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学基础课件_第1页
心电图学基础课件_第2页
心电图学基础课件_第3页
心电图学基础课件_第4页
心电图学基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1887年Waller描记出人类第一份心电图至今已整整116年了!1自1887年Waller描记出人类第一份心心电图学基础昆医附四院黄金龙心电图学基础昆医附四院黄金龙内容:熟悉正常心电图

※心电图组成

※心电图的导联体系

※心率、心电轴※正常心电图常见疾病的心电图表现

※房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ST—T异常※电解质异常的心电图诊断※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心电图检测的临床应用3内容:熟悉正常心电图3心电图的组成一份典型心电图由下列各波、段及间期组成:P波:左、右心房除极波。心电图上笫一出现的波,系窦房结发出的激动刺激心房,心房除极而形成。QRS波:室间隔、左、右心室除极形成的综合波群。第一个负向(向下)波为Q波,继之的正向(向上)波为R波,其后的负向波为S波,三个波密不可分,故称为QRS综合波群。T波:为心室复极形成的波。形态为上升肢缓慢,下降肢迅速。U波:继T波之后的一微小波,按字母顺序命名为U波。其发生机理至今不甚清楚,有下列三种理论:⑴U波是浦肯野纤维的复极波;⑵U波是部分心肌纤维延迟除极的“激后电位”;⑶机械电偶联引起的后电位形成U波。P-R间期:

自P波起点至QRS波群起始点的时间。代表窦房结发出的激动,引起心房除极,经房室交界区下传,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P—R段:自P波终末点到QRS波群开始的时问。S—T段:自QRS波终点(即J点)到T波起始点的一段时间。Q-T问期:自QRS波起始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4心电图的组成一份典型心电图由下列各波、段及间期组成:4心电图的组成:PQRRSTUP--RJS--TQRS时间Q--T间期5心电图的组成:PQRRSTUP--RJS--TQRS时间Q-⒈标准肢体导联:Ⅰ导联、Ⅱ导联、Ⅲ导联,Einthoven于

1903年创建,心电图的导联体系导联

是指放置电极板的方法及电极板与心电图机的连接方式。导联的设计是以Einthoven等边三角形假说为理论基础。任何心电导联体系本质上讲的都是双极导联,双极置于体表任何两点都能记录出心电图。就电极板与心脏电位变化的关系,导联的分为单极导联与双极导联。现国际公认的常规十二导心电图,包含有三个标准肢体导联(双极导联)、三个加压肢体导联(单极导联)及六个胸导联(单极导联)。⒉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AVR、aAVL及aAVF),系Goldberger在Wilson的单极导联的基础上改进形成。

⒊胸导联:六个胸导联,V1—V6均为单极导联,6⒈标准肢体导联:Ⅰ导联、Ⅱ导联、Ⅲ导联,Einthoven于导联连接7导联连接7导联轴及六轴系统导联轴是指某一导联正负极间的一条假想的联线。导联轴具有方向和强度两种特性,故其也是向量,导联轴的方向是由该导联的负极指向正极,导联轴的极性规定与心电图正极相连的一侧为正,与心电图负极相连一侧为负,中点即为O点。导联轴的方向与极性对于理解心电图与心电向量之间的关系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导联轴据导联的组成和向量的概念分为额面肢体导联轴与横面心胸导联轴。最常用的为额面导联轴。8导联轴及六轴系统导联轴是指某一导联正负极间的一条假想的联线。导联轴示意图9导联轴示意图9六轴系统Bailey氏六轴系统:

将三个标准肢体导联和三个加压肢体导联轴保持原有的方向不变,角度不变而移于直角座标系的O点,即得到一个辐射状的几何图形,称为Bailey氏六轴系统。箭头端为正极,12根导联轴线均匀分布于额面上,彼此间的夹角为30。。Ⅰ0。Ⅱ+60。+120。ⅢaVF+90。+210

aVRaVL-30。10六轴系统Bailey氏六轴系统:Ⅰ0。Ⅱ+60。+120。心电监护仪的导联心电监护仪分为有线(联接导联线)和无线(有心电发射合,即遥测)两种类型,其导联的连接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有较大差异。各种监护仪有其自已的连接方法,详见说明书。但只要理解了常规十二导心电图导联轴的慨念,据说明书上指定的导联的正、负极及无关电极(不同的监护仪导联有不同的色标)及你想选择监护哪个导联,按导联轴正、负极的方位摆放电极即可。11心电监护仪的导联心电监护仪分为有线(联接导联线)和无线(有心心电图记录纸多采用热敏式记录纸(坐标纸)。纵坐标表示电压(振幅),最小格高1mm,在标准增益(1mV=10mm)下为0.1mV。横坐标表示时间,最小格长1mm,在标准走纸速度(25mm/Sec.)下为0.04秒(Sec.)。因此,观察心电图时要注意标注的走纸速度(标准纸速为25mm/Sec.,可以定为50—100mm/Sec。)及增益定标(自动分析电脑心电图机能自动记录,电压过高时可自动降为1/2—1/4)。12心电图记录纸多采用热敏式记录纸(坐标纸)。纵坐标表示电压(振心电图的测量心率的测量方法:①测量R--R间期的时间(秒)或R--R间期所占的小格数查表即得心率(次/分);②计算法:测量R--R间期的时间(秒),心律不齐情况下求一R--R平均值,用下列公式计算:60心率(次/分)=(bpm)R—R(Sec)以R--R计算得出心室率,以P--P计算得心房率。心律不规刖时,则可计数单位时间(如6秒或10秒)内R(房颤时计数f波,房扑时计数F波)换箅为1分种心率(即×10或×6)。6秒13心电图的测量心率的测量6秒13心电图各波、段、间期的测量P波的测量

P波的时间

自P波的起始点到P波的终点的时距。在12导同步心电图上要注意最早出现P波的导联,P波起始点从此导的P波起始点算起。

P波的电压

对波振幅测量的要求:正向波的测量,从基线上缘垂直地测量到波顶上缘;负向波的测量,则从基线的下缘垂直地测量到波谷的下缘。14心电图各波、段、间期的测量P波的测量14P波的测量15P波的测量15P—R间期P—R(P—Q)间期及P-—R段的测量P—R间期

P--R间期在各个导联上有差异,精确测量的P—R间期,应是在同步12导联中最早的P波起点至最早的QRS波起点间的时距。一般地测量方法,即选择P波较清楚地导联,测量从P波的起点至QRS波点的时间。在P—R变短<0.12秒时,尤其要多观测肢体及胸导联的P—R间期并进行比较。P—R段是指从P波的终点到QRS的起始点的一段,需观测其有无偏移。16P—R间期P—R(P—Q)间期及P-—R段的测量16QRS波群的测量

QRS波群的测量内容包括:①时间,②电压③向量(平均电轴),④室壁激动时间(VAT),⑤QRS波群的命名及QRS形态观察。QRS波群的命名

心室除极形成的第一个向下的波为Q波,继之第一个向上的波为R波,第二个向下的波为S波,再出现向上的波为R‘波,再出现向下的波为S‘波,依次R’’、S’’、R’’’、S’’’…。其波幅的大小以大写或小写表示,即波幅较大为大写,Q、R、S,波幅较小为小写,q、r、s,若只有向下的一个波,无法分辩是q还是s,则命名为qs或QS。17QRS波群的测量QRS波群的测量内容包QRS波群命名RqRsrSRSRsQrQSrSR’rSR’s’18QRS波群命名RqRsrSRSRsQrQSrSR’rSR’sQRS时间、振幅(电压)测量QRS时间

从Q波(或R波)起点至S波的终末点(J点)的时距。在同步记录的12导联中,最早的QRS起始点至最晚的QRS终点的距离为实测QRS时间。

QRS电压(振幅)测量分别测量Q波、R波、S波的电压,测量振幅(电压)原则同上所述。

QRS向量测量见平均电轴的测量方法。19QRS时间、振幅(电压)测量QRS时间从Q波(或R波)起点S—T段观测S--T段系指S波的终末点(J点)到T波的起始点的一段,在正常心电图中。S--T段可能较等电位线稍高或稍低(其标准后述)。S--T段观测的重点:S--T段持续的时间(有无延长,即>0.12Sec.)、S--T段有无抬高或压低及其幅度和形态。

J点T波起点20S—T段观测S--T段系指S波的终末点(J点)到T波的起始点T波的观测

T波是心室的复极波,其波形上升缓慢下降迅速。T波观测的重点:T波与S--T段的夹角、T波的方向(直立或倒置、正负或负正双相)、T波的振幅(正常、低平、浅倒、深倒、等电位线、高耸)与同导QRS波的方向及振幅的关系、倒置T波之形态(对称型、非对称型)、T波上有无切迹。T波21T波的观测T波是心室的复极波,其波形上升缓慢下降迅速。T波U波及Q—T间期U波的测量

继T波之后的一个小而园钝的波,与T波的方向一致。U波的电轴与aVL导联相垂直,故在aVL导联上U波呈等相波或在等电位线上,而过渡导联,如Ⅱ、V3

导联的U波幅度最大,表现最明显。

Q—T(U)间期的测量

从QRS波起点到T波的终点的时距。在12导同步导联中为从最早的QRS起始点到最晚结束的T波终点的最长间距为Q--T间期。其包含了心室的除极和复极的总时间。需除外U波。在T--U融合的情况下测得的为Q--U间期。22U波及Q—T间期U波的测量22平均电轴偏移的临床意义电轴右偏轻度:可见于正常人;中、重度:几乎全部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如右心室肥大、左后分支阻、右束支阻滞;电轴左偏

轻度:可见于正常人;中度:见于左心室肥厚、左束支阻滞、预激综合征、下壁心梗;重度:见于左前分支阻滞。23平均电轴偏移的临床意义电轴右偏23平均电轴目测法据Ⅰ、Ⅲ导联主波方向判定ⅠⅢ不偏右偏左偏不确定24平均电轴目测法据Ⅰ、Ⅲ导联主波方向判定ⅠⅢ不偏右偏左偏不确定电轴正常25电轴正常25电轴左偏26电轴左偏26电轴右偏27电轴右偏27正常心电图定义P、QRS、ST、T、U波和各波段、间期都正常者,称为正常心电图。心脏结构、心壁厚度、心腔容积、传导束、心包等均正常者,产生的心电波形、振幅、间期及方向均都正常。健康人总是正常心电图,不少严重心脏病患者心电图可是正常,因此不可以心电图正常而排外心脏病。诊断

PP波方向:PⅠ、Ⅱ、V5、V6直立,PaVR倒置(窦性P波)P波振幅:<0.25mVP波时间:<0.11S.

QRS

Q波:宽度(时间)<0.04S,振幅<同导R波之1/4。R波:Ⅰ<1.5mV,Ⅱ<2.5mV,Ⅲ<1.5mV,aVR<0.5mV,aVL<1.2mV,aVF<2.0mV,V1<1.0mV,V5或V6<2.5mV。S波:Ⅲ<1.5mV,V1或V2<3.0mV。QRS时间:0.08—0.10S。28正常心电图定义P、QRS、ST、T、U波和各波段、正常心电图P—R间期成人:0.12—0.20S.儿童:据心率换箅(查表)ST段ST段抬高:标准肢导0.05—0.1mV,右胸导0.3—0.4mV,左胸导<0.1mVST段压低:<0.1mV,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一致。U波方向与T波一致。Q-T、QTc、QTdQ-T间期:0.36—0.46SQ-Tc:0.36—0.44SQ-Td:<0.05s29正常心电图P—R间期成人:0.12—0.20S.正常心电图30正常心电图30正常心电图31正常心电图313232谢谢!33谢谢!33

自1887年Waller描记出人类第一份心电图至今已整整116年了!34自1887年Waller描记出人类第一份心心电图学基础昆医附四院黄金龙心电图学基础昆医附四院黄金龙内容:熟悉正常心电图

※心电图组成

※心电图的导联体系

※心率、心电轴※正常心电图常见疾病的心电图表现

※房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ST—T异常※电解质异常的心电图诊断※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心电图检测的临床应用36内容:熟悉正常心电图3心电图的组成一份典型心电图由下列各波、段及间期组成:P波:左、右心房除极波。心电图上笫一出现的波,系窦房结发出的激动刺激心房,心房除极而形成。QRS波:室间隔、左、右心室除极形成的综合波群。第一个负向(向下)波为Q波,继之的正向(向上)波为R波,其后的负向波为S波,三个波密不可分,故称为QRS综合波群。T波:为心室复极形成的波。形态为上升肢缓慢,下降肢迅速。U波:继T波之后的一微小波,按字母顺序命名为U波。其发生机理至今不甚清楚,有下列三种理论:⑴U波是浦肯野纤维的复极波;⑵U波是部分心肌纤维延迟除极的“激后电位”;⑶机械电偶联引起的后电位形成U波。P-R间期:

自P波起点至QRS波群起始点的时间。代表窦房结发出的激动,引起心房除极,经房室交界区下传,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P—R段:自P波终末点到QRS波群开始的时问。S—T段:自QRS波终点(即J点)到T波起始点的一段时间。Q-T问期:自QRS波起始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37心电图的组成一份典型心电图由下列各波、段及间期组成:4心电图的组成:PQRRSTUP--RJS--TQRS时间Q--T间期38心电图的组成:PQRRSTUP--RJS--TQRS时间Q-⒈标准肢体导联:Ⅰ导联、Ⅱ导联、Ⅲ导联,Einthoven于

1903年创建,心电图的导联体系导联

是指放置电极板的方法及电极板与心电图机的连接方式。导联的设计是以Einthoven等边三角形假说为理论基础。任何心电导联体系本质上讲的都是双极导联,双极置于体表任何两点都能记录出心电图。就电极板与心脏电位变化的关系,导联的分为单极导联与双极导联。现国际公认的常规十二导心电图,包含有三个标准肢体导联(双极导联)、三个加压肢体导联(单极导联)及六个胸导联(单极导联)。⒉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AVR、aAVL及aAVF),系Goldberger在Wilson的单极导联的基础上改进形成。

⒊胸导联:六个胸导联,V1—V6均为单极导联,39⒈标准肢体导联:Ⅰ导联、Ⅱ导联、Ⅲ导联,Einthoven于导联连接40导联连接7导联轴及六轴系统导联轴是指某一导联正负极间的一条假想的联线。导联轴具有方向和强度两种特性,故其也是向量,导联轴的方向是由该导联的负极指向正极,导联轴的极性规定与心电图正极相连的一侧为正,与心电图负极相连一侧为负,中点即为O点。导联轴的方向与极性对于理解心电图与心电向量之间的关系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导联轴据导联的组成和向量的概念分为额面肢体导联轴与横面心胸导联轴。最常用的为额面导联轴。41导联轴及六轴系统导联轴是指某一导联正负极间的一条假想的联线。导联轴示意图42导联轴示意图9六轴系统Bailey氏六轴系统:

将三个标准肢体导联和三个加压肢体导联轴保持原有的方向不变,角度不变而移于直角座标系的O点,即得到一个辐射状的几何图形,称为Bailey氏六轴系统。箭头端为正极,12根导联轴线均匀分布于额面上,彼此间的夹角为30。。Ⅰ0。Ⅱ+60。+120。ⅢaVF+90。+210

aVRaVL-30。43六轴系统Bailey氏六轴系统:Ⅰ0。Ⅱ+60。+120。心电监护仪的导联心电监护仪分为有线(联接导联线)和无线(有心电发射合,即遥测)两种类型,其导联的连接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有较大差异。各种监护仪有其自已的连接方法,详见说明书。但只要理解了常规十二导心电图导联轴的慨念,据说明书上指定的导联的正、负极及无关电极(不同的监护仪导联有不同的色标)及你想选择监护哪个导联,按导联轴正、负极的方位摆放电极即可。44心电监护仪的导联心电监护仪分为有线(联接导联线)和无线(有心心电图记录纸多采用热敏式记录纸(坐标纸)。纵坐标表示电压(振幅),最小格高1mm,在标准增益(1mV=10mm)下为0.1mV。横坐标表示时间,最小格长1mm,在标准走纸速度(25mm/Sec.)下为0.04秒(Sec.)。因此,观察心电图时要注意标注的走纸速度(标准纸速为25mm/Sec.,可以定为50—100mm/Sec。)及增益定标(自动分析电脑心电图机能自动记录,电压过高时可自动降为1/2—1/4)。45心电图记录纸多采用热敏式记录纸(坐标纸)。纵坐标表示电压(振心电图的测量心率的测量方法:①测量R--R间期的时间(秒)或R--R间期所占的小格数查表即得心率(次/分);②计算法:测量R--R间期的时间(秒),心律不齐情况下求一R--R平均值,用下列公式计算:60心率(次/分)=(bpm)R—R(Sec)以R--R计算得出心室率,以P--P计算得心房率。心律不规刖时,则可计数单位时间(如6秒或10秒)内R(房颤时计数f波,房扑时计数F波)换箅为1分种心率(即×10或×6)。6秒46心电图的测量心率的测量6秒13心电图各波、段、间期的测量P波的测量

P波的时间

自P波的起始点到P波的终点的时距。在12导同步心电图上要注意最早出现P波的导联,P波起始点从此导的P波起始点算起。

P波的电压

对波振幅测量的要求:正向波的测量,从基线上缘垂直地测量到波顶上缘;负向波的测量,则从基线的下缘垂直地测量到波谷的下缘。47心电图各波、段、间期的测量P波的测量14P波的测量48P波的测量15P—R间期P—R(P—Q)间期及P-—R段的测量P—R间期

P--R间期在各个导联上有差异,精确测量的P—R间期,应是在同步12导联中最早的P波起点至最早的QRS波起点间的时距。一般地测量方法,即选择P波较清楚地导联,测量从P波的起点至QRS波点的时间。在P—R变短<0.12秒时,尤其要多观测肢体及胸导联的P—R间期并进行比较。P—R段是指从P波的终点到QRS的起始点的一段,需观测其有无偏移。49P—R间期P—R(P—Q)间期及P-—R段的测量16QRS波群的测量

QRS波群的测量内容包括:①时间,②电压③向量(平均电轴),④室壁激动时间(VAT),⑤QRS波群的命名及QRS形态观察。QRS波群的命名

心室除极形成的第一个向下的波为Q波,继之第一个向上的波为R波,第二个向下的波为S波,再出现向上的波为R‘波,再出现向下的波为S‘波,依次R’’、S’’、R’’’、S’’’…。其波幅的大小以大写或小写表示,即波幅较大为大写,Q、R、S,波幅较小为小写,q、r、s,若只有向下的一个波,无法分辩是q还是s,则命名为qs或QS。50QRS波群的测量QRS波群的测量内容包QRS波群命名RqRsrSRSRsQrQSrSR’rSR’s’51QRS波群命名RqRsrSRSRsQrQSrSR’rSR’sQRS时间、振幅(电压)测量QRS时间

从Q波(或R波)起点至S波的终末点(J点)的时距。在同步记录的12导联中,最早的QRS起始点至最晚的QRS终点的距离为实测QRS时间。

QRS电压(振幅)测量分别测量Q波、R波、S波的电压,测量振幅(电压)原则同上所述。

QRS向量测量见平均电轴的测量方法。52QRS时间、振幅(电压)测量QRS时间从Q波(或R波)起点S—T段观测S--T段系指S波的终末点(J点)到T波的起始点的一段,在正常心电图中。S--T段可能较等电位线稍高或稍低(其标准后述)。S--T段观测的重点:S--T段持续的时间(有无延长,即>0.12Sec.)、S--T段有无抬高或压低及其幅度和形态。

J点T波起点53S—T段观测S--T段系指S波的终末点(J点)到T波的起始点T波的观测

T波是心室的复极波,其波形上升缓慢下降迅速。T波观测的重点:T波与S--T段的夹角、T波的方向(直立或倒置、正负或负正双相)、T波的振幅(正常、低平、浅倒、深倒、等电位线、高耸)与同导QRS波的方向及振幅的关系、倒置T波之形态(对称型、非对称型)、T波上有无切迹。T波54T波的观测T波是心室的复极波,其波形上升缓慢下降迅速。T波U波及Q—T间期U波的测量

继T波之后的一个小而园钝的波,与T波的方向一致。U波的电轴与aVL导联相垂直,故在aVL导联上U波呈等相波或在等电位线上,而过渡导联,如Ⅱ、V3

导联的U波幅度最大,表现最明显。

Q—T(U)间期的测量

从QRS波起点到T波的终点的时距。在12导同步导联中为从最早的QRS起始点到最晚结束的T波终点的最长间距为Q--T间期。其包含了心室的除极和复极的总时间。需除外U波。在T--U融合的情况下测得的为Q--U间期。55U波及Q—T间期U波的测量22平均电轴偏移的临床意义电轴右偏轻度:可见于正常人;中、重度:几乎全部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如右心室肥大、左后分支阻、右束支阻滞;电轴左偏

轻度:可见于正常人;中度:见于左心室肥厚、左束支阻滞、预激综合征、下壁心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