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代购宜疏不宜堵_第1页
校园代购宜疏不宜堵_第2页
校园代购宜疏不宜堵_第3页
校园代购宜疏不宜堵_第4页
校园代购宜疏不宜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校园代购,宜疏不宜堵但世辉

案例中类似的代购现象在高中校园里很常见,从最简单的商品买卖,到代取快递、手机租赁等,其共同特点便是“经营者〞出力,消费者出钱。好多班主任在处理类似事件时,经常会遇到这样一幕——

班主任: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怎么成了你赚钱的场所?这件事到此为止,不能再继续了。

学生:老师,我没耽搁学习啊,我都是课余时间做的,好多同学还感谢我呢,终究给他们带来了好多便利啊。

班主任:你能确定你上课没有想这事?高中学习那么紧张,耽搁一分钟都是莫大的损失。这种事假如继续下去,校园不就成了批发市场了吗?

学生:老师,您听过“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的故事了吗?他不就是从校园代购开始的吗?

班主任:不行就是不行,别扯那么多,下次再发现类似事件就要接受教训。

这种只堵不疏的处理方式十分常见,由于见效快,10分钟的课间就能暂时解决问题,但学生口服心不服。

校园代购毕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处理方式。

劳动荣誉是全社会的一个共识,在这个大背景下,大量参与代购的学生自然会把校园代购等同于一种劳动实践。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认知,班主任要纠偏。中学生不仅应当接受劳动,更应当接受劳动教育。简而言之,劳动教育一词的重点在于“教育〞二字,这也是劳动教育和校园代购最本质的区别,班主任需要从这个角度来引导学生认识劳动教育的本质内涵,即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加入日常生产生活劳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优良品质。校园代购的目的仅仅是赚钱,显然不能等同于劳动教育。这种仅仅为了追求资产的做法会使中学生过早接触商业活动,很可能被金钱迷乱心性,可能会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狭隘地定义为金钱关系,价值观发生扭曲,这显然与劳动教育的本质内涵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且,校园代购发生的场所是学校,“客户〞都是未成年人,没有赚钱能力,他们的监护人才是真正出钱的人,但监护人并不知情。此外,假若代购的商品危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代购的学生并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何才能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教育和校园代购的本质区别呢?空洞的说教效果自然不佳,班主任可借助真实的情景进行引导,譬如,我就校内租赁手推车一事开展了一次微班会。

我说:“班上有同学在做校园代购,我觉得这些同学的想法很酷,既帮助了同学,还给自己带来了收入。大家探讨探讨,除了校园代购,校园内还有啥事儿可以让我们发点小财啊?〞

听了我的话,有的同学觉得老师话里有话,有的却有说有笑地探讨起生财之道。

我说:“其实我有一个‘蓄谋已久的点子。你们注意到没有?每次月末收假返校,大部分同学会带好多东西,包括换洗的被子、衣服等,需要穿过整个学校才能到宿舍。由于防疫需要,父母又不能进学校帮忙,可真苦了同学们啊。要不,我们一起在校门口弄一批手推车出租,一次5元,如何?〞

我刚一说完,下面马上沸腾起来,我随机点了几名组长说说想法。

组长1:5元一次是不是有点贵了?学生没有那么多钱啊,要是能低廉一点,估计生意会更好。

组长2:老师,您不适合参与吧?您怎么能赚学生的钱呢?

组长3:这确定能赚钱,终究扛包太累了,但我总觉得不适合,又说不上原因。

组长4:这种做法是不是有点不地道?是不是有点趁火打劫的意思?

我:既然大家看法不一致,就投票决定吧,乐意尝试一下这种生意的请举手。

全班50名学生,本来有几个想举手,但看着势头不对,又缩回了手,包括那几个正在做校园代购的学生。

我说:“方才我提到的那个生财之道和部分学生正在做的校园代购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区别,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其实,我十分不赞同这个做法。代购的同学的确付出了个人劳动,但代购绝对不是劳动教育。这些同学并没有用适合的身份在适合的时间做适合的事情,假若真心想帮助同学,那就应当提供无偿服务,而不应当赚取差价。〞

资产的一面是魔鬼,另一面也是天使。通过校园里的代购现象,我们应当深刻地认识到:班级甚至学校层面应当提供有意义的、深受学生欢迎的劳动教育场所和机遇,让学生感受什么才是真正的劳动以及劳动的意义,进而体验劳动教育和商业行为的本质区别。

1.勤工俭学活动

由学校出面和食堂对接,把食堂打造成学生的劳动小基地,在班主任的号召下,组织学生在食堂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譬如洗碗、清理餐桌、捞面条等,并给予一定的报酬,如可在食堂兑换饭票。这种自食其力的劳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从而进行自我教育,特别是对于一部分家庭贫困的孩子来说,还能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他们的生活开支。

2.致富农场活动

假如校园面积允许,学校可将闲置地块开墾成小型农场,然后分派给班级来经营,由有务农经验的教职工(老教师、食堂员工等)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在农场里锄地、拔草、播种、浇水……在这种接地气的劳动中动动手、出出汗,等到收获的季节,农具也会用了,果实也品尝了,各种农作物也认识了,劳动的开心自然也体会到了。

3.绿色资产活动

无论是创立全国文明城市还是爱国卫生运动,都特别强调培养青少年的垃圾分类意识。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些契机,在班内设置各类可回收垃圾站,用于收集饮料瓶、废旧书报等可循环使用的废弃品,一段时间之后售出,所得费用用于班上各类活动的开支,既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为班集体创造了资产。这个活动虽然普通,但实操性强,效果好。

班级内的代购行为远没有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