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印度-【八九衔接】2021-2022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一线教师备课教案详案_第1页
第3课 古代印度-【八九衔接】2021-2022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一线教师备课教案详案_第2页
第3课 古代印度-【八九衔接】2021-2022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一线教师备课教案详案_第3页
第3课 古代印度-【八九衔接】2021-2022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一线教师备课教案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古代印度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熟悉的长篇小说《西游记》中,有唐僧师徒历尽艰险到西天取经的情节。那么,“西天”在历史上是哪个地方么呢?其实,“西天”指的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的古代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印度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代印度》。二、学习目标:1.知道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地理位置和发展过程;2.了解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实质;3.掌握佛教的创立时间、创始人和传播路径。三、新课讲授:古代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它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恒河和印度河河水定期泛滥,给两岸带来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印度河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约公元前2500-1750年位于印度河流域已经进入文明时期。著名城市有摩亨佐达罗以及哈拉巴等,它们都已具备较大规模。城市规划整齐,分上城和下城。上城有城墙和濠沟环绕,并有良好的供水排水系统和高大的公共建筑,是政治中心;下城为居民区,街道纵横交错。住宅结构已经表明阶级分化十分明显。除住宅外,下城还有专门的工商业区。街道下设有完善的排水道,与富人住宅的排水沟相通。在哈拉巴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印章,其中有少量文字,但尚无法解读。公元前1750年后,哈拉巴文化逐渐消亡,至今尚无确切原因。这两个早期文明是古印度早期居民创造的,雅利安人是后来的征服者。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河北部建立起许多小国。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它因其创建者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孔雀王朝初期控制了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孟加拉湾,德干高原以及远达阿拉伯海的广大领域。到第三位帝王阿育王统治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阿育王死后,印度又陷入分裂的状态。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是祭司贵族,掌管祭祀。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管军事和行政能力。婆罗门是人民的精神生活的统治者,刹帝利是国家的世俗统治者。第三等级吠舍主要是农牧民、手工业者等,要向国家纳税,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是被征服者,以奴隶为主。为了维护反动的等级制度,婆罗门祭司把等级制蒙上了一层神圣的色彩。婆罗门宣传:造物神梵天从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随着生产和分工的发展,在种姓之外又出现了大批的不可接触者,即最受歧视和压迫的贱民。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不同种姓之间不能互相谈话、走动。高级种姓的人不能从低级种姓的人手中接受任何食物,而作为高级种姓所享用的食物,其他种姓的人不可以吃。各种姓的人都有与自己的地位相应的传统职业,并逐渐固定下来,父子时代相传。每个种姓的成员只能在本种姓内寻找配偶,各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也就是说:种姓界限森严;种姓职业世袭;种姓实行内婚。对印度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呢?统治者利用婆罗门教的说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但是种姓制度:不利于印度的统一和团结,使社会四分五裂,人民之间缺乏团结。在历史上,为异族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种姓制度实行职业世袭,把生产限制在一个小小的范围内,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种姓制度虽已废除,在当今印度社会仍有影响。等级制度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在奴隶制的发展中,越来越引起人民的不满、婆罗门教日益遭到反对,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是印度释迦族的王子。据说,他看到走投无路的乞丐、痛苦不堪的病人、暴露于荒郊的尸体时,心灵受到极大震撼,感到人生皆苦,于是下决心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道路。29岁那年,他离别双亲和妻儿,去深山访道。经过7年的冥思苦想终于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佛”就是大彻大悟的人——一般专指释迦牟尼。他创立了佛教,被尊为“佛陀”。中国寺院的佛殿称大雄宝殿,殿里的大佛就是释迦牟尼。大雄也是尊称,意思是大无畏的勇士。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提倡消灭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乐世界”。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佛教为什么能够很快发展壮大,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佛教迅速传播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社会基础:早期佛教承认种姓制,但是不信奉婆罗门的神,尤其反对婆罗门在政治上的特权地位,因此得到刹帝利和一些吠舍富人的支持,也符合印度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二是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佛教宣扬众生平等,教人消灭欲望,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乐世界,这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劳动人民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三是统治者提倡:佛教宣杨的平等是灵魂上的而不是现实中的,佛教并不反对奴隶制,并且把刹帝利摆在第一位。它所宣扬的“忍耐顺从”有利于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因此被统治者所接受,并大力提倡。阿育王时宣布佛教为印度的国教,为了弘扬佛法,他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大批使者和僧侣,到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去传教。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通过佛教的传播,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古代印度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世界上广泛应用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古代印度的佛像艺术对中国影响巨大,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都深受印度佛像艺术的影响。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古代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辉煌灿烂的文化,这些文明只有中国文明从未间断。大家来比较一下,这些文明发生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共同点呢?为什么?它们都产生于大河流域。这是因为原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当堂达标:1、右图为印度河流域早期文明的典型代表——摩亨佐·达罗。它大约出现于()A.公元前4300年B.公元前3100年C.公元前2200年D.公元前2070年2、某班级要进行一场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采用的台词应该是()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C.“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3、《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婆罗门应处一百钵那罚金;吠舍处一百五十或两百,首陀罗处体刑。婆罗门辱骂武士种姓的人处五十钵那罚金;辱骂商人种姓处二十五;辱骂首陀罗处十二。”这说明四大种姓中()A.婆罗门最不受尊重B.刹帝利的地位最高C.吠舍比刹帝利富有D.首陀罗的地位最低4、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A.乔达摩·悉达多B.耶稣C.真主安拉D.穆斯林五、课堂小结:南亚的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又一个发源地。印度是著名的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