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四中张莉蓉_第1页
闵行四中张莉蓉_第2页
闵行四中张莉蓉_第3页
闵行四中张莉蓉_第4页
闵行四中张莉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新教材第一章分析闵行四中张莉蓉一.新教材内容编排第一学期

第一章化学的魅力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1-2走进化学实验室

1-3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第二章浩瀚的大气

2-1地球的面纱

2-2神奇的氧气

2-3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第一学期第三章走进溶液世界

3-1水

3-2溶液

3-3溶液的酸碱性第四章燃料及其燃烧

4-1燃烧与灭火

4-2碳

4-3化学燃料

第二学期

第五章常用材料

5-1奇光异彩的金属材料

5-2铁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5-3非金属材料

5-4高分子材料第六章初识酸、碱和盐

6-1生活中的酸和碱

6-2酸碱的性质研究

6-3盐化肥

第七章化学与健康

7-1食品与营养

7-2环境与健康

7-3常见的日用化学品第二学期二.第一学期新教材几个特点1.教材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社会”2.教材内容组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3.教材编写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情景素材插图看图讨论请你先说思考与练习思考与讨论科学史话化学信息台

拓展与视野图表动手做实验家庭实验实践活动实践与讨论4.教材亮点——探究性学习(1)第一章对“铝”实验设计范例及练习(区别石灰水和蒸馏水)开头P15,单元小结再一次安排设计——铁钉生锈情况探索(2)第二章探究则是一个个小课题: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P27;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隙P29;二氧化锰能加快双氧水分解;还有什么物质可作双氧水催化剂P43;磷氧气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P48。(3)第三章探究性学习则是用所学新知识(酸碱指示剂)设计课外生活中水溶液酸碱性P82。(4)第四章好像教材中没有现成探究性学习,但教师在教学中自然而然会在复习时设计对氢气性质、制法、用途探究P114。三、第一章《化学的魅力》具体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章是综合(中预、初一的“综合科学”)转向分科(初三的“化学”)的第一章,不仅具有初三化学绪言的功能,又具有中学化学入门的功能。2.体现“二期课改”的新的理念(1)从化学入门角度体现化学改变我们生活,化学促进社会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好奇心和求知欲。(2)从体验化学实验角度体现化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主要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观察实验方法、设计简单实验方法。(3)从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体现学生新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4)从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符号体现化学语言的重要性,从而为以后化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3.第一章教学时困惑(1)预备年级和初一新综合科学已学习化学基本操作,由于平时不考试学生不重视,以及学校师资关系,安排任课教师不是专职化学教师,所以化学基本操作学生都不会,或操作有的是错的,显然很难开展“怎样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是否应该增加一课时基本操作教学?(2)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是否按书P19中罗列的16个让学生掌握就可以了?(3)学生不知混合物、纯净物,如何掌握单质、化合物概念?(4)拓展视野、科学史话、化学信息台如何处理?(5)复习课如何上?4.第一章课时安排8-9课时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2课时1-2

走进化学实验室3-4课时第一课时参观化学实验室基本操作(与老教材要求一样)第二课时怎样进行化学实验怎样设计实验第三课时学生实验(参观、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动手作实验*)1-3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1课时复习、练习2课时5.第一章教学目标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知识与技能: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它们的本质区别2,物理变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做出判断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观察化学实验现象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化学研究对象2,体验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对工农业生产、现代生活的重大作用1-2走进化学实验室

知识与技能:1,化学实验室的概况、安全措施、轻微伤害处理方法2,固体药品取用、液体药品取用、量筒的读数、托盘天平使用、液体加热、装置连接、气密性检查、过滤、蒸发等。过程与方法:1,学会观察和记录化学实验现象的方法2,初步了解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化学实验是探究物质性质的主要手段2.培养学生勇于动手、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1-3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

知识与技能:1,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概念及物质简单分类2,地壳中、人体中*、宇宙中元素含量3,元素符号(与老教材要求一样)4,常见化学式(如: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气、氢气、氧化镁)过程与方法:知道用化学语言可以表示元素、物质组成、物质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化学语言是化学学科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交流根据注:*1上课时让学生交流讨论(有许多方法),学生实验时也可以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究实验P15。*2混合物、纯净物这两个概念教材中没有需补充P15或P18。*3人体中元素含量可以在复习课时让学生通过练习自己归纳,培养学生能力P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