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_第1页
韩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_第2页
韩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_第3页
韩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_第4页
韩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韩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延边大学马金科主要内容概述本体研究:文艺学、文献学

比较文学影响-变异研究、平行研究、乔易学形象学方法:他国形象文学人类学:叶舒宪“作为方法的东亚文化圈”与域外汉籍研究:张伯伟一本体研究本体研究一般办法:文艺学和文献学文学的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文学要素的考证:版本、生平、著作、内容目前的状况:朝鲜中国文学的关联研究古代-近现代使行录/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地域形象研究朝鲜文学的本体研究与文学价值、特征朝鲜文学对中国文学接受与批评等问题

新突破和局限新突破:东亚文学的视野:诗话汉籍抗日领域有新扩展:近现代研究增加局限:方法陈旧韩国文学跨文化研究方法;区域与国别研究与生态学研究方法;间性理论:文本间性(互文性)、主体间性;萨义德“东方主义”;接受美学与变异性等10/27/2022韩国情况李丽秋《21世纪以来韩国汉文学研究的新动向》《国际汉学》总第11期,2017年第2期

21世纪以来韩国汉文学界新的研究热点问题概括为区域文学、日常化、女性文学以及海外体验与交流四大主题。前两者属于全新的视角,后两者则属于现有研究视角的延伸与扩大,尤其是海外体验与交流主题逐渐扩大为东亚文化交流,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日益增加。李丽秋概括的四大主题(一)区域文学与文学地理学区域文学,区域文学又称文学地理学,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新兴的汉文学研究主题。将地理与文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新研究方法。强调地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特别是在韩国文学的研究中,文学史代表的是时间范畴,而地理代表的是空间范畴,从而明确地提高了文学地理学的地位。文学地理学研究方法

《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2016年第5期◎曾大兴10/27/2022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为五种,即系地法、现地研究法、空间分析法、区域分异法和区域比较法。系地法,就是考证文学事象发生的地点,然后按照形式文学区或功能文学区进行排列;现地研究法,就是把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空间分析法,就是对文学作品的地理空间(包括各种空间元素及其结构与功能)进行分析和解读;区域分异法,就是按照文学的区域特征及其差异,把它们分为不同的地理板块;区域比较法,就是把两个以上的不同区域的文学事象进行共时比较或平行研究。系列研究专题和代表论文题目“地理学视野下的汉文学”“文学作品产生的空间背景研究”“中原地区传统文化的文学地理学考察”“汉文学创作现场以及相关遗迹的深层探索”郑万朝的《南冥学派和晋州文化圈的特点》李钟默的《16世纪汉江的宴会与诗会》李钟默《退溪学派与清凉山》金宗西博士论文《《16世纪湖南诗坛与唐风》专著:金泰俊《文学地理·韩国人的心像空间》赵明姬《湖南汉诗的空间和形象》金丰起《江原汉诗的理解》(二)日常化其次是“日常化”相关研究,这一研究主题体现出韩国汉文学研究细致深入的特点,象征着汉文学领域的研究已经突破了文学界限,上升到了社会文化、社会伦理层面。对于日常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个别作家为中心的日常性研究,或是研究个别领域与日常的关系。专题和论题“韩国文学与日常生活”“实学、日常、文化”“生活和空间中的汉文学”“士大夫的日常”对于日常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个别作家为中心的日常性研究,或是研究个别领域与日常的关系。10/27/2022对于“日常化”的研究对象已经开始从单一作家、单一领域的日常化研究转为研究某一特定群体,其具有普遍性的日常化生活。。与之前的不同之处在于,2009年的日常化研究倾向于以日记资料为研究基础。。但有趣的是,从2009年之后有关日常化的研究热潮逐渐消退,有关笔记日记的研究仍在继续,但是研究重点已经不再是日常性。以“日常化”为主题的研究乍看很有新意,但是研究的切入点并不容易把握,将文学研究上升到文化研究的层次,符合汉文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探索有可能开辟出新的汉文学研究方法论,但要有广泛知识的储备与大量的资料积累为研究基础,才有可能真正做到深入有价值的研究。相反,上述提到的大量新发现的日记资料是否可以发掘出可研究的内容值得思考。10/27/2022(三)女性文学。女性相关的研究主题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女性作家及描写女性情感为主题的汉诗研究的发展与延续,21世纪又出现了一些新突破。10/27/2022主题内容大致可以归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对女性作家及其作品的解读第二类是研究男性作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观与女性意识情感第三类研究是探索女性处于弱势地位及被边缘化的原因。在第一类和总结中提到与中国女性文学的比较总结:女性文学研究已经超越了文学的界限,到达了社会文化学、伦理学的层面。10/27/2022(四)海外体验与交流海外体验与交流既是之前使行文学的延续,也有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对比较文学的新阐释,这些都对中国学界的对外文化与文学交流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1世纪之后,使行研究的重点开始逐渐扩展到海外体验方面,尤其注重朝鲜时代文人与明清文人的文化与文学交流,并将研究主题扩展至东亚交流,既包括直接交流,也包括文献交流与文学批评方面的交流等。10/27/2022论题21世纪初期,使行文学的研究仍在持续,研究作者对清朝认识的变化在作品中的表现及其叙述特征。有关海外体验及文化交流主题汉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个别作家的使行诗文以及《皇华集》的研究。交流尺牍资料研究,以这些资料为基础,考察了朝鲜与中国文人交流的情况;还有一些研究采取相反的视角,重点放在与朝鲜人士交流的清朝文人身上。成均馆大学大东文化研究院以出使中国及日本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及译官为中心,研究了17—19世纪韩国与世界交流的实际情况对实学的研究也扩大到了东亚层面,韩国实学学会在《韩国实学研究》第18期上的企划论文集探讨了在东亚层面实学的意义很多研究关注对中国文坛的认识、接受及批评情况。在与诗选集相关的研究中,以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研究占主流10/27/2022诗话研究也是韩中文化交流研究的重心与汉诗批评相关的中国文学接受情况的研究也不在少数,相对比较集中于对于杜甫诗歌的接受情况的研究10/27/202210/27/2022总结与交流相关的研究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整理目录的方式,即谁与谁相遇、交流了些什么、读了什么文章等,从宏观的角度考察,并对其进行目录式的整理。第二种是针对一个人或一本书中的一篇文章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旨在发掘通过交流之后,引发了那些具体的变化,并探究这些变化的意义。2009年之后的相关论文主要采用的是第二种研究方式,也就是说现在对于“交流”相关内容的研究已经突破了表层、形式层面的研究阶段,达到了发掘内部潜在意义的阶段。10/27/2022二、比较文学影响-变异研究、平行研究、乔易学1.传统的影响与接受研究,传播者-接受媒介-接受者,这既是不同间的关系史研究,也是一种文学对另一种文学的接受,所以这里需要传播学、文献学、接受美学等方法。2.比较文学的变异学:中国倡导者曹顺庆实证性——非实证性(美学的、心理学的因素)比较文学的变异研究,是指对文学作品在跨语际、跨文明的传播交流和相互阐发的过程中呈现出的变异现象的研究。10/27/202210/27/2022跨语际译介和接受:接受者的文化过滤、文学误读——内容、主题、形象等元素发生变异变异研究学科分支:变异学、译介学、形象学、接受学变异学的研究领域:六个语言层面的变异学:翻译学、译介学研究/翻译主体的能动性、异质文化在翻译中的碰撞和交流;民族国家形象变异学;文学文本变异研究;(叶隽)10/27/2022文化变异研究/文化过滤-信息选择、变形、伪装、渗透、创新;“文化模子”;文学的“他国化”:被他国-接受国同化,对异质文化渗透到接受国——新的话语模式跨文明研究:研究不同文化圈之间的传播和变异现象。10/27/2022变异学的特点与可比性基础特点:重视比较中的异质性和变异性的可比性问题;差异性研究是核心问题。可比性基础:在同源性和类同性的文学现象之间找出异质性和变异性。

在影响关系的研究中,追求同源中的变异性;

在平行研究中,首先找到类同性,然后进一步研究变异性,并阐释类同性背后的差异和原因。参考书:▪约瑟夫▪

T▪肖《文学借鉴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资料》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年。▪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曹顺庆《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复旦学报》,2006(1)▪曹顺庆《南橘北枳:曹顺庆教授讲比较文学变异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曹顺庆《比较文学变异学》,英文,Springer,2014.3.10/27/20223.侨易学叶隽10/27/2022侨易学的概念提出李石曾(1881-1973)《侨学发凡》:“侨学”:“研究迁移、升高、进步的学问”;“侨学是一种科学,研究在移动中的若干生物,从此一地到彼一地,或从几个处所到另一个处所;研究他们的一切关系上与活动上所表示的一切现象。”由移民现象发掘出侨学概念;《易经》:易有变易、交易、简易三进。10/27/2022侨易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内容侨易学既是一种理论,一种哲学,但同时也是一个领域,一种新兴的学科。学科概念:即主要关注事物二元取象之后的流力因素,以及间性关系的研究。也就是说,侨易学关注并研究事物的变化过程,同时强调在这一过程中的“二元结构”和“三维因素”。10/27/2022侨易学的核心内容乃在于探讨异文化见相互关系以及人类文明结构形成的总体规律侨易学的基本概念就是因“侨”而“易”,这其中包括物质位移、精神漫游所造成的个体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创生。基本原则:三条“二元三维,大道易侨”“观侨取象,察变寻异”“物质位移导致精神质变”10/27/2022学术范畴以历史为根基,以社会学为手段,充分考虑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功用。努力荟萃文学家的智慧(兼及批评家/文学史家的判断)、史学家的缜密与坚实、社会学家的概括和理论、人类学家的嗅觉和洞察。其余则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作为相应手段,最后要达致的是哲学家的体系与高度。10/27/2022四、形象学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译著)中朝比较文学形象学:徐东日:

《朝鲜朝使臣眼中的中国形象》2010《朝鲜通信使眼中的日本形象:以《海行总裁》为中心》

201810/27/2022燕行录、海行总载、皇华集作为文本资料朝鲜文学、文化中的“中国形象”文学文化学:建筑、饮食、民俗、方物---【燕行录研究】新热点文献的收集、整理方法注重过程的演变,而非结论:比如明清交替时期的中国形象10/27/2022五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教程》10/27/2022相关著作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程金城主编《文艺人类学的理论和实践》,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10/27/2022概念和理解文学人类学,在文学专业方面通常理解为以人类学视野思考和研究文学的学问。这是文学研究者在人类学影响下探索出的一个跨学科领域。从人类学专业立场来看,文学人类学又可称之为“人类学诗学”,是以文学方法展开民族志写作的创新性表述方式,目的是尽量避免西方科学范式和术语在表达原住民文化时的隔膜和遮蔽作用,尽可能带有感性地、完整和丰富地呈现原汁原味的地方文化。10/27/2022研究方法:四重证据法按照四重证据法,传世的和出土的文字材料分别属于第一和第二重证据。将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看作依然在民间传承的活态文化,属于第三重证据。而“乘殷之辂”和“服周之冕”,则体现出物质文化传承,属于第三重证据。——叶舒宪《二里头铜牌与夏代神话研究》,《民族艺术》2008年第4期10/27/2022从证据学、符号考据学看四重证据10/27/2022六作为研究方法的“东亚文化圈”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张伯伟《域外汉籍研究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张伯伟《域外汉籍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张伯伟《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中华书局2011年版10/27/2022方法有二研究目的层面: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作为研究对象层面:“实证性和综合性”相辅相成10/27/2022张伯伟《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两只眼”、“异域之眼”------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学术研究,不能也不可能回到以自我为老大式的“中国中心观”。我们不仅要用一只眼来看自己,不仅要用第二只眼去看别人,我们还要拥有第三只眼睛,这就是用外国人观察中国之眼反观自身的“异域之眼”。P410/27/2022------汉文化圈的形成,其核心是东亚文明。------作为基本载体,就是今天在中国、朝鲜-韩国、日本和越南等地所大量存在的汉籍。---将汉字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