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逍遥游》学案(教师版)第一学时学习目标4、通过音读与意读,归纳掌握重点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品味作者极富表现力的语言。5、通过情读和研读,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鉴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鉴赏作品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6、在理解、领悟的基础上熟能成诵,体会“逍遥游”的深刻内涵,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学习重难点1、熟读成诵,归纳掌握重点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品味作者极富表现力的语言。2、鉴赏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3、理解庄子的“逍遥之游”的主旨,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学习要点通过音读与意读,归纳掌握重点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品味作者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学习过程一、了解作者及其思想了●庄子(约前369~前286),我国战国中期思想家。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家境贫困,曾向监河侯(官名)借粟而受到奚落,又以麻鞋布衣见魏王。相传楚威王闻其贤,以厚礼聘之为楚相,遭其拒绝,明确表示:“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霸,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他一生大都从事于讲学、著述,但从游者不多。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有“”之称。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战争也空前残酷。孟子所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庄子》简介《庄子》(也称《南华经》《南华真经》)一书,计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定内篇为庄子自撰,其余则出自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庄子》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在战国时代的丰富和发展,这两个方面都给了后世以深刻、巨大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他关于道的理论,为中华民族的思维能力的提高作出了贡献;他关于逍遥、齐物的论述是对世俗观念、日常意识的重大超越;他关于生死问题的看法有助于人们破除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为后世中国无神论传统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源;他关于社会政治文化的学说具有反抗专制制度和等级压迫的进步作用,对于人类社会纠正自身的文化偏向,也具有很大价值。从文学价值方面来讲,《庄子》一书展现出来的浪漫主义才力,更为后世称道和借鉴,鲁迅先生说:“其为文汪洋辟阖,仪态万千,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这是很精当的评论。至于书中主观、消极、无为的一面,我们应当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庄子的经历加以理解和批判。(2)关于寓言寓言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是比喻的高级形式。它篇幅短小,具有明显的讽喻意义,以述说的故事为喻体,以阐述的教训和哲理为本体,具有极大的思想启示意义。其主题思想多是借小喻大、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此喻彼。寓言文学在世界上有三大发源地:印度、希腊、中国。印度有经典《三卷书》《百喻经》;古希腊有集子《伊索寓言》;而中国古代却没有专门的寓言集。中国古代寓言夹杂在论说文和史传文中。只有论证的手段,并未独立成篇。虽然如此,但中国古代寓言叙写生动,哲理深刻,独立流传,具有无穷魅力。《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一、基础梳理1、注音鲲()鹏 抟() 齐谐() 坳()堂迁徙() 北冥() 夭阏() 沮()丧榆枋() 斥鴳() 舂()米 晦朔()泠()然 蓬蒿() 翱()翔 恶()乎待哉穷发()之北 知()效一官 决()起而飞数数()然飡() 蟪() 蜩()2、积累通假字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三餐而反()小知不及大知()而征一国者()旬有五日而后反()此小大之辩也()御六气之辩()读——疏字词、通文意默读全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疑难字词小组讨论并归类总结。小组不能解决的词句,课上提出共同研讨。3、重点虚词、实词怒而飞()志怪者也()去以六月息者也()则风斯在下矣()莫之夭阏者()之九万里()之二虫()众人匹之()彼且奚适()是鸟也()抟扶摇()置杯焉则胶()而后乃今陪风()而后乃今将图南()适百里()以久特闻()穷发之北()恶乎待哉()4、词类活用(1)水击三千里()(2)而后乃今将图南()(3)举世非之而不加沮()5、文言句式(1)南冥者,天池也。()(2)《齐谐》者,志怪者也。()(3)莫之夭阏者。()(4)之二虫又何知!()(5)奚以知其然也()(6)彼且奚适也()(7)彼且恶乎待哉()(8)奚以……为()(9)其……其……()6、古今异义虽然,犹有未树也:众人匹之:腹犹果然:穷发之北之二虫有何知小年不及大年二、翻译下面的句子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当堂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B鲲鹏(ūn) 夭阏(yān) 蓬蒿(hāo) 学鸠(jiū)C晦朔(shuò) 泠然(líng) 宿舂粮(chōng) 决起(jué)D蟪蛄(huì) 榆枋(fāng) 蜩与学鸠(tiáo) 数之然(shuó)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B复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之为舟C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D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3选出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C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5与“则芥为之舟”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名为鲲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以百岁为春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二、简答题6在《逍遥游》一文中,“逍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根据神话传说,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任意变化遨游,给人展示出一个十分开阔的意境。作者认为,要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就得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A抟扶摇而上“tuán”;B夭阏“è”;C决起“uè”。)(A徒—徙;B复—覆;D辨—辩。)(A古义:真正的颜色。今义:纯正的颜色。C古义:不求名声;今义:没有名声。D古义:四季;今义:春天和秋天。)(A是,叫;B表反问语气;C作为,当作;D替。)二、6优游自得的样子鲲鹏无己无功无名第二学时学习要点1通过情读和研读,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鉴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鉴赏作品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2在理解、领悟的基础上熟能成诵,体会“逍遥游”的深刻内涵,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学习过程一、诵读全文,思考下面问题。提问:1题目《逍遥游》的含义是什么.明确:就是无所羁绊,无所依靠,无所凭借,悠游自得的意思2、作者用众多的比喻所描写的物和人是不是就是无所羁绊,无所依靠,无所凭借,悠游自得呢第1段中哪些句子描写飨鹏之大明确:鲲之大,。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3、提问:形体硕大无比的辊鹏如何飞上九万里高空的《齐谐》书里如何写的明确:“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4、提问:这说明鲲鹏上九万里,非逍遥,有所待。有所待的是什么明确:是海运时的六月巨风。5、提问:课文用了哪些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也是非逍遥的明确:“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拗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6、蜩学鸠是怎样嘲笑大鹏的作者是怎样解释的明确: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至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作者反驳:“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区之二虫又何知!”7、提问:蜩与学鸠“枪榆伤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说明什么明确;照样讲明它们也不逍遥,都是不自由的。8、提问:作者为了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个道理,举了哪些例子明确:“朝菌不知晦朔,编站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教师点评:在五彩缤纷,变幻无穷的大千世界里,有动物、有植物、有云气、有人类。其物种形状,其所占时间,所占空间,大者大,小者小,绝不相同。自然界如此,社会亦然。作者以上写的都是物,它们都不是自由的,即非逍遥的。9、提问:第三段作者提到的两个人说明什么明确:所提到的宋荣子、列子,同样说明两人也还未逍遥。10、提问:那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到底是什么这是怎样的境界哪种人能达到种境界明确:“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也只有课文最后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11、要求学生读后回答:这篇文章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哲理,这个哲理是什么庄子散文有时像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有时像万斛源泉,随地涌出,汪洋恣肆,先破后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但是《逍遥游》中所表达的思想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是不满现实的自我超腿的空虚。他企图以此达到逃避现实、保存自己的目的。实际上这种境界是不存在的,只能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我们青年人应该抛弃一切私心杂念,勇于面对生活,敢于挑战生活,要去拼搏,去创造更好的明天。总结1、通过对本节课内容回顾,归纳写作方法,先破后立,从而明确庄子散文善用比喻、想象奇特的特点。(由学生概括、归纳,最后再由教师明确。)2、体会庄子散文的特点。(1)借用寓言说理。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论庄子散文的特点说:“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逍遥游》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例如本篇中的鲲、鹏、蜩、学鸠、斥,有的是根据神话故事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纳入他的寓言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接受感染。(2)想像丰富,意境开阔。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像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丰富的想像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看来荒诞无稽,却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3)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如第1段,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描写学鸠,赋与人的情性,是拟人。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当堂练习阅读题(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9解释加点的词。(1)故夫知效一官________________(2)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________________(3)辩乎荣辱之境________________(4)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________________10下列文句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举世非之而不加沮。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A①世人都非议他而不因此沮丧。②(列子乘风)虽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依靠。B①世人都反对他但并不增加沮丧。②(列子乘风)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期待。C①世人都非议他而不因此沮丧。②(列子乘风)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期待。D①世人都反对他但并不增加沮丧。②(列子乘风)虽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依靠。11对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宋荣子嗤笑他们,而没有向他们学习,这是不对的。B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不因此奋勉,这表明他成功后的懈怠。C宋荣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脱俗,树立至德。D只有无所待的人才能达到至人境界。(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阴人,六岁就其姑夫袁叔明读《毛诗》,日诵九纸。陈郡殷琰名知人,候叔明见之,曰“公辅才也”。云性机警,有识具,善属文,下笔辄成,时人每疑其宿构。(竟陵王萧)子良为会稽太守,云为府主簿,后子良为南徐州、南兖州,云并随府迁,每陈朝政得失于子良。寻除尚书殿中郎。子良为云求禄,齐武帝曰:“闻范云谄事汝,政当流之。”子良对曰:“云之事臣,动相箴谏,谏书存者百有余纸。”帝索视之,言皆切至,咨嗟良久,曰:“不意范云乃尔,方令弼汝。”文惠太子尝幸东园观获稻,云时从。文惠顾云曰:“此刈甚快。”云曰:“三时之务,亦甚勤劳,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也。”文惠改容谢之。及出,侍中萧缅先不相识,就车握云手曰:“不谓今日复见谠言。”性笃睦,事寡嫂尽礼,家事必先谘而后行。好节尚奇,专趋人之急,少与领军长史王咳善,云起宅新成,移家始毕,咳亡官舍,尸无所归,云以东厢给之。移尸自门入,躬自营晗①,招复如礼,时人以为难。及居选官,任寄隆重,书牍盈案,宾客满门,云应答如流,无所壅滞,官曹文墨,发植若神,时人咸服其明赡。性颇激厉,少威重,有所是非,形于造次,士或以此少之。武帝九锡②之出,云忽中疾,居二日半,召医徐文伯视之。文伯曰:“缓之一月乃复,欲速即时愈,恐二年不复可救。”云曰:“朝闻夕死,而况二年。”文伯乃下火而壮③焉,重衣以覆之。有顷,汗流于背起。二年果卒。(《南史》)注:①晗:通“玲”,古殡殓时,放在死者口中的珠玉。②九锡:古代帝王赐给功高势显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物品。③壮:中医艾灸。12下列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校安全警示教育课件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基础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香料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日照市岚山区2025届数学五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第三中学2025届初三3月份月考试卷数学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松原市高中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考历史试题原创模拟卷(八)含解析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柔力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植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通辽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实验班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七下9《木兰诗》一轮复习检测小卷(附答案)
- 综采工作面乳化液泵检修工技能理论考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26 跨学科实践“制作能升空的飞机模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项目化课程案例
- 数控刀片合金知识
- 2025届上海市(春秋考)高考英语考纲词汇对照表清单
-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大型设备吊装地基处理方案
- 2025年公开招聘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智能垃圾桶产品介绍
- 2025深圳劳动合同下载
- 建筑工地住房安全协议书(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