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逍遥游》教案(通用6篇)《逍遥游》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简洁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
2.理解把握“奚以……为”句式的特点,归纳“志、图、名、置、穷”五个词语的义项。
3.理清思路,背诵第1段,并理解本文想象奇怪和蔼用比方的特点。
教学重点
归纳五个多义词“志、图、名、置、穷”义项,理解本文想象奇怪和蔼用比方的特点。
教学难点
庄子思想的理解
教具预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2)
[教学要点]简介庄子思想,熟读课文,理清思路,并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大量采纳并虚构寓言故事,善用比方,想象奇怪,最富于浪漫主义颜色。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阂,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也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今日,我们学习《逍遥游》一课,来体会庄子散文的特点。
二、庄子及庄子思想简介
结合解释①教师补充
投影:
庄子是一位闻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属于道家学派。他继承老子顺其自然的观点,更进一步认为无可奈何的叫“命”,不行违离的叫“天”,一切都只好任凭它的摆布。他的思想相当简单,攻击儒、墨,主见回归自然;愤事嫉俗,痛恨黑暗现实,楚威王重金聘他为相而遭拒绝;富于批判精神,但同时又想取消斗争。他的人生观很消极,带有深厚的悲观和虚无主义的颜色。
三、熟读课文
1.听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投影生字难词,通过做练习的形式,来强化把握。
投影:
依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画线字注音。
(1)其yì()若垂天之云
(2)海运则将xǐ()于南冥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阙()()者
(6)tiáo()与学鸠笑之曰
(7)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
(8)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真
(9)适百里者,宿chōng()粮
(10)小知不及大知()
(11)斥鴳()笑之曰
(12)而()征一国者
(13)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14)彼且恶()乎待哉?
学生看课本,查阅工具书,思索,答复。
明确:⑴翼⑵徙⑶tuán⑷āo⑸yāoè⑹蜩⑺xuèqiāng⑻cān⑼舂⑽zhì⑾yàn⑿nài⒀shuó⒁wū
3.叫3名同学朗读课文,检查把握字词的状况,如有问题,师生准时订正。
4.教师做朗读提示。
第一段:“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要把选择问句的语气读出来。“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句中“且夫”是发语词,读“夫”时可稍拉长一些,“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也”后停顿一下,千万留意,“也”作为语气词应放在上半句尾,即“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下文如有类似状况,朗读方法一样。
其次段,应重读“此小年也”“此大年也”“此小大之辩也”中“小”“大”“辩”。
第三段,“故夫”“若夫”中“夫”作为发语词,朗读方法同第一段“且夫”的“夫”;最终,“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应读得干脆而洪亮。
5.各自读课文,借助解释理解课文。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标出不懂的地方,向小组其他成员提问,帮忙自己解决。教师巡察中可参加小组的活动。
6.学生齐读课文。
四、引导学生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提问:题目《逍遥游》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就是无所羁绊,无所依靠,无所凭借,悠游得意的意思。
(那我们看看用众多的比方所描写的物和人是不是就是无所羁绊,无所依靠,无所凭借,悠游得意呢?)
提问:第1段中哪些句子描写鲲鹏之大?(要求学生能合书答复。)
明确:“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提问:形体硕大无比的鲲鹏如何飞上九万里高空的?《齐谐》书里如何说?(学生看书思索,合书答复。)
明确:“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提问:这说明鲲鹏上九万里,非逍遥,有所待。有所待的是什么?
明确:是海运时的六月巨风。
提问:课文用了哪些比方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也是非逍遥的?
明确:“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提问:蜩与学鸠怎样称赞大鹏南飞,是怎样解释的?
明确:“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反对:“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真;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提问:蜩与学鸠“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说明什么?(学生争论)
明确:照样说明它们也非逍遥,都是不自由的。
教师对第1段稍加点拨,带着学生背第1段。
学生齐背第1段。
提问:为了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个道理,举了哪些例子?
明确:“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教师点评:在五彩缤纷,变换无穷的大千世界里,有动物、有植物、有云气、有人类。其物种外形,其所占时间,所占空间,大者大,小者小,绝不一样。自然界如此,社会亦然。
以上写的都是物,它们都不是自由的,即非逍遥的。
第3段。
提问:这一段提到的两个人说明什么?
明确:同样说明两人也还未逍遥。
提问:那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究竟适什么?这是怎样的境地?哪种人能到达这种境地?
明确:“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也只有课文最终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到达这种境地,由于他们“无己、无功、无名。”
最终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回忆,归纳写作方法,先破后立,从而明确庄子散文善用比方、想象奇怪的特点。
由学生概括、归纳、最终再由教师明确。
齐背第2段,齐读第2、3段。
五、布置作业
熟背课文,做练习三。
其次课时(53)
[教学要点]总结文言学问,通过比拟,进一步理解庄子散文风格,并对本课小结。
[教学步骤]一、检查学生熟背课文状况
1.单独背、齐背
2.小组竞赛
二、分类归纳总结文言学问
投影:
1.通假字
找出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三飡而反(2)小知不及大知(3)此小大之辩
(4)而征一国者(5)旬有五日(6)御六气之辩
2.特别句式
找出下面特别句式译成现代汉语,并把握其用法。
奚以……为
答案:
1.(1)“飡”同“餐”“反”通“返”
(2)“知”通“智”
(3)辩”通“辨”
(4)“而”通“耐”
(5)“有”通“又”
(7)“辩”通“变”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哪用得着高飞九万里再往南去呢?
3.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三。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志
例句出处释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志向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训俭示康》立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逍遥游》记述、记载
博闻强志《屈原列传》记住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处志之《桃花源记》标记、做标记
(2)名
例句出处释义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逍遥游》名称、名字
名之者谁《醉翁亭记》命名、起名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声名
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说出、指出
今将军外托听从之名,而内怀迟疑之计《赤壁之战》名义
(3)图
例句出处释义
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图谋
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地图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赤壁之战》谋划、筹划
乃强起扶杖,执图谐寺后《促织》图画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郑伯克段于鄢》谋取、设法应付
(4)置
例句出处释义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逍遥游》放上、安放
郑人有且置履者《郑人买履》购置、添置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放弃、放下
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王忠肃公翱事》摆、设
(5)穷
例句出处释义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逍遥游》尽、止
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训俭示康》生活困难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走到头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上》不得志,与“达”相对
三、比拟
教师将《秋水》与课文比拟,进一步体会庄子散文大量采纳并虚构寓言故事,善用比方,想象奇怪等特点。
四、小结
同学们,庄子散文有时像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有时像万斛源泉,随地涌出,汪洋恣肆,机趣横生,的确有它独特的地方,但是,庄子本人所表现出来的放纵不羁、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是不行取的,《逍遥游》中的思想,是没落阶级不满现实的一种自我超脱的空想,实际上这种境地是不存在的,只能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梦想。他企图以此到达躲避现实、保存自己的目的。我们当代中国的青年,应当抛弃一切私心杂念,勇于面对现实,勇于挑战生活,要去拼、去搏,去制造更好的明天。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短文,说说你对庄子《逍遥游》中“无所待”思想的熟悉。
第三课时(54)
完成语文练习册
[板书设计]
[延长阅读]阅读《庖丁解牛》,完成下面题目。
1.读后了解庄子所讲的人生处世哲学。
2.体会庄子散文的特点
《逍遥游》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逍遥境地的真正内涵。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3、探寻庄子逍遥境地的积极意义。
重点难点:
1、庄子三无思想的理解。
2、用新时代的眼光重新端详庄子。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有人说,在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管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中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丧失?就是由于有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中单独看管月亮的树。又有人说,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庄子倾注一生看管的月亮,他的灵魂、魅力便是逍遥,逍遥是庄子思想的精华,这节课我们将连续学习其次课时,共同探寻庄子逍遥境地的真正内涵。
读庄子像是读一本宏大的神奇主义的书。林语堂《信仰之旅》
二、学问链接:
(学生阅读《全优设计》及课文解释)
1、庄子其人: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闻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我宁可嬉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庄子天才卓绝,聪慧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行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境况又使他无法一展理想。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行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梦想的天地里飞翔,在肯定自由的境地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状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岛版(六三制)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综合素质达标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公需科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秋季新学期第一次班主任工作培训会校长讲话:凝心抓班级管理携手促育人实效
- 2025年高校大学生群体常见诈骗手法测试题(附答案)
- 2025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题及答案
- 长沙民政学院试题及答案
- 香港雅思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宇宙英语试题及答案
- 宗教与教育领域-洞察及研究
- 中介合作机构管理办法
- 艺术管理概论课件
- 医养结合模式研究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论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英雄形象
- 设备材料采购合同供应商履约评价表
- 语音发声(第四版)语音篇
- 关于食用油的科普知识分享
- 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 江南大学食品工艺学复试题
- 决定你一生成就的21个信念及要点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一-北师大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