污染切口,应开始于手术前,术前用肥皂淋浴洗澡,积极治疗感染病灶,改善患者自身状况。 2、在手术前一日适当应用抗生素。 3、参加手术的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所用手术衣、帽、器皿必须经过严格灭菌处理,并按照手术前要求认真洗手。 4、提高医疗技术,在仔细操作的基础上,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适当处理组织,减少出血及血肿形成,消除死腔。 63预防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措施 1、预防微生物污染切口,应开始于预防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措施 6、尽量减少手术人员,限制非手术人员的走动和谈话。 7、手术器械及其他器械必须按规定灭菌,每周周采用芽胞细菌菌片测试高压蒸汽消毒装置的效能。 8、换药前、后都要认真洗手,不能直接触摸伤口。9、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发现患者有感染体征时应及时更换敷料。 10、任何可疑伤口换下的敷料都应做细菌培养及涂片,做革兰氏染色镜检。11、旋转引流时,要采用封闭式引流,置于主要切口旁

64预防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措施 6、尽量减少手术人员,限制非手术人总结1、SSI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关系到患者安全2、SSI的危险因素复杂多变,感染率远高于一般监测3、SSI发生的细菌主要来源于术前、术中,预防应注重时效4、随着耐药菌的产生,非药物预防措施会更有效5、预防措施应基于循证,并且可操作性6、SSI预防应采用综合措施,团队合作。65总结1、SSI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关系到患者安全65谢谢聆听!2019年10月27日66谢谢聆听!2019年10月27日66手术部位感染

的防控与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科付元瑜67手术部位感染

的防控与措施医院感682693问“发生了什么?”而非是“谁干的?”

寻找根源,改善系统才是“零感染”

真正有效的措施

即要“亡羊补牢”,又要“杞人忧天”70问“发生了什么?”而非是“谁干的?”

寻找根源,改善系统医院感染事件的现状1、医院感染逐渐成为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的导火索2、严重医院感染事件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3、严重医院感染事件的处理往往是“简单粗暴”4、严重医院感染事件并未有效抑制。71医院感染事件的现状1、医院感染逐渐成为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的导学习内容手术部位感染(SSI)定义SSI概述SSI预防的建议SSI预防的策略小结72学习内容手术部位感染(SSI)定义6Surgicalsiteinfection(ssI)定义:手术+微生物繁殖+炎症反应分类:切口浅层感染切口深部感染器官及体腔感染73Surgicalsiteinfection(ssI)什么是SSI?SurgicalSiteInfedtion手术部位感染取代了原来的外科伤口感染(SurgicalWoundInfectionSWI)的名称。SSI占医院感染的14~16%SSI是外科患者最常见感染,占38.9%1999,美国CDC颁布SSI预防指南2008,英国卫生部颁布SSI预防指南2017,中国的SSI预防规范正在报批中。2011年11月29日我国卫生部颁发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74什么是SSI?SurgicalSiteInfedtion手术部位感染(SSI)75手术部位感染(SSI)97610SSI发生率占整个住院病人院内感染总数的14~16%院内感染的三大原因,仅次于泌尿感染和肺炎。38%的院内感染都是发生在病人手术过程中外科部位感染中有2/3是切口感染,其余为脏器或腔隙感染。77SSI发生率占整个住院病人院内感染总数的14~16%11下列情况不属于浅部切口感染1、缝针处脓肿(仅限于缝针穿透处极小范围的炎症和分泌物)2、会阴侧切或新生儿包皮环切术后的感染3、烧伤部位感染4、感染累及筋膜和肌肉层。78下列情况不属于浅部切口感染1、缝针处脓肿(仅限于缝针穿透处极表浅切口感染手术后30天内发生的感染,感染只包括皮肤及皮下组织,至少有下列一项:1、无论有无微生物培养结果,表浅部位有脓性分泌物。2、无菌技术取得表浅切口部位的体液或组织,培养或分离出微生物。3、至少需要有以下症状或体征的任一项:疼痛或压痛、局部肿胀、红、热且手术医生有意打开表浅切口手术部位。除非切口部位微生物培养为阴性。4、手术医生或主治医生诊断为表浅切口手术部位感染79表浅切口感染手术后30天内发生的感染,感染只包括皮肤及皮下组深部切口感染术后30天(有植入物术后1年)内发生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肉,并至少符合下之一1、深部切口流脓,不是来自器官/腔隙。2、深部切口自然裂开或外科医生有目的地开放切口,同时患者具有以下症状或体征之一:发热(›38℃),局部疼痛或压痛,除非培养阴性。3、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织织病理学或放射检查时发现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深部切口感染的证据。4、外科医生或主治医师已经诊断,应该有临床症状和体征支持。同时累及浅部及深部切口的感染应报深部切口感染。通过切口引流的器官/腔隙的感染视为深部切口感染。80深部切口感染术后30天(有植入物术后1年)内发生累及深部软组器官/腔隙感染术后30天9有植入物术后1年)内发生与手术有关,感染涉及解剖学结构任何部位(如器官或腔隙),至少符合下列之一:1、器官/腔隙穿刺放置引流管,引流物为脓性。2、通过无菌操作从器官/腔隙留取组织或液体标本并培养出微生物。3、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组织病理学或放射检查时发现器官/腔隙脓肿或其它器官/腔隙感染的证据。4、外科医生或主治医师已经诊断。应该有临床症状和体征支持。81器官/腔隙感染术后30天9有植入物术后1年)内发生与手术有关8216目前SSI的影响美国每年发生50万例SSI增加7~10的住院天数增加2~

11倍死亡率77%SSI患者的死亡直接与感染有关每例SSI增加$3000~

$29000支出每年治疗SSI的支出达到100亿。83目前SSI的影响美国每年发生50万例SSI17SSI是术后不良事件1、美国CDC认为,SSI是手术患者最常见的不良事件。2、2009年开始,美国医疗保险和公共医疗补助机构(CMS),将不再支付医院由于可以预防的差错、伤害和感染而导致的住院费用。84SSI是术后不良事件1、美国CDC认为,SSI是手术患者最常WHO10大安全手术检查指南1、手术小组应确定是针对正确的患者和正确的部位施行手术2、手术小组将使用已知的合适方法,即要让患者处于无痛状态,又要防止麻醉所引起的伤害。3、手术小组应知晓并有效的做好准备,应对可能出现威胁生命的气道阻碍或呼吸功能的丧失。4、手术小组应知晓并有效地做好准备,应对手术期间可能出现的大量失血。5、手术小组应事先了解患者用药史,避免术中诱发药物过敏或药物不良反应。85WHO10大安全手术检查指南1、手术小组应确定是针对正WHO10大安全手术检查指南6、手术小组应坚持采用已知可行的方法,尽量减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7、手术小组应避免无意中遗留任何器械或海绵于手术切口内。8、手术小组应妥善保存并准确识别所有取之于患者的手术标本9、手术小组之间应有效沟通交流与手术安全相关所有重要信息10、医院和公共卫生系统应建立例行制度和程序,以监测手术的能力、数量和结果。86WHO10大安全手术检查指南6、手术小组应坚持采用已知8721患者因素年龄免疫力系统受损糖尿病非手术区域的感染灶伤口分类营养不良吸烟肥胖术前住院天数过长88患者因素年龄22手术因素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患者管理:体温、吸氧、血糖手术时间过长皮肤准备外科洗手手术室环境(通风、消毒等)手术衣和铺巾手术技术:止血、无菌技术、异物器械的灭菌监测89手术因素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239024目前SSI预防的主要挑战SSI监测缺乏对出院和门诊患者的标准监测方法1、没有有效的监测,SSI发生率会低估48~79%2、门诊手术增加

3、住院天数减少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耐药菌趋势会不断降低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效果。91目前SSI预防的主要挑战SSI监测259226国内外抗菌药物使用情况1、WHO推荐: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2、美英等发达国家医院:使用率22~25%3、中国卫生部要求抗菌药物使用在50%以内4、近五年我国医院中抗菌药物使有率均保持在67~82%之间,抗菌药物类药物的费用占全部药费的40%左右5、在使用抗菌药物人群中,1/3以上是根本不需要用抗菌药物,约50%以上并未起到作用。93国内外抗菌药物使用情况1、WHO推荐: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942895299630

核心策略正确的抗菌药物使用正确的备皮方式患者保温控制血糖皮肤消毒非手术部位感染灶的治疗外科手消毒人员管理伤口护理97核心策略正确的抗菌药物使用皮肤消毒31备皮抗菌药物患者体温血糖核心策略98备皮核心策略32备皮尽量减少备皮如果必须进行备皮体毛剪除者的手术部位感染率低于剃除者备皮与手术的时间间隔越长,感染的发生率越大使用电动备皮器,在术前当天备皮99备皮尽量减少备皮331003410135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在切皮前1小时内使用,万古霉素则在切皮前2小时使用。2、使用止血带时,应在加压前使用完整剂量3、一代、二代头孢霉素可以满足大部分类型手术4、不要使用万古霉素作为常规预防性抗菌药物,除非明确种植MRSA.5、除非大面积烧伤手术,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超过24小时并无太大益处,而且会增加细菌耐药性。102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在切皮前1小时内使1033710438术中保温增加组织的血流和含氧量低温会影响包括血凝,血粘度和血球容积等系统中的分子相互作用和细胞功能有对421名清洁手术患者进行的随机研究显示:术中未进行保温的患者SSI的风险为14%,而术中保温患者的SSI风险为5%,具有非常显著差异。105术中保温增加组织的血流和含氧量3910640控制血糖维持术中及术后血糖在正常范围(<200mg/di)血糖正常的患者,不但SSI风险更低,而且中风、尿路感染、肠梗阻、术后出血及死亡的风险均更低。美国拯救10万生命运动将体温和血糖控制作为干预措施的基础。107控制血糖维持术中及术后血糖在正常范围(<200mg/di)410842

核心策略正确的抗菌药物使用正确的备皮方式患者保温控制血糖无菌技术皮肤消毒非手术部位感染灶的治疗外科手消毒人员管理伤口护理109核心策略正确的抗菌药物使用无菌技术431104411145112461134711448手术室人员管理1、手术室人员是细菌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2、手术室进出人员应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增加5名,微生物数量会增加15倍3、某些特殊人群,带菌数量高于常人,在手术室内会增加伤口感染机会4、健康成人走动,每分钟脱落约5000个带菌皮屑。115手术室人员管理1、手术室人员是细菌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49SSI预防补充策略116SSI预防补充策略501175111852值得探讨的问题119值得探讨的问题53洁净手术室进展1、使用超净手术室会增加24%的建筑成本和34%的使用成本。2、1999年美国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的SSI预防指南将“在超净手术室内进行骨科转换手术”列为Ⅱ类要求。3、2003年美国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颁布的环境感染控制指南未推荐在超净手术室进行骨科置换手术。4、最近一项研究显示:层流手术室与普通手术室比较,术后SSI感染率更高(髋关节置换和阑尾切除术)120洁净手术室进展1、使用超净手术室会增加24%的建筑成本和34口罩1、减少术中交谈,正确选择和佩戴外科口罩可以降低细菌空气传播导致的污染。2、连台手术应更换口罩3、外科口罩技术要求:细菌滤过率不小于95%,非油性颗粒滤过率不小于30%。外科口罩需要灭菌吗?121口罩1、减少术中交谈,正确选择和佩戴外科口罩可以降低细菌空气手术衣1、手术衣通过阻止接触传播途径和空气传播途径,预防细菌的传播。2、手术后,一半的手术衣外层带菌,术中应免手套接触手术衣表面。3、一项研究显示使用棉布组铺巾和手术衣的伤口感染是使用一次性组的2.5倍。122手术衣1、手术衣通过阻止接触传播途径和空气传播途径,预防细菌手套1、Davis报导29%的手套在铺巾后呈现污染

铺巾后更换手套?2、关节置换手术中50~67%出现穿孔或破损

双层手套减少3~9倍发生率123手套1、Davis报导29%的手套在铺巾后呈现污染57MRSA筛查近期前瞻性研究并没有肯定的结论有些对照研究显示对SSI预防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