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工程概况...............................................................................................................-1-

2、可行性争辩报告编制单位...................................................................................-1-

3、工程区概况...........................................................................................................-2-

4、可行性争辩的主要依据与原则...........................................................................-6-

其次章工程背景及建立的必要性......................................................-7-

1、工程背景...............................................................................................................-7-

2、工程建立的必要性.............................................................................................-12-

第三章工程建立地址及条件............................................................-14-

1、建立地址.............................................................................................................-14-

2、工程建立条件.....................................................................................................-14-

第四章工程建立方案........................................................................-17-

1、设计依据.............................................................................................................-17-

2、规划定位.............................................................................................................-17-

3、总体构思.............................................................................................................-17-

4、总平面规划设计.................................................................................................-18-

5、建筑单体设计.....................................................................................................-19-

6、工程招标.............................................................................................................-20-

第五章消防......................................................................................-22-

1、设计依据和标准.................................................................................................-22-

2、消防用水标准.....................................................................................................-22-

3、室外消火栓系统.................................................................................................-23-

第六章节能与环保............................................................................-24-

-1-

1、节能.....................................................................................................................-24-

2、环境保护.............................................................................................................-27-

第七章工程进度打算........................................................................-29-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0-

1、投资估算........................................................................................................-30-

2、资金筹措.............................................................................................................-32-

第九章结论与建议............................................................................-33-

附件〔图〕:

-2-

第一章总论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德州市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工程

工程承办单位

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工程建立地址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5号线以南,长河大道以东。

工程建立内容及规模

该工程为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工程,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带动全市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和街道社区就业效劳平台、辐射半径150公里、约1000万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市场。

工程占地45亩〔2979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5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061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890平方米。

工程实施进度打算

工程建立期为一年半,自2022年4月至2022年9月。

工程总投资及资金来源:该工程总投资17500万元,全部为建立投资。

资金来源:工程所需资金由市财政配套5000万元,其余局部由承办单位自筹。

2、可行性争辩报告编制单位单位名称:

工程询问资格等级:乙级

-1-

证书编号:工咨乙

发证机关:国家进展和改革委员会

3、工程区概况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22年3月正式启动建立,202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位于德州市区东部,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3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区域面积320平方公里,规划区15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60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开发区依据“推动跨越进展、建立幸福德州”总要求,抢抓京津冀协同进展、“一圈一带”建立重大机遇,把打造生态科技城作为的进展定位,团结一心,正视现实,开动脑筋,扎实工作,2022年实现生产总值229.1亿元,增长10.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45亿元、增长15%,其中地方税收19.72亿元,占84.1%;实现税收总额44.71亿元、增长10.4%。实际利用外资1037.5万美元,进出口2.96亿美元。纳税过千万元企业47家,其中过4亿元1家、过亿元5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5%和11.8%。

区位优越,交通快捷顺畅。德州自古被誉为“神京门户、九达天

衢”,是京津“南花园”、山东“北大门”,是鲁西北冀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北依京津,南邻济南,西接山西能源基地,东连山东半岛城市群,位于华东经济圈、华北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和中原经济区交汇点。局部纳入“一蓝一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整体纳入山东省“一圈一带”〔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西部经济隆起带〕省级战略,政策密集、优势叠加。以德州为中心,300公里内涵盖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等30座大中城市、近3亿人口。德州是国家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境内“三纵三横”

-2-

铁路交通网〔京沪高铁、太青客专、京沪铁路、德石铁路、德大龙烟铁路、济邯铁路〕和“三纵三横”高速大路交通网〔京台、京沪、德商、济聊、青银、德滨〕穿插节点大都位于开发区。德州高铁车站——德州东站坐落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德州东站既是京沪高铁进入山东省的第一站,也是京沪高铁和太青客运专线唯一交汇点。高铁时代的到来,使德州成为首都1小时生活圈的重要节点城市,乘京沪高铁半小时到天津、1小时到北京、4小时到上海;乘太青客专2小时到青岛和太原;乘汽车1小时到济南国际机场和黄骅港、2小时到天津港、4小时到青岛港。

资源丰富,进展要素充分。德州是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粮棉菜畜产量均居全省前列,是全国首个“亩产吨粮、总产过百亿斤”的地级市,农产品类多量广质优,深加工潜力巨大。石油、煤炭、天然气、地热等矿藏资源丰富。水、电、气等生产要素供给充分,地下水资源丰富,黄河流经全市62公里,年引黄河水20亿立方米;华能德州电厂、中原油田自然气可为生产生活供给充分能源。土地平坦辽阔,建立用地充分,且本钱较低。人力资源充裕,建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德州高技术创业效劳中心,拥有争辩开发机构367个,院士工作站9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工程技术争辩中心153个,企业技术中心160个,重点试验室17个,工程试验室18个;49所高校及中等职业训练学校,年培育各类高中级人才10余万人,形成了完整的人才训练、培育、成长体系,拥有大批高素养的科技人才和产业工人队伍,可满足各类企业需求。

根底雄厚,产业特色鲜亮。实施主导产业集群推动打算,传统优

势产业转型升级,兴产业快速增长,区内形成了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深加工、现代效劳业等六大主导产业。

-3-

能源产业。是国家级能源产业基地、中国能源之都、中国太阳城、中国中心空调城,国家首批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区,2022年成功举办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以太阳能、地能、风能为重点,依托中国太阳谷,打造千亿级集群。

装备制造产业。是中国压滤机之都、中国石油装备城,围绕交通装备、环保装备和机械装备三大板块,打造千亿集群。培育了景津压滤机集团、中大贝莱特集团、德州联合石油、普利森机械等一大批装备制造产业龙头企业,均为全国乃至全世界装备制造的佼佼者。

电子信息产业。是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坚持科技引领,重点进展电子设备及各种元器生产、电子商务和信息等,打造500亿级集群。拥有美国威讯电子、三和电子、厚成电子、微创软件效劳外包产业园等企业。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重点进展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打造500亿级集群。代表性企业有德药制药、鲁盛制药、中纺汇泽生物、海山药业、海利安生物等。

食品加工产业。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重点进展肉制品、乳制品和食用菌等,打造500亿级集群。拥有双汇食品、扒鸡集团、光明乳业、雪榕生物等一批实力雄厚、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产业链条不断延长。

现代效劳产业。德州是中国五大物流区域核心城市之一,是面对京津冀,辐射华北、华东地区的区域集散中心,也是山东省“一圈一带”规划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开发区立足打造德州及周边高端效劳业中心,依托城区和高铁区核心区,围绕“生态科技城”定位,

-4-

重点进呈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办公、才智总部等,效劳业呈现良好进展态势。

设施完善,营商环境优良。区内效劳体系健全,配套设施完善,建有全省规模最大、功能齐全的政务中心,依据“一门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原则,不断提高办事效率;高水平实现了道路、供水、排水、供气、供电、通信、有线电视、集中供热和信息宽带网“九通一平”;坚持科学进展,践行生态文明,着力打造“低碳、和谐宜居”开发区,人居环境一流,建有四座五星级酒店,两大国家4A级景区,学校、医院、大剧院、体育馆等大型公共效劳设施齐全完备,企业生产经营条件到达国际水准。民风淳朴,重义守信,坚持把效劳作为第一投资环境,特地成立工程落地及城乡建立工作委员会、企业效劳及经济进展工作委员会以及工程落地推动办公室和企业效劳中心,代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行使效劳企业和工程落地推动职能,努力实现“效劳企业零距离、工程建立无障碍、客商评价最满足”。

载体完善,布局持续优化。全力加快生态科技城建立。总体规划

上,生态科技城位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为“一核、两区、多园”空间布局。“一核”:即以京沪高铁德州东站为核心的高端商务区,重点进展科技、商务、金融等产业;“两区”,即减河生态功能区和马颊岛生态度假区,重点进展训练、医疗、养老、居住、旅游、度假等产业;“多园”,即现代产业园区,重点进展能源、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现代物流等产业。目标定位上秉承转型升级、科学进展主题,大力实施机制创、开放带动、产业支撑、“四化同步”战略,加快建立生态优先、科技引领、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城。现已投入200多亿元集中实施大路网、大社区、大配套工程,高标准实现“九通一

-5-

平”,具备了“净地待商”的条件。台湾中部科学园区〔德州〕产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2平方公里启动区正在建立;上海张江高〔德州〕低碳科技示范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2平方公里启动区正在建立;中关村〔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德州分园正在建立。产业布局上,着力打造科技创、商务总部、金融投资、优质训练、医

疗养老、生态居住、旅游度假、现代物流、型工业“十大板块”。

4、可行性争辩的主要依据与原则

可行性争辩的主要依据

国家发革委公布的《产业构造调整指导名目(2022年本)》

〔修订〕;

现行有关设计标准、标准、规定;

国家、山东省有关政策、法规及投资政策;

国家发改委关于可行性争辩报告内容和深度规定要求;

国家发改委、建立部《建立工程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山东省人力资源市场建立规划》;

建立单位供给的有关根底资料、技术资料和要求。

编制原则

统筹规划、合理布置,并具有有用性、长期性和前瞻性;

对工程进展全面争辩、科学评价的原则;

坚持客观性、科学性、公正性、牢靠性和实事求是的原则;

合理利用土地,尽可能不占用现有耕地,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条件,并尽量削减资金投入;

结合现有条件,充分利用现有场地。

-6-

其次章工程背景及建立的必要性

1、工程背景

人力资源市场的根本概念

人力资源市场是指人力资源的供给方(劳动者)与需求方(企业等用人单位)通过市场机制进展交易,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总称。这种市场化配置活动区分于传统的打算配置方式,其内容主要指人力资源供求主体的活动及相互关系,其外延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相关效劳机构和中介活动以及治理、效劳中的相互关系等。

(一)人力资源市场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

人力资源市场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与资本、技术、土地等市场一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建立和进展人力资源市场,就是要通过对打算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包揽就业和统包统配制度进展改革,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人力资源的配置在供求双方相互选择中得到实现。一方面促进人力资源的更加充分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也提高配置效率和效益,从而激发生产要素的活力,促进生产力进展。

(二)人力资源市场是市场机制和效劳实体的总和

人力资源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自主就业与自主用人。二是按价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进展相互选择、合理流淌和有效配置。建立和进展人力资源市场的核心是促使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发挥根底性作用。

人力资源市场效劳是人力资源市场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指帮助

市场供求主体实现对接以及由其延长的提高劳动者素养和用人单位人

-7-

力资源治理水公正促进市场机制作用发挥的各类效劳行为,主要是为用人单位削减搜寻、招募、培训和人力资源治理方面的本钱,帮助求职者提升就业力气、实现就业和职业进展。

人力资源市场的效劳载体包括公共就业效劳体系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效劳体系。促进两个效劳体系的共同进展,是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在人力资源市场建立中的通行作法。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逐步建立起了公共就业(人才)效劳体系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效劳体系(即《就业促进法》规定的职业中介,以下简称经营性效劳体系)。

(三)市场行为由法律、政策来标准和引导

用法律来标准用人单位的用人行为、劳动者的就业行为,以及公共就业效劳行为和经营性效劳行为。通过法律法规确立政府职能部门、人力资源供求主体、效劳机构和行业协会在市场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权利和义务。

用政策引导用人单位更多吸纳人员和稳定人员的岗位,引导劳动者合理流淌和自主就业、自主创业,引导人才到急需岗位,引导公共效劳提高效劳质量和效率,鼓舞经营性效劳的进展,为促进社会就业与人才配置效劳。

二、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建立面临的形势

(一)进呈现状

伴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也经受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进展历程,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根底性作用已根本确立,效劳载体得到进展。目前,我国的公共就业效劳制度已经初步建立,并形成了由县区以上综合性效劳机构(包括政府举办的人才沟通效劳机构和劳动就业效劳机构)、街道(乡镇)社区基层效劳窗口,以及就业训练、创业效劳等效劳实体共同组成的

-8-

公共就业效劳体系。同时,经营性职业中介效劳机构也得到快速进展。截止到2022年底,已达1.6万家,从业人员十几万人。

人力资源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素市场的地位日益增加,在促进经济建立的快速、安康进展,保障社会就业形势的根本稳定,推动就业渠道和就业方式的多元化,推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及治理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了促进就业和推动人力资源开发并行、公共效劳与经营性效劳并重、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效劳体系,不仅完成了从统包统配向市场化配置的根本性转变,并且在落实就业和人才政策、帮助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推动各类人才流淌开发和配置、践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整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方针等方面发挥了乐观作用。

(二)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中心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的部署提出了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建立统一标准的人力资源市场的历史任务,对加快人力资源市场进展,在深化改革和创体制机制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形成巨大冲击,应对危机,稳定和扩大就业,对人力资源市场特别是公共就业效劳的作用又提出的更大的需求。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建立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亟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强化:

进一步发挥市场根底性作用。人力资源市场作为生产要素市场,

在推动人力资源合理流淌和高效配置,促进全社会更加充分就业方面,担当着重要的根底性作用,使全社会人力资源能够自由流淌,使供需双方能够相互选择、自主匹配,最大限度地促进充分就业和各层次、各领域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9-

供给更多更好的公共就业效劳。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浩大,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群体人数集中、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巨大、高校毕业生等城镇成长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无论是促进劳动者就业特别是解决困难群体就业问题,还是应对失业和解决市场的缺陷,都需要公共就业效劳担当起更为重要的职责。

着力提高人力资源效劳业进展水平。促进社会就业和人力资源

的合理流淌、优化配置,要求人力资源效劳业进展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我国的人力资源效劳业尚处在进展的初期阶段,与兴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推动人力资源效劳业的进展,需要明确进展方向和任务目标,确立人力资源效劳业相对独立的地位,健全完善相关政策,形成鼓舞支持其进展的良好环境。

大力加强市场标准治理。针对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主体行为的失

范,特别是职业中介机构的违法违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必需加强市场统一的监管,依法标准市场各方行为,强化诚信效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形势的要求相比,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建立还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市场存在着体制性分割。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市场还普遍存在着城乡分割、身份分割、地区分割和治理分割等突出体制问题,缺乏统一的治理,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合理流淌与配置。

二是效劳难以满足社会进展需求。公共就业效劳体系和经营性效劳体系普遍存在着效劳功能不强、效劳方式粗放、效劳手段单一、效劳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与市场需要优质高效的就业效劳和人力资源配置效劳之间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局部公共就业效劳机构人员匮乏、工作经费无明确来源,难以实现充分的公益效劳。

-10-

三是政府监管力度缺乏。目前,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具体治理法规尚未出台,市场监管体制还不健全,执法检查手段较为单一,日常治理缺乏有效的手段,影响了人力资源市场的安康进展。

(四)推动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建立的有利条件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进展,为建立统一标准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效劳体系既提出了要求,也制造了进展的空间。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立统一标准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效劳体系的要求,指明白市场进展的方向。特别是对大力推动城乡统筹进展提出了改革意见,城乡治理体制二元构造的问题将进一步得到解决。

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和马上出台的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也为人力资源市场建立供给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劳动和人事两个部门的合并,有利于解决治理分割问题,理顺治理体制。原有干部和工人的身份划分界限将进一步打破,支撑市场建立的人力资源治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和完善,将有力地促进人力资源市场环境的优化。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具备了市场进展的根底,公共就业效劳体系根本形成,经营性效劳体系已经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工程提出的背景

德州市地处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天津滨海区的中间地带,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格外重要。但目前,德州市人力资源市场的位置、规模、设施、功能已远远不能满足形势需要,成为促进就业的一大瓶颈。

市人力资源市场的现状与形势任务极不适应。多年来,市人力

-11-

资源市场和市人才市场特别活泼,年接待进场求职人员到达20多万人

次,通过市场实现就业的有6万多人,已成为辐射德州所属和冀东南

十几个县市约1000万人口的中心市场。但德州市目前市级市场小而散,面积小、摊位少、楼层高、功能差,且存在安全隐患,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及其担当的繁重任务极不适应。

市级人力资源市场现状与省里标准要求、兄弟地市相比差距很大。省劳动保障厅、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2022年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山东省人力资源市场建立规划〉的通知》〔鲁劳社〔2022〕29号〕对人力资源市场的使用面积、效劳功能提出了具体要求。目前,全省其他16市都已依据省里的要求建了人力资源市场,使用面积和效劳功能均到达了省规定标准,唯有德州市市级市场规模未到达省规定标准,与省里要求和兄弟市相比差距很大。

机构改革对人力资源市场建立提出了要求。市人力资源社会

保障局组建后,需要对现有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展有效整合,加快建立统一标准的人力资源市场。

市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将本着立足市区、辐射周边,贯穿省内外的原则,依据信息网络现代化、效劳功能人性化的宗旨进展规划设计,形成布局合理、重点突出、辐射力强、资源共享、运行标准、效劳高效的公共职业介绍效劳体系〔含公共就业实训基地〕,市人力资源市场建成使用后,将对优化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环境,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进展发挥乐观作用。

2、工程建立的必要性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工程建立符合《产业构造调整指导名目〔2022年本〕》〔修订〕第一类“鼓舞类”第三十二条“商务效劳业”第8项“就业和创业指导、

-12-

网络聘请、培训、人员派遣、高级人才访聘、人员测评、人力资源治理询问、人力资源效劳外包等人力资源效劳业”的相关规定,为鼓舞类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符合德州市进展规划

山东省劳动保障厅、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2022年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山东省人力资源市场建立规划〉的通知》〔鲁劳社〔2022〕29号〕对人力资源市场的使用面积、效劳功能提出了具体要求。目前,全省其他16市已依据省里的要求建了人力资源市场,使用面积和效劳功能均到达了省规定标准,唯有我市迄今为止市级市场规模未到达标准要求;同时市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分散运行,也不利于统一标准的人力资源市场的形成和有效整合资源。

依据国家、省关于整合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加快建立统一标准

的人力资源市场的要求,为有效促进我市城乡就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对劳动力的根底性配置作用,转变市人力资源市场建立与形势任务极不适应的现状,近日,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就市人力资源市场建立问题进展了专题争辩,将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作为民生工程,列入了2022年市政府为民办的十项民生实事和中心城区建立打算。依据市政府专题会议争辩确定的意见和国家、省关于市级人力资源市场建立的规划标准要求,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拟在城区规划

5号线以南,沿长河大道以东的位置,建立一处功能齐全的大型人力

资源市场。

建立德州市公共就业效劳体系的需要

公共就业效劳是指由政府出资,向劳动者供给的公益性就业效劳。人才市场作为公共就业效劳体系的载体,其建立是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效劳体系的先决条件。

-13-

工程建成后功能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对城乡全部劳动者供给根本、均等的就业效劳;对就业困难群体供给救济性就业效劳;对不同时期重点群体供给特地的就业效劳;对用人单位用人供给通用性效劳;担当就业和人才政策的具体实施;对就业与失业进展社会化治理等工作职能;受政府部门托付,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供给根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效劳。

综上所述,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德州市进展规划,社会效益

显著,其建立是必要的。

第三章工程建立地址及条件

1、建立地址

工程建立地址位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5号线以南,长河大道以东,南邻德州市社会福利院,北邻德州市军分区基地。场地四周地势平坦,进出道路通畅,能够满足该工程的建立要求,符合德州市城市整体规划。

工程建立选址符合以下条件:

符合城市建立规划的布局要求,有较好的交通、供电、给排水、通讯等根底设施条件;

避开可能发生地质灾难且足以危及安全的地区;

与各种污染源、易燃易爆危急品库、高压走廊和无线电干扰的距离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2、工程建立条件

地形、地质、地貌条件

-14-

工程所处地域地形比较简洁,地势较洼,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依据地质资料,该区位于黄河平原,地形平坦、场地以软土层为主,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地震裂度为七度。勘探结果说明,场区内无不良地质现象存在,地面稳定性良好。

气象条件

工程区属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光照充分,四季清楚,年平均气温12.5℃,极端最高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21.8℃。春季多西南风,气温上升快,蒸发量大,降水少,易发干旱;夏季多东南风,气温高,雨量大而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秋季秋高所爽,昼暖夜凉,温差加大;冬季多西北风,全年无霜期平均202天;年均日照时数2679.9小时;年均降水量599.9毫米。

公共设施条件

道路系统:开发区西有京沪、德石铁路,东依京福高速大路,京福高速大路三个出入口分布区中,区内形成“三纵四横”的主干路网的构造,道路红线宽度100米、80米,总长30公里,辐射区中心地带20平方公里。

供电系统:装机容量252万千瓦的华能德州电厂为区内供电。区内承受10千伏配电干线,线由沿路设置,双回路同杆一次建成,起步区内设35KV、110KV和220KV三所变电站,为区内工业区、民用生活区供给充分电力,可满足经济开发区85平方公里工农业生产、生活用电的需求。

供气系统:开发区燃气以中原油田燃气公司的自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为气源,以管道供气为主,瓶装液化石油气为辅,液化石油气混空气为备用和调峰气源,现已铺设DN200的主干管至起步区,目前供气量为6万立方米/日,远期供气力气可达20万立方米/日。管网

-15-

枝状布置,沿路敷设,设三个调压气站,各路预留结口,用户可直接接通管线使用自然气。

供水系统:开发区以丁东水库为水源,由德州第三水厂供水,该水厂占地12公顷,供水力气15万立方米/日,远期可到达31万立方米/日。配水管网以环状为主,枝状结合进展建立。现已从三水厂到起步区铺设一条管线,管径为DN700,近期供水规模为5万立方米/日,管线环状沿路敷设,预留结口,用户可直接接收网用水。

供热系统:开发区承受集中供热方式,热电厂总对外供热力气477兆瓦,起步区设130吨/h锅炉房一座,以自然气作为燃料,内设蒸汽、热水两种外供系统,工业用户可以直接引入热管自行调整使用,居民和建筑采暖可通过热转换承受95/70度水暖管道供暖,管道承受直埋方式沿路敷设。

排水、排污系统:开发区排水承受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总污水排放力气为8万立方米/日,现已沿路铺设排水管线。污水集合后进入污水厂处理,雨水排入河道。

通讯系统:通讯事业兴盛,建的开发区邮电通讯系统工程承受美国5ESS和深圳中兴通讯公司ZXJ10型等世界先进水平的程控交换机,装机容量6万门,全面开通了国内国际各种业务,完全承受光缆数字传输,通讯快捷便利,可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联系。移动、无线寻呼分别实现了国内国际联网。另外,数据通信、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宽带网等根底设施齐全。

-16-

第四章工程建立方案

1、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016-202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22〕

《办公建筑设计标准》(JGJ67-2022)

《无障碍设计标准》〔GB50763-2022〕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标准》〔GB50067-97〕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2022年版等

2、规划定位

建立成为带动全市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和街道社区就业效劳平台、辐射半径150公里、约1000万人口的区域性〔鲁西北、冀东南〕中心市场。

功能规划:

结合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定位,提升德州市人力资源市场的效劳能级,将德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打造为集人力资源市场、人力资源产业园区、创业孵化、考试鉴定测评、业务窗口经办、创业培训、高端急需人才引进等功能的综合性人才效劳中心。

3、总体构思设计理念

以“成才之道,就业之门,抱负之翼”作为设计理念,表达人力资源市场的特质。

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

城市的空间连续与时代精神的表达

总平面布局在尊3重地块周边重要建筑得同时,亦表达该区域的

-17-

文化内涵,连续城市脉络的同时呈现蓬勃进取的时代精神,彰显现代气息。

建筑造型现代化与共性化原则

规划建的建筑造型具有可识别性,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塑造优雅、简洁、独具特色的建筑形象。

市场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原则

充分考虑建筑功能的复合性,在规划设计之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综合优化,到达功能合理、投资经济、节能省地、环境怡人的建立目标。

4、总平面规划设计

场地概述

本工程的建立地点位于德州市经济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基地北接规划5号线、以及与长河大道相交东风东路,东接规划14号线,西接城市快速路长河大道,工程用地面积约29794平方米。其中已完

成动迁范围:19433平方米,作为一期建立用地;尚未动迁范围10361

米,作为二期建立用地,其现状为工业厂房区。

设计规模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355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0610平方

米〕,地下建筑面积4890平方米。

总体布局

整体布局完全对称,形态整体庄重,类似于半围合式的院落组合,高层建筑视觉轴线与相邻基地〔北侧建立中的德州市军分区,南侧已建成的德州市社会福利院〕发生照顾与对话,统一了城市设计形象,南北向形成一道连续的建筑主轴线。一期二期的裙房建筑则在主楼两侧对称布置,南北裙楼直接的景观步道形成一道东西向的景观次轴线。

-18-

高层塔楼与裙房及二期建筑形成的半围合内院,内部空间向南侧开敞、又延长,形成大绿化景观带。

经济指标

用地面积:29794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5500平方米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0610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4890平方米

容积率:1.03

建筑密度:22.5%

绿化率:30%

停车数:350辆

其中:地上停车数:174辆

地下停车数:100辆

5、建筑单体设计设计理念

随着社会高科经济的进展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建筑设计愈来愈留意空间和设备的高效性和经济性。业主也愈来愈留意建筑使用功能的舒适和机敏性。本设计从建筑内部空间的有效利用到与城市环境的有机结合,依据业主对功能要求,努力制造最合理有用、绿色生态,具有时代气息的多功能生态建筑。

功能设置及总体布局

建筑在功能上满足人才资源聘请;业务经办;人才培训、鉴定、考试;对外效劳;内部业务经办场所;创业孵化中心等,形成多功

-19-

能的综合性人才效劳中心。建筑形态与场地完善契合,整体建筑使得城市天际线更富含韵律感。

建筑造型及立面设计

主体建筑凸显“就业之门”这一设计理念,立面设计简洁而直立;主楼两侧的裙房则表达“抱负之翼”的设计构思,整体建筑造型与场地设计融于一体,透出独具特色的现代建筑形象及海纳百川的气度。

建筑立面承受现代简约的设计手法,外墙材质以米色花岗岩石材干挂为主,协作深灰色铝板和蓝灰色的玻璃幕墙,整体建筑彰显优雅、简洁、大气。

6、工程招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方法和原国家进展打算委员会第9号令〔2022年6月18日〕等有关文件的要求,确保该工程缩短工期,节约投资,提高效益,防范和化解建立中的违规﹑违法行为,保护国家利益,该工程的各主要实施环节应通过招标方式进展,提出招标方案如下:

工程招标内容

招标状况

备注

依据该工程的建立内容,招标范围主要包括:工程的勘察、设计、主要设备、材料选购及安装﹑设备监理等。

不招标

招标

1

工程勘察、设计

招标

2

土方工程

招标

3

土建工程施工

招标

4

水电工程

招标

5

重要设备、建筑材料等物资的选购

招标

6

工程监理

招标

-20-

招标组织形式

因工程法人单位目前尚不具备大型自行招标所需的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力气,因此该工程的主要设备、材料选购及安装﹑设备监理等应承受托付招标的组织形式,即托付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进展招标。

招标方式

依据国家有关法规要求和工程的特点,本工程招标工作必需承受公开招标方式进展。

招标范围

招标组织形式

招标方式

备注

招标根本状况表

单项名称

全部

局部

自行

托付

公开

邀请

勘察

招标

招标

招标

招标

招标

招标

设计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监理

主要设备

主要材料

其它

-21-

第五章消防

1、设计依据和标准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标准》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标准》

2、消防用水标准

消防用水标准和用水量见下表:

用水名称

用水量标准(L/s)

一次灭火时间(h)

一次火用水量〔m3〕

室外消火栓系统

30

3

90

室外消火栓系统

40

3

120

总设计用水量

210

消防水源为市政自来水。

3、总体消防设计:

总体规划中,建筑周边布置环通的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德宽度不小于4米,转弯半径不小于12米,主楼北侧设置消防登高面。消防车道及消防车登高作业场地的路基,其消防车荷载按通行30吨的消防车设计的构造荷载设计。

防火分区及安全疏散:

本建筑主楼高度71.45M,属于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一级。主楼地上楼层每层独立设置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均小于3000平方米。每层设两部防烟楼梯间,东西两侧分散布置,并可直达屋面和室外。楼梯间及前室内开窗自然排烟,房间疏散门到楼梯间距离满足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045-95〕〔2022年版〕中相应要求,房间内任意一点到最近疏散门距离不大于15米。设置一部消防

-22-

电梯,和东侧防烟楼梯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可通达建筑的每个楼层。位于主楼两侧的裙房和附楼均为多层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地下

室功能为汽车库和设备用房,耐火等级一级,防火分区及安全疏散满足《建筑设计防火标准》要求。

建筑防火构造:

防火墙承受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墙体材料,防火墙上的门为甲级防火门。变电所、高压试验室均设甲级防火门。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水平距离,按标准要求设计;水平窗距离把握在4米以上,凡不满足距离要求的窗洞则设置固定乙级防火门窗。

在设置防火墙有困难的场所,承受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防火卷帘作为防火分区的分隔,其耐火极限的判定条件包括背火面温升。

分隔内墙均砌至构造梁底或板底,不留缝隙。

通风、空调等设备用房按标准承受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隔墙,

1.5小时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缆井等均每层用C20

钢筋混凝土或防火材料封堵。

楼面抗震缝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玻璃棉进展防火封堵。

构造玻璃幕墙在每层楼板处均有大于0.8米的实体裙墙,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处、隔墙处的缝隙承受不燃烧材料严密填实。

3、室外消火栓系统

室外消火栓系统为独立系统,火灾时由消防泵房内的室外消火栓加压泵供水。两台消火栓加压泵一用一备,互为备用。发生火灾时消防中心及泵房均可启泵供水。

-23-

第六章节能与环保

1、节能

用能标准和节能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22〕;

〔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22〕;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134-2022〕;

《外墙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BJ123-202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整设计标准》〔GB50019-202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43-2022〕;

〔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22〕;

〔9〕《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2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JGJ/T16-92〕;

《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治理标准》〔GB50365-2022〕;

《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4272-92〕;

国家标准《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相关专业供给的资料。

节能概述

节能和合理用能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方针,本工程节能设计遵循国家有关节约能源及合理用能的现行政策、指令、规定、标准,贯彻国务院颁发的《节约能源治理暂行条例》及《节能技术》〔JBJ20-90〕的有关内容,能源选择本着符合国家、地区及行业公布的能源政策、法规、通则、标准及标准的原则,在满足工程需求的前提下,优先选用一次能源。能源选择既考虑因地制宜,同时还符合节能及环保的要求。

-24-

工程能耗指标如下表所示:

一、用水量:用水量参考《山东省城市生活用水量标准〔试行〕》中城市居民及城市公共生活用水范畴的各个行业、类别的用水量标准。

⑴按办公人员每人每天50L估算,按300人估算,日用水量为

15m³,年用水约为4500m³。

⑵其他不行预见性用水量按以上用水量之和的10%进展估算,年用水量为450m³。

该工程年总用水量约为4950m³。

二、用电量:用电量以《各种建筑综合用电指标估算表》中的数据作为参考〔指标中已经考虑夏季空调用电〕。

按60W/m2估算〔其中考虑了夏季空调用电负荷〕,需用系数取0.7,同时利用系数0.6,天利用小时数8小时,该工程总面积35500m2,年用电量约为193.23万kWh。

三、采暖:以《全国主要城市采暖期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中济南现有建筑的设计负荷指标作为参考。

供暖按31W/m2,该工程采暖面积35500,则采暖负荷1100kW。全年耗热量依据下式进展初步估算:

Q =0.0864Q n

nn np

式中:Q -采暖全年耗热量,GJ

nn

Q -采暖平均热负荷,kW

np

n-采暖天数,取120天〔按每天取暖24小时进展折算〕。则工程全年耗热量为11405GJ。

四、年综合能耗

工程建成后,年综合能耗约为570.05吨标准煤。

-25-

序号

工程

单位

年耗用量

折标系数

折合标准煤

〔吨〕

年综合能耗表

1

用水量

t

4950

0.0857kgce/t

0.42

2

用电量

万kWh

193.23

0.1229kgce/kWh

237.48

3

采暖

GJ

11405

0.03412kgce/MJ

389.14

合计

627.04

节能措施

外墙节能系统

建筑构造体的节能方式

A.遮阳板、遮阳百叶设置:削减直接日设,降低辐射热到室内。B.选用低传诱率壁面构材

颜色选用浅色系,搭配微反射的玻璃材质,降低热传导。外墙构造具保温性并避开冷热桥产生,提高室内舒适度。

C.尽量选在本地及环保型建筑材料,避开远距离运送,及做到资源回收再利用。

窗户的节能方式

A.选用气密性高的窗户,削减室内外热能传导、对流。B.选用低反射率的窗户,避开热能反射到四周环境。C.选用Low-E玻璃,削减热能进入室内。

D.承受双层v中间具有空气层的玻璃。

水资源利用

雨水回收利用

设置屋顶雨水及地表径流水回收再利用系统,节约水资源铺张。由雨水储流利用系统可使用于冲厕、景观、浇灌、冷却水、消防利用。

节水浇灌设备

-26-

使用省水器具、局部微量浇灌方式,使水分的渗漏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降低生活用水量。

植栽绿化

〔1〕屋顶绿化

建筑物屋顶植栽绿化能使室内降温,削减空调用电,节能减排,并能净化空气形成一层空气过滤网,到达吸取噪音、隔音的作用。

〔3〕保证绿化率

高绿化掩盖率可以改善建筑基地内的微气候,绿植的夏季遮荫、水土保持、蒸腾作用、空气净化作用等可以改善区域内的水文环境以及城市热岛效应。

2、环境保护

污染源分析

该工程产生的污染源较少,主要有两项,一是工程建立期间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施工噪声;二是工程投入使用后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环保措施

施工期主要污染及治理

该工程施工期主要污染是噪声、废水及扬尘,通过加强施工治理,合理安排安装时间,随着施工期的完毕,施工扬尘、噪声的影响也相应消退。准时加强绿化,可有效削减施工期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

施工期大气主要污染物为建筑粉尘和道路扬尘以及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和挖掘机械。机动车和施工机械均以汽油和柴油为动力,油的燃烧源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和悬浮的颗粒物,其污染物主要为含铅化合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碳氢化物等。当施工活动排放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到达确定程度的浓度时,可造成局部和临时的大气污染,对人和动植物有确定危害。

-27-

施工期废水排放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及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BODs、SS等。施工废水主要为泥浆废水,来自浇注水泥工段,主要污染因子为SS。由于工期短,施工废水随着工期的完工而随之完毕,因此该废水对环境只产生短期影响。

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来自挖掘机、推土机、打桩机、水泥搅拌机以及土石方及建筑材料、设备运输等噪声。因此,施工期间机械噪声是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依据类比资料,但只要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严格施工操作规程,并对高噪声机械加强保养,特别是车辆在运输材料时,经过居民区这些敏感点时要禁鸣,同时制止晚上十点后和早上六点前施工。因此,噪声强度可以把握,且施工完成后噪声随即消逝,因此不会对环境产生长期影响。

运营期主要污染及治理

营运期主要污染源为固体废弃物。其治理方案是:对于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要进展分类,送垃圾处理场处理。

-28-

第七章工程进度打算

该工程社会效益显著,及早建成对于保障劳动者就业,提高劳动技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该工程的建立期为一年半,自2022年4月至2022年9月。详见如下:

建立期

工程进度打算表

20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